運河•今日
         

杭州大運河保護為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貢獻力量

發佈時間: 2022-02-16 16:04:29 | 來源: 國家文物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白墻黛瓦、青石板巷、古意漕舫。從最南端標誌性的拱宸橋到“天下糧倉”富義倉,大運河(杭州段)船隻航行不絕,沿岸特色物産、民俗風情薈萃,品牌文化活動精彩紛呈,彰顯出運河歷史和現實交匯的獨特韻味,市民遊客幸福感獲得感提升。

“搬回來第一天,真的是眼睛一亮!以前的臟亂差不見了,小橋流水、綠蔭環繞,走在橋西好像走在畫裏一樣。”居民李玉琴是“橋西守望者”中的一員,見證了橋西歷史文化街區變遷的點點滴滴。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拱宸橋西側,佔地面積8.6公頃,建築面積8.7萬平方米,是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點之一。這個街區曾是“臟、亂、差”的代名詞,經過綜合保護與整治,如今成了居民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綜合保護“還河於民”

“當時都不敢在河邊走,熏死個人。”一位家在運河周邊的居民説。當時曾吃住都在船上的護河工也表示,撲面而來的臭氣熏得人難以下咽。

北起北京,南到杭州,興盛于唐宋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綿延2500多年,橫亙1700多公里。大運河(杭州段)位於京杭大運河的最南端,縱貫杭州市南北,匯集城市河道,水文條件複雜,水流變化不定。曾經,隨著工業發展和人口劇增,加之污水處理系統不夠完善,運河所流經的1113平方公里內的工業和生活污水都會排進來,在一個歷史時期內,杭州段大運河提起便令人撓頭。20世紀90年代,杭州便啟動運河綜合保護相關工作,相繼開展截污納管等工程建設,減少岸上污染源排入。

“2002年大運河杭州段綜合保護工程正式啟動,2004年杭州市就對運河杭州段提出三大目標:還河於民、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打造世界級旅遊産品。”杭州市運河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這三大目標,杭州市運河集團推進路網建設、景觀綠化、保障房及配套建設等重點工程建設,還河於民,改善民生;對運河沿岸三大歷史街區進行了保護性修繕,在保護、傳承歷史文化的基礎上發展文旅産業。累計投資超過400億元,基本完成了還河於民、申報世遺等階段性歷史任務,為“打造世界級旅遊産品”奠定了基礎。

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成功申遺,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産項目。大運河(杭州段)世界文化遺産總長約110千米,共計6個遺産點、5段河道。

經多年綜合保護治理,大運河杭州段各斷面水質從劣Ⅴ類達到Ⅱ-Ⅳ類水體,形成水清岸綠的秀美風光。運河沿岸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佈局逐步完善,文化惠民工程紮實推進,新建城市書房6家,建成健身苑點26處、百姓健身房5家、社區多功能運動場1處,新增體育場地開放學校11所,新增健身綠道30公里以上,建設15分鐘文化服務圈,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很好的休閒場所。市民遊客沿著沿河綠帶、小型公園、步行通道散步休憩、賞河觀景、品味運河古文化。

傳承延續“運河文脈”

“我女兒嫁到了這裡,前些年過來的時候感覺天空都是霧濛濛的,空氣很不好。”遊客李先生感慨地説道。

1995年,杭州城北的拱墅區工業總産值佔主城區近六成。最嚴重時,杭州主城區近七成的廢氣排放和揚塵污染都來自這裡。2007年以來,拱墅區先後關停轉遷2000多家低散亂和污染企業,對河道進行護岸加固、遊步道貫通、河岸綠化以及景觀再造。

杭州大城北總面積135.5平方公里,涉及五個區(余杭、拱墅、上城、下城、江幹五區)。核心區總面積15.6平方公里,圍繞運河兩岸集約建設公共文化設施,打造城市副中心,是大城北開發空間相對集中的區域。示範區總面積3.5平方公里,西區緊鄰運河、東區為原杭鋼主廠區,是運河文化和工業遺存最集中的區域,也是大城北建設的示範引領區域。

“一直以來,杭州市運河集團以‘續運河文脈、樹城市標桿’為使命,積極實踐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致力於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的‘杭州樣板’。”杭州市運河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運河集團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以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大運河杭鋼工業舊址綜保項目、大運河未來藝術科技中心、大運河生態藝術島等六個項目組成“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公園”。

杭州市在城市有機更新中無痕植入運河文化,高品質推進大城北規劃建設,科學謀劃運河新城、杭鋼新城、武林新城、上塘河沿線、西塘河沿線等“産城人文”融合發展載體,高標準配套城市服務功能,拓展運河文化體驗和展示空間,延續運河文脈,用好、用活運河這張“金名片”。

拱墅區積極推進轄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進程,已經建成投用運河亞運公園、杭州運河大劇院等文化項目設施,各類劇目百花齊放,市民遊客反響良好。

“我們在運河亞運公園舉辦了‘韻味杭州’2021年首屆京杭大運河沿線城市乒乓球邀請賽,今年將全力做好亞運會的賽事舉辦;運河大劇院正式運營以來,不斷引進話劇、音樂會、舞劇、歌劇等精品劇目。截至目前,運河大劇院演出及活動總場次71場,接待觀眾人數5萬餘人,發揮出重要的文化交流、展示功能。”拱墅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接下來還將加快建設杭州音樂廳、武林美術館等新一批文化地標項目,結合亞運會等重要事件節點,將“運河文化”裝入文化陣地,引進人才,開展活動,讓陣地散發出人文熱氣。

深入解讀“文化之河”

挑著擔子售賣的貨郎喊著“賣炊餅……”,迎面走來的宮裝美人隨手遞來一個“仙桃”,橋邊上演著“十八相送”,聽起來是不是很具江南韻味?這是大運河文化旅遊系列活動中的百人百匠非遺市集活動,向市民及遊客展現非遺技藝、講述人文歷史、傳播傳統文化。

為了“要用好運河這張金名片,進一步強化運河的生態、文化、旅遊、休閒、商貿、居住等功能,使之真正成為‘人民的運河、遊客的運河’”,杭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策劃舉辦了“最江南·杭州味”大運河文化旅遊系列活動,從建築、服飾、音樂、美食等多個維度,解讀“江南文化”內涵,賦予城市推廣更深遠的意義。活動推出了百縣千碗美食嘉年華、百人百匠非遺市集、運河旗袍嘉年華系列活動,聯動18座運河沿線城市發佈“運河沿線城市精品旅遊線路”,整合推出景區、演藝、旅遊、美食、服飾等300多項文化旅遊優惠活動,讓廣大市民遊客能持久地、充分地感受豐富多彩的杭州“運河文化”。

拱墅區錨定“高品質建成運河沿岸名區”目標,統籌推進“大運河沿岸文化融通”工程,推動大運河文化的交流互鑒,努力打造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名片。

“我們牽頭舉辦了第二屆中國大運河沿岸區縣合作論壇,聯合大運河沿岸6省2市18個區縣,在首屆論壇達成的《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區縣合作杭州共識》基礎上,成立全國首個大運河沿岸區縣合作聯盟,不斷壯大‘大運河朋友圈’。圍繞打造‘大運河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等主題,和大運河沿岸區縣常態化聯合開展研究、交流與合作,共用研究成果和經驗做法,開創大運河沿岸合作共贏新模式。”拱墅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説。

在2021京杭對話中,圍繞大運河文化建設,拱墅區主動與北京市通州區聯繫,以大運河南北起點為媒介,簽署締結友好城區戰略合作協議,在文化産業、文化旅遊、文化事業等各領域加強合作。

“杭州運河見證著城市生生不息的發展,承載著綿延不絕的文化,鋪敘著最有江南煙火氣息的生活風情。保護好利用好大運河,是我們不可推卸的時代責任;更全面、更持久地弘揚、展示好運河文化,為杭州爭當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城市範例貢獻文物文化力量,是我們的光榮使命。”杭州市園林文物局負責人表示。



推薦閱讀
通州運河邊舉辦二十四節氣之雨水傳統文化閱讀體驗活動 活動現場,國學博士朱欣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學習經典國學《易經》,朱老師為大家解讀《易經》的同時,將國學的智慧與生活的方方面面相結合,帶來耳目一新的國學文化閱讀體驗。在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雨水時節裏,活動再次融合了節氣養生知識,讓讀者朋友們沉浸在文化體驗活動之中。2月18日上午,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在通州區冬奧文化廣場開展了主題為《經典國學——二十四節氣之雨水》的傳統文化閱讀體驗活動。
杭州大運河保護為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貢獻力量 “2002年大運河杭州段綜合保護工程正式啟動,2004年杭州市就對運河杭州段提出三大目標:還河於民、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打造世界級旅遊産品。”杭州市運河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運河集團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以京杭大運河博物院、大運河濱水公共空間、大城北中央景觀大道、大運河杭鋼工業舊址綜保項目、大運河未來藝術科技中心、大運河生態藝術島等六個項目組成“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公園”。橋西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拱宸橋西側,佔地面積8.6公頃,建築面積8.7萬平方米,是中國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點之一。
吳橋泊頭運河風景區獲評省級水利風景區 近日,河北省水利廳公佈第九批河北省水利風景區名單,吳橋運河“五季”水利風景區和泊頭運河景觀帶水利風景區上榜。泊頭運河景觀帶水利風景區屬於城市河湖型水利風景區,以休閒度假為特色,以歷史文化、都市文化和濱水文化為內涵,分為運河文化展示區、運河風貌體驗區、入口展示區、百果園區、濱河休閒帶和管理服務區等。吳橋運河“五季”水利風景區林草覆蓋率達到96%,保持了原生自然景觀,營建了一個集生態修復、郊遊度假、文化科教等功能于一體的風景區。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者侯志樸:把大運河打扮得越來越美 為加緊施工,現場施工人員2月3日就提前開工了,目前正在進行水系建設。2月3日,大年初三,早上8點侯志樸(上圖左二)就來到大運河生態廊道一期項目施工現場,查看現場施工進度,詢問施工安排。“大運河是滄州的母親河,我希望她越來越美,越來越好。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