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000多年曆史的大運河,是中國重要的文化符號。想知道這條河藏了什麼故事嗎?翻開這本書吧。”這是長期從事兒童文學創作的江蘇省網路作家協會副主席雨魔,為《流動的歷史——圖説中國大運河》寫下的評語。
《流動的歷史——圖説中國大運河》由青年作家張啟晨執筆創作,青年美術家胡嘉繪圖設計,該書從立項完成,得到江蘇省淮安市文聯、淮陰師範學院、淮陰區宣傳部等單位的大力支援,歷時三年之久最終和廣大讀者見面。
美術評論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戚靈嶺在閱讀完該書後,認為這樣的作品,可以讓“孩子們能在不交作業、不被提問、不用考試的故事情節中,自由自在地追蹤中國運河的歷史。”
張啟晨,筆名“本命紅樓”,係魯迅文學院第十六期網路文學作家班成員,江蘇省作家協會簽約作家。張啟晨説:“在最開始接觸到大運河時,惶惑且慎重,人物故事、歷史典故、水利知識必須慎之又慎,因為是寫給孩子的文字,所以一點點的錯誤都不能容許。”數百本書籍、數千篇文獻資料、數十本筆記,初稿改了又改、修了又修,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走訪運河相關部門,身為網路作家的張啟晨,雖有應對大部頭大篇幅的創作實踐和經驗,可面對這本不過數萬字內容的作品,卻反覆修改數十次還不能做到完全放心。
他的合作夥伴胡嘉,任教于淮陰師範學院美術學院,長期從事一線動畫製作與教學工作。創作這本書時,兩人基本每週都會碰一次面,對文字圖畫進行反覆推敲,對圖文結合的表現力進行反覆論證,力求這本獻給孩子的禮物能夠至少做到合格。
吳越爭霸時期,邗溝的開鑿致使淮安成為這條水陸交通線上重要的節點城市;青年時期的楊廣,被委任為揚州大都督,一個完整的大運河藍圖就在他的腦海裏形成,他要通過這條大運河更好地將這個龐大的國度緊密聯繫;朱棣統治時期,都城由南京遷往北京,物資運輸路線被大大拉長,邊關地區的物資需求不斷增長,漕運工作成為事關國家安危存亡的頭等大事……這些運河歷史上的重要事件,在張啟晨和胡嘉的筆下,以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圖文形式,讓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帶領下,更好領略運河的變遷發展和文化歷史。
談及創作初衷,張啟晨説:“每一個中國人都需要且必要了解這段歷史,特別是我們的孩子,他們是歷史文化的未來和延續,是大運河最重要的傳承者、保護者、開發者。身為寫作者,我們有責任做好這段歷史文化的記錄和傳承。”
《流動的歷史——圖説中國大運河》書頁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