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橋上望漕糧”的盛景,在城市更新改造中重現;蜿蜒流淌的玉河,流進了衚同人家的生活;舊時的皇家糧倉,重新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探訪1
追憶漕運盛景打通運河文脈
深秋的午後,迎著溫暖的陽光,沿著東二環一路向北,在通惠河與東二環護城河交匯之處,水綠掩映之中的大通濱河公園顯現在眼前。
步入這處總面積8.9公頃的帶狀公園,耳旁的喧囂瞬間消失。沿著長約3.3公里的健身步道向前,兩旁馬褂木、七葉樹等園林植物錯落有致。公園內,活力青年正在籃球場揮灑汗水;老人們在健身器材上強身健體;孩子們追逐嬉戲,和夥伴一起探索公園裏更多的“秘密”。
很難想像,曾經這裡環境臟亂、房屋破舊。為徹底改變地區環境面貌,2016年,東城區將這裡列為棚改重點項目,實施全面整治、綠化美化。歷時近四年的整治提升,如今,這裡成為自然野趣與歷史文化相融的城市森林公園,變身優美的“進京第一窗”。
與其他公園相比,大通濱河公園的位置重要而特殊——它坐落在明清時東便門與大通橋所在地。據史料記載,元代,為了解決南方大運河通往大都城的漕運,著名水利專家郭守敬主持疏通了大都城至通州的通惠河。明朝以後,北城南移、東城東擴,這附近建起了東便門,從通惠河過來的漕運貨物不能直接坐船進城,就在東便門外修建了大通橋碼頭,貨物從這兒下船,因此成為大運河漕運的北端終點。
如今,大通橋已無跡可尋了,但這段重要的漕運歷史卻不能忘記。
北京園林學會特聘專家劉巍介紹:“在明清兩代,這裡是非常繁忙的漕運碼頭,故有‘大通橋上望漕糧’一説,大通濱河公園名字中的‘大通’也由此而來。”
公園的前身是西忠實裏棚戶區,此前曾是通惠河生態走廊的一個中斷點。2015年,西忠實裏啟動騰退,成為東城區首個實行徵收政策的平房區棚改項目。
在西忠實裏棚戶區改造的過程中,工人們發現有位老太太家的平房,墻磚似乎和別人家不太一樣。專家立刻前來考證,這才發現,她家用的竟然是當年明城墻的城墻磚,和明城墻遺址公園裏剩下的老城墻磚一模一樣。應該是當年附近居民拾回東便門城樓旁的老城墻磚,蓋起了自家的平房。大通濱河公園設計師張立真説:“這麼珍貴的老城墻磚不能浪費啊,我們就把這些老墻磚再次加以利用,砌成了公園內一段景觀墻。”
不僅如此,在大通濱河公園建設過程中,東城區特意在大通橋原址區域設置名為“大通追憶”的文化展示區。展示區內,一段漢白玉欄杆石橋從河邊探出,橋中央是石雕的滔滔河水,水面上散落著一塊塊大青石。石頭上刻著隋唐時期大運河、金中都水系、元大都水系、繁忙漕運等畫卷,再現了“大通橋上望漕糧”的歷史景觀,讓人們在昔日的繁華漕運之地追憶過往,感受歷史的文脈。
劉巍説:“大通濱河公園的建成將生態走廊有效連接起來,從更長遠的視野來看,也連接了中心城區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綠網和生態脈絡。同時,公園建在大通橋遺址附近,正處漕運重要節點之上,更是承上啟下,打通了大運河的千年文脈。”
探訪2
重走玉河古道領略“水穿街巷”
位於休閒旅遊精品線路中段的玉河,也與大運河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不久前,68歲的朱天純特意組織老同學,一起回到玉河地區,找尋兒時的記憶。
在午後暖陽的映照下,微風拂過碧色的玉河河道,水面泛起了漣漪,蘆葦隨風輕輕搖曳;河岸上,白玉的石橋、木質的圍欄、青磚灰瓦的四合院……仿佛時光流轉,古時大運河的歷歷景象盡收眼前。
朱天純驚喜地發現,位於東不壓橋衚同的玉河遺址博物館內,新增了一處春風書院,院內有玉河庵山門遺址的夾桿石和玉河庵碑,以及雕刻著漕運碼頭盛景的壁畫,傳遞著700多年曆史的滄桑巨變。如今,玉河地區已經成為許多年輕人喜愛的“網紅打卡地”。
朱天純出生在玉河南段旁的東吉祥衚同。對於上個世紀的玉河,他回憶道:“在我小的時候,橋底下沒有水,玉河已經覆蓋成暗河。對於這段河道的記憶,也就是零星的一些地名:後門橋、東不壓橋、東板橋等等,還能讓人們知道曾經有一條河在這裡經過。”
玉河是元代通惠河在大都城的一部分,什剎海至前三門的河段,也被稱為“禦河”。700多年前,郭守敬修通了這條河道,讓京杭大運河的北端得以延伸到皇城。明代之前,這裡曾是漕運進京的通道。爾後,這條穿越了元、明、清三代的古老河道,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衰敗,被深埋在層層疊疊的民房之下,玉河從此消失。
2006年,隨著“北京玉河歷史文化恢復工程”的啟動,玉河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2014年,京杭大運河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同年,玉河故道二期保護工程啟動。2017年,隨著二期工程完成,700余歲的玉河整體亮相。
“北京玉河歷史文化恢復工程”實施方、北京天街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姚文國介紹:“工程從平安大街到北河沿大街,全長600余米。按照整體修繕設計,在歷史古河道遺存範圍建成了景觀公園。在公園的觀水準臺建設時,充分考量了既要讓觀景者能夠儘量親近水道,感受身處玉河之中的意境,了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又要保證安全,所以有了觀水準臺上兼具扶手功能的大運河風情浮雕畫,讓過去和現在的河畔風光同時展現在遊覽者眼前。”
在玉河的景觀平臺上,5處銅色浮雕連成長卷,白浮泉、張家灣、楊柳青、南陽修船廠、微山湖……一幅“京杭大運河風情圖”濃縮了1700多公里的大運河河岸繁華熱鬧風光。現在的景觀公園,已經與玉河古道融為一體,成為“水穿街巷”美景中的一抹亮色。
在玉河緩緩流經的老衚同裏,城市的更新改造也在有序進行。
近年來,為統籌推進老城整體保護與有機更新,東城區以南鑼鼓巷地區雨兒、帽兒、蓑衣、福祥四條衚同為試點,探索老城保護復興的新路徑。特別是東城區探索推進的衚同“共生院”模式,為老城保護打開了一條新思路。
如今,在這些衚同裏,月白灰墻、如意門樓下,隨處可見園林小景;清水脊、硬山墻旁,現代化廚衛浴舒適方便;垂花門、影壁墻內,居民在“小院議事廳”協商共治美麗家園……這既是群眾生活幸福感、獲得感的提升,也是城市更新改造和歷史風貌保護互利共贏的一種探索。
探訪3
尋訪皇家糧倉“運”味久久相傳
玉河往東3公里處,是有著600多年曆史的南新倉,因作為元、明、清三代的皇家糧倉,而聞名於世。
南新倉俗稱東門倉,明永樂七年(1409年)在元代北太倉舊基上起建而成。新中國成立後,改為日用百貨公司倉庫。2004年7月,根據北京一商集團的改革規劃,由百貨公司改制組建的北京南新倉商貿有限公司成立。從此,老倉不再是存放的代名詞,以“南新倉文化休閒街”的身份迎接著八方來客。
經過精心打造的南新倉文化休閒街,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總長千余米的步行街兩旁,分佈著30余家商戶,為遊客提供美食、休閒、演出、藝術等多重文化體驗。在藝術畫廊、音樂中心、影視俱樂部、小劇場裏感受視覺與聽覺的極致體驗;在大董烤鴨店、天下鹽川菜、紅京魚等特色風味餐廳裏來一場美食盛宴……南新倉在歷史變遷中走出了一條“新的在舊的中,時尚在歷史中”的新路徑。
民間談起北京作為京城的標誌,有“五壇八廟十三倉”之稱,意思是擁有了這些設施,就具有一國之都的規模。其中“十三倉”包括祿米、南新、舊太、海運、北新、富新、興平、太平、儲濟、本裕、豐益十一倉,加上通州的中倉、西倉,總計十三倉,統稱為“京通十三倉”。
隨著歲月的流逝,當年維繫元、明、清三朝皇城子民糧食命脈,蔚為壯觀的“十三倉”,那成百上千座廒庫現在在哪兒?今年66歲的孫永紅是個“老倉迷”,懷著對東城文化的熱愛,退休後的孫永紅帶著心中的疑問,憑藉三份地圖:明萬曆年東城圖、清乾隆東城圖、1950年北京街道詳圖,開啟了尋訪老倉之路。
在祿米倉衚同73號院的最深處,孫永紅見到過兩座大廒和一座小廒:兩座大廒並列坐北朝南;小廒則個頭小、倉間小,沒有氣窗。隔壁71號院東北角樓群中敞亮亮一排老倉,也曾讓她激動不已:“這些老倉都很斑駁、滄桑,卻又都很有氣勢,沉默中透著厚重與威嚴。”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原北京軍區總醫院)東南角密密的建築中,孫永紅找到過舊太倉的一座老倉。“史料説倉房墻壁有護墻板,前有罩門。這座坐南朝北的老倉,就有罩門,很像是四合院的垂花門,只是要小好幾號。”
據記載,舊太倉在清代被分成了富新倉、興平倉、南新倉和舊太倉四座倉。2019年,在東城區“百街千巷”環境整治提升中,醫院西門北側富新倉的倉廒外墻開始啟動修繕。由於歷史原因,這道墻曾被水泥砂漿遮住。歷經一個半月的修繕,本著修舊如故的原則,倉廒外墻再度將“容顏”展現於世人眼前。
“太漂亮了!太有氣勢了!”孫永紅不禁感嘆道:“歷經六百餘年風雨,這些倉廒能保存下來是多麼的不易。”
千年運河源遠流長,滋養著文明的肌體。在東城這片文化沃土上,激活傳統與現實,續接過去與未來,運河千年文脈永續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