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通州大運河:南北文化一線牽

發佈時間: 2021-10-14 16:02:13 | 來源: 北京日報 | 作者: 鄭永華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10月9日,2021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在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漕運碼頭開幕。以通州為北部端點的京杭大運河,在中國南北文化交流與融合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成為中國古都文化研究的重要內容。

會聚唱和,賦詩迎送

自元代以來,數量眾多的文人學士在通州會聚,賦詩迎送,留下了精美的文化篇章。元代詩人貢奎所作《二月十二日達通州》,就是其中的代表。詩中寫道:“河冰初解水如天,萬里南來第一船。徹夜好風吹晚霽,舉頭紅日五雲邊。”貢奎,江南宣城(今屬安徽)人,任集賢直學士。《二月十二日達通州》為貢奎初抵通州、遙望大都時的感慨之作,詩中注稱“二月十二日達通州,冰始開,舟適先至”。“萬里南來第一船”體現了他應召而來的迫切心情,“舉頭紅日五雲邊”表達的則是日後忠君報國的期望。

早在元代,通州就成為文人北上與南返的交通樞紐,他們在通州迎來送往,觀賞唱和,與通州的友人結下了深情厚誼。張翥有《上元宿通州楊原誠寓宅》:“禁城東下一川平,杳杳煙蕪淡淡晴。風滾暗塵羊角轉,水披殘凍鴨頭生。離居有酒春堪醉,小市無燈月自明。還憶故園今夕賞,玉人花底共吹笙。”詩稱朋友盛情款待,堪比家鄉故園。

像張翥這樣的文人並非特例,元代浦陽(今浙江浦江)人吳萊,作有《過漷州詩》:“數株楊柳弄輕煙,舟泊漷州河水邊。牛羊散野春草短,敕勒老公方醉眠。”吳萊深研經史,是元代著名學者,對元末“鐵崖體”詩歌的形成産生了一定影響。漷州置於至元十三年(1276年),州治(州官署)初在今天津武清河西務,元末遷至今北京通州南部的漷縣村。吳萊詩中所述,應是他經過通州大運河離京南下時所見。

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通州成為南北文人送別的特定場所,賡續相承的送別詩,為構築通州漕運文脈做出了獨特貢獻。元人馬祖常作于至治元年春夏之交的《出都》詩稱:“京塵冉冉歲華新,重向都門問去津。西日銜山沙水晚,通州城下雨沾巾。”其二稱:“潞水年年沙際流,都人車馬到沙頭。獨憎楊柳無情思,送盡行人天未秋。”馬祖常,著名詩人,詩中描繪的離愁別恨,極易引起後人的共鳴。

折柳相送是文人學士送別的雅俗。明初,通州黃船塢附近已是“官柳蔭映”,自通州城內至張家灣、漷縣,運河兩邊皆是柳樹成行,成為文人相送的絕佳去處,“柳蔭龍舟”也列為“通州八景”之一。清代戴璿《柳蔭龍舟》詩中説道:“長夏濃陰分柳色,滿江瑞靄護宸遊。丁寧陌上還培植,不是河橋送別秋。”此詩形象地反映了通州在南北文化交流史上的獨特地位。

馬經綸與李卓吾之交

明代通州名士馬經綸,邀請思想家李贄北上,成就了通州南北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萬曆年間,馬經綸在通州城南建立了私人性質的“聞道書院”,卒後,門人私謚為“聞道先生”。

李贄,字卓吾,福建泉州人,明代卓越的思想家,因激烈反對專制主義,多次受到打擊迫害。萬曆二十九年二月,馬經綸將李贄迎至通州,併為其修造“假年別館”。李贄在這裡繼續從事《易經》研究,完成《九正明因》的最後改定本。後人記載,“卓吾生平求友,晚始得通州馬侍禦經綸”,南北兩位名士在通州傾心交流,可惜剛一年,禮科給事中張問達奏劾李贄“惑亂人心”“狂誕悖戾”,要求朝廷敕令禮部“檄行通州地方官,將李贄解發原籍治罪。”明神宗見疏,以“敢倡亂道,惑世誣民”之罪,將李贄關進刑部大獄。三月十五日,李贄在獄中奪刀割喉自盡,享年76歲。李贄逝後,馬經綸不顧安危,遵其遺願,“歸其骸于通,為之大治冢墓”,將李贄遺體安葬于通州北門外的迎福寺之側。

李贄墓冢高一丈,周列白楊百餘株,墓前立二碑:“一曰李卓吾先生墓,秣陵焦竑題;一卓吾老子碑,黃梅汪可受撰,碑不志姓名鄉里,但稱卓吾老子也。”李贄墓後來遭受多次毀壞,1983年遷至西海子公園,但由焦竑撰書的“李卓吾先生墓”青石墓碑,至今仍然矗立。

著名戲曲家湯顯祖留有《嘆卓老》一詩:“自是精靈愛出家,缽頭何必向京華。知教笑舞臨刀杖,爛醉諸天雨雜花。”因為政治上、文學上的反抗性和鬥爭性,湯顯祖也被人稱為“狂奴”,與提倡個性解放的李贄心意相通。湯顯祖曾在臨川與李贄有過見面交流,聽聞李在京城獄中自殺,湯顯祖十分悲傷,作詩哀悼,感嘆其“缽頭何必向京華”。

宛平人于奕正有《李卓吾墓》之詩:“此翁千古在,疑佛又疑魔。未效鴻冥去,其如龍亢何。書焚焚不盡,老苦苦無多。潞水年年嘯,長留君浩歌。”于奕正與劉侗等人合撰《帝京景物略》,載錄明代北京的風景名勝、風俗民情甚詳,是不可多得的都市歷史文化資料,其中專立“李卓吾墓”一篇,將李贄事跡及其在通州的經歷出而表之,並將時人吊祭之作詳細輯錄,為後人留下了通州文化交流的寶貴史料。

“南方”漂來的民間藝術

除士紳精英的交流以外,南來北往的廣大普通民眾也對通州運河文化的形成産生了積極影響。流傳于通州的運河號子就是其中的突出典型。《中國民間歌曲整合·北京卷》收錄了流傳于北京地區的勞動號子36首,其中通州號子27首,佔到總數的75%。而14首《運河號子》,則為通州所獨有,具有重要的漕運文化特色。

通州運河號子包括起錨、起帆(拉桅)、搖櫓、拉縴、出倉等勞動主題,多數曲調及音樂結構都較為零碎,襯詞佔絕大篇幅。調查文獻記載:“據運河號子的演唱者聽其先輩們説,流行在通縣的‘運河號子’,是和南方漕運船民學來的。”學者認為,水上運輸在水系發達的南方應用較早,元、明、清三代運河貫通南北後,大規模漕運糧物北上,“南方船民的漕運號子傳到通州的可能性極大”,泛泛言其從“南方漕運船民學來”,既有可能遠指江南的江蘇、浙江,也有可能近指與直隸毗鄰的山東、河南。

通過對其音樂淵源進行詳細考察,學者發現旋律相對完整的《運河出倉號子》以及《運河出倉上肩號子》,具有“更為典型的山東音樂風格”。尤其是《運河號子》中出現較多的近似小三度或小六度(偶有大六度)音程,很可能是“山東方言聲調特徵與山東人豪爽性格相結合的結果”。再從漕運歷史來看,山東德州自元代開始,就成為重要的漕糧轉机站,最終到達通州的漕運船隻,多數係由長期生活于山東、河南運河沿線的運軍與船夫掌管。原本流傳于山東等地的“南方”漕運號子,也因此隨著漕船,沿運河來到通州,既滿足了廣大船夫在漕運碼頭的勞作需要,又在北京留下了山東民間音樂的深刻印記。

通州享譽海外的“湯氏面塑”,也是運河文化孕育的藝術奇葩。湯氏面塑創始人湯子博,出生於通州運河邊上的普通手藝之家。運河邊上的萬壽宮一帶,是通州商業集中的繁華之地,茶樓、酒肆、戲樓遍佈,説評書、耍把式、賣手藝之人云集,湯子博經常流連於此。一天,一個山東捏面人的攤子將他吸引了過去。看到一塊塊麵糰在藝人手下變幻出不同的造型,湯子博被深深地迷住了。從此他開始研究面塑技藝,並走南闖北,吸收各派所長,終於在面塑藝術方面別開天地。他創作的湯氏面塑獨具特色,人物精細生動,堪稱藝術絕品,獲得了“面人湯”的美譽。1956年,中央工藝美院成立“湯子博工作室”,“面人湯”從通州民間一舉登上國家最高藝術殿堂。

京杭大運河建成之後,不僅貫通了中國經濟的南北交通,更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之間架起了一座文化溝通的橋梁,大大便利了南北知識群體的互動往來,也促成了包括音樂、工藝、語言、飲食、民俗以及神話傳説等眾多通俗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共同推動了通州漕運文化的形成與發展。(作者單位:北京市社科院歷史所)



推薦閱讀
抓住機遇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打造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樣板 市第十次黨代會和市“兩會”就加快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進行了具體部署。各級各相關部門和相關施工單位要抓住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按照“保護、傳承、利用”要求,全力加快推進大運河文化帶重點項目建設,努力打造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樣板。昨天,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鞠志傑、梁英華、朱春燕、劉建華,帶領部分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市人大代表,實地調研中心城區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情況。
河為線 城為珠 線串珠 珠帶面 魅力運河迎來“高光”時刻 從這些新鮮“出爐”的文旅項目中不難發現,滄州將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同發展全域旅遊結合起來,整合運河沿線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資源,讓古老的運河更具生機與活力,也為滄州大運河旅遊高品質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吳橋運河碼頭為擦亮“雜技之鄉”的金字招牌,吳橋縣充分利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承辦市級旅發大會、雜技節吳橋分會場、申報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及打造國家5A級景區的歷史機遇,把雜技文化、大運河文化元素貫穿于旅遊産業發展全過程,推進雜技文化旅遊産業化發展,提升産業延伸壯大的拉動力,目前已建成文旅項目8個,總投資約11.8億元。大運河非遺文化公園作為落戶滄州的首個國家級大運河項目,以“千里通波,大美運河”為主題,將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與生態文明建設相融合,打造“大運河上永不落幕的園博會”。
一起來看大運河文化帶文博領域建設成果 文物保護和利用方面昌平區大運河白浮泉遺址開展了考古發掘工作,勘探總面積1.03萬平方米。考古成果方面近年來,北京市文物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組織在大運河沿線開展考古工作,對白浮泉、萬壽寺、玉河通惠河、西板橋、清固倫和敬公主園寢、路縣故城、大運河故道、小聖廟、善人橋等文化遺産的考古取得了重要成果。2018年對昌平區白浮泉遺址周邊、戲臺、都龍王廟等處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考古勘探面積12000平方米,發掘面積243平方米。
續寫千年華章 大運河文化煥發新彩 北京市文物局考古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在全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專門成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組,並編制《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五年規劃,除文物修繕外還包括基礎設施建設、重要文化場館建設、水利水務工程建設等系統內容建設。目前,北京市文物局已啟動白浮泉遺址保護規劃編制,開展遺址範圍內都龍王廟等修繕工作,並加強落實文物巡查工作及周邊環境整治工作,進一步盤活文化遺産。帶著歷史和文化積澱,大運河流淌進新時代近年來,北京市建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推進實施機制,印發《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等重要文件,對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中長期目標進行了安排,涉及文物、生態、旅遊、景觀、協同等多個方面。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