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北京已創作推出118部大運河題材文藝作品

發佈時間: 2021-10-11 14:18:38 | 來源: 中新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9日晚,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國新聞社主辦的2021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在北京市通州區大運河森林公園漕運碼頭開幕。記者在開幕式現場獲悉,近年來,北京創作推出大運河題材文藝作品118部,作品時間跨度橫貫古今,展示出大運河文化的歷史文脈、風土人情和掌故傳説。

重點資助運河題材作品

今年的運河文化節主題為“遊運河,行大運”,通過提煉大運河北京段多樣態文化特色,整合沿線文化、旅遊、體育等各類資源,舉辦形式豐富的“遊運河”文化活動,讓公眾感受運河深厚的文化魅力和嶄新面貌,享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果,進而展現運河在促進國內和國際間文化交流、繁榮經濟、推動國運民昌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電影局局長王傑群介紹,北京市非常重視大運河題材文藝創作,注重大運河題材文藝作品的項目儲備,在選題規劃上,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底蘊、首都文化內涵,全門類打通題材界限,實現創作聯動;在藝術創作上,加大對大運河題材重點文藝作品的創作指導,對有潛力的作品進行跟蹤督進,助力作品精細打磨、修改完善和加工提高;在資金扶持上,通過北京宣傳文化引導基金、文化藝術基金、影視出版創作基金、廣播電視網路視聽發展基金等對運河題材作品進行重點資助。

近年來,北京創作推出大運河題材文藝作品118部,其中舞臺劇31部、影視劇23部、圖書57部、其他藝術門類7部,展示出大運河文化的歷史文脈、風土人情和掌故傳説。

不同藝術角度展現運河之美

開幕式上,王傑群重點介紹了16部大運河題材文藝作品,其中已完成的有8部。

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由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作品以交響樂和京劇藝術相結合的方式,運用舞臺形式立體展示京杭大運河北京段的歷史遺跡和人文風貌。

民族交響詩《大運河》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民族樂團創排,以“水”的審美意向作為核心,以地理位置為線索,通過恢弘、細膩與淳厚的民族交響詩,展現運河文化的波瀾壯闊與潤物無聲。

舞劇《曹雪芹》由北京市海澱區委宣傳部出品。該劇緊緊抓住“曹紅文化”這個區域重要文化品牌和特色符號,讓《紅樓夢》這部偉大的作品穿越歷史時空與當下時代對話,獲2020年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的扶持。

由北京市昌平區委宣傳部、昌平區文旅局、北京宇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評劇《守敬龍泉》,以著名水利學家郭守敬尋找京杭大運河源頭白浮泉,並修建通惠河為內容,歌頌勞動人民的民族智慧以及無私奉獻的大國工匠精神。

此外,第二季《國粹+》——“水路·戲路”大運河年度戲曲精品大匯、動畫片《大運河奇緣》、長篇小説《漕運三部曲》以及《京杭大運河光影實錄》(5冊),分別以不同形式、從不同視角展現運河之美,吸引受眾走近運河、了解運河。

開幕式上還介紹了評劇《蒲柳人家》、河北梆子《花雅運河》、電視劇《京杭大運河》《大運河文化辭典:全八卷》、電視劇《運通天下》、電視動畫片《功夫梨園》、動畫片《大運河奇緣2》、北運河歷史文化長卷等8部正在創作推進的作品。

據悉,2021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由北京市委宣傳部、中國新聞社主辦,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通州區委區政府、北京市委網信辦、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水務局、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體育局、北京市文聯承辦,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物報社、大運河文化帶沿線各區委宣傳部和文旅局協辦。(完)


推薦閱讀
河為線 城為珠 線串珠 珠帶面 魅力運河迎來“高光”時刻 從這些新鮮“出爐”的文旅項目中不難發現,滄州將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同發展全域旅遊結合起來,整合運河沿線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資源,讓古老的運河更具生機與活力,也為滄州大運河旅遊高品質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吳橋運河碼頭為擦亮“雜技之鄉”的金字招牌,吳橋縣充分利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承辦市級旅發大會、雜技節吳橋分會場、申報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及打造國家5A級景區的歷史機遇,把雜技文化、大運河文化元素貫穿于旅遊産業發展全過程,推進雜技文化旅遊産業化發展,提升産業延伸壯大的拉動力,目前已建成文旅項目8個,總投資約11.8億元。大運河非遺文化公園作為落戶滄州的首個國家級大運河項目,以“千里通波,大美運河”為主題,將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與生態文明建設相融合,打造“大運河上永不落幕的園博會”。
一起來看大運河文化帶文博領域建設成果 文物保護和利用方面昌平區大運河白浮泉遺址開展了考古發掘工作,勘探總面積1.03萬平方米。考古成果方面近年來,北京市文物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組織在大運河沿線開展考古工作,對白浮泉、萬壽寺、玉河通惠河、西板橋、清固倫和敬公主園寢、路縣故城、大運河故道、小聖廟、善人橋等文化遺産的考古取得了重要成果。2018年對昌平區白浮泉遺址周邊、戲臺、都龍王廟等處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考古勘探面積12000平方米,發掘面積243平方米。
北京:到2025年把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打造成標誌性的文化符號 培育大運河主題精品旅遊産品,推動大運河文化旅遊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將修復大運河生態環境,建設觀水、近水的濱水休閒空間,整體打造水城共生、人水和諧的大運河生態文化景觀長廊。《規劃》提出,增進大運河兩岸民生福祉,建設民生之河。
續寫千年華章 大運河文化煥發新彩 北京市文物局考古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在全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專門成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組,並編制《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五年規劃,除文物修繕外還包括基礎設施建設、重要文化場館建設、水利水務工程建設等系統內容建設。目前,北京市文物局已啟動白浮泉遺址保護規劃編制,開展遺址範圍內都龍王廟等修繕工作,並加強落實文物巡查工作及周邊環境整治工作,進一步盤活文化遺産。帶著歷史和文化積澱,大運河流淌進新時代近年來,北京市建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推進實施機制,印發《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等重要文件,對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中長期目標進行了安排,涉及文物、生態、旅遊、景觀、協同等多個方面。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