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一起來看大運河文化帶文博領域建設成果

發佈時間: 2021-10-13 16:47:48 | 來源: 北京市文物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2021年10月9日晚上,由市委宣傳部、中國新聞社主辦,市文物局、通州區委區政府、市委網信辦、市發改委、市水務局、市商務局、市文旅局、市體育局、市文聯承辦,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物報社、大運河文化帶沿線各區委宣傳部和文旅局協辦的2021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在通州區大運河森林公園漕運碼頭開幕。

開幕式現場,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名傑發佈了大運河文化帶文博領域建設成果。

圖片

在北京城市的形成過程中,大運河(北京段)作為水利運輸工程,為北京城市的建設、水系的梳理承載了重要職能。2014年6月,“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産名錄》。2019年12月,北京市正式發佈《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該《規劃》從2025年、2035年和2050年三個階段,對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中長期目標進行了安排,涉及文物、生態、旅遊、景觀、協同等多個方面。近年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果喜人。

文物保護和利用方面

昌平區大運河白浮泉遺址開展了考古發掘工作,勘探總面積1.03萬平方米;完成了都龍王廟圍墻文物搶險修繕工作,以及都龍王廟壁畫修復保護項目;加強遺址區散落石刻文物保護,對遺址記憶體有的6通石碑統一安放,納入昌平區可移動文物進行管理;堅持開展環境整治工作,拆除非文物建築,恢復文物景觀。基本完成了九龍池水質治理工作,提升了九龍池水質。

圖片

圖片

通州區“三廟一塔”景區完成了周邊環境整治提升工程,對北關大道以南區域進行了廢棄建築物拆除、垃圾渣土清理、綠化美化、完善空間佈局和景觀小品等工作;開展了“三廟一塔”景區文物修繕工程,對景區各處文物全面修整,目前項目主體已完工,通過階段性驗收,正在進行收尾工作。

圖片

圖片

海澱區萬壽寺完成第一階段以中路為主的文物保護修繕工程,第二階段修繕主要集中在東路,完成了9個殿座的大木構件修補、屋面苫背及墻體砌築,7個殿座完成瓦瓦,完成量達工程總量的90%。此次修繕拆除了多處臨建房屋,恢復了古建築原有的風貌;清退了所有長期租賃單位,擴大了展廳面積;完善了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博物館的綜合服務保障能力;發現的地下文物補充了研究萬壽寺歷史的物證。

圖片

圖片

博物館建設方面

位於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西北部的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將從大運河與北京城市發展以及北京服務國家首都建設的互動關係角度,詮釋和弘揚大運河文化。展覽內容由基本陳列“大運河與北京”(暫定名)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構成,展陳面積約2萬平方米。博物館由主樓和觀眾共用大廳兩座相對獨立的建築組成。主樓主要體現博物館的傳統功能,由藏品庫房、文物修復、展覽陳列、社教活動及辦公區域組成;觀眾共用大廳則重點凸顯新時期多元化的博物館服務功能,滿足開放式展覽陳列、更多類型博物館活動、特色文創配套服務等觀眾服務需要,實現更靈活的開放模式,滿足不同觀眾的參觀需求。目前,大運河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東館)主體結構已全部封頂。預計2021年底實現外立面亮相,2022年底工程竣工,2023年底正式向公眾開放。

圖片

考古成果方面

近年來,北京市文物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組織在大運河沿線開展考古工作,對白浮泉、萬壽寺、玉河通惠河、西板橋、清固倫和敬公主園寢、路縣故城、大運河故道、小聖廟、善人橋等文化遺産的考古取得了重要成果。

2018年對昌平區白浮泉遺址周邊、戲臺、都龍王廟等處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考古勘探面積12000平方米,發掘面積243平方米。通過考古工作,發現了白浮泉九龍池的出水口,基本確定了九龍池的範圍以及古代白浮泉的流向。

圖片

萬壽寺東路考古發掘出清代虛空同體殿、靜思報恩殿、西靜院正房、元光門、屏門及甬路、遊廊、灶等附屬設施,還清理了明代、民國時期建築基址各1處。

圖片

2007年4月,在東城區禦河環境整治過程中,在靠近地安門東大街北側發現有鋪設規整的石條。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對發現的古代遺存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整體揭露出東不壓橋。隨後,根據遺跡走向和文獻資料,在萬寧橋和地安門東大街之間的玉河遺址,清理出元代通惠河堤岸、明代玉河堤岸及其河道、清代玉河堤岸及其河道、東不壓橋及澄清中閘遺址、兩座便橋遺址、玉河庵遺址和碼頭遺址等重要遺跡。

圖片

2017年,對西城區明清時期的西板橋及河道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西板橋遺址南北走向,平面呈正方形,邊長6.5米,拱圈凈跨2米,高1.7米。河道清理長度29米,泊岸保存較好。為探討北京中心城區明代以來內金水河水系的歷史面貌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對豐富大運河文化帶、老城及中軸線文化內涵具有重要作用。

圖片

在東壩地區發現的3座清代中期大、中型合葬墓,確定為固倫和敬公主及其後裔園寢。其中固倫和敬公主與額駙色布騰巴爾珠爾合葬墓規模碩大,由墓道、擋券墻、罩門券、石門、門洞、棺床、金井和金券組成。此次發現是清代皇家園寢制度的典型代表和實物史證。

圖片

2016年以來,城市副中心完成勘探近1000萬平方米,發掘16.56萬平方米。發現漢代城址一座(路縣故城),發掘戰國至明清時期墓葬7000余座,另外還有窯址、灰坑、房址、水井、道路、寺廟基址等多處。

圖片

在副中心發現的運河故道遺址總長約3000米,寬160至320米。該段遺跡應為清嘉慶十三年(1808)以前的大運河故道。大運河故道的發現對中國古代漕運研究、運河變遷史具有重要意義,是元、明、清三朝大運河漕運興衰的明證。

圖片

小聖廟遺址考古發掘出前、後大殿及北側廟門基址共三處,北門外踩踏面一處,殘存北、東、西院墻三處。根據乾隆時期通州志記載:“小聖廟,一在州北門外,一在張家灣。”目前發掘區所在地區當年屬張家灣,清理的寺廟遺址應為《乾隆通州志》中記載的小聖廟。小聖廟是大運河北京段首次考古發現的祭祀河神的廟宇遺址,對研究漕運史、民俗史具有重要價值。

圖片

張家灣鎮瓜廠村發現的善人橋遺址,東西券石正中的題刻顯示該橋為“大明萬曆三十三年建,陳進儒監造”,與相距僅1.4公里的張家灣通運橋題刻內容完全一致。善人橋與通運橋均為大運河水系上的重要橋梁,是世界文化遺産大運河北京段重要的水利工程遺跡,對推進大運河文化資源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圖片


推薦閱讀
河為線 城為珠 線串珠 珠帶面 魅力運河迎來“高光”時刻 從這些新鮮“出爐”的文旅項目中不難發現,滄州將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同發展全域旅遊結合起來,整合運河沿線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等資源,讓古老的運河更具生機與活力,也為滄州大運河旅遊高品質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吳橋運河碼頭為擦亮“雜技之鄉”的金字招牌,吳橋縣充分利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承辦市級旅發大會、雜技節吳橋分會場、申報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及打造國家5A級景區的歷史機遇,把雜技文化、大運河文化元素貫穿于旅遊産業發展全過程,推進雜技文化旅遊産業化發展,提升産業延伸壯大的拉動力,目前已建成文旅項目8個,總投資約11.8億元。大運河非遺文化公園作為落戶滄州的首個國家級大運河項目,以“千里通波,大美運河”為主題,將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與生態文明建設相融合,打造“大運河上永不落幕的園博會”。
一起來看大運河文化帶文博領域建設成果 文物保護和利用方面昌平區大運河白浮泉遺址開展了考古發掘工作,勘探總面積1.03萬平方米。考古成果方面近年來,北京市文物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積極組織在大運河沿線開展考古工作,對白浮泉、萬壽寺、玉河通惠河、西板橋、清固倫和敬公主園寢、路縣故城、大運河故道、小聖廟、善人橋等文化遺産的考古取得了重要成果。2018年對昌平區白浮泉遺址周邊、戲臺、都龍王廟等處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發掘工作,考古勘探面積12000平方米,發掘面積243平方米。
續寫千年華章 大運河文化煥發新彩 北京市文物局考古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在全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專門成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組,並編制《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五年規劃,除文物修繕外還包括基礎設施建設、重要文化場館建設、水利水務工程建設等系統內容建設。目前,北京市文物局已啟動白浮泉遺址保護規劃編制,開展遺址範圍內都龍王廟等修繕工作,並加強落實文物巡查工作及周邊環境整治工作,進一步盤活文化遺産。帶著歷史和文化積澱,大運河流淌進新時代近年來,北京市建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推進實施機制,印發《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等重要文件,對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中長期目標進行了安排,涉及文物、生態、旅遊、景觀、協同等多個方面。
魅力運河 文武滄州 2021年滄州市旅發大會重點推出了吳橋國際雜技旅遊片區,包括吳橋雜技旅遊片區5A創建項目和吳橋雜技山水田園綜合體,其中吳橋雜技旅遊片區5A創建項目,涵蓋了球幕影院、運河人家美食街、運河公園等景點。2021年滄州市旅遊産業發展大會10月8日-10日,在泊頭市、吳橋縣、東光縣、南皮縣、青縣、滄縣、運河區、新華區舉辦。為切實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寶貴遺産,高標準提升大運河沿線生態,滄州市滄縣啟動了捷地減河文化生態提升改造項目,展示滄縣豐富的河工文化、傳統文化,不斷擦亮運河文化品牌。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