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祿東王第十九代在華後裔安靜向媒體記者介紹蘇祿王墓的有關情況。 趙曉 攝
象徵中菲友誼的蘇祿王墓,歷經600餘年仍保存完好;曾居中國“八大鈔關”之首的臨清運河鈔關,將變身展示鈔關文化的片區……京杭大運河貫穿山東600余公里,為沿線地區留下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隨著中國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速,大運河山東段文化遺産在保護和傳承中迎來新生。
連日來,中新網記者跟隨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文旅融合集中宣傳媒體采風活動,重走德州、聊城、泰安、濟寧、棗莊等運河流經地市。蜿蜒曲折的古河道、凝聚中國古代智慧的水利工程、形態萬千的非遺民俗等,盡展運河特色風情。
象徵中菲友誼的蘇祿王墓,歷經600餘年仍保存完好。 趙曉攝
依運河而生保護利用並重
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史上,不乏依靠運河與外邦開展交流的故事。
明朝時期,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群島)三位王遠渡重洋訪問中國,在沿京杭大運河南下歸國途中,東王不幸染病逝世,葬于山東德州。蘇祿東王第十九代在華後裔安靜告訴記者,蘇祿王墓是中國境內唯一一座保存完整並有後裔世代守墓的外國國王陵墓。生活在運河之畔,後裔們的衣食住行、日常禮儀等長期受運河文化滋養。
安靜説,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蘇祿王墓未來將打造成以菲律賓風情、伊斯蘭文化為背景,集休閒、旅遊、文化展示于一體的風情園,對外展示運河文脈,見證中菲長久友誼。
位於山東泰安的戴村壩是京杭大運河的“心臟”工程,初秋的幾場暴雨令它再現“虎嘯”奇觀。據東平湖文旅集團副總經理畢忠良介紹,戴村壩的建成,保障了明清兩代500多年的漕運暢通,至今仍在發揮控制河勢、攔沙緩洪、灌溉農田等重要作用。“近幾年,我們在戴村壩周圍進行了生態修復,並依靠東平戴村壩遺址,建設文化教育、濕地科普空間,增強大眾對水安全、水憂患的意識。”
臨清貢磚燒制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展示貢磚加工工序。 趙曉攝
因運河而興探索活態傳承
京杭運河不僅為山東沿線留下豐厚的歷史遺存,還孕育了燦爛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走進臨清魏家灣貢磚文化傳播展示基地,臨清貢磚燒制技藝市級非遺傳承人趙慶安正在檢查新出窯的貢磚品質。他向記者介紹,運河沿岸的臨清,古時是漕運通往京師的咽喉之地。明清時期,皇家建築所用的貢磚多為臨清燒制,通過運河運輸,如今臨清仍在為故宮古建修繕提供優質貢磚。
趙慶安師從父親,不僅傳承了貢磚燒制技藝,還勇於創新,結合磚雕藝術,讓臨清貢磚以嶄新的形式融入現代生活。“我們開發的磚雕和文創産品,兼具實用和欣賞價值,受到消費者歡迎,還設立了研學遊基地和青少年課外實踐基地,通過活態傳承讓貢磚走進現代人生活。”
臨清目前仍在為故宮古建修繕提供優質貢磚。 趙曉攝
書運河新生更待多元開發
運河文脈悠長,千年水韻如何延續?沿線文化遺産怎樣彰顯當代價值?
聊城大學運河學研究院副院長鄭民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當下,在運河文化遺産保護利用過程中,存在旅遊産品關聯度不高、結構單一、同質化的現象。“運河流經不同區域,與各地鄉土文化聯繫密切,要打破雷同困局,挖掘漕運、商貿、民宿等多元文化,彰顯特色,樹立品牌。”
在中國旅遊産業改革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孫小榮看來,培育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和旅遊中心,或是大運河沿線城市更新的一個機遇,也是激活大運河文化資源的契機。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利用好大運河流經的老城區、老鎮區等“舊資源”的“新改造”,培育能夠實現城市“主客共用”需求的新休閒中心、旅遊中心和生活中心。
戴村壩的建成,保障了明清兩代500多年的漕運暢通,至今仍在發揮控制河勢、攔沙緩洪等重要作用。 趙曉攝
“每個地方還應找準主題定位和亮點,凸顯差異,打造出特色IP,各美其美,而不是比拼規模。”孫小榮建議,運河沿線地區應讓大運河的文化記憶重回當下生活,既弘揚傳統的運河文化,又創造新時代的運河風尚。這需要精心挖掘運河文化,融入時尚科技,轉化業態産品,打造體驗場景,構建新舊結合、古今交融、動靜兼顧的大運河文化體驗業態,將運河文化從概念轉化為産品,從歷史拉回到現實,從生産邊緣重歸生活中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