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大德之州”,1400多年與運河相伴

發佈時間: 2021-09-07 16:59:00 | 來源: 齊魯晚報 | 作者: 張向陽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德州因黃河而生,因運河而興。在德州,悠遠的大運河已經流淌了1400多年。8月31日至9月1日,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千年運河·齊魯華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文旅融合集中宣傳媒體采風活動走進德州市,了解這座作為伴隨運河而生,受益於運河而發展的城市的運河文化魅力。

古河道裏“驚起鷗鷺一片”

1400多年前德隋大業四年(608年),隋煬帝“詔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德州拉開了運河文明的序幕,承載豐厚的歷史底蘊,大運河德州段沿線保留了良好的生態面貌,來到衛運河夏津段,雨後,一群群白鷺在河道中覓食,見到有人來,呼啦啦飛向天空,頗有“驚起鷗鷺一片”的詩意。據夏津縣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史崇旺介紹,衛運河自夏津白莊入境至武城四女寺水利樞紐,河道保存較為完整,其所經鄭寶屯鎮是夏津著名的糧食大鎮,誕生了夏津縣第一個共産黨員和第一個黨支部,在發展紅色旅遊、鄉村旅遊等方面,具備豐富的民俗文化和歷史底蘊,發展潛力巨大。

此外,夏津還有國家4A級景區黃河故道森林公園,集旅遊觀光、果品採摘、休閒娛樂、養生度假于一體,夏津黃河故道古桑樹群2018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山東唯一一段千年運河

京杭大運河德州段由衛運河和南運河組成,其中德州段衛運河流經夏津、武城兩縣,至四女寺樞紐;南運河德州段從四女寺北流至德城區,是山東段中唯一一段千年運河。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進入位於四女寺風景區內的四女祠,了解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四女寺樞紐的保護與展示工作。在四女寺樞紐水利科技文化展館中,四女寺樞紐的建設歷程、歷史功績和保護規劃等以沙盤、多媒體、圖版以及實物等多種方式展現在眼前,向遊客們直觀生動地展示著四女寺樞紐以及大運河的風采。

同樣位於四女寺風景區內的,還有四女寺水利樞紐風景區。這一景區,西接德城,北連故城,處於兩縣一區交界處。據了解,1972年,為增強泄洪能力,對此處進行了擴建,將原有建築物增高兩米,還將上游設計水位增高。

恰逢雨後初晴,清風徐徐,天上白雲朵朵,記者走進四女寺水利樞紐風景區,只見兩岸垂柳成蔭、花草繁茂,河內碧波盪漾,倒映著藍天白雲,一片詩情畫意。站在位於四女寺水利樞紐船閘前,寬闊悠長的河道緩緩流淌。四女寺水利樞紐三分衛運河,也為兩岸帶來了豐富的運河文化旅遊資源。

“九曲十八彎”的河道有講究

作為一座伴水而生的城市,“上善若水,大德之州”是德州的城市名片,德州運河最有特色的是“九曲十八彎”,如同龍形迴旋婉轉,這在德州城西運河尤其典型,有些地名也與彎道有關,像老龍頭、回龍壩、回龍廟。為什麼這些河道如此彎曲迴旋呢,如此漕運豈不要繞不少道?可別低估古人的智慧,據同行的專家介紹,古人通過增設人工彎道,達到降低水流流速的目的,既能滿足河道泄洪需要,又可提高通航品質,這一效益被歸納為“三灣抵一閘”,而這一風景,也吸引了眾多航拍愛好者前來打卡拍攝。

記者隨後來到“九龍灣公園”,這裡位於德州城西古運河畔,是一座由水廠舊址改造而成的公園,院內幽靜宜人,這裡保留有較為完備的歷史資源和生態資源,以生態文化和運河文化為主題,建設明清風格的圍墻、大門、亭、臺、廊、榭、會館等建築,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了優越的休閒活動場所。

在德州,除了“九龍灣公園”,還有以迴圈産業經濟、園林化農業、綠色農業完整産業鏈為特色的“九龍灣生態園”。園區包括蔬菜、瓜果採摘園、生態養殖園、花卉觀賞種植園和文化休閒區。室外包括溫泉沙灘浴場、滑雪場、大型遊樂中心。

蘇祿王墓見證中菲兩國傳統友誼

德城區的蘇祿文化博物館內,坐落著中國境內唯一一座保存完整並有後裔守墓的外國國王的陵墓——蘇祿國東王墓。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與外邦依運河進行友好往來的記載不勝枚舉。史載,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八月,蘇祿群島(今菲律賓)上的三位國王東王巴都葛叭哈刺、西王和峒王,率領家眷、官員共三百四十多人組成的友好代表團來中國訪問,他們一行從福建泉州登陸,後自杭州經運河北上。受到永樂帝的隆重接待。三位國王在京訪問結束,永樂十五年(1417年)九月沿運河回返,到達德州以北的安陵時(今北營),東王巴都葛叭哈剌突患急症,不幸病逝。明朝廷極為重視此事,命以“王禮”厚葬之,專門派員赴德州,為東王舉行隆重葬禮。明朝廷在德州城北擇址建陵,擬謚號“恭定”。

蘇祿王墓航拍。王平攝影

蘇祿東王下葬後,其長子都馬含隨西王、峒王等人回國繼承王位,王妃葛木寧、次子溫哈剌、三子安都魯及侍從十余人則留在德州守墓。

采風團一行在蘇祿王墓博物館宣教部主任,同時也是蘇祿東王第十九代後裔安靜女士的介紹下,了解到這一段動人的見證中菲兩國傳統友誼的歷史。據了解,蘇祿王墓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一步將打造集休閒、旅遊、文化展示于一體的風情園。

大運河保護利用工作全面啟動

古老的運河滋養了城市,讓古城更加輝煌。目前,德州市已經建成的運河旅遊景區有:董子園風景區、四女寺風景區、蘇祿文化博物館、九龍灣生態園、九龍灣公園、運河文化廣場、運河古玩街等。此外,夏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德百溫泉度假村、德百旅遊小鎮也被納入運河旅遊産品進行推介。

四女寺水利樞紐。王平攝影

日前,記者從德州市大運河保護利用指揮部辦公室獲悉,德州市大運河保護利用工作全面啟動,到今年(2021)年底,德州大運河保護利用指揮部要做出四項工作,分別為:完成北起冀魯交界的二屯鎮第三店,南至四女寺水利樞紐,全長45公里的總體規劃設計;10月底完成規劃範圍內徵遷調查摸底、政策制定工作;完成大運河運營公司的組建和融資招商工作;完成《德州運河文化叢書》出版。自德州市委明確組建13個作戰指揮部以來,德州大運河保護利用指揮部先後4次召開會議,共同商議推進工作、確保效果的各項措施。據了解,目前,各項工作正在逐步推進。


推薦閱讀
“運河之都”的魅惑,迷住詩仙李白23年 李白、文成公主都是咱濟寧人大運河兩岸還分佈著太白湖景區、南陽古鎮、微山島等重要的旅遊資源,成為一條文化內涵豐富、旅遊資源密集的文化遺産長廊。碧水清揚,藕花飄香,微山湖如同一顆明珠鑲嵌在齊魯大地上……古老的大運河流經濟寧市境215公里,“運河之都”聲名顯赫,淵源流長的運河文化是濟寧的城市之魂。為了保護大運河南旺分水樞紐工程遺址,當地在工程原址上建設了這座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這是京杭大運河上唯一一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運河文化鑄就運河名城,來臺兒莊古城領略絕美古建 石雕、木雕、磚雕,也是亮點之一,遊覽時看到的不僅是建築整體的宏偉和格局,還有在裝飾和文化上的細節體現,表達了極其精美的地域文化景觀。城內水街水巷密集,各種風格的橋梁散落其間,水鄉美景和特色建築相互映襯,使這座運河古城實現了實用與美感的結合。重建後的古城,本著“留古、復古、揚古、用古”的理念,將多樣的建築風格重新呈現在世人的面前,做到“院院有水景、院院有展館、院院有主題文化、院院不同”。
重走山東運河沿線:文化遺産傳承凸顯活態更待多元開發 曾居中國“八大鈔關”之首的臨清運河鈔關,將變身展示鈔關文化的片區……京杭大運河貫穿山東600余公里,為沿線地區留下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安靜説,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契機,蘇祿王墓未來將打造成以菲律賓風情、伊斯蘭文化為背景,集休閒、旅遊、文化展示于一體的風情園,對外展示運河文脈,見證中菲長久友誼。隨著中國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提速,大運河山東段文化遺産在保護和傳承中迎來新生。
揚州11景入選江蘇“運河百景” 江蘇是中國大運河河道最長、文化遺存最多、保存狀況最好和利用率最高的省份,境內大運河全長690公里,流經徐州、宿遷、淮安、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八市。這11景種類豐富、形式多樣,有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等與大運河“空間相近、地脈相連、文脈相親”,有較強市場影響力、品牌號召力、區域代表性的文旅地標。揚州入選的11景有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瘦西湖風景區、邵伯古鎮、揚州運河水上游、趣園茶社、高郵汪曾祺紀念館、高郵盂城驛景區、三灣生態文化公園、鳳凰島生態旅遊區、瓜洲古渡公園、高郵抗日戰爭最後一役文化園。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