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江蘇淮安:淮上美麗軸 運河如意洲

發佈時間: 2021-08-12 15:31:11 | 來源: 淮安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清晨,在江蘇省淮安市淮安船閘極目眺望,沿岸綠意蔥蘢,船舶川流不息;中午,漫步在淮安森林公園,綠樹成蔭,一派生機盎然;傍晚,徜徉在裏運河畔,畫舫淩波,槳聲燈影,水韻流動……

近年來,淮安市認真落實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部署要求,以建設江蘇“美麗中軸”為引領,系統推進文化保護傳承、生態環境修復、岸線景觀塑造、綠色航運建設,協同推進一二三産發展,統籌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和鄉村振興,以一軸帶動區域發展,充分展現運河之都時代魅力。


【現場直擊】

8月6日,以無人機視角在淮安區運東船閘上方俯瞰,運河兩岸鬱鬱蔥蔥,匯行廣場綠化景觀錯落有致。曾經滿地垃圾的水中半島,如今變成了風景旖旎的特色遊園。

“該項目是京杭運河淮安段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中的一段。項目實施以來,我們平整了土地,進行了園林綠化和景觀設計,做到了水上岸上聯動治理、堤內堤外共同美化,沿岸環境大幅改善。”淮安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潘偉明介紹。


“黃金水道”成為城市亮麗風景,京杭運河淮安段沿岸165萬平方米的土地上,這樣的變化時常發生。淮安在環境綜合整治上做“減法”,示範區內拆除沿線非法碼頭和浮吊船作業點28個、違建和零散房屋2.1萬平方米。在綠化景觀提升上做“加法”,實施165萬平方米沿岸綠化完善、10處親水準臺、7.2公里堤頂道路及人行步道建設,景觀效果全面提升。

在距離匯行廣場20公里的裏運河文化長廊,“四行”系統山陽湖示範段近日建成,一條活力型、生態型、人文型濱水廊道已見雛形。與此同時,一批重點項目也正在淮安這片土地上綻放光彩。以中國水工科技館項目為例,該項目被列入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公園重點建設項目,總用地面積113020平方米,總投資約26億元,依託淮安獨特的大運河水工文化和中國水工科技館項目平臺,匯聚世界水工科技智慧,打造獨具淮安特色的大運河文化IP。

“文旅之花”次第綻放、文化傳承保護系統推進、岸線“景河共生”、生態修復加快實施……集生態軸、活力軸、遊憩軸、景觀軸、人文軸五位一體的“淮上美麗軸、運河如意洲”漸行漸近。


【幸福連結】

江蘇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美麗江蘇建設”的新目標,省委書記婁勤儉提出,沿大運河地區要系統推進歷史文脈傳承、生態環境修復、岸線景觀塑造、綠色經濟發展,一體建設高品位、高水準的文化走廊、生態走廊、旅遊走廊,形成江蘇的“美麗中軸”。

江蘇“美麗中軸”怎麼建?淮安以項目化思維推進任務創新落實,全力打造大運河文化帶建設高品質的鮮明標誌和閃亮名片。

一條特色文化軸。系統排查、梳理各類遺産資源,深入挖掘、研究文化內涵,講好淮安大運河故事。建立大運河文化遺産綜合保護協調機制和責任清單制度,成立淮安市大運河文化研究會。舉辦淮安市首屆大運河龍舟公開賽、中國·淮安大運河鐵人三項賽,將裏運河、榷關、京杭大運河等景點融入賽場賽道。承辦第二屆大運河文旅博覽會暨第三屆大運河文化帶城市非遺展等,8個省(直轄市)30個設區市的110余項非遺項目來淮集中展示。


一條重要生態軸。淮安深入推進環境整治、景觀提升、綠色航運建設,著力提升運河“黃金水道”功能,打造水清、景美、宜居的生態廊道。紮實抓好省定示範區建設,同步實施環境綜合整治、綠化景觀提升、污染防治、橋梁亮化美化、臨河建築物立面改造、港口轉型升級和文旅設施建設等七大工程。深入實施大運河沿線“263”專項行動,有效改善城區水景觀及生態環境品質。

一條宜居城鎮軸。在加快城市建設的同時,運河沿線淮印時光文創園、蔣壩河工旅遊風情小鎮和西順河漁家風情小鎮等綻放光彩。淮安打造“運河遺址體驗遊”“運河特色村鎮遊”“運河水上樞紐遊”“運河漁家風情特色遊”等一批運河文化旅遊經典線路,吸引眾多遊客。


一條繁榮經濟軸。大運河開通以來,始終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交通大動脈。淮安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加快運河文旅項目實施,促進古今匯合、産業融合、城鄉整合,打造中國水工科技館,加快清江浦1415街區建設,西遊樂園今年7月10日盛大開園,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LOGO、標識系統以及旅遊景區導覽標識系統導入應用。

千年運河,它很古老,卻正青春。當前,淮安正以“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舉措,讓大運河淮安段“地理空間”躍升為“文化空間”,持續放大淮安運河影響力、知名度,努力再現“運河之都”盛景。


推薦閱讀
蘇州高新區有序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今年以來,蘇州高新區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導向,加快項目推進、提升環境風貌、弘揚運河文化,努力將大運河文化帶高新區段打造成具有區域特色的“文化符號”。”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説,下一步,高新區還將以項目建設為綱,以文化融合為要,努力講好“運河故事”,全面擦亮“江南文化”品牌。總投資164億元,該項目將把滸墅關古鎮項目與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結合起來,將古鎮建設成為蘇州“運河十景”中“最有影響力的一景”,大運河文化帶中“最精彩的一段”。
江蘇淮安:淮上美麗軸 運河如意洲 淮安深入推進環境整治、景觀提升、綠色航運建設,著力提升運河“黃金水道”功能,打造水清、景美、宜居的生態廊道。傍晚,徜徉在裏運河畔,畫舫淩波,槳聲燈影,水韻流動……近年來,淮安市認真落實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部署要求,以建設江蘇“美麗中軸”為引領,系統推進文化保護傳承、生態環境修復、岸線景觀塑造、綠色航運建設,協同推進一二三産發展,統籌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和鄉村振興,以一軸帶動區域發展,充分展現運河之都時代魅力。“文旅之花”次第綻放、文化傳承保護系統推進、岸線“景河共生”、生態修復加快實施……集生態軸、活力軸、遊憩軸、景觀軸、人文軸五位一體的“淮上美麗軸、運河如意洲”漸行漸近。
讓古運河重生 江蘇:全力推進大運河公益訴訟保護 該機制運作以來,徐州檢察機關依法辦理運河生態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9件,助力政府拆除河湖沿岸違建2300平方米、整治河道120.8公里、恢復堤灘2400畝。揚州市廣陵區檢察院檢察官運用無人機對大運河開展調查徐敏潔攝儀徵市檢察院檢察官與相關部門一起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內河黑臭水體進行取樣檢測儀檢宣攝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檢察機關對三地交界處水源地保護區進行聯合巡航俞文傑攝無錫兩級檢察院檢察官在京杭大運河無錫段開展公益訴訟現場巡查郝紅梅攝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通航里程最長、使用時間最久、文化價值最豐富的運河,穿越2500年時光,縱貫6400里大地,作為中華文明的標誌之一,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今年6月3日,在揚州召開的大運河保護公益訴訟檢察論壇上,最高檢牽頭組織簽訂了《大運河沿線八省(直轄市)檢察機關行政公益訴訟跨區域管轄協作意見》,為大運河公益保護“上下游同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北運河,復航! 槐房再生水廠生産的再生水,經由小龍河、涼水河,最終將匯入九河下梢的北運河,成為北運河穩定的補給水源,也成為北京高效利用再生水的一個縮影。在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中,北京城市副中心正通過深入挖掘運河文化內涵,講好運河故事,加強文化傳承,打造古今同輝的人文運河、生態運河、魅力運河。”他告訴記者,與傳統地上再生水廠相比,槐房再生水廠更加突出生態性,“水廠全地下設計,既節約了寶貴的土地資源,又能實現綠色生産,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不會影響周邊居民生活”。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