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廣陵區檢察院檢察官運用無人機對大運河開展調查 徐敏潔攝
儀徵市檢察院檢察官與相關部門一起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內河黑臭水體進行取樣檢測 儀檢宣攝
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檢察機關對三地交界處水源地保護區進行聯合巡航 俞文傑攝
無錫兩級檢察院檢察官在京杭大運河無錫段開展公益訴訟現場巡查 郝紅梅攝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通航里程最長、使用時間最久、文化價值最豐富的運河,穿越2500年時光,縱貫6400里大地,作為中華文明的標誌之一,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而在其起源地和主要流經地——江蘇,它綿延約790公里,流經8個城市;沿線常住人口占全省85%,經濟總量佔全省91%;沿線分佈著5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鎮、村,文化遺存燦若繁星。今天,運河沿線仍是江蘇的經濟重心、美麗中軸、創新高地,古老的河流依然發揮著水利、航運、生態、文化等多種功能。
“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江蘇檢察人充分履行公益訴訟職能,努力用檢察藍守護千年運河的生命和韻味。
線上線下找線索
織密運河公益保護“情報網”
“短短一個月,曾經污染大運河水體的滲漏管網就已修復,沿線所有污水井及管網也已全面排查,隱患得到及時修補。這個大數據系統真是管用!”今年4月底,無錫市新吳區檢察院檢察官再次來到運河邊,喜悅之情油然而生。
檢察官所説的“大數據系統”,是該院于2020年5月與區住建局合作,將其國內首個大規模排水系統實時監控平臺數據納入該院研發的公益訴訟資訊採集系統,實現大數據共用。今年4月,平臺系統顯示,碩放街道垃圾轉机站至楊家橋1號間無名橋旁污水管網的標識變色。通過物聯網連接的探頭顯示,疑似污水超標。
經實地檢測和調查,檢察官很快查明瞭致污詳情:沿河一處污水井底部水泥脫落,污水從縫隙中滲入河道,並流入與大運河相連的葉家弄口浜。該院立即向主管部門發出工作提醒函,要求迅速整改。至4月底,整改全面到位。
線索是公益訴訟辦案的基礎。為破解線索發現難的困局,近年來,江蘇檢察機關通過連線、拷貝等方式,採集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等部門執法和監督數據,形成公益訴訟線索數據庫,據此研發並上線運作公益訴訟智慧分析系統,徹底改變以往等線索、等交辦、等舉報的被動局面。
在“線上”收集線索的同時,江蘇檢察機關還廣開渠道“線下”找線索,建立“網格員+公益訴訟觀察員”等機制,做到重要資訊及時共用、重大情況及時通報、重要線索及時移送,最大限度地織密運河公益保護“情報網”。
西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條支流,全長約6000米,流經丹陽市皇塘鎮與常州市新北區奔牛鎮。2020年4月,丹陽市檢察院聘請的“網格+公益訴訟”觀察員反映,西河水體呈黑綠色,水面垃圾漂浮,岸邊堆著大量垃圾,環境污染十分嚴重。
丹陽市檢察院立即展開調查,發現西河各項基礎設施比較薄弱,雨污水管網建設不到位,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該院及時固定證據,先後3次聯合屬地政府和生態環境、水利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查擺問題、厘清各部門職責。在此基礎上,向主要責任單位發出訴前檢察建議,督促依法履行職責。
至今年2月,屬地政府已完成總長1366千米、土方量1.3萬方的河道清淤疏浚工作,並建成2個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和1個污水泵站,全部投入使用。經檢測,西河水質已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針對運河水域範圍廣、損害行為複雜而隱蔽的特點,江蘇檢察機關還探索運用衛星遙感、區塊鏈等科技手段,為公益訴訟線索採集插上“金翅膀”。
2020年初,蘇州市吳江區檢察院在最高檢檢察技術資訊研究中心的支援下,使用我國目前解析度最高的民用陸地觀測衛星“高分二號”,對京杭大運河吳江平望段到秀洲王江涇段進行遙感監測,發現沿岸垃圾隨意丟棄、部分堤壩破損、違章建築侵佔大運河岸線資源等情況。
經調查核實,該院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至2020年5月,違規佔用岸線資源的廠房已全部拆除,堤岸修復工程已公開招標。
水中岸上分層施策
多元功能需要立體守護
南水北調、貨運三江、槳聲燈影、汲水溉園……當初,開鑿大運河僅為戰爭、漕運之需的人們一定沒有想到,今天的悠悠河水,會呈現如此豐滿的姿態。
多元功能需要立體守護。江蘇檢察機關針對大運河的不同價值屬性,分層施策,開展公益訴訟保護。
大運河宿豫段,與浩渺的駱馬湖衣襟相連,是蘇北平原農業和漁業生産的重要源泉。但2019年5月,宿遷市宿豫區檢察院幹警在巡查中發現,河岸散佈的一些小型船舶修理廠,在無資質、無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違規對船舶進行拆解和維修。簡陋的瀝青燒制設備不斷排放刺鼻的濃煙,泄漏的油漆將河水染得一片猩紅。
“水質受損,勢必危害農業種植、漁業資源安全!”檢察官痛在心裏。經走訪調查,盤踞在此處河段的“拆船-修船-賣船”黑色産業鏈,係禍害河水的“元兇”。宿豫區檢察院立即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推動駱馬湖水利管理部門聯合當地政府、河長辦等,對沿岸11家非法船廠的建築和設備予以拆除,治理河道12公里。至2020年10月,該段運河重現清水粼粼、水鳥振翅的美麗景象。
處於南北氣候過渡帶的淮河流域,一直是防洪的重要陣地。而淮安市淮安區境內的大運河,因與淮河連通,成為汛期的重要泄洪通道。但一段時期以來,部分河岸存在違規傾倒大量建築垃圾、生活垃圾現象,威脅泄洪安全。
2019年3月,淮安區檢察院通過訴前檢察建議,督促相關部門對垃圾進行集中清理,累計清除堆放點7處、垃圾7800立方米。同時,安排專人對運河進行巡查,設置圍欄及多處垃圾回收點,有效杜絕垃圾再次傾倒。“河岸暢通一分,汛期就安心一分。”檢察官説。
上下游同行,左右岸同步
“一盤棋”匯聚保護新合力
“大運河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凝聚社會共識,借助各方力量。”近年來開展的大運河公益訴訟實踐,讓這一理念在江蘇檢察機關深入人心。
2019年8月,江蘇8個沿運河的市級檢察機關成立“大運河保護同盟”,推動大運河內外聯動、地區協作。
2020年12月,江蘇省檢察院制定下發《關於推進公益訴訟和行政檢察案件辦理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首次規定淮安市檢察院、無錫市檢察院分別對江北段、江南段大運河保護公益訴訟擁有機動管轄權,可以優先管轄案件。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政隆專門批示肯定。
今年4月初,無錫市梁溪區檢察院檢察官用無人機航拍巡查時發現,位於蘇州市平望鎮的大運河與太浦河交匯處,堤岸邊竟是大片小山似的建築垃圾,一陣風吹過,乾燥的塵土四處飛揚。
為確定這段運河的監管機關,檢察官在查閱法律法規後,多次前往蘇州,查詢、調取行政機關職責權力清單。在此基礎上,主動與相關單位進行訴前磋商溝通,闡明保護大運河的重要意義,終於取得了對方認同。
4月27日,梁溪區檢察院經層報省檢察院,依法向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要求其儘快消除大運河污染風險。5月中旬,當無人機再次升空時,“小山”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覆蓋綠網。
據統計,機動管轄制度實施以來,僅今年一季度,無錫市兩級檢察院就對大運河江南段實施無人機巡查70余架次,巡查河道190余公里,共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50余件。經與行政機關對接溝通,發出訴前檢察建議3件。另有24件違法情形較輕的線索,以口頭告知的方式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
在全省管轄“一盤棋”的基礎上,江蘇檢察機關還進一步加強跨省檢察協作,積極與運河上下游地區檢察機關構建運河保護“共同體”。邳州市檢察院會同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檢察院、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檢察院,聯合簽訂《京杭大運河跨區域環境資源保護行政和公益訴訟檢察監督協作配合工作協議》,省際檢察力量得到整合。
今年6月3日,在揚州召開的大運河保護公益訴訟檢察論壇上,最高檢牽頭組織簽訂了《大運河沿線八省(直轄市)檢察機關行政公益訴訟跨區域管轄協作意見》,為大運河公益保護“上下游同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與此同時,江蘇檢察機關還充分發揮牽頭協調作用,促進社會各責任主體全面參與大運河綜合治理,實現“左右岸同步”的辦案效果。
今年入夏的首場暴雨來臨前,徐州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韓衛東來到位於沛縣微山湖西岸的大運河邊,巡查水質變化情況,查看違建碼頭拆除後栽種樹苗的長勢。
為有效督促各級河長、各職能部門切實履行保護大運河職責,提高涉河違法案件辦理的效率,2019年11月,徐州市檢察院與市水務局聯手建立“河湖長+檢察長”工作機制。市院領導班子成員擔負起與大運河連通的17條河流、6個湖泊的巡查保護責任,其中,市院檢察長直接負責大運河徐州段。檢察機關與屬地政府、水務局、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等形成橫向聯治“一盤棋”,開展巡查摸底,列出問題清單,加強資源保護。
該機制運作以來,徐州檢察機關依法辦理運河生態保護公益訴訟案件19件,助力政府拆除河湖沿岸違建2300平方米、整治河道120.8公里、恢復堤灘2400畝。
“蕩起你的碧波,我的藍。”為讓古老大運河在江蘇大地激情奔涌、青春煥發,江蘇檢察人從來沒有停下腳步。“檢察機關仍需探索,全面保護好這條‘致富河’‘幸福河’,推進大運河保護公益訴訟工作向縱深發展,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江蘇省檢察院檢察長劉華表示。
(題圖設計:任夢媛)
【檢察官手記】
守護水韻之城責無旁貸
江蘇省揚州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 李志強
“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我所在的江蘇省揚州市,位於長江與大運河交匯處,是運河起點古邗溝所在地,也是南水北調東線源頭,被譽為“世界運河之都”“運河第一城”。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我們揚州檢察機關責無旁貸。近年來,在最高檢、省檢察院統一部署下,我們圍繞大運河公益保護,立案63件,發出訴前建議59件,督促相關部門開展專項整治3次,為護航大運河綠色發展打造揚州檢察特色品牌。
身為揚州人,作為檢察官,守護水韻之城責無旁貸。全市檢察機關通過辦案促進治理河道13.3公里,清理固體廢物、生活垃圾300余噸,追償生態修復費153.2萬元。我們還注重在公益訴訟訴前程式解決問題,訴前整改率達100%。辦理的最高檢掛牌督辦尚橋沖水體污染案,經過半年整治,終於實現水清岸綠,贏得群眾交口稱讚,成為揚州大運河保護經典案例。
大運河兼具航運、生活、生態、文化等多種價值,我們堅持統籌河道環境治理與歷史文化傳承,共築文脈之城。主動提請市人大常委會率先在全省出臺專項決議,探索性地將歷史文化古跡和文物保護等領域納入公益訴訟“等”外範疇,為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提供制度支援。充分調查轄區大運河文化遺産狀況,通過無人機、暗訪儀等設備固定證據,立案20件,發出訴前建議16件,保護文物古跡13處,用紮實舉措擦亮揚州“東亞文化之都”名片。不僅如此,我們還延伸辦案成效,走訪文物保護單位176處,繪製“大運河文物保護線路圖”,為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提供司法保障。
大運河保護還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大家傾情為之。我們不斷優化大運河公益保護合作模式,攜手全省12家單位成立南水北調東線源頭生態保護聯盟,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密切與審判機關、行政機關的工作聯繫,推動執法司法與檢察監督相互銜接。與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會簽大運河公益保護協作文件,建立大運河文化遺産檢察公益訴訟保護基地,促使資訊共用、優勢互補,推動形成政府主抓、檢察監督、公眾參與的共建共治共用格局。
帶著習近平總書記“讓古運河重生”的殷切囑託,懷著公益訴訟檢察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我和我的同事們,一直行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