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藍了、草綠了、水凈了,煥發“第二春”的大運河成了“網紅打卡地”。7月28日7時30分許,河北省新媒體影響力評價和扶持工作現場交流活動走進滄州大運河生態修復展示區,在2020新媒體影響力評價和扶持工作中推選出的新媒體“十強縣”、新媒體“十佳賬號”、優秀組織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和優秀組織者代表近100人參觀了解了大運河生態修復情況。
“Ω”形狀的運河河水蜿蜒曲折,河畔花草樹木相得益彰,滿目翠綠中盡顯大運河的生機與活力。眼前的美景讓參觀的新媒體代表驚嘆不已,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現在修復後的大運河水基本保留了大運河的原貌……”大運河生態修復展示區相關負責人向來參觀的新媒體代表介紹大運河的生態修復情況。
據了解,2018年上半年,滄州市在大運河“Ω”形大彎3.61公里河段實施了生態修復與環境衛生整治工程,對位於河道內的5個村莊分批次啟動徵拆,騰退的土地全部用於生態修復,通過河道清淤、堤岸加固、垃圾清理、拆遷拆違、生態修復等工程,清理整頓原有河灘荒地、廢棄建築。2018年國慶節期間,總面積1200畝的大運河生態修復展示區向市民開放。
大運河生態修復區保留了原有地形地貌和樹木,利用河道清淤産生的土方打造微地形,同時布設景觀照明燈等配套設施。2020年5月,在滄州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對展示區進行改造提升,擴寬入口廣場、增設景觀置石、種植池和停車場,沿河坡種植水生植物、增加植物組團,打造親水準臺棧道。
生態修復展示區完整保留了原有地形地貌和3000棵樹木,利用河道清淤産生的土方打造微地形,選擇優質耐碾壓品種大面積鋪設草皮。
“以前聽説大運河生態修復好了,但是一直沒機會來,今天有幸來到這裡,確實很漂亮,環境太好了。這也體現出我們滄州市委、市政府改善環境的決心。”“河間文旅發佈”微信公眾號編輯張秀娟對記者説。“泊頭教體”微信公眾號編輯張蕊告訴記者,“我就是滄州人,大運河的變化讓我感觸很深,以前可能這裡只是可以釣釣魚,現在還出現了遊人露營,周邊的居民也來這裡遛彎兒了,真為家鄉發生的變化感到欣慰。”
文/河北青年報、河青新聞網記者解保童
攝/河北青年報、河青新聞網記者王勇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