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江淮運河記

發佈時間: 2021-02-01 13:44:44 | 來源: 人民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冬季菜子湖的候鳥吳保國攝

合肥有不少三國遺跡,比如曹魏新城、逍遙津。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到合肥,就都專程去過。

最近聽説有條曹操河,而且與古江淮運河有關。我有些詫異,倒也饒有興趣。

記得2016年底的時候,被稱為安徽版“南水北調”的引江濟淮工程正式開工建設。這條嶄新的南北向水上大通道,又被稱作江淮運河,它將打通長江、淮河水系,結束安徽江淮之間水運必須繞道京杭大運河的歷史。

曹操河與江淮運河,到底有何隱秘的關聯?

安徽自稱江淮大地,長江、淮河穿省而過。長江安徽段號稱“800里皖江”,淮河安徽段430公里,約佔淮河全長的一半。省城合肥居中,處江淮之間。

地理位置不東不西的安徽,多在江淮之間做文章,可能也是別無選擇。

江淮分水嶺,處安徽中部,又稱江淮丘陵,是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界線。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海拔在100-300米之間。嶺頭在岳西縣,主要嶺區橫跨安慶、六安、合肥、淮南,嶺尾差不多涵蓋滁州全境。合肥所屬肥東、肥西、巢湖等市縣所在位置尤為典型,降雨從這裡往長江或淮河分流,南麓流往長江,北麓匯入淮河。

查看安徽省地形圖,在合肥西北的將軍嶺一帶,流入巢湖(再匯入長江)的南淝河與流入淮河的東淝河,分列江淮分水嶺兩側。兩河支流很接近,距離僅10余公里。

這就很容易讓人想到:如果在此開鑿一條河,把兩條肥水連接起來,安徽境內的江淮水系即可由“二”字形變成“工”字形,南北貫通了。

據説,曹操河正是如此。而且自古及今,一直有人執著地動此心思。

春秋時期,吳、楚的邊界,在江淮分水嶺一帶,有吳首楚尾之稱。因其特殊的區域位置和戰略價值,歷來為兵家所重。春秋吳、楚爭霸,三國魏、吳相爭,均在此有過交手。

曹操在江淮分水嶺開鑿人工河道,南北間連接肥水和施水,無論從軍事還是經濟的角度,既有需要,也有可能。

當地土人世代相傳,曹操河開挖之後,“日挖一丈,夜長八尺”,週而复始,河道難成,只得半途而廢,望嶺興嘆。

當代諸多專家綜合歷史資料,結合遙感圖像處理解譯和野外考察,基本確定在合肥市蜀山區小廟鎮將軍嶺、曹操河遺址周邊,包括曹操河、雞鳴壩、大陂、小陂,自西向東排成一線,確實存有一條古人工河道遺跡,正好把東淝河和南淝河的源頭連接起來,總長5公里。當地人習稱曹操河,又稱“十里旱河”。

“運河”是一個特定概念。除航運外,運河還可用於灌溉、分洪、排澇、給水等,但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二者缺一不可:人工開鑿疏通的河道;全河道能夠完全通航。

曹操河確實有人工開挖疏通的痕跡。但在江淮分水嶺一帶的江淮水系是否曾經做到了全程完全通航,抑或只是在將軍嶺一帶翻壩過船,目前尚無直接證據可以確定。

可以確定的是,至少在西元7世紀初,隋煬帝下令開通濟渠、邗溝運江南漕米以後,曹操河業已湮塞不通了。

曹操河歷千年而風貌殘存,依稀可見的輪廓,隱含著一言難盡的無奈,仿佛欲説還休。

溝通江淮,幾乎成了江淮兒女心中難以抹去的梗: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可喜的是,新中國成立後,淮河成為第一條被大規模系統治理的河流,在安徽境內打通江淮的構想,再次浮出水面。幾經波折,前赴後繼,歷經半個多世紀的論證和研究,終於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江淮運河。

引江濟淮工程從樅陽引江樞紐和鳳凰頸引江樞紐引水,輸水線路總長723公里,自南向北分為引江濟巢、江淮溝通、江水北送三大段,以城鄉供水和發展航運為主,結合灌溉補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態環境,涉及安徽、河南兩省15個市55個縣(市、區),將長三角城市群與中原城市群連為一體,潤澤皖豫、輻射中原,造福淮河、惠及長江。它是繼京杭大運河後打造的中國第二條南北水運大通道。

不過,江淮運河沒有走曹操河這條線路,而是選擇東淝河與同為發源於江淮分水嶺的派河相連,與巢湖貫通。

當江水自巢湖順著派河一路向北流去,到達合肥市蜀山區及肥西境內的江淮分水嶺,引江濟淮途經的這一地段,仍然是必須穿越的雷區——傳説中當年開挖曹操河遇到的情形,實際是一道世界性技術難題。

所謂“日挖一丈,夜長八尺”,其實是江淮分水嶺區域廣泛分佈的膨脹土造成的。膨脹土是一種富含親水粘性礦物質的土質,遇水膨脹,失水收縮。下雨時,吸水膨脹,鬆軟如泥;天晴後,迅速收縮,硬如岩石。開挖河道遇此土,易致垮塌。

為攻克膨脹土處理難題又不影響引江濟淮水質,在江淮運河工地上,雲集了中國最頂尖的水利工程專家和技術人員。通過試驗段長達兩年多時間的實驗,最終通過把膨脹土換填成水泥改性土,攻克了這一千年難題。

在踏訪熱火朝天的江淮運河工地的時候,真正吸引我的,不是那些體現綜合國力的技術和裝備上的領先和卓越,而是帶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新標簽——“生態優先”。

話説,地跨桐城和樅陽的菜子湖,是引江濟淮的必經之路,又是內陸湖泊中黑腹濱鷸重要遷徙和越冬地,周邊的濕地吸引眾多候鳥在此棲息。特別是珍稀鳥類白頭鶴,每年有1萬多只由西伯利亞南下遷徙,其中約2000隻在菜子湖過冬。

為讓引江濟淮的江水能夠自流,必須抬高菜子湖的水位1米多,淹沒灘塗豐茂的水草。而草籽、草根皆為水鳥的食物,食物源減少和生存空間縮小,破壞了候鳥棲息環境。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和濕地國際候鳥遷徙專家,很快把目光投向了這裡。

反覆論證之後,決策層拍板:專門增加約3.5億元工程投資,對原設計方案進行大幅調整:將航道西移約1公里,遠離團結大圩鳥類集中分佈區;在每年11月至第二年3月,降低水位,保護候鳥越冬棲息濕地基本不減少;修復團結大圩附近濕地,改善和擴大湖區濕地環境;冬季候鳥期,臨時停航,設立投食站,給候鳥準備充足的餌料。

引江濟淮所有工程環節的先導條件是保護生態和減緩環境不利影響,謹慎論證並不斷調整和優化調水規模、引江口門、輸水線路、樞紐佈置等重大方案……早在工程論證階段,魚類、鳥類、生態等專家就已按問題導向提前介入,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利工程對流域生態的影響。

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成為當今的一個社會問題,值得深思,令人警醒。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面臨的諸多新問題,一定有許多是古人想像不到或者毋需考慮的。一項浩大的工程,講究生態優先,充分照顧到魚、鳥以及生態環境等等,有時候甚至不得不不惜代價、不計成本。這是社會發展帶來的問題,也展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

有夢想,才有方向、有遠方、有未來。好夢成真之日,便是福祉惠至之時。

千年夢圓在今朝。引江濟淮工程全線竣工之時,生機勃勃的江淮運河將使安徽腹地實現“通江達海”,真正融入“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便捷對接“長三角”、中部崛起,為人們描繪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用的經濟版圖和生態美景——“一河清泉水、一道風景線、一條經濟帶”。

運河,從來都像是一條流動的生産線,帶給人類的,始終是發展與進步、文明與富足。

古往今來,只有那些順應自然、福澤眾生的事,才會世代傳揚,並最終為歷史所銘記。

 

推薦閱讀
打造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杭州樣板” 周永廣浙江大學旅遊係副教授童樺字節跳動浙江分公司政旅行業部總經理陳茂宇同程旅遊郵輪事業部總監張衛良杭州師範大學杭州城市國際化研究院院長、教授沈金華市委市政府諮詢委員會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婁弘弢網易傳媒本地華東總經理劉曉東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鄭翰獻市交通運輸局局長王群力資深媒體人、《城市秘密》創始人殷旭橫店集團資深顧問李虹省文化和旅遊智庫專家張環宙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黃勇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肖歌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胡堅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劉亭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京杭大運河博物院效果圖(由赫爾佐格和德默隆建築事務所設計)杭州日報訊杭州城依河而建,千年運河如今正繼續“綻放光芒”。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張環宙談了四點“突出”:突出國際性,突出大運河“活的”世界文化遺産的特徵。國際范,讓“活的遺産”成為“重要窗口”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副主任劉亭表示,首先需要在整體上把握好5對關係:虛和實的關係、古和今的關係、內和外的關係、産和城的關係、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同時可以借助“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深入開展東...
江淮運河記 這條嶄新的南北向水上大通道,又被稱作江淮運河,它將打通長江、淮河水系,結束安徽江淮之間水運必須繞道京杭大運河的歷史。不過,江淮運河沒有走曹操河這條線路,而是選擇東淝河與同為發源於江淮分水嶺的派河相連,與巢湖貫通。江淮分水嶺,處安徽中部,又稱江淮丘陵,是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界線。
杭州的運河大劇院長這樣 白色主體工程接近完工 對於不少杭州市民來説,大運河中央公園已經被期待已久了。大劇院位置在大運河地鐵站附近據拱墅發佈,2020年底,拱墅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拱墅區城中村改造工程指揮部與浙江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運河大劇院委託運營管理協議,共同運營運河大劇院。尤其是運河大劇院,作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進展較快的項目之一,從去年9月份以來,這座白色的建築主體部分完成,白色幕墻的圓形建築不斷出現在杭州人的朋友圈裏。
22名委員聯名提案:擦亮大運河文化帶的德州名片 王德勝介紹,通過調研發現主要問題表現為:大運河的歷史價值和保護利用的現實意義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規劃缺乏頂層設計,項目零散、層次低。王德勝表示,大家在提案中建議統籌項目,創新融資模式,抓住國家擴大發行政府債券的有利時機,積極申請政府債券和專項資金。設立專項發展基金,重點支援大運河國家文化帶建設和文旅融合發展。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