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22名委員聯名提案:擦亮大運河文化帶的德州名片

發佈時間: 2021-01-29 19:11:35 | 來源: 大眾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大運河是德州的母親河,是德州城市文化的地標和文脈之魂,一代代德州人對大運河情有獨鍾。建議加大開發力度,力促大運河德州段早日呈現往日輝煌。”1月21日,德州市政協委員、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王德勝告訴記者,與以往不同,今年帶來的提案《擦亮大運河文化帶的“德州名片”》,由22名市政協委員聯名提出。

歷史上的德州,因黃河而名,因運河而興,大運河水,讓德州與京津冀一脈相通,血肉相連。大運河的斷航,直接破壞了社會産業鏈、生態鏈,經濟發展出現斷層,導致繁華落幕。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推進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工作,讓大運河恢復往日榮光,賦予了沿岸8省35市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各地都在爭搶。天津的旅遊通航工程已經開工;滄州沿運河旅遊景觀初步連點成線……

目前,德州市大運河保護開發利用初見成效,但在運河沿線城市中處於前有標兵,後無追兵的尷尬局面。一直關注德州大運河發展的德州市政協委員們積極行動起,在2020年6月份,組織了一個專門調研小組。

王德勝介紹,通過調研發現主要問題表現為:大運河的歷史價值和保護利用的現實意義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規劃缺乏頂層設計,項目零散、層次低;專項經費投入不足,遺産保護系統性差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大運河文化帶德州段保護開發利用雷聲大、雨點小,重形式、輕結果。

“我們跑遍了大運河德州段沿岸104個村子,141公里土地,訪先進,學經驗,找不足。讓大運河恢復通水通航,表面上看是22名委員聯名提案,實質上我們代表著沿岸群眾的期盼。”王德勝回憶,德州市政協專門召開民主協商會,讓德州的專家學者,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起研討,為大運河保護髮展出思路。

目前,國家、省里正在組織申報2021年大運河文化保護利用項目,對德州擦亮大運河文化帶的“德州名片”,具有重要意義。王德勝表示,大家在提案中建議統籌項目,創新融資模式,抓住國家擴大發行政府債券的有利時機,積極申請政府債券和專項資金;設立專項發展基金,重點支援大運河國家文化帶建設和文旅融合發展;儘快建立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的共建機制,助力德州大運河開發保護利用。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張雙雙通訊員王德鵬報道)

 

推薦閱讀
江淮運河記 這條嶄新的南北向水上大通道,又被稱作江淮運河,它將打通長江、淮河水系,結束安徽江淮之間水運必須繞道京杭大運河的歷史。不過,江淮運河沒有走曹操河這條線路,而是選擇東淝河與同為發源於江淮分水嶺的派河相連,與巢湖貫通。江淮分水嶺,處安徽中部,又稱江淮丘陵,是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界線。
杭州的運河大劇院長這樣 白色主體工程接近完工 對於不少杭州市民來説,大運河中央公園已經被期待已久了。大劇院位置在大運河地鐵站附近據拱墅發佈,2020年底,拱墅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拱墅區城中村改造工程指揮部與浙江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運河大劇院委託運營管理協議,共同運營運河大劇院。尤其是運河大劇院,作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進展較快的項目之一,從去年9月份以來,這座白色的建築主體部分完成,白色幕墻的圓形建築不斷出現在杭州人的朋友圈裏。
22名委員聯名提案:擦亮大運河文化帶的德州名片 王德勝介紹,通過調研發現主要問題表現為:大運河的歷史價值和保護利用的現實意義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規劃缺乏頂層設計,項目零散、層次低。王德勝表示,大家在提案中建議統籌項目,創新融資模式,抓住國家擴大發行政府債券的有利時機,積極申請政府債券和專項資金。設立專項發展基金,重點支援大運河國家文化帶建設和文旅融合發展。
濟寧城的運河景:城面青山州枕流 ”南來北往的商人來此貿易和定居,促進了濟寧地區經濟的發展,商業經濟逐漸繁榮,當時最有代表性的是玉堂醬園和竹竿巷。南旺分水樞紐工程的建設不僅促進了濟寧城市以及商業經濟的發展,還對農業種植産生了一定的影響。南旺分水樞紐工程的修建對運河沿線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城鎮繁榮、農業種植以及南北之間文化交流都産生了重大影響。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