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聊城市政協委員建議:聊城要打造世界級影響力的運河文化

發佈時間: 2021-01-29 15:53:52 | 來源: 聊城晚報 | 作者: 劉亞傑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聊城以“運河古都·江北水城”而著名,經過近20年的改造提升,聊城市區古運河漸漸煥發出勃勃生機。2019年,國家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納入其中;。大運河聊城段再次迎來重大戰略發展機遇。如何進一步挖掘運河文化,讓運河充滿活力,政協委員們也紛紛談了自己的看法。

把握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

加快特色文旅項目群建設

政協委員董海峰認為,為進一步融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建議加快運河特色文化旅遊項目群建設,以標誌性文旅項目群建設帶動運河聊城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高品質提速發展。

要制定“十四五”運河(聊城段)國家文化公園發展規劃。打造(聊城段)運河風情旅遊購物特色商業街、建設京杭運河文化旅遊産業綜合體、運河文旅小鎮。他認為,聊城市區運河開發已經形成了融觀光、旅遊、休閒、生態、居住為一體的景觀帶,但缺乏休閒文化旅遊購物配套,建議在商業氛圍濃厚的香江路北側等運河段規劃建設以運河文化旅遊購物為主題的運河旅遊購物商業街,提升聊城運河旅遊購物吸引力。

充分發掘運河文化旅遊資源,建議在(聊城段)運河適合適區域建設京杭運河文化旅遊産業綜合體,依託古運河打造運河特色文旅小鎮,豐富運河旅遊度假和購物功能,提升我市旅遊影響力。

建設運河水城國際會展中心。目前,聊城缺少適當規模的會展場館,影響聊城會展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建議依託成熟商圈,在運河五期或其他合適區域規劃建設運河水城國際會展中心,大力發展會展經濟,進一步提升聊城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的參與度和地位,打造冀魯豫交界區域對外開放高地。

通過與其他省市運河段協調發展,整合挖掘運河聊城段歷史文化資源,形成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等主體功能區,打造文化的河、流動的河、美麗的河、繁榮的河,形成有世界影響力的聊城段運河文化。

加強聊城運河旅遊開發

促進聊城鄉村産業振興

市政協委員蔡永兵認為,運河旅遊發展與鄉村振興是相輔相成的統一體。他建議,在聊城運河旅遊開發和鄉村振興進程中,應當實現運河區域城鎮發展與鄉村社會發展的協調統一。將運河(聊城段)的沿岸城鎮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力量,使鄉村成為城鎮發展的延伸,讓城鎮旅遊的開發為鄉村旅遊提供智力支援和範式支援,讓城鎮旅遊資源為鄉村民眾休閒娛樂、體驗鄉村傳統歷史風景提供良好條件,讓鄉村旅遊開發為城鎮居民體驗田園風光和鄉村現代農業、鄉村民俗風情等提供更便捷途徑。

此外,加強聊城鄉村社會的景觀營造與體驗式旅遊。鄉村社會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系統體,經過長久的歷史演化,有其自身的合理邏輯、嚴密構造,從而具有豐富多彩的地域性特徵。鄉村景觀的營建在體現原生態自然與人文價值的同時,還會産生體驗式旅遊的巨大吸引力。

再次,要真正搞好聊城運河旅遊開發與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就要通過深入的社會調研,積極了解聊城運河區域鄉村振興工作的進展,積極探索該區域內非物質文化遺産、特色工藝的傳承發展與鄉村振興的融合機制。依據資源情況和文化特點,為聊城運河區域不同鄉村確定符合其特點的優勢特色産業,選擇各具特色的旅遊開發之路。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聊城運河區域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街區和傳統村落保護方案,與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補齊交通、環境、住宿等方面的短板,最終實現聊城運河區域旅遊開發與鄉村振興齊頭並進的良好局面。


 

推薦閱讀
江蘇制定推進京杭運河轉型提升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明確,到2023年,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綜合整治工程全面推進建設,航道通航環境顯著改善,運河全線687公里航道電子航道圖建成,基本建成智慧航道。到2030年,京杭運河率先基本建成“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一流、效率一流、安全一流”的現代化航運體系,整體發展水準走在世界前列。到2025年,運河航運轉型提升取得明顯成效,航運效率、航運服務品質、綠色生態水準、智慧管理調度水準和航運安全水準顯著提升成為全國內河航運標桿。
聊城市政協委員建議:聊城要打造世界級影響力的運河文化 要制定“十四五”運河(聊城段)國家文化公園發展規劃。2019年,國家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納入其中。建設運河水城國際會展中心。
運河文化丨續寫江河交匯“城市傳奇” 鎮江大運河煥發新生機活力 丁卯橋成為古運河風光帶建設景點運河公園的重要標誌而在接下來,鎮江還積極加入全省大運河文旅融合發展“朋友圈”,以十條江蘇大運河文化旅遊精品線路之一的“千年興衰·漕運文化——鎮江、揚州、淮安四日遊”線路為依託,培育具有鎮江特色的漕運文化觀光遊、水利航運工程科普遊、紅色文化傳承遊等一批精品文旅線路,打響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江河交匯看鎮江”的文旅融合品牌。待新一輪文化展示工程竣工後,這裡將成為展示鎮江江河交匯歷史文化的重要節點。大運河文化遺産既是古代的,也是當代人民的。
蘇北運河“十三五”期間年貨運量逾3億噸 (資料圖)蘇北航務管理處供圖如何讓上述“五個轉型”見效,蘇北航務管理處採取“三大措施”,全面提高蘇北運河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水準。蘇北航務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説,今年明確“向主動服務全省經濟發展大局轉型。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蘇北航務管理處黨委全面部署了今年的工作,吹響“航運轉型提升”進軍號角。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