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有山有水!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開啟景觀打造工程

發佈時間: 2021-01-07 16:09:22 | 來源: 揚州發佈 | 作者: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是揚州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標誌性工程。正在建設中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張錦秋親自規劃設計。目前,大運河博物館工程主體部分已基本完工,室內裝修工程接近尾聲。記者在施工現場採訪時看到,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主體建築基本建成後,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周邊景觀打造也全面展開,未來,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有山有水。

堆土造山疊石假山

大運河博物館北側將“開門見山”

正在建設中的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位於古運河邊風景秀麗的運河三灣景區,記者今天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施工現場採訪時看到,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附近的山水景觀也在打造之中。

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北側,一條連綿的土山已經打造完成。這條土山延綿不斷,高約5米左右,從古運河岸邊一直向東延伸,山頭高低起伏,像自然山頭那樣。原先這裡是一塊平坦的地面,這次將大運河博物館建設過程中開挖出來的泥土,因地制宜,堆土造山,便打造成了這一座山丘。在現場記者看到,在山丘堆土造山成型之後,綠化人員已開始進場,在山坡上栽種銀杏等樹木,未來這個山丘將樹木蔥綠,鮮花盛開,鳥語花香。

不僅如此,在土山的南側靠近大運河博物館的地方,施工人員正在疊造假山。一輛吊車正伸展巨臂,起吊一塊大石頭,吊往指定位置,而經過施工人員的奮戰,土山前的黃石假山已初具雛形。

建有小型水景觀

大運河博物館“巨輪”水中航行

不僅建設假山,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還建有小型水景觀,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和大運塔之間南北相應,遠看,大運河博物館這艘“巨輪”就像在水中航行一樣。

記者今天在現場採訪時看到,正在疊制假山的南側,博物館的西側、大運塔北側,一塊倣自然形狀的大型水池已經建成,水池迂迴曲折,整體呈不規則的圓形;而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西側、大運塔南側,一塊大型水池同樣成形,水池彎彎曲曲,有寬有窄,模擬自然造型,像一塊小型湖面。在最南側,還建有親水準臺。未來這個小型的“人工湖”注水後,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有山有水,呈現美麗的山水風光。如果登上大運塔或者大運河博物館的頂部,從高空俯視,就可以看到,這一人工打造的水域是“細水長流”,波光粼粼。

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建築群呈長方形,博物館整體採用了巨型船隻造型,同時融入風帆元素,就像一艘即將揚帆起航的船。而在旁邊建設有這樣一個水景後,從西側看,這條“巨輪”便像航行在水中一樣,從而呈現更加優美的身影。

修建道路打造碼頭

水路陸路都可到達博物館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位於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緊鄰大運河河道,是保護、展示和利用大運河文化的標誌性建築,除打造“山水景觀”外,一些基礎配套設施也在建設之中,施工人員正在修建道路,打造碼頭,未來水路陸路都可到達中國大運河博物館。

在大運塔的西側,一條南北向的道路正在建設之中,南側的道路基本建成,北側正在攤鋪二灰土,準備進行道路建設。

而在古運河邊,施工人員正在進行駁岸和碼頭建設,沿岸下部的混凝土擋水墻已施工完成,正在進行上部的碼頭等施工。

“整個道路工程和碼頭工程全部完工後,無論是從水路還是陸路,都可以輕鬆到達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施工人員介紹説。

記者今天同時了解到,北側停車場及場內道路正在進行土方施工。施工人員正在加班加點,精心安排,科學施工,力爭早日完成建設任務。

推薦閱讀
近30億!北運河香河段綜合整治清分工程PPP項目採購中 (3)環境物聯網工程通過建設環境物聯網,構建項目區智慧生態管理系統,實現對雨水情、汛情以及流域生態系統要素的動態監測和智慧化管理,能系統分析和深度挖掘項目區生態環境問題、預測生態系統發展過程、實現水務管理和生態環境管理的精細化、科學化、系統化、智慧化,為提升流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提供支撐。1月7日,中國水網從E20環境平臺標訊採集系統E標通獲悉,北運河香河段綜合整治清分工程PPP項目社會資本採購公告發佈。本項目合作期為25年,其中建設期為3年,運營期22年。
有山有水!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開啟景觀打造工程 而在旁邊建設有這樣一個水景後,從西側看,這條“巨輪”便像航行在水中一樣,從而呈現更加優美的身影。修建道路打造碼頭水路陸路都可到達博物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位於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緊鄰大運河河道,是保護、展示和利用大運河文化的標誌性建築,除打造“山水景觀”外,一些基礎配套設施也在建設之中,施工人員正在修建道路,打造碼頭,未來水路陸路都可到達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在大運塔的西側,一條南北向的道路正在建設之中,南側的道路基本建成,北側正在攤鋪二灰土,準備進行道路建設。
建立生態環境資源“1+6”合作機制 大運河蘇州段統一司法保護尺度 大運河生態資源司法保護“1+6”合作機制的建立是姑蘇區人民法院在已形成太湖流域生態環境資源司法保護聯盟基礎上,主動作為,聯合蘇州6家檢察院建立起更深入的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模式。江蘇省蘇州姑蘇區人民法院日前牽頭京杭大運河蘇州段沿岸沿線的相城區、虎丘區、姑蘇區、吳中區、吳江區及工業園區6家檢察院,建立深化大運河生態資源司法保護的“1+6”合作機制。該機制將在堅持一體保護、統一司法尺度、踐行恢復性司法、整合司法資源等方面增強大運河生態資源司法保護合力。
合肥至六安高速G40江淮運河大橋開始拆除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1月6日,合肥至六安高速改擴項目再傳捷報,G40江淮運河大橋正式開始拆除升級重建,這是繼該段保通線順利實現通車後,又一重大工程節點突破。同時,為滿足引江濟淮水利工程和適應2級航道需求,根據統籌區域協調發展需要,須對大橋進行拆除並在原址上重建新橋。目前,老橋護欄、橋面鋪裝層等結構附屬物和主橋上部結構已逐步有序拆除,下一步將對下部結構及引橋部分展開拆除工作,待拆除完畢,後續新建橋梁作業隊伍緊跟其上,保證工序銜接緊湊,新建的江淮運河大橋將在原老橋的基礎上煥發新貌,指日可待。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