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探訪中國大運河河北段“糯米大壩”沿用百年依然堅固

發佈時間: 2020-10-09 15:28:0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 艾廣德 劉廣和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精彩視頻點擊觀看】

在世界文化遺産京杭大運河河北滄州段,有一段200多米長的堤壩,與普通的壩體不同,它的壩體是用灰土加糯米漿夯築而成,歷經百年沿用至今,壩體依然非常堅固。

這處大壩位於河北省東光縣連鎮,是大運河的險段之一,歷史上洪水在此處曾多次決口。清朝末年,當地一位謝姓鄉紳捐資從南方購進大量糯米,組織人力用糯米熬粥,加灰土、泥土混合築堤,為了紀念鄉紳的義舉,這段大壩被命名為“謝家壩”。

河北省東光縣文保所工作人員李天峰這個大壩全長是218米,據當時測量高度有5米,厚度大約在3.6米,底下是一排排的柏木樁打入地下,柏木樁上面是毛石墊底,再上面是逐層夯築起來的,用的糯米熬粥跟灰土、黃土、黏土幾種土質合成的,一層層夯築起來的,現在你看這個點上,裏面有發白的東西,還有糯米的顆粒。

據李天峰介紹,修築大壩的時候加入糯米,一是增強壩體的防腐性,二是借助糯米的粘度增加大壩的堅固程度。過去這種工藝多用於修建城墻,很少用於修築河堤。自從“糯米大壩”築成後,此處再也沒有出現過決堤的情況。

河北省東光縣文保所工作人員李天峰它為研究當時的水利設施工藝,提供了一個實物資料,也反映了當時人民的智慧,(是)人民群眾智慧的結晶。

一百多年的時間過去了,記者在現場看到,謝家壩主體基本保存完好,局部裸露區域出現了風化現象。據李天峰介紹,東光縣在2012年曾對此壩進行過整修加固工程,倣照古法採用三七灰土加糯米漿夯築,當時施工人員甚至無法用錘子將木楔釘入,必須借助電鑽打孔。

河北省東光縣文保所工作人員李天峰當時修補的時候,必須把砌塊挂住,拿著電鑽打眼兒,當時打眼的時候,拿著電鑽非常難打,(壩體)比現在的混凝土還要堅硬。

2006年,謝家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産,謝家壩也成為這珍貴文化遺産中一顆閃亮的明珠。

河北省東光縣文保所工作人員李天峰現在我們縣投入大量的資金,對它(謝家壩)進行了環境治理,(包括)周邊環境設施改造,下一步計劃運河通水之後,把它建設成一個歷史文化旅遊點。

推薦閱讀
京杭運河江蘇段:水清岸綠煥發新生機 在淮安黃碼大橋下游左岸,1.5公里長的船舶錨地今年9月投用,建有自助岸電系統、智慧供水樁、污染物回收裝置,能滿足千噸級船舶停靠。今年6月,這艘船裝上生活污水處理裝置。蘇北航務管理處黨委書記周進介紹説,智慧調度系統建成後,閘室平均利用率由70%提高到80%以上,相當於在蘇北地區又建了一條新運河。
探訪中國大運河河北段“糯米大壩”沿用百年依然堅固 河北省東光縣文保所工作人員李天峰當時修補的時候,必須把砌塊挂住,拿著電鑽打眼兒,當時打眼的時候,拿著電鑽非常難打,(壩體)比現在的混凝土還要堅硬。在世界文化遺産京杭大運河河北滄州段,有一段200多米長的堤壩,與普通的壩體不同,它的壩體是用灰土加糯米漿夯築而成,歷經百年沿用至今,壩體依然非常堅固。據李天峰介紹,修築大壩的時候加入糯米,一是增強壩體的防腐性,二是借助糯米的粘度增加大壩的堅固程度。
景縣全面落實河長制 打造水美南運河 據了解,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也是景縣唯一一條省級河道。景縣以河道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四亂”問題為治理重點,紮實開展河道“清四亂”專項行動,尤其抓好南運河治理,取得明顯成效。據景縣水利局負責人介紹,在“清四亂”專項行動中,景縣在南運河沿岸共清理灘地內蔬菜大棚150多畝、臨建違建及灘地內民房34處,共計4000多平方米,清理堤頂開墾種植兩處,清理沿河生活垃圾2000余立方米,河道沿岸及水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運河文化嘉年華+各景區+鄉村遊,“三都”揚州放光彩 隨著“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品牌效應的進一步彰顯,揚州城市旅遊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正不斷提升。這是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跨省旅遊恢復後的第一個長假,作為“世界運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的揚州,提前做好各項服務保障,營造安全、文明、有序的旅遊環境,並以豐富的活動、秀美的景致、人文的安排迎接八方遊客,為來揚遊客提供優質的旅遊體驗。揚州城市旅遊推廣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黃金週期間,全市共有900余名志願者參加旅遊志願服務活動,累計服務時長約5400小時,貼心、週到的服務受到廣大市民與遊客的一致好評。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67

     0086-10-6950662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sdy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