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燕:推動大運河文化的活態傳承
2019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強調“要深入挖掘和豐富大運河文化內涵,充分展現大運河遺存承載的文化,活化大運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揚大運河歷史凝練的文化”。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段流經安徽淮北、宿州市的三縣一區,其中泗縣段的28.1公里水道,是通濟渠段僅存的活態遺址。大運河是流淌的、活態的文化遺産,這就要求我們在做好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基礎上,著力推動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態傳承,讓大運河文化“活起來”。
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活態文化
大運河安徽段承載的文化內涵依託于運河實體産生,並隨著時代變遷而豐富發展。要加強調查研究,深入挖掘其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活態文化資源。
挖掘和保護大運河安徽段遺存承載的文化。這一層面的文化以大運河沿線遺存的“物”為基礎,其載體包括柳孜運河遺址、通濟渠泗縣段等。要全面開展田野調查,摸清遺址遺跡狀況,劃定保護空間,建設運河遺址公園和博物館。圍繞柳孜運河遺址、通濟渠泗縣段等世界文化遺産,打造專項科研平臺,提升運河文化展示水準。
挖掘和活化大運河安徽段流淌伴生的文化。這一層面的文化以大運河相關的“人”為基礎,其載體是與大運河相關的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包括淮北泥塑、靈璧鍾馗畫創作等手工技藝,口子窖酒釀造技藝、靈璧磬石雕刻技藝等工程技術,淮北花鼓戲、宿州泗州戲等戲曲文藝,臨渙飲茶、蕭縣伏羊宴等生活習俗。要開展普查並建立相關數據庫,重塑活態傳承、創新發展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空間。搭建遺産展示和文藝作品孵化平臺,創作優秀文藝作品。
挖掘和弘揚大運河安徽段歷史凝練的文化。這一層面的文化以大運河文化“精神”為基礎,其載體是大運河沿線乃至全體中國人所具有的倫理道德、理想信念、情感性格等,包括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開放包容、兼收並蓄的態度,天人合一、和諧共生的智慧等。要強化精神內涵的挖掘,賦予其新的時代含義和文化價值,增強人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增強大運河文化的傳承活力
大運河安徽段區域現有各類文化遺存1989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8處;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産116項,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9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34項。要加強系統保護,增強傳承活力。
讓運河之水活起來。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水是命脈和基礎。要做好遺産本體的保護文章,爭取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試點。利用三維影像、多媒體互動等技術,整體還原大運河的歷史畫面,讓運河記憶活起來。加快通濟渠泗縣段有水河段修復,有效提升水系品質和沿岸文旅品位,增加城市靈氣,實現古今交融。
讓非遺傳人多起來。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群體的研修研習培訓,提高傳承能力。重點扶持淮北花鼓戲、泗州戲等傳承發展。設立代表性傳承人工作室或傳習所,開發系列創意産品。推進“網際網路+非物質文化遺産”建設,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産大數據平臺建設,實現資源共用、科學利用。
讓文化展演火起來。依託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傳統節日等,定期組織展演。發揮大運河安徽段9項音樂類國家非遺的資源優勢,將泗州戲、漁鼓道情、花鼓戲、梆子戲、嗩吶等表演與流動的運河相融合,讓觀眾得到沉浸式的視聽享受。如宿州市排演的大型原創梆子戲《風涌大運河》,展示了大運河的古韻今風,受到觀眾熱捧,並登上北京長安大戲院的舞臺。利用短視頻平臺,幫助非遺傳承人進行線上表演,展示非遺風采、傳播非遺文化。
促進大運河文化的活化利用
保護非遺,根本目的是要讓文化遺産活在當下,走進人民群眾的生産生活,有著活態利用,從而得到活態傳承。
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探索“文化+旅遊+網際網路”,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推出系列文創産品。發展全域化旅遊,提升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淮北、宿州二市可成立旅遊聯盟,並融入全國運河旅遊線路體系,聯動開發遺址遺跡研學遊、運河生態休閒遊、運河古鎮記憶遊等精品線路,打造大運河安徽段“汴河遺珍·水韻皖北”旅遊品牌,共塑“千年運河”統一品牌。
打造經濟動脈和生態走廊。大運河是貫通南北的文化長廊,也是聯繫不同區域的重要經濟動脈和生態廊道,擁有極為豐富的文化、生態、航運資源。要緊密結合“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實施,發揮大運河連線織網、融匯交流的重要作用,統籌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安徽要主動對接運河上下游的京津、蘇杭等經濟發達區域,並加強與中原經濟區、淮海經濟區的合作,服務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推動沿線區域實現綠色發展、協調發展和高品質發展。
增強人民群眾文化獲得感。在大運河文化的活化利用、産業開發時,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將運河文化元素融入傳統街區改造提升、特色小鎮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促進非遺走進百姓生活。加強文藝創作和展演,講好大運河故事。弘揚大運河文化精神,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
(作者單位: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銅陵學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