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江蘇流域十個劇種同唱一台大戲
丹劇、錫劇、崑曲、丁丁腔、柳琴戲、徐州琴書,各類戲曲劇種你方唱罷我登臺。京杭大運河江蘇流域戲曲文化傳承與創新工程第二屆戲曲教育成果展演暨交流研討會日前在江蘇丹陽鳴鑼開場。精彩紛呈的戲曲展演也拉開了江蘇第二師範學院和丹陽市校地合作的序幕。
京杭大運河江蘇流域戲曲文化傳承與創新工程第二屆戲曲教育成果展精彩亮相。
本次展演以“水路·戲路·傳承之路”為主題,匯聚了大運河江蘇流域十個獨具魅力的戲曲劇種。來自大運河沿線多所中小學的學生紛紛登場,展現了大運河江蘇流域各個劇種的獨特風采和江蘇各地“戲曲進校園”工作的豐碩成果。活動中,江蘇第二師範學院和丹陽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推進大運河江蘇流域的戲曲傳承發展和創新,合力打造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新亮點。
校地合作合力打造江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新亮點。
20日,來自江蘇各地的宣傳文化、教育部門和學校的代表,參觀了丹陽市丹鳳實驗學校戲曲進校園工作現場,觀摩了“舞龍”“剪紙”“正則繡”“烙鐵畫”“面塑”等丹陽本土非遺文化與中國戲曲元素有機結合的融合課程。在京杭大運河江蘇流域戲曲傳承與創新工程交流研討會上,丹陽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江陰市教師發展中心、徐州市銅山區教育局、淮安市人民小學、無錫羊尖實驗小學的代表就本地區本校的戲曲進校園工作與專家們一起進行了交流研討。
晚會在丹劇四代演員和小學生們精彩演繹的《傳承》中結束,舞臺上謝幕的演員最大年齡81歲,最小年齡4歲。
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表示,作為千里運河沿線上建縣建城最早的古邑之一,丹陽不僅實施了新航道景觀建設、歷史故道水環境改造、西門古街改造等工程,還深挖文化底蘊、提煉城市品牌,大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江蘇第二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王仁雷介紹,作為一所以教師教育為特色、以培養小學和幼兒園教師為重點的省屬本科院校,該校選取大運河江蘇流域戲曲文化作為切入點,圍繞江蘇地方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整合各方資源,廣泛開展校地、校校合作,對戲曲文化進行挖掘整理、研究培養、創作創新,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