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大運河航運被寫入《大遺址利用導則》 遊船線路串聯展文化生態

發佈時間: 2019-12-19 17:11:09 | 來源: 北京日報 | 作者: 劉冕 | 責任編輯:

《大遺址利用導則》日前開始在網上徵求意見,長達三千余字的導則中,專門提到了大運河通航。本月初,本市發佈《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及《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五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2年)》明確重點遊船通航河道的開發,確保通惠河部分河段、潮白河部分河段、北運河通州段實現遊船通航,以遊船線路串聯展示大運河文化生態價值。

大遺址利用可分為遺址價值利用和遺址相容使用兩類。價值利用是基於遺址本體、遺址環境、出土文物,以及文物價值內涵和相關資訊資源等開展的利用活動。遺址相容使用,是不以文物價值內涵傳播為直接目的,但依託遺址所在區域的土地、生態資源等開展的利用活動。國家文物局給出了兩類利用的“樣板”。比如遺址價值利用方式可以包括遺址展示、科學研究、傳播教育和産業轉化等。相容使用方式可以包括遊憩休閒、社會服務、環境提升和産業協調等。圍繞大遺址利用調整所在地現有産業結構,還可以形成適合其利用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産業環境。在確保文物安全和文物價值的前提下,延續大遺址既有功能,比如大運河的航運功能,反映大遺址歷史演變和功能變遷;發展生態農業、文化産業、旅遊業等低能耗低強度的産業,與大遺址價值展示和遺址環境改善相協調。

依據導則,大遺址利用應以價值利用方式為主。直接責任主體要重點闡釋和展示大遺址的獨特價值和歷史文化資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積極健康的文化導向,提高公眾審美水準。

大遺址利用要組織公眾考古、成立志願者隊伍、接受社會捐贈、進行産業轉化等方式,積極拓寬社會力量參與大遺址利用的途徑。鼓勵建立公眾資訊平臺,利用網路等新媒體、新技術及時公佈考古科研成果、管理情況和活動資訊,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和建議,促進當地居民、遊客、專家學者、企事業單位、志願者等參與大遺址利用活動。

大遺址採用相容使用方式時,直接責任主體應堅持最小干預原則,嚴格控制建設規模,不得影響文物本體安全、文物價值和景觀環境。尤其是景觀綠化和環境整治項目應突出歷史氛圍和地域文化特色,避免大規模人工造景。

國家文物局表示,大遺址利用要遵循“堅持公益屬性、注重文化導向、服務社會民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確保文物本體及其環境安全,採取多種方式科學闡釋文物價值,改善文物所處環境,提升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水準,妥善處理文物保護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的關係。

導則提出,鼓勵採用新技術提升管理水準,動態監測文物安全、環境狀況、遊客量等,建立適用於大遺址的實時監測平臺或綜合資訊管理系統,監測數據及時建檔保管。各級文物行政部門應定期開展專項督察和效果評估,及時發現大遺址利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督促地方人民政府和大遺址利用直接責任主體落實整改措施。

此次意見徵求將持續至今年12月31日。

名詞解釋

大遺址

大遺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國古代歷史各個發展階段涉及政治、宗教、軍事、科技、工業、農業、建築、交通、水利等方面歷史文化資訊,具有規模宏大、價值重大、影響深遠的大型聚落、城址、宮室、陵寢、墓葬等遺址、遺址群。

推薦閱讀
大運河航運被寫入《大遺址利用導則》 或發展生態農業、文化産業、旅遊業等低能耗低強度的産業,與大遺址價值展示和遺址環境改善相協調。大遺址利用避免大規模“假景”導則提到,大遺址利用應以價值利用方式為主。同時,大遺址利用並非“閉門”工程。
因河而興 領略老運河滋養下的常州城 古老的運河是常州的母親河,培育了一代代的常州人也孕育了運河兩岸的人文資源,更是承載了這裡的歷史。依河而建,因河而興,如今的常州也正因為運河帶來了廣闊的經濟發展前景。坐船賞景,偷得浮生半日閒,聆聽千年運河與這座城的故事。
無錫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無錫梁溪區內11.8公里的古運河環城步道工程進入收尾階段,近日,記者從妙光橋出發,沿著古運河一路感受“串珠成鏈、閉合成環”的古運河風光。
《大運河揚州段文化旅遊帶概念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18日,揚州市舉行《大運河揚州段文化旅遊帶概念規劃》終期評審會議,經過一天的評審,全國3家頂級規劃設計單位編制的《大運河揚州段文化旅遊帶概念規劃》方案,通過專家評審。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