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蘇州示範段啟動

發佈時間: 2019-12-25 14:48:44 | 來源: 蘇州日報 | 作者: 徐蘊海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黃金水道將發揮更大黃金效益。據蘇州市航道管理處消息,作為全省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示範段之一,到2020年底,蘇南運河蘇州白洋灣作業區至石湖景區段將完成建設,屆時該示範段將成為一條綠色生態、智慧管理的水運通道,展現蘇州航道“河城共生、運河追夢”的發展理念。

蘇州市水運工程建設指揮部計劃科負責人顧春元介紹,蘇南運河蘇州市區段全長約40公里,按三級航道標準建設。其中白洋灣作業區至石湖景區段航道長度約11.5公里,已于2010年至2014年完成了護岸的整治工程,2018年完成疏浚工程。目前,航道部分護岸尚未完成整治,航道沿線碼頭多數破損嚴重、裝卸設備簡陋,且附屬設施不完善,港區環境較為淩亂。

護岸生態修復效果圖

護岸生態修復效果圖

作為省內京杭運河的代表性航段,2018年蘇南運河蘇州白洋灣作業區至石湖景區段航道入選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的4個示範航段之一,該示範區項目也是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帶樣板工程的一項重點建設內容。今年12月13日,蘇州示範段護岸提升工程合同簽約,在省內率先啟動建設。

顧春元説,率先開工的航道護岸工程,將對局部護岸進行整治。對部分破損的護岸將進行生態修復,該部分老護岸總長3690米,修復時採用鋼板樁加生態槽的結構型式,生態槽中將種植耐水性植物,以保護航道沿線生態環境。

示範段建設中還將實施碼頭工程,初步方案擬規範提升碼頭8座、拆除碼頭7座,同時擬新建碼頭1座,為國際鐵路物流中心配套。對沿線碼頭規範提升的重點為“治水、治氣、治廢、護岸、增綠”,最終要建成綠色、環保、高效、節能、安全的現代化碼頭。

與此同時,示範段還將開展智慧運河工程建設,依託全息感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搭建內河航道綜合智慧化服務平臺,實現航道設施實時監測、智慧預警與輔助決策、快速檢修等,全面提升內河航道管養和應用水準。

據悉,結合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到2022年,包括蘇州示範段在內的京杭運河江蘇段,在綠色航運發展方面總體上要達到國際先進水準,著力打造成“四美運河”,即:航運設施盡顯綠色生態之美、航運設備盡顯低碳環保之美、航運組織盡顯高效順暢之美、航運服務盡顯人文智慧之美。

 

推薦閱讀
2019年北京市通州區農民藝術節系列活動——“初心不忘豐收時”主題活動在京舉行 初心不改、牢記使命、本色不忘,幸福生活的喜悅寫在通州農民臉上——通州農民藝術節系列活動精彩展不斷,全部由通州農民和文藝愛好者自排自演的“初心不忘豐收時”主題活動精彩上演,讓人們在高品位的藝術享受中受到鼓舞、激勵、感動、熏陶,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蘇州示範段啟動 護岸生態修復效果圖作為省內京杭運河的代表性航段,2018年蘇南運河蘇州白洋灣作業區至石湖景區段航道入選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的4個示範航段之一,該示範區項目也是江蘇省大運河文化帶樣板工程的一項重點建設內容。據蘇州市航道管理處消息,作為全省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示範段之一,到2020年底,蘇南運河蘇州白洋灣作業區至石湖景區段將完成建設,屆時該示範段將成為一條綠色生態、智慧管理的水運通道,展現蘇州航道“河城共生、運河追夢”的發展理念。根據相關實施方案,江蘇省京杭運河綠色現代航運示範區4個示範段為:蘇北運河揚州施橋船閘至長江口門段(5.5公里)。
大運河江蘇流域十個劇種同唱一台大戲 本次展演以“水路·戲路·傳承之路”為主題,匯聚了大運河江蘇流域十個獨具魅力的戲曲劇種。京杭大運河江蘇流域戲曲文化傳承與創新工程第二屆戲曲教育成果展精彩亮相。來自大運河沿線多所中小學的學生紛紛登場,展現了大運河江蘇流域各個劇種的獨特風采和江蘇各地“戲曲進校園”工作的豐碩成果。
北京構建“一河兩道三區”大運河文化帶發展格局 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文化資源,北京市編制了《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和《北京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五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北京構建“一河兩道三區”大運河文化帶發展格局本報訊(記者蔣菡)記者日前從北京市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北京市要發揮大運河文化帶對城市功能空間的組織和優化作用,構建“一河、兩道、三區”的大運河文化帶發展格局。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市將發揮大運河文化帶對城市功能空間的組織和優化作用。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