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今日
         

大運河神木廠歷史景觀修復明年完工 古閘口修繕啟動

發佈時間: 2019-10-31 15:36:36 | 來源: 中國網新聞中心 | 作者: 辛聞 | 責任編輯: 宋柏霖

中國網10月30日訊 2019北京CBD論壇今天在京舉辦。在文化建設主題發佈會上,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李強透露,2019年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取得新進展,神木廠歷史景觀修復初步成型,預計明年完工。

大運河文化帶(北京段)在朝陽包括通惠河、蕭太后河,以及壩河三大水系。作為通惠河畔的重要歷史景觀,神木廠歷史景觀的修復建設已初步成型。

“按照設計,這處歷史景觀的修復建設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在神木廠遺址建設神木保護廊房,並在廊房西側建設《神木謠》碑禦碑亭,南側建設皇木博物館,展示金絲楠木和大運河漕運等有關歷史文化。”李強説,“目前《神木謠》碑已遷移到位,禦碑亭和神木廊房整體工程已完工,神木廊房內部展陳工作也已完工。下一步,將啟動皇木博物館的建設,預計明年完工。”

同樣即將動工的,還有平津閘和永通橋的修復工作,恢復古閘口和古橋風貌,兩處遺址修繕後,都將為百姓了解漕運歷史文化,提供佐證。

此外,蕭太后河遼文化展覽館目前也在改造設計中,完工後,百姓可在這裡通過靜態展陳、紀錄片等多種形式了解蕭太后河的歷史變遷過程、治理情況,以及相關的故事傳説。

推薦閱讀
隋唐大運河研究及學術反思 隋唐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通涿郡(今北京),南達余杭(今杭州),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溝通五大水系,穿越8省、市,全長2700公里,其開鑿之早、規模之大、里程之長在我國交通史、政治史、文化史、經濟史、社會史上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關於隋唐大運河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出現了數量龐大且有分量的文章、專著及資料彙編,涉及運河歷史及地位、漕運、區域社會經濟文化及生態環境變遷、文化遺存及開發保護、文化帶建設等方面。
天津:楊柳青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明年啟建 入選世界文化遺産名錄的大運河、國家級“非遺”楊柳青年畫、“華北第一民宅”石家大院……作為津城享譽海內外的民俗文化旅遊區,古鎮楊柳青是中外遊客來津旅遊的重要目的地之一。日前,記者從天津市西青區召開的新聞發佈會獲悉,古鎮楊柳青即將再添新景觀,多年來備受關注的“元寶島”地塊,將以楊柳青國家大運河文化公園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大運河神木廠歷史景觀修復明年完工 古閘口修繕啟動 “按照設計,這處歷史景觀的修復建設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在神木廠遺址建設神木保護廊房,並在廊房西側建設《神木謠》碑禦碑亭,南側建設皇木博物館,展示金絲楠木和大運河漕運等有關歷史文化。在文化建設主題發佈會上,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李強透露,2019年大運河文化帶保護建設取得新進展,神木廠歷史景觀修復初步成型,預計明年完工。”李強説,“目前《神木謠》碑已遷移到位,禦碑亭和神木廊房整體工程已完工,神木廊房內部展陳工作也已完工。
陳學冬在蘇州:為大運河注入“年輕力量” 今年九月,陳學冬受邀參加了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産業發展司指導的“城市設計週一帶一路倫敦站推廣活動”,與眾多國際學者、專家就“京杭大運河的保護性開發”展開充分討論,並接受蘇州國際設計周、北京國際設計周的委託,擔任“創意護衛大運河”公益大使,進行系列公益推廣活動。作為運河沿線的浙江人,陳學冬坦言,他對運河有著先天的親切感,這條古老的水道顯示了中國古代先民的智慧、想像力和行動力,是中華歷史發展的偉大見證之一。陳學冬在蘇州國際設計周閉幕式上表示,十分榮幸可以在倫敦的活動上接受委託成為“創意護衛大運河”公益大使。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