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
         

【暢遊大運河之邢臺】京杭大運河總設計師郭守敬故里

發佈時間: 2019-10-10 17:29:37 | 來源: 長城網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李培剛

原標題:【暢遊大運河之邢臺】京杭大運河總設計師郭守敬故里

邢臺市境內大運河自臨西尖冢流入,沿臨西、清河兩縣邊界北去,于清河渡口驛出境,是冀魯兩省的邊境河流,境內長58公里。過去包括現在,當地的老百姓還常説,“運河之水天上來,五十八(公)裏過邢臺。”邢臺有歌謠“運河古渡數臨清(臨西、清河)”,在邢臺運河段有豐富的文物遺跡,僅在清河渡口驛至油坊段就發現大運河寺廟遺址、古村落遺址、古驛站、沉船遺址等7處。


  郭守敬紀念館

一、京杭大運河總設計師故鄉——郭守敬紀念館

郭守敬祖籍邢臺縣皇寺鎮郭村,是元朝的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家,被當今水利專家譽為京杭大運河總設計師。

郭守敬紀念館坐落在邢臺市達活泉公園內,主要建有郭守敬銅像、觀星臺、四個展廳、天文觀測臺、青少年科普活動室等設施和景點,陳列有《郭守敬生平業績展覽》。現邢臺郭守敬紀念館是全國郭守敬研究中心,先後被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國科協等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門票:免費

地址:河北省邢臺市達活泉公園


  臨清古城遺址

二、商業興盛城市發達——臨清古城遺址

臨清古城遺址位於河北省邢臺市臨西縣縣城東南的倉上村東,時代是北魏至金,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呈長方形,南北長6華里,東西寬3華里,佔地面積4.5平方公里。北城墻、北城門遺址猶存。城內主要建築有:古縣衙、鐘鼓樓、文廟、奶奶廟、凈域寺等,有多座漢代至北宋末年的古墓。出土有大量的瓷片,宋代六大瓷係、五大名窯中的大部分瓷器。在這裡,您可以欣賞到豐富的地下文物,對冀南平原舊城面貌、風土人情、城市發展有進一步的了解。

門票:免費

地址:河北省邢臺市臨西縣倉南路北50米


  八里圈清真寺

三、宗教聖地古建精品——八里圈清真寺

清真寺始建於明宣德年間,至今已有580百多年的歷史,是邢臺市較古老且保護完整的古寺,也是冀東、魯西一帶著名的清真寺之一。清真寺建築南北、東西各長57.50米,面積3305平方米。主建築西大殿面積360余平方米,四週建有南北講堂及對廳、沐浴室共計二十一間,是研究明清時期建築藝術的實物資料。2008年,該寺被河北省政府評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免費

地址:臨西縣東棗園鄉八里圈村西部


  陳窯村官窯遺址

四、精心燒制貢磚皇窯——陳窯村官窯遺址

明清時期,古臨清是北皇家重要的建築材料生産地,在運河南岸依託有力的水運優勢形成村落,逐漸發展形成規模。明永樂初年,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大興土木,欽定臨清州燒制的城磚為貢磚,專供皇城建築的修繕與增建。自此,老百姓通過運河將大批的貢磚運往京城。臨西陳窯窯址為近期新發現的20座明清貢磚窯址,舊有七十二窯之稱,在這裡,你可以欣賞明嘉靖、天啟、清光緒等不同朝代,不同時期燒制的貢磚。

門票:免費

地址:臨西縣東棗園鄉陳窯村

註明:本文內容只作為參考,出行時請以當地具體情況為準。 

推薦閱讀
推進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設 放大文化資源本底的“生態+”賦值,雙重保護導向下形成大運河文化帶優質的資源本底。深挖大運河江蘇段沿線文化旅遊資源,構建“依託文化資源、引入文化資本、打造文化品牌”的轉化路徑,依託文化資源、生態資源的經濟利用,打造高水準的旅遊長廊。雖然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具備很好的資源本底和工作基礎,但同時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親水防疫兩不誤!北運河推行每日限額、領號垂釣 ”北運河管理處水政大隊相關負責人説。”北運河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説。“目前每天能夠處理這樣的集中垂釣好幾起,垂釣人員也都挺配合我們工作的,一些‘鐵桿’釣友都自覺保持了垂釣距離,並做好自我防護,實現親水防疫兩不誤。
京杭運河臺兒莊段水上運輸忙 隨著全國各地企業的相繼復産復工,京杭運河臺兒莊段水上運輸逐漸繁忙起來,臺兒莊船閘、萬年船閘在做好船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簡化工作程式,優先安排電煤、建材等大宗貨物運輸船舶過閘通行。大眾日報記者張環澤。
北京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工程復工 記者昨天從北運河管理處獲悉,“通州堰”工程之一的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工程已正式復工,各項工作正在統籌推進,全力保障防疫和施工兩不誤。北運河管理處工程科科長楊子超表示,施工客觀條件都已提前具備,施工人員及機械設備也在設法挖潛逐步到位中,各標段正在陸續開工,克服困難搶工期,儘快實現全面復工,如期完成計劃目標。施工區實施全封閉管理,刷卡進出,施工人員物品實施集中統一採購等,“復工號令已經吹響,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按下了‘快進鍵’,儘早實現副中心防洪體系的達標建設。
古運回望
運河·聲音
滾動新聞
友情連結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聯繫方式:13261622996

媒體合作:0086-10-88824983

     0086-10-88824993

郵  箱:zhangnr@china.org.cn

     lipg@chin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