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郎溪縣姚村鎮姚村社區屋基村組的桿秤作坊,探訪桿秤的前世今生。
今年74歲的桿秤製作師傅黃芳秋是作坊負責人,瘦瘦高高的個子,戴著一副老花鏡,人顯得古樸、精神。
黃師傅在毛坯堆裏掂量出一根細長的木條,開始製作桿秤。他先把木條刨成細長的圓柱形,然後擱在案幾上為秤頭和秤尾包上銅皮。“我15歲當學徒,跟大伯黃美魁學做桿秤,18歲出師。”黃師傅邊做邊聊,“做秤桿的木頭要硬,一般選用當地山上陽坡的栗樹和櫟樹,秤桿子刨好了,一頭一尾的銅皮包嚴實,再安裝秤卡子和秤鉤子,然後用砝碼來校秤、均分星位,這個環節最重要。”
黃師傅伏在案幾上一絲不茍地完成均分星位工序後,用鑽子和錘子在秤桿上依次鑽星(孔)、釘星(鋁絲),每個流程、每個細節,都做得專注、流暢。將近2個小時,終於完成了桿秤製作的關鍵步驟,黃師傅這才舒了口氣,“基本成型了,接下來用砂紙拋光,再上漆、晾幹,最後打蠟。”
黃師傅的桿秤,有帶托盤的,有不帶托盤的,稱量從5斤到300斤不等,長長短短有十幾個品類。“不少遊客喜歡逛我的作坊,對老手藝感興趣,我就演示給他們看。我兒子也會做秤,他在家的話,就由他來演示。”黃芳秋告訴記者。
黃師傅的兒子叫黃建根,1977年出生,師承父親桿秤製作技藝,入選郎溪縣第三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
“製作桿秤不是黃建根的主業,但他空閒時很樂意配合父親展示桿秤製作技藝,向遊客傳遞一個資訊——‘老手藝’還活著。”姚村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姚慧介紹,前不久,桿秤製作技藝(姚村)入列郎溪縣第五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對於非遺,姚村鎮在深度挖掘和提檔升級的同時,依託境內4A級景區觀天下景區及多個美麗鄉村景點,廣泛開展非遺展示展銷、互動交流、參加體驗等活動,豐富鄉村旅遊的文化內涵,做好、做活‘非遺+旅遊’的發展文章。”姚村鎮副鎮長劉偉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