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要聞 > 

區域協調發展 “共進安徽”邁出新步伐

發表于:2023-02-28 11:24  作者:王弘毅  來源:安徽日報  責任編輯:唐義瑞

城市與鄉村統籌發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同步推進,各區域板塊均衡發展、跨區域合作聯動邁出新步……更協調的發展如“十個指頭彈鋼琴”,只有均衡用力、統籌兼顧,才能奏出“共進”的樂章。

去年以來,安徽省堅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揚優勢、補短板、抓統籌、促融合、謀共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成果顯著,各區域板塊協同發力,在建設“共進安徽”的新征程中邁出堅實步伐。

城鄉融合發展求突破——

農業更穩、産業更興、基礎設施更健全

蕪湖市繁昌區峨山鎮東島村鄉村公路景色宜人,如今已然是城鄉居民的網紅“打卡地”。

“不僅要將路修通,方便群眾出行,還要精心設計,確保有特質、有品位。”蕪湖市繁昌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説。

據介紹,2021年底,繁昌區就編制了美麗鄉村公路建設規劃,從2022年開始,用2年至3年新建、改建、擴建美麗公路290公里,覆蓋全區所有的旅遊景點、産業基地和美麗鄉村點,形成縱貫東西、串點連線、佈局合理的路網。目前,該區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的目標已提前實現。

鄉村公路,是農村地區十分關鍵的基礎設施,更是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硬體基礎。

喝上更優質水、走上平坦路、住上安全房、過上現代生活……基礎設施建設的提速,讓鄉村生活更加美好。去年,安徽省新增美麗鄉村中心村837個,完成農村改廁30萬戶,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衛生廁所普及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9.4%、87%、78.5%,整治農村黑臭水體826個。

鄉村振興,産業是重中之重。安徽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兩強一增”行動,糧食産量高位攀升,農民收入進位明顯,鄉村面貌變化巨大,“三農”取得顯著成果。從産業的産值和增速來看,去年安徽省第一産業增加值3513.7億元,增長4%。2022年,全省糧食産量再創新高,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0971.4萬畝,比上年增加7萬畝;糧食産量820億斤,居全國第4位,增加2.5億斤,實現“十九連豐”。

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

城市更靚、環境更優、居住更舒適

“小區裏路燈維修更換了、增設了充電樁及非機動車棚,坑洼的水泥路變成了瀝青路面,綠化也比以前更多了……”談及小區的變化,家住合肥市肥西縣中鐵七公司東院的李女士開心地説。

肥西縣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截至去年底,267個老舊小區地面以上部分改造,涉及總建築面積約285萬平方米,惠及居民約9.3萬人。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託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

新型城鎮化,是協調發展的重要領域,其核心是要讓群眾滿意、百姓安居。安徽省持續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城市基礎設施和品質活力不斷提升。據統計,2022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達60.2%。

據介紹,去年以來,安徽省積極推進城市更新國家試點和片區(單元)試點,在全國率先實現設區市、縣城城市體檢全覆蓋,城市生命線安全一期工程全面完成。今年,安徽省將加快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二期建設,應用場景將拓展至燃氣用戶端及電梯、消防、窨井蓋、水環境、綜合管廊等領域。同時,推動城市生命線工程向縣城延伸。

棚戶區改造,讓群眾住所“舊貌換新顏”,新建的保障性住房,圓了住房困難群眾“安居夢”。去年,全省新開工棚戶區改造10.1萬套、基本建成18.04萬套,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10.98萬套(間),均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圍繞縣城建設,安徽省在11個縣(市)開展省級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新增縣域特色産業集群(基地)9個,讓縣城也成為群眾宜居宜業的“優選地”。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再提速——

發展更快、合作更緊、成果更豐碩

聚力“一體化”,緊扣“高品質”,下活“一盤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為安徽省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平臺和重要機遇。

2月24日,在位於頂山—汊河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汊河片區的捷泰太陽能電池片二期項目現場,運輸車輛進進出出運輸物料。剛剛建成的捷泰二期11萬平方米的廠房內,12條生産線正全力趕制訂單,一派熱火朝天景象。

“今年太陽能光伏組件市場訂單充足。我們廠房外部建設和廠房內部生産同時進行,確保按期交付訂單。”據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興剛介紹,捷泰二期項目共計18條生産線,從開工到投産僅用時123天,項目預計今年3月底整體達産,年度可實現産值近230億元,稅收6億元。

省際毗鄰地區有著一體化發展的“先天優勢”,在結對合作幫扶中更是當起了“先鋒隊”“橋頭堡”。近年來,寧滁、寧馬省際毗鄰地區新型功能區加快建設。在合作機制上,滁州市、馬鞍山市分別與南京市聯合成立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示範區建設;縣區層面相應成立由雙方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雙組長的建設工作推進小組。市場化運作方面,來安縣與南京江北新區、滁州市南譙區與南京市浦口區分別合資成立投資公司,負責片區投融資與開發建設。

既是鄰居也是合作夥伴,“結對合作之手”越握越緊。去年以來,安徽省推動皖北城市與滬蘇浙城市(區)多層次多主體合作,在共建省際産業合作園區、促進資本與項目對接、提升民生共用水準、開展幹部互派挂職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激發了皖北地區內生發展動力。

去年10月8日,六安市與上海市松江區共同成立的六松現代産業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揭牌;去年11月12日,寧滁皖北省際産業合作園區集中揭牌;去年11月26日,甬蚌産業合作園區揭牌……省際合作産業園已然成為結對合作幫扶城市合作共贏的重要平臺。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緊扣“一體化”和“高品質”兩個關鍵詞,聚焦重點領域,推進更多合作事項落地見效,讓“高品質”越來越高、“一體化”越來越強、“一盤棋”越下越活。

相關新聞

政策

産業

新聞排行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監督電話:010-88824982(北京)

0551-63367673(安徽)

媒體合作:15955144690

品牌活動:18856058829

廣告合作:152565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