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馬山縣以“六個著力”為導向,不斷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堅持“以點連線、以線帶面”的工作方法,精準幫扶、精準脫貧。力爭2016年完成11個貧困村(每個鄉鎮一個)和3.5萬人口的脫貧摘帽任務,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確保如期摘掉貧困縣的帽子。
抓實跟蹤幫扶舉措
統籌抓好專項扶貧
“裏當金雞寨移民搬遷點項目實施已經過半,我們力爭在今年年底前完全建成並投入使用。”裏當鄉黨委書記黃新恒介紹,該項目總投資約為8600萬元,總用地面積為196.75畝,計劃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60戶270人。
在項目規劃方面,裏當鄉考慮了建築佈局、類型結構及景觀分佈等元素,將金雞寨分為4個不同的功能區,並配置建設交通、給排水、污水處理、供電等設施;同時,將扶貧搬遷安置戶的建築設計與裏當瑤族鄉的民族特色相結合,打造民族風情民居,使之成為裏當鄉瑤族傳統鄉村旅遊點。
今年以來,馬山縣結合左右江革命老區幫扶政策的實施,積極謀劃“十三五”精準幫扶規劃。落實定點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扶貧專幹)的幫扶職責和扶貧對象幫扶到戶舉措,確保每一個貧困戶都有一名以上幹部職工聯繫幫扶;精準實施“七個一批”和“十大行動”,力爭實現精準脫貧3萬人以上。
馬山縣還研究制定了《馬山縣推動扶貧産業發展獎補暫行辦法》,大力發展黑山羊、裏當雞、桑蠶、金銀花、百香果等各類特色産業。加快貧困村屯路、水、電、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年內將完成硬化屯路147條220公里。另外,該縣還計劃年內完成加方浪旗、裏當“金雞寨”等扶貧移民搬遷項目;啟動建設蘇博片區、城區合作片區等扶貧移民搬遷工程;繼續推進“雨露計劃”,辦好“農家課堂”“農村實用技術骨幹培訓”。
強化資金信貸扶持
做大做強扶貧産業
在廣西馬山縣幫扶黑皮冬瓜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基地看到,很多種植戶正在進行黑皮冬瓜的後期管理維護工作。該合作社負責人韋漢禮介紹,目前基地的黑皮冬瓜最大的瓜重量估算已達15公斤,再經過20多天的後期管理和維護即可采收。
“今年上半年,我們瓜類種植面積281.5畝。上半年估産量可達253萬公斤、估産值可達456萬元。”韋漢禮説,他們通過多方整合資金,成立了這個合作社,積極吸納廣大貧困戶入社,發展黑皮冬瓜種植、採(收)購、供銷等一體化業務,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産業化經營,為貧困戶脫貧提供新路子。
針對貧困戶發展産業缺乏資金問題,馬山縣創新推出貧困戶評級授信制度,將貧困戶評級授信與小額信貸結合起來,創建了1個信用鎮、44個信用村,設立了覆蓋全縣各鄉、村(社區)的小額信貸集中服務點,讓貧困戶足不出村即能辦理信貸業務。截至目前,全縣符合條件的18462戶貧困戶已全部完成評級授信,授信金額達9.16億元;推出了“致富貸”,根據貧困戶的授信等級發放的信貸額度從原來的2萬—3萬元,提高到5萬—10萬元,全縣累計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03億元,拓寬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資金渠道。
為促進貧困戶多渠道增收,馬山縣積極引導貧困村、貧困戶以承包土地和個人財産入股,採取委託經營、合作經營等方式,推動農地資源有效配置和現代農業快速發展。探索形成了“合作社+農戶+金融+旅遊”的“弄拉模式”,“土地租金+勞力薪金+旅遊公司股金分紅”的“小都百模式”,“公司+農戶+金融”的“巴更模式”,“公司+基地+貧困戶”的“外托模式”,“合作社+農戶+旅遊”的“古朗模式”,以及“合作社+農戶+公司”的“東龍模式”等等。把輸血式扶貧變為造血式扶貧,有效助推資産收益扶貧工作的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