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18日,邕寧區蒲廟鎮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花婆節,這也是蒲廟建圩285週年紀念日,周邊群眾匯聚蒲廟五聖宮參加系列紀念活動,共祈幸福安康,共用民俗文化大餐。
18日上午,記者在五聖宮前的花婆粥分發現場看到,兩位“花婆”正在忙碌地派粥送福。而為喝上一碗寓意“粥”福(祝福的諧音)的花婆粥,許多群眾早早來到現場,有秩序地排隊領取花婆粥。“我是中和鄉的,每年都來參加花婆節,喝上一碗花婆粥,希望把滿滿的福氣帶回家。”一位來趕圩的大姐説。據了解,分發花婆粥是蒲廟的傳統,繼承和發揚了和諧鄉里能幫就幫、奉獻愛心、助人為樂的精神。
花婆節是一個融合民間信仰、群眾性、娛樂性的綜合性壯族傳統文化活動,作為“福滿邕寧”系列活動之一,“三月十二花婆節”象徵著“子孫福”,寄託了人們希望子孫同樂、福享萬家的美好願望。
花婆節期間,除了喝花婆粥,來自四面八方的群眾還享用了豐盛的民俗文化大餐,有民間祭祀、河燈祈福、猜碼大賽、食戰米粉比賽、百家宴、民俗文藝演出、滾鐵環和跳竹竿舞等民俗活動。現場喝彩聲、歡笑聲此起彼伏。
花婆節從而何來?相傳在蒲廟鎮五聖宮對面的大眾碼頭,有一位樂善好施的阿婆給過往的客商賣粥,如果遇到窮人就會免費給一碗粥。阿婆過世後,鄉親們為了紀念她,就為她建了一座小廟,名為“花婆廟”。花婆廟香火很旺,各地前來上香的人絡繹不絕。久而久之,這裡便形成了一個圩鎮,花婆也成為這個圩鎮的始祖。為了紀念花婆,大家決定把圩鎮取名為“婆廟”,並在每年農曆三月十二日舉行紀念活動,逐漸形成了當地特有的花婆節。也有另外一種説法,花婆廟是木菩薩浮水飄來而成,所以叫做“浮廟”,又因當地口音“浮”為“蒲”,久而久之,説成了“蒲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