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後,許多路口電動車有序等候紅綠燈 記者 宋延康 攝
民警宣講電動車怎麼走不違法
路口設置擴音器,宣傳交通安全知識
▲違法當事人在安全學習點觀看交通安全知識視頻
開欄語:
10月26日,新華通訊社以“南寧創新電動自行車管理遏制‘馬路殺手’”為題,在報道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等新聞的通稿線路,及第二天的《新華社每日電訊》頭版,首次在國內提出了“電動自行車管理的‘南寧經驗’”。電動自行車管理“南寧經驗”是如何産生和形成的?南寧老百姓從“南寧經驗”中得到了什麼?全國網民如何看待“南寧經驗”?今日起,本報推出《電動自行車管理有了“南寧經驗”》系列報道,逐一為你解謎。
10月26日,新華社的大廣播,及第二天的《新華社每日電訊》頭版,首次在國內提出了電動自行車管理的“南寧經驗”。
10月30日,《科技日報》也以“城市交通管理的生動實踐”為題,報道了城市電動自行車管理的“南寧經驗”。
我們的故事,先從“南寧經驗”的來源,“南寧經驗”的核心,“南寧經驗”的社會價值説起。
“南寧經驗”讓南寧人出行更安全
數字雖然枯燥,但數字也最能説明問題。
2014年,南寧發生涉及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事故立案454起,佔全市交通事故的54.3%,造成106人死亡、512人受傷。重點是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隨意橫穿馬路、佔道、加塞、搶行等違法行為所致。
2015年1月至8月,全市共發生涉及電動自行車道路交通事故立案共141起,造成25人死亡、151人受傷,直接財産損失22.2萬元,與去年同比分別下降了52.68%、57.14%、56.86%和57.60%。
從事故傷亡人數的下降,我們讀到的是:少了家破人亡,少了妻離子散,少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的發生。
另一組數據,同樣説明問題。
2014年7月,南寧現有上牌電動自行車達115萬輛;截至2015年8月底,上升至146萬輛,目前仍以每天1600輛左右的速度在增長。
也就是説,被降下來的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是在南寧電動自行車增長35萬輛的基礎上取得的。
今年6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一次走訪基層考察時強調: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老百姓是哭還是笑。短短一句話,卻字字千鈞,意味深長。這是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彰顯了民意之重。
一項政策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習總書記曾説過:“我們工作目的是為人民服務,不僅要對上面負責,而且要對群眾負責,為人民做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我黨制定的各項政策必須要符合民眾利益,必須對民眾負責。
正是看到了南寧正在實施的電動自行車管理政策的社會價值,新華社先是於今年10月13日以“南寧創新電動自行車綜合治理成效明顯”為題,給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送了“領導參考”專遞。又于10月26日,以“南寧創新電動自行車管理遏制‘馬路殺手’”為題,在報道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等新聞的通稿線路,及第二天的《新華社每日電訊》頭版,首次在國內提出了電動自行車管理的“南寧經驗”。
“南寧經驗”讓南寧愈發暢通有序
“以學促管”模式,是新華社推薦的電動自行管理“南寧經驗”。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原則,南寧在全國創造性地推出‘以學促管’新模式,即對電動自行車違法當事人,一律責令參加現場交通安全學習。”
南寧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支隊長李小龍説,“以學促管”,就是對違法行駛的電動自行車駕駛人不以罰款了事,而是組織他們“看、聽、説、讀、寫”交通安全法規。
“看、聽、説、讀、寫”交通安全法規,就是在哪查處的電動自行車違法當事人,就責令其在哪學習道路交通法規。今年4月1日起,交警部門在全市設置了30個固定學習點和38個簡易學習點,並購置了電視機、擴音器、空調、風扇等設備,由民警、協警專人負責管理,每天可組織安排電動自行車安全學習1萬人次以上。
“既學習、講解、互動,又有測試和接力糾違。”交警支隊宣傳科副科長邱祥星説,為了使電動自行車違法當事人通過學習牢記和理解道路交通法規,學習中還可以和主持學習的民警互動,學習測試後推廣“體驗執勤和接力糾違”。
所謂“體驗執勤和接力糾違”,一是組織違法當事人,在固定學習點按照“登記、觀看教學片、講解、問卷測試”的方法和步驟進行。二是在簡易學習點,按“登記、讀寫板報知識、講解、站崗體驗、問卷測試”的方法和步驟學習道路交通法規。
“接力糾違”促學習,就是讓違法當事人統一著反光背心,持小紅旗體驗執勤,查獲下一個違法者,由其接力體驗執勤。
交警支隊副支隊長李少輝説,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整治措施,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行現象大大減少。“剛開始整治時,我們在這裡每天大概查獲2000人違法駕駛電動自行車,現在下降至600人左右。”交警支隊七大隊副大隊長周興來告訴記者。
如今,在南寧街頭,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行現象大大減少。一個愈發安全、暢通、有序、高效的出行環境,在南寧市正在逐漸形成。
“南寧經驗”是拴“脫韁野馬”樣本
“沒有先例可參,沒有樣本可學,沒有經驗可鑒”。這是南寧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時遇到的難題,也是國內各大中小城市在電動自行車管理上需要解決的難題。有的一禁了之,有的以罰代管。
對許多城市一禁了之、以罰代管,中央各大媒體均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新華社在多篇報道中提出:電動自行車宜疏不宜堵。首先,應當正視電動自行車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巨大貢獻。其次,應當意識到,在目前公交供給量還不能滿足人們出行需求的背景下,電動自行車已經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平民出行方式”,加強管理的政策方向是疏而不是堵。
《人民日報》在《電動車考驗社會管理不應一禁了之》一文就“電動車的定位,不僅涉及道路安全、服務業發展,更關乎民生;電動車的安全隱患,是車的問題、人的問題,更是管理的問題;宜‘引’不宜‘禁’,電動車是綠色出行系統的重要組成,應從技術、制度、規劃、管理層面規範其發展”等作客觀報道。
央視《經濟半小時》主持人觀察中説,儘管電動車帶來了交通事故和管理的不便,但禁行不應該成為減少交通事故的辦法。面對需求和安全的考量,如何進行疏導和管理考驗著政府管理部門的智慧和能力。我們呼喚一種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在這一政策出臺的同時,也充分考慮到普通民眾的出行難題。
《中國經營報》 以“整治電動車更應淘汰懶政思維”為題指出:最該淘汰的是制定公共政策時懶惰的思維。為什麼改革開放30多年來,在公共政策制定上只是會踩剎車,根本不會包容,不會面對現實?應該淘汰的是這些官本位的思維,是這些落後的制定公共政策的思維。
“雖然沒有先例可參,沒有樣本可學,沒有經驗可鑒,但從發生的所有交通事故來看,都是交通違法造成的。”李小龍説,在所有的交通違法中,由於電動自行車是在非機動車序列,車手無需駕駛執照,對《道路交通安全法》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學習和考試,因此,南寧創新推出了“以學促管”模式的電動自行管理“南寧經驗”。
電動自行車保有量、每人平均擁有率和出行分擔率均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的南寧市,用“以學促管”模式,遏制了馬路上的“脫韁野馬”,這給國內其他城市管理好電動自行車提供了一個參考樣本。
2015年
截至2015年8月,上牌電動車上升至146萬輛
2014年
至2014年7月,南寧上牌的電動車達115萬輛
2014年
涉及電動自行車事故立案454起,造成106人死亡、512人受傷。
2015年
1至8月,涉及電動自行車事故立案141起,造成25人死亡、151人受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