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隆安縣布泉河畔。幾位遊客安坐涼亭,一邊欣賞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相映的美景,一邊享受夏日清涼。
去年以來,隆安縣將精準扶貧與生態鄉村建設相結合,依託布泉河、龍虎山、定典屯等景區發展旅遊經濟、打造旅遊扶貧示範村。生態旅遊聲名鵲起,各地遊客紛至遝來,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吃上了“旅遊飯”。
“現在遊客越來越多,我們發達屯真的要‘發達’了。”村民説。
發達屯位於布泉河源頭附近。以往,一些村民為了掙錢,不惜在河裏電魚、毒魚甚至炸魚。
“這樣破壞環境的‘斷絕飯’,我們還打算吃多久、還能吃多久?”2014年,村屯幹部挨家挨戶做工作,並根據各戶的不同情況定制“生態飯碗”:有富餘勞動力的,建議到附近旅遊企業工作;會種菜養殖的,與農家樂合作;會手工技藝的,嘗試做點旅遊紀念品……隆文開家佔據交叉路口的“地利”,一家兼售日雜百貨和當地特色農産品的雜貨店很快開張。“節假日遊客很多,店裏的生意主要就靠旅遊撐起來。”隆文開説。
從吃“斷絕飯”到吃“生態旅遊飯”,是布泉鄉向生態建設要效益、以發展旅遊推扶貧的一個縮影。“生態旅遊發展讓村民認識到,破壞環境就是砸自己的飯碗,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的財源。”布泉鄉副鄉長許天旺説,2014年,逾9萬人次遊客到該鄉旅遊,帶動了布泉河周邊5個貧困村發展旅遊經濟,近千戶貧困戶直接或間接從旅遊業發展中獲益。
記者從隆安縣旅遊局、扶貧辦等相關部門了解到,該縣已將“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旅遊、鄉村休閒旅遊”作為近幾年推進扶貧工作的重要抓手。“隆安生態旅遊資源豐富,下一步我們要繼續加強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帶領群眾脫貧致富。”隆安縣旅遊局局長滕子才説,該縣還將旅遊管理、行銷、導遊、接待人員的培訓納入職業技能培訓計劃,著手培養一批高素質鄉村旅遊管理人員、技能型人才及合格的從業人員。
在布泉河畔經營農家樂的陸女士就曾接受過政府提供的專業培訓,她的農家樂已被自治區旅遊部門評為“星級農家樂”。
“二樓是包廂,三樓是客房,現在基本上裝修好了,下個月就可以開業。”她説。
定典屯“鄉墅7號”是村民甘小芝的家,也是她即將開張的“農家樂”經營點。定典屯發展鄉村旅遊後,她與丈夫在廣西金穗農業集團的幫助下,以新的“公司+農戶”模式經營農家樂:兩人既是拿工資的公司職員,又是自家農家樂的老闆,在“旱澇保收”的同時又有較多的自主經營權。
“目前,定典屯已經逐漸形成了農民收入增長與金穗公司發展同步的良性聯結機制,村民收入一份變三份,不僅獲得‘地租+承包工資’和‘基本價+超額分成’收益,還可從生態農業和農家樂休閒旅遊中獲益。”村民盧含憑説,他不僅搞農家樂,也在自家門口的金穗生態園打工,月薪2000多元,“這樣的鄉村旅遊,很對我們農民的路子!”
為了讓旅遊扶貧惠及更多的群眾,今年以來,隆安縣在加強景區道路、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通過科技特派員駐村制度幫助貧困戶掌握1-2項實用技術,積極參加與旅遊相關的養殖、種植等增收項目,進一步拉長旅遊産業鏈。布泉鄉、那桐鎮乃至隆安縣城等地商戶正尋求與村民直接合作,以期在接待遊客的同時推廣隆安本地的生態農産品。
記者從《隆安縣實施精準扶貧工作方案》中了解到,目前該縣仍有63個貧困村、逾10萬貧困人口。“今年上半年,隆安縣共接待遊客36萬多人次,旅遊收入逾1.1億元,旅遊業發展對隆安縣扶貧工作的貢獻日益凸顯,‘美麗效益’逐步向景區周邊擴散。”滕子才説,該縣將重點打造金穗香蕉産業(核心)示範區和布泉、都結、屏山3個山區鄉鎮的聯片生態公益林示範區,打造龍虎山及布泉河、更望湖等自然景區的周邊村屯示範點,以及南百高速公路、二級公路沿線村屯示範帶,構建“建好一個新農村,帶動一批農家樂,致富一方老百姓”的發展格局,努力實現生態鄉村與觀光旅遊、精準扶貧同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