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鴻民族中學體育課上也可以跳竹竿。記者賴有光攝
南寧新聞網—南寧晚報訊(記者韋新娜)昨日,在南寧沛鴻民族中學體育課中,有的學生在盡情踢毽子、有的學生在拋繡球、有的學生在跳竹竿。南寧市中學校本課程開發現場觀摩會在沛鴻民族中學舉行。沛鴻民族中學已經開發出校本課程———民族體育,其中拋繡球項目已經納入南寧市中考內容。
同樣,別具特色的課程也出現在其他科目課堂上。在音樂課上,音樂老師在課上教學生唱民歌、跳民族舞蹈、擺弄民族樂器。壯族的“迎客歌”、侗族大歌等廣西12個世居少數民族的“經典”都在課堂上得以傳唱。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將經典文學作品改編成劇本,自導自演成節目,然後學生扮演劇中人走上舞臺。
昨日觀摩會上,三名學生身著民族服裝高唱壯族的“迎客歌”,贏得掌聲。學生自導自演的《鴻門宴》也同時上演。這些都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展示。
學校探索開發校本課程,不僅形式多樣,更重要的是未來中學課改的一次探索,探索用何種方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個性化發展等。
當日南寧展示的校本課程是開發比較成熟的課堂。學生、老師均從中受益。課題組的李煊老師,是當日學生表演《鴻門宴》的指導老師。她説,《鴻門宴》是中學課本的經典故事,用傳統的方式上課,對有經驗的老師沒有挑戰。但開發校本課程中指導學生將文本改成劇本並演出,對老師要求更高,這會讓老師提高自己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沒有現成的答案,老師從單一教書匠轉變成課程研發者。
《鴻門宴》的表演者高一學生蔣蕙竹説,參與表演,她需要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動,對課本的掌握更加透徹,另外,在表演中又能培養與同學合作的能力,也鍛鍊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表演能力等。感覺自己的綜合素質都有提升。
據悉,參與音樂課程學習的不少同學已“小有名氣”,他們經常被邀請參加一些高端活動和民族表演活動,也到過北京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