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是以壯、漢為主的多民族城市,也是廣西各族人民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已經歷了1600多年的歷史。南寧是中原文化、高山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融地區。南寧民歌由於受多元性民族文化因素的影響,民族來源的地區差異、語言的差異、風俗習慣、民族審美觀的不同及相互影響,形成了具有濃郁特色、豐富多彩的各種民歌歌種。
平話山歌流行于南寧市郊及邕寧平話地區。平話,也有人稱蔗園話。平話有“四聲”,易套曲。按當地傳統的習俗,每逢正月十五鬧元宵、農曆二月初二春社或八月十五中秋節、民間的紅白喜事,群眾都喜愛唱平話山歌,如初春唱“調春調”,中秋唱“八月調”,嫁女唱伴娘、坐堂歌等。
南寧多聲部平話山歌是比較罕見的。主要流行于南寧市郊三塘的漢族平話地區。此歌種主要分為“高腔”與“平腔”兩類。高腔二聲部平話山歌,是一種在民歌手集結于山坡唱歌之前先唱的平話山歌,一般為二重唱。高腔山歌也稱逗引山歌,意思是把全村的歌手都引來唱歌,謂之知音者則來之意。逗引高腔二聲部沒有歌詞內容,是一種專用襯詞來演唱的歌唱形式,實際是對歌前的引子。
南寧白話(粵語)兒歌,是一種流行在市區街道居民中的兒歌,用廣東粵語唱,源於廣東來往的商人,流佈于珠江流域一帶的商埠,大小城鎮,在廣西如梧州、貴縣、南寧、百色等地,是一種追字求腔的南音或木魚的演唱方式,也稱為一種民間的搖籃曲,如“麻雀仔,尾彎彎”、“落雨大,水浸街”等等。曲調旋律流暢,節奏性很強,歌詞通俗、簡單,每個小孩都能背誦。
南寧的水上民歌,流行于邕江一帶,源於珠江三角洲的廣東水上民歌,屬漁歌類。主要是從號子、吟、嘆發展而形成。特點是追詞求腔,所以從曲調上看仍保持著較濃郁的方言感。如“坐嘆”基本是白話的口語化。這是南寧水上民歌的一個較為明顯的特點。如:紅、白喜事時人們常常三五成群地劃著船去“逗歌”(出對歌)、“遊海歌”、“四角天地歌”(也叫東南西北歌)、“龍船調”以及母親在女兒出嫁前夜唱的“木漁歌”等等。
南寧壯族山歌,歌種分為“加”、“歡”兩大類:一是以山歌本身的襯詞多次的反覆出現而得名;二是以山歌起頭音而得名。
“加”類主要有“加喏”(即了羅)、“加曲巧”、“加衣噯”、“加特”,“加三鄉”、“加華樂”、“加山”、“波羅喝”等。“加喏”是從“加曲巧”(老了羅山歌)分支出來的歌種,然而“加喏”本身又分支出“加華樂”。其實三者皆為老了羅山歌的發展。此種山歌詞結構特點為每句字數長短不一,但有其既定的規律,平仄韻律甚為嚴謹。“加衣噯”一般是老太婆相聚時唱的歌。“加特”(意即為小公牛的歌),按當地風俗習慣,年滿18歲的青年,必須在農曆四月初八這一天集結于山上,放聲高唱“加特”山歌,此後,便算是成年人了。這種歌一輩子也就只唱一次。“波羅喝”是罕見的壯族酒歌,現已無人傳唱。“加”類山歌主要分別流行于邕寧縣百濟、新江、那馬、蒲廟、南陽、大王灘、劉圩、中和、那樓、南曉、大塘、那陳、吳圩、蘇圩等壯族居住的鄉鎮。
“武鳴壯歡”山歌,總分為兩大類:一是以起頭音作為名稱,如“歡核”、“歡協”、“歡咦”;二是以地名作為名稱,如“府城歡”、“英圩歡”“甘圩歡”。
“歡核”山歌主要流行于武鳴中部的城廂、雙橋、太平、寧武等地區。“何日得相見”為“歡核”山歌中較有代表性的壯族山歌。“歡協”山歌流行于武鳴東部大明山腳下的兩江、馬頭鄉、陸斡、羅波、城廂等地區。“山間林中樹”為“歡協”山歌中較有代表性的壯族山歌。“歡咦”山歌主要流行于武鳴仙湖、府城等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