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做好疫情期間群眾生活物資保供,伊寧市不斷拓寬貨源渠道,加強貨源物資儲備,豐富商品種類,穩定糧油、果蔬、蛋奶、肉禽等日用品生産供應。

9月9日下午,1.5噸新鮮牛肉運到了喀爾墩鄉景苑社區保供點,幾名工作人員抓緊時間分割、稱重、打包。“這是五頭牛的肉,我們要連夜發到居民手上,讓他們吃到新鮮的牛肉。”景苑社區物資保障小組副組長艾斯卡爾·艾爾肯説。

為做好肉禽供應,伊寧市在鄉鎮(街道)設立了21個牛羊肉保供點,由鄉鎮(街道)提前一天報送肉類需求量,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發展中心統籌牛羊屠宰場購買活畜按需屠宰,次日九時開始向鄉鎮(街道)牛羊肉保供點配送。保供點按每份2公斤分割裝袋,並送至村(社區),村(社區)再無接觸分送到居民家中。

伊寧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發展中心幹部艾山·吾山表示,為做好肉類保供,伊寧市將從五個方面下功夫:一是提高鄉鎮(街道)肉類供應保障能力,將全市鄉鎮(街道)的牛羊肉保供點從21個增加到43個。二是由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加大對屠宰場、鄉鎮(街道)肉類保供點的監督檢查,及時發現肉類供應品質、價格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並依法依規及時解決。三是加大從伊寧縣、霍城縣、察布查爾縣和鞏留縣等縣市調運牛、羊、豬等活畜的力度,全力保障伊寧市市場肉類供應。四是通過居民微信群及時公示伊寧市東梁屠宰場、伊犁天晟生豬定點屠宰公司、西部家禽屠宰場和伊犁艾利貝芙食品有限公司的牛、羊、雞、豬肉批發價、零售指導價和眾岙巴口香各類肉品價格,自覺接受各族群眾監督。五是優化鄉鎮(街道)末端配送保供體系,發動商超、便利連鎖企業等社會力量的作用,提高配送效率,解決“最後一百米”的問題,全力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物資需求。

“菜籃子”事關“大民生”。疫情防控期間,伊寧市完善蔬菜儲備和調用機制,加大産銷對接,提高配送效率,全力保障市民“菜籃子”穩定供應。

在伊寧市藍海食品廠院內的一處保供點位看到,米麵糧油、各類蔬菜品種豐富,不時有小型貨車來拉運蔬菜,工人們也在忙著裝卸。

據介紹,這個保供點面積約1000平方米,承擔著喀爾墩鄉各村、社區47000人的生活物資保供任務。保供點共有15名工作人員、3輛配送車輛,每天及時為各村、社區46個配送點配送蔬菜。目前,該保供點日供應蔬菜量約25噸,能夠滿足轄區居民15噸蔬菜的需求量。

“保供點的蔬菜、米麵油和雞蛋由伊寧市農商集團統一配送,到貨後,我們第一時間安排人員分配到各村(社區)的46個保供點,保供點的分揀人員再打包配送到居民手中。”喀爾墩鄉集中保供點負責人楊學習説。

9月9日傍晚,在喀讚其街道保供點,20余名工作人員正在加班加點分裝7000份“暖心蔬菜包”,這些蔬菜包將免費為群眾及時配送。

“這個蔬菜包一袋有7公斤,裏面有8種菜,我們發動轄區的志願者、黨員幹部儘快把蔬菜包送到居民手中。”喀讚其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街道辦事處主任阿不都如蘇力·吾甫爾説。

據了解,在中秋節來臨之際,伊寧市準備了45000余份“暖心蔬菜包”,免費發放給部分家庭。

9月10日,喀讚其街道伊毛社區居民趙天榮收到了“暖心蔬菜包”,他非常激動:“昨天晚上送來了肉,今天又送來蔬菜,有政府的關心,我們感到很溫暖。相信在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

(供稿:中共伊寧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