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國家衛健委正式發佈我國首版《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2021年版)》,我國每年約有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常見動物致傷時有發生,引起社會較普遍關注。

進入秋季,犬咬傷等進入高發期,規範常見動物致傷診斷和治療對於提高診療水準,促進患者身體康復和心理恢復具有重要意義。面對犬咬傷,該如何處理傷口呢?帶著疑問我們一起學習一下吧。

犬咬傷後傷口處理

對於有活動性出血的傷口應給予直接壓迫止血,並應在傷口遠端區域進行神經血管評估。深至重要結構的傷口應作為嚴重穿透傷處理。

傷口的處理不僅有利於重要解剖結構及功能恢復,同時是預防傷口感染,預防破傷風、狂犬病的重要措施,臨床必須給與傷口處置足夠的重視,避免不必要的並發癥的出現。

傷口沖洗和清洗

用肥皂水(或其他弱鹼性清洗劑)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交替清洗所有咬傷處約 15分鐘,然後用無菌紗布或脫脂棉將傷口處殘留液吸盡,若清洗時疼痛劇烈,可給予局部麻醉,如條件允許,可以使用專業的清洗設備對傷口內部進行沖洗,以確保達到有效沖洗,最後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避免在傷口處殘留肥皂水或其他清洗劑。

有證據表明,即使在沒有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的情況下,通過有效的傷口清洗加立即接種狂犬病疫苗並完成暴露後預防程式,99%以上的患者可以存活。

消毒處理

徹底沖洗後用稀碘伏或其他具有滅活病毒能力的醫用製劑涂擦或清洗傷口內部,可以滅活傷口局部殘存的狂犬病病毒。

清創及擴創

犬咬傷傷口尤其撕裂傷清創去除壞死組織,必要時行擴創術,穿刺傷傷口可以進行必要擴創確保清創效果。傷口閉合的方法因咬傷類型不同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差異,劃傷及簡單穿刺傷不需要I期閉合。單純撕裂傷傷口,臨床醫生可採取 I期傷口閉合。如果美觀需要時,如面部撕裂傷,臨床醫生也可以對這類傷口選擇I期修復。

給予恰當的傷口處理對於接受I期傷口閉合患者的預後和降低感染風險極為重。縫合咬傷傷口時,需要進行充分的沖洗、清創,避免深部縫合(如果可能),預防性抗生素治療以及密切隨訪。

延遲閉合

6小時以上的傷口、易感染患者(如免疫受損、無脾或脾功能障礙、靜脈淤滯、成人糖尿病)的傷口不建議進行I期傷口閉合。早期治療中進行傷口清潔和失活組織清創,將咬傷傷口開放引流,定時更換敷料,至受傷 72小時以後可視傷口情況行延遲閉合。

預防破傷風

犬咬傷傷口屬污染傷口,感染破傷風幾率較高,應根據《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範(2019年版)》中附件1《外傷後破傷風疫苗和被動免疫製劑使用指南》進行破傷風預防。

預防狂犬病

犬咬傷是狂犬病發生的主要途徑,可能感染發病,應根據現行的狂犬病暴露預防處置的規範、指南進行狂犬病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