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或持續夜生活和工作的人群,發生房顫、冠心病的風險最高。”這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內分泌科陸穎理教授團隊最新的研究結論。相關研究論文日前發表在《歐洲心臟病學雜誌》上。

此次研究共納入國際生物樣本庫中約28萬名沒有心血管病史的受試者。在長達10年的隨訪觀察後發現,與正常人群相比,經常或持續夜生活和工作人群發生房顫、冠心病的風險最高,分別增加了12%和22%。科研人員同時發現,對於未達到理想體育活動量的人而言,終身夜工作的持續時間和頻率也均與顯著增加的房顫風險有關,在達到理想體育活動量的人群中該風險得到緩解。研究團隊推測,理想的體育鍛鍊目標(每週中等強度運動150分鐘或高強度運動75分鐘)可降低夜生活和工作對房顫風險的影響。

科研人員在進行了基因遺傳風險評估後還發現,無論是低、中房顫基因風險人群,還是高房顫基因風險人群,長時間、高頻率的夜生活和工作都會帶來顯著提高的房顫發生率。這一結果表明,在所有人群中,對夜生活和工作的管理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陸穎理教授指出,目前臨床對心血管疾病主要在二、三級預防上,該研究發掘的房顫新危險因素,將有力填補房顫一級預防這一空白,並引導社會更多地關注人們日常的生活作息。(胡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