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馬駿、孫穎團隊牽頭,聯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等單位,共同完成了一項大型前瞻性Ⅲ期臨床試驗,首次建立鼻咽癌放化療後使用卡培他濱節拍維持治療的新模式。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柳葉刀》。

由於鼻咽癌發病部位隱蔽,70%以上患者在就診時已經是局部區域晚期,治療效果差,需要使用放療聯合化療的綜合治療策略。卡培他濱是一種臨床使用多年的經典化療藥,與傳統化療使用最大耐受劑量治療腫瘤不同,通過低劑量、長時間口服的“節拍式”給藥卡培他濱可使其長時間維持在相對較低的血藥濃度,從而在持續抗腫瘤的同時降低毒副作用,尤為適合放化療結束後患者的維持治療。

馬駿團隊于2016年牽頭開展“節拍式”給藥卡培他濱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共招募了406名高危局部區域晚期鼻咽癌患者。該研究於今年順利完成,在根治性放化療後使用卡培他濱節拍維持治療一年的模式將3年無瘤生存率從75.7%提高到85.3%。同時,該模式安全性良好,與既往傳統化療約40%至80%的嚴重毒副作用發生率相比,該模式嚴重毒副作用的發生率僅為17%,患者可耐受。

“卡培他濱維持治療一年的總費用不足5000元,並且為口服治療,用藥方便,患者接受程度較高,其性價比和普及性不言而喻。”馬駿表示,該模式在顯著改善患者生存的同時毒副作用低,且使用方便、價格便宜,有利於向基層推廣和開展治療。

據了解,2019年,馬駿團隊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研究指出,臨床試驗證實,“吉西他濱+順鉑”的兩藥靜脈化療新方案可顯著降低患者遠處轉移風險,且治療期間毒副作用較小。國際指南也將“吉西他濱+順鉑”作為首選的誘導化療方案。

在此基礎上,該研究進一步解決根治性放化療後患者疾病進展的問題。在同期刊發的社論中,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Robert Kerbel認為,該維持治療新模式可改變臨床實踐,在為高強度放化療後的患者帶來生存獲益的同時,也建立了可惠及基層的抗癌模式。(記者朱漢斌)

相關論文資訊: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1)01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