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陽,草長鶯飛,正是生産好時節。

在平原示範區祝樓鄉産業扶貧基地——河南仕博生態農業公司蝴蝶蘭産業園,來自新城村的貧困戶潘樹婷徜徉在花叢間,在精心護理含苞欲放的蘭花。“俺在家門口就業,每天工作7個小時,收入90元。還不耽誤給孩子做飯、照顧家務。”祝樓鄉範圍內,像潘樹婷這樣在家門口産業園裏務工的貧困戶有100余人。

“産業是發展的根基,也是脫貧的主要依託。沒有産業帶動,就難以徹底脫貧;缺乏産業支撐,更難以持續脫貧。做好了産業扶貧,實現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就有了可靠保障。”祝樓鄉鄉長李海濤談起産業扶貧,如數家珍。

近年來,祝樓鄉努力尋找制約群眾脫貧增收的突破口,在持續鞏固傳統農業産業的基礎之上,把全鄉有勞動能力貧困戶102人分別登記造冊,探索公司與農戶特別是貧困戶的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實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紅”,讓貧困戶入股中有穩定收益。將扶貧資金提供給帶動能力強、産業基礎好的合作社,並將資金折股量化到貧困戶頭上,使這些發展能力差的貧困戶也能享受到股金分紅,同時貧困戶將土地流轉給公司或合作社來獲取穩定的土地租金收入,鼓勵貧困戶為公司或合作社出工來獲取工資收入。

當好“雙向服務員”,立足精準幫扶,實現貧困戶與帶貧企業的無縫對接。加強對貧困戶訂單式、個性化幫扶,同時,配置資源、騰籠換鳥,幫扶輻射面廣、帶動能力強、社會效益好的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專業大戶等。採取以獎代補、小額貸款、資訊技術服務等方式,有針對性地扶持貧困群眾能直接參與、直接受益、穩定增收的特色優勢産業項目。全鄉催生産業扶貧基地20余個。

當好“資訊傳導員”,立足轉移就業,實現貧困戶與企業的互惠雙贏。祝樓鄉堅持在就業上扶“崗”,更在創業上助“力”。一方面,通過開展送政策、送資訊、送技術、送項目等活動,引導和幫助貧困戶廣開創業就業門路,讓他們有業可就、持續發展。另一方面,鼓勵貧困家庭畢業生回鄉自主創業,最終達到“一人長期就業、全家穩定脫貧”的目的。依託轄區企業眾多優勢,組織開展“春風行動”“企業招聘活動日”等活動,先後轉移輸出勞動力1500余人,貧困戶實現有勞動能力的輸出全覆蓋,發放戶貸戶用小額貸款60戶123萬元。

當好“能力培訓員”,立足提升素質,實現貧困戶與企業的互為需用。“轉移輸出,不能靠短時的硬塞。只有提升就業者的能力和素質,適應企業需求,才能鑄造永恒發動機,源源不斷的輸出貧困戶動力。”祝樓鄉黨委書記劉紅剛説。根據群眾意願,祝樓鄉先後舉辦家政、電焊、面點和蔬菜種植、林木種植、動物疾病防治、農村電商示範培訓班10余期,建立面向農民的職業教育“培訓包”,採取“群眾點菜、專家主廚”的方式,組織“科技小分隊”,深入田頭地間,使農民朋友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幹就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