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年下來,不算在養豬場的收入,單就政府給我的轉移性收入將近兩萬元,滿夠用了。”12月6日,在冬日暖陽裏,陜西藍田縣楊頂村東南一隅的養豬場,78歲的貧困戶沈廣彥説。

楊頂村村兩委以及西安經開區駐村工作隊成員看望在豬場務工的沈廣彥(右一)

提起現在的日子,舒心的笑著,沈廣炎額頭上的皺紋也舒展開來。他滿懷感激地表示:這都多虧了西安經開區的幫扶,幫我們村上建起了養豬場,給我也在場裏找了一份活幹,收入也增加了。

與前多年相比,現如今沈廣彥的日子,不但衣食無憂,而且還有了余錢。2019年下半年,從學校畢業的孫女 (姓名)已經在西安康複路幫人賣服裝,每月也有2000多塊錢的工資,而自己在養豬場一個月下來也有1800元的收入,還有政府給的低保、養老、殘疾補貼、高齡補貼和3畝莊稼的收入。

2000年前後,一場急病奪走了沈廣彥兒子的生命,家中生活一下子跌入到谷底。“我剛駐村幫扶的時候,老人整天都是愁眉不展,每次入戶走訪的時候,老人很少與人説話,説道動情處,老人的老伴總是落淚”。經開區原派駐楊頂村第一書記桂斌回憶當時沈廣彥的情況説。“但自從精準扶貧開始以來,特別是經開區幫扶楊頂村以來,村上有了集體經濟,擁有了規模化養豬場、建成了光伏發電、還搞了一百畝花椒種植。即使已退出貧困戶,在‘四不摘’政策的保證下,年每人平均收入也在持續增加。”村委會主任沈向民介紹説。

“前兩天,村上給沈廣彥老人發放了養豬場5個月9000元的工資,年底還要發一次。這樣一來,貧困戶在脫貧攻堅中,特別是在村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得到了真正的實惠,幸福指數也得到有效提升。”經開區派駐楊頂村工作隊長陶鋆説。自2016年開展駐村聯戶幫扶工作以來,經開區注重各幫扶村産業發展,先後投入幫扶資金百餘萬元,用於楊頂村光伏發電、生豬養殖以及正在實施的花椒種植項目。在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的基礎上,在委?領導關懷、駐村聯戶幹部傾情幫扶下,通過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建立一支“永不撤走的工作隊”,促進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通訊員:張新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