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小戲是根植於人民生活中的戲劇藝術,因其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極具親和力的鄉音土語而被廣大群眾喜聞樂見。同時它又是樸素簡便、形象生動,最易被老百姓接受的思想教化形式。它所承載的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和文化形態,更重要的是承載著勞動人民的生活經驗、道德倫理、審美情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價值和文化基因。因此,關注民間小戲的生存現狀,從一定程度上來説,也是在關注我們的傳統文化命脈。

       從筆者近幾年對我省民間小戲的普查和調研結果來看,從國家到地方的具體政策為推進戲曲的傳承發展提供了利好政策和良好的氛圍,但在民間和基層,對民間小戲的保護、傳承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民間小戲的現狀

       在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的傳統戲劇中,民間小戲佔了相當大的比重。以我省為例,在10項傳統戲劇類國家級非遺名錄中,民間小戲佔此類總數的60%。由此可以看出,傳統戲劇中民間小戲的保護,應是非遺保護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

       據近年來的普查和調研發現,一些民間小戲劇種因受到現代娛樂方式的衝擊,都不同程度地面臨衰退的現象,有些劇種甚至僅由一兩個小規模的民營團體在支撐。因此,保護民間小戲,扶持民營演出團體,勢在必行。

       目前,民間小戲面臨的困境主要有:

       經費困境。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的本地優秀傳統文化經費支援比較到位,保護、傳承和發展情況相對較好;被列入省級非遺名錄的本地優秀傳統文化,由於各地經濟發展水準的差異,情況不盡相同,即使是同一劇種,處境也各不相同。經費的不足,致使許多關於保護、傳承、發展的設想落地實施有一定困難。加之目前傳統民間小戲市場萎縮,受眾狹窄,依靠“自身造血”來傳承發展已不太現實,導致民間小戲在傳承、創演等方面呈現才盡力乏,瀕臨消亡的境地。

       傳承困境。在當前娛樂方式多元化的背景下,在廣大農村,真正熱愛戲曲表演,主動學習戲曲藝術的人尤其是年輕人越來越少。老一輩戲曲名家多已作古或年事已高,加之一些傳承人傳承水準和能力有限,從省級到市(州)、縣、鄉、村,戲曲人才整體出現青黃不接乃至斷層的局面,特別是在戲劇編導、音樂、舞美等方面人才嚴重缺乏,這直接威脅到民間小戲的繼續存活。

       創新困境。一是創新能力不夠。多數民間小戲演出團體的演齣劇目都是複製、粘貼經典的傳統保留劇目,創新劇目不多,真正能吸引人並兼具思想性、藝術性、趣味性,與民眾現實生活相契合、具有親和力的原創作品少;二是盲目創新。近年來,個別民間小戲也走上了進行“大製作”,登向“大舞臺”的路子。由於主創人員對當地民間小戲的特質了解不夠,對藝術特色掌握不精,所創作出來的作品往往在思想、內容、藝術上缺乏特色。

       另外,缺乏專業保護人員,戲曲傳承又多數靠口傳心授,而傳承人的技藝只是局限于某一方面,傳承能力有限,缺少有效的激勵等,制約著民間小戲有效傳承。

       民間小戲的出路

       在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非遺保護工作方針的基礎上,儘快搶救、梳理、研究各地民間小戲的特質,挖掘其蘊含的核心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各方形成合力,以人為核心,提升保護傳承水準,使民間小戲得到有效保護,活態傳承,良性發展。

       多位一體,合力推進。在對民間小戲的搶救保護過程中,各級政府、主管部門、保護單位、學術研究機構、演出團體要形成合力,在政策法規,學術研究、戲曲藝術教育、劇目創作等方面形成多位一體格局,以試點帶動,從政策、經費、人才等方面給予支援,以課題項目的形式,進行廣泛深入的調研,在系統梳理調研成果的基礎上,對瀕危劇種在政策、資金等方面予以傾斜,進行搶救性保護;對於拯救瀕危劇種的成功實踐,進一步深入研究,使之成為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在更廣範圍內發揮示範作用。

       活態傳承,有效創新。創新是手段,傳承是目的。在充分挖掘民間戲曲這種文化形態的精神價值和文化內涵的基礎上精耕細作,找準與現實生活的契合點,把自己獨有的特色當作劇種的生命,做到活態傳承,有效創新,只有這樣,所創作的作品才更具親和力、感染力,讓觀眾不會有疏離之感。對從事劇目創作的人員,在充分保證民間小戲本質特徵的基礎上,通過培訓、劇本創作交流等學術活動開闊視野,提高創作水準,做好地方戲曲傳承和創新的雙向發展。

       重視人才,與時俱進。民間戲曲人才,包括戲曲保護工作專業隊伍、各級傳承人和民間藝人隊伍。加強民間小戲保護傳承人才隊伍建設,一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強非遺保護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保證各級保護工作機構配備專職人員,並能專學專用;二要提高傳承人才的責任意識。通過加強對傳承人的動態監管,要求傳承人應該以志願者的行為,維護公産的意識,履行契約精神,而不是把“傳承人”當做一種謀取利益和提高自身名譽的手段;三要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納入現代教育體制,培養出兼具一定理論知識與高超技藝的新時代傳承人才,以適應時代需求。

       廣泛宣傳,營造氛圍。為拯救、延續民間小戲的生命,避免民間戲曲劇種快速化地成為博物館藝術,省級層面要定期舉辦地方劇種展演活動,向觀眾展示劇種的經典劇目、藝術名家、新秀,激發演出積極性,促進這些劇種的創作和演出,擴大知名度;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戲曲,結合戲曲進校園,鼓勵和支援代表本土戲曲劇種的民營團體進校園,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戲曲、熱愛戲曲。同時加強對地方戲曲的宣傳、介紹,努力營造有利於保護和扶持地方戲曲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