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文化燦爛耀隴原(文化篇)

岷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民族黃河上游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遠在原始社會、母系氏族繁榮時期,先民們就在洮河兩岸辛勤勞作、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化。素有隴原古文明搖籃之稱的洮河流域,不僅孕育了聞名中外的馬家窯文化、寺洼文化、辛店文化,而且滋養和造化了絢麗多彩的洮硯藝術奇葩。

岷縣特殊且豐富的自然地理、歷史遺存、地域文化,飽受多民族民俗風情浸染,文化燦若繁星,數不清,理還亂,具有原生態的特質,它是從洮河流淌出來的,是從雪域高原奔涌下來的,是從歷史深處走出來的。

一條千里洮河,是一部文化史冊,你我兩手空空而來,卻可以滿載而歸。然而,洮河又是一部無字之書,擺放在中國西北部遼闊的桌案上,讓走進來的人們帶著心靈來解讀。

第一節歷史悠久,遺存豐厚

岷州是一塊古老神奇的土地。自古以來,這裡漢藏雜居,華蕃共潤,構成了中國西部一個奇特的文化板塊。她擁有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絢麗多彩的風光。

早在遠古時期就有先民在這裡生活,千百年來一直是西北漢藏聚合、農牧過渡,東西通達、南北聯結的門戶,歷史上被視為北蔽河湟、西控番戎、東濟隴右的邊塞要地。

岷州肇始於唐、興起于宋、繁盛于明、延展于清的“茶馬互市”曾繁華一時,使它成為名聒一時的“西北旱碼頭”。

縣名由來

岷縣,古稱臨洮,地處祖國大西北甘肅南部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匯處,是一個漢、回、藏、蒙古等多民族聚居的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文薈萃。

《尚書·禹貢》把全國分為九州,岷縣屬雍州地。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記·商君列傳》記載,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集小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岷縣就成了秦國最西邊的一個縣——臨洮縣。

古臨洮即今日的岷縣,在史籍中,作為縣級行政單位的臨洮,最早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王嬴政八年(前239年),嬴政平定其弟長安君成嬌的反叛後,“遷其民于臨洮”。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六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制,臨洮(今岷縣,下同)地屬隴西郡,是秦王朝直接管轄的最西縣治。《史記》對秦統一後的疆土有“西至臨洮、羌中”的記載,《晉書·地理志》用“西臨洮而北沙漠”陳述秦王朝的疆域。

臨洮稱謂直至西魏文帝時,置岷州及同和郡,遂改原臨洮縣為溢樂,為岷州治所。岷縣自戰國時秦國正式設縣置至北朝西魏以前,地屬關係幾經變化,但縣名始終叫臨洮。岷州稱謂直至民國二年(1913年),才改稱為岷縣,解放前為國民政府甘肅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

臨洮是曾經用過的地名,岷縣是當下正在用的地名,老地名與新地名之間,其所轄範圍並不完全重合。這些並不是我們一定要追究清楚的問題,臨洮也好,岷縣也好,總之,大致範圍就是今天的洮河上中游一帶吧。

岷縣歷史

岷縣歷史之悠久,可追溯到西元前623年。

西元前623年(秦穆公三十七年),岷縣進入秦國版圖。西元前221年(始皇二十六年),統一中國,秦朝的疆域“西至臨洮羌中”(《史記秦始皇本紀》),臨洮即今岷縣,羌中即今甘南。臨洮縣為今岷縣境內設縣之始。至西元544年,第一次設為岷州,因境內有岷山,故名岷州。   西元1073年(北宋熙寧六年),岷州下轄三縣、五寨、三堡、一監,分別為:祐川縣(今岷縣境內)、大覃縣、長道縣,臨江寨、荔川寨、麻川寨、閭川寨、宕昌寨。遮陽堡、谷藏堡、鐵城堡。滔山鑄錢監。南宋初移岷州治于白石鎮,後因“岷州”之“岷”字犯金太祖完顏旻名諱,遂改為“和州”但安徽也有和州,於是改稱西和州。南宋以後岷州地方多為西番所居,西元1271年(元世祖至元八年),劃岷州歸脫思麻路(今安多藏區)所轄,吐蕃等處宣慰使脫思麻路治岷州(今岷縣),轄岷州,領鐵州(治今岷縣維新鄉元山坪)。“路”為元代第二級建制。西元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在今岷縣設岷州衛,領西固城守禦千戶所(在今舟曲)。統屬於陜西都指揮司。   西元1730年(岷州衛改稱岷州,屬鞏昌府(治今隴西縣)所轄。   西元1913年),改岷州為岷縣。民國時,曾為甘肅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度屬武都地區,八十年代劃歸定西地區。今為定西市所管轄。

歷史遺存

洮河流經岷縣的地方,有許多文化遺址。茶埠山那樹扎遺址、梅川西壩遺址、中寨葩地坪遺址、維新卓坪遺址和維新與臨潭之間的齊家文化墓葬的發掘,有力地證明了早在新石器時代,岷縣境內就有人類居住。

岷縣具有1700多年曆史的鐵城遺址,600多年曆史的洮州衛城,見證著久遠的滄桑。絕版的洮河硯雕、雅麗的洮岷刺繡,悠揚的洮岷花兒,獨特的民俗風情,詮釋著燦爛輝煌的洮岷文明。

秦長城遺址秦始皇三十三年(西元前214年),遣大將蒙恬率三十萬眾,築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延袤萬餘裏。哪是秦長城西端起首之處?關於這個問題,近年來臨洮的學者作了一些有益的考察,成績是可喜的。但是,有些同志將古之臨洮混淆為今之臨洮。史學根據是不足的。我們不否認,現今臨洮有一段秦長城遺址,但那是秦昭王所築的,而始皇所築之城,則由於拓地甚廣,把起點延伸到了現今岷縣城西。 

據《元豐九域志》載:“熙州(現今臨洮)無古跡,秦長城在岷州界。”在唐代的《元和郡縣誌》、宋代的《太平寰宇記》、明代的《讀史方輿紀要》和今人王國良的《中國古長城考》等各種文獻都説:“秦長城的起點在岷縣”。杜佑《通典·州郡典》岷州條下説:“秦長城在郡西二十里之崆峒山,自山旁洮水而東,即秦之臨洮郡至此矣。”崆峒山即岷縣城西大溝寨的五台山。這裡是洮河轉彎處,與岷山鄉的跌馬遺址相對,大溝寨山下之鐵關門村,就是秦長城的起點。這裡在過去都有標誌,後被鄉人毀掉。秦長城起于岷縣,有大量的遺物、遺址可證。一是岷縣有大量的秦國貨幣。西元1947年,岷縣中堡村發現一秦代窯藏,出土的秦半兩銅錢達數萬枚;二是有分佈廣泛的秦瓦遺存。大量的秦瓦布點頗廣。城東的龍望臺、白塔寺以及城北岷山鄉的板達溝,都屢見不鮮。岷縣城內,冶家崖文化堆積層(今岷縣醫院內),秦瓦更多,歷歷可數;三是岷縣北部山區遺存有大量的人工壕溝。卓坪壕溝位於卓坪西北側,距縣城約40公里。壕坎由兩部分組成,一條沿山脊西南側向下延伸,過二級臺地直達洮河灘頭,長約4公里,當地群眾稱其為“古城壕”。另一條位於山腳前緣,在溪溝邊與古城壕相接,向西北延伸至馬連灘村南,長約1.5公里,當地群眾稱為“胡道”。古城壕寬5—11米,深度多在5米以上,壕底被村民開墾,辟為農田。當地村民言稱“古城壕亙古就有”,我們從採集到的瓦片推斷,這是秦人的遺址。秦長城起點在十里鄉之鐵關門,卓坪一帶的壕溝則為有力的證據。長城遺址在岷縣,起首處也在岷縣,不容置疑。    

葩地坪遺址

位於岷縣中寨鎮葩地村。東依固堆山,西臨中寨村,南為珠子溝,北靠中寨河。南北寬 200米,東西長 500米。內涵石器和陶器,彩陶的比例大。北面山腳處多墓葬,出土的文物有長頸鼓腹,飾火焰紋彩陶壺,為甘肅“仰韶文化”馬家窯類型, 1982年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宋·滔山監舊址  

據《宋史·地理志》上説:“宋神宗元豐四年(西元1081年)岷州設滔山監,銅、鐵錢並鑄。有元佑、紹聖、大觀等年號,歲鑄數十萬貫”。《地名大辭典》中説:“滔山監,古址在今甘肅岷縣西”。關於滔山監的地點,近年來一些研究古錢幣的專家,多次來岷縣考察。有人説:“《地理志》記載不詳,根據《文獻通考》應在城西一百五十步,一步五尺,可能在岷縣城外之西。”其實錯了,它在岷縣清水鄉之清水村。據考證:步,是水邊停船的地方。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在《永州鐵爐步志》中説:“凡舟可靡而上下者曰步”。古時,清水村是唐代中原王朝與吐蕃會盟劃的分界線,背山面水,地勢險阻。這一帶橋梁少,皮筏木排在洮河之中引渡者十余處,清水村距岷州城約十五公里,歷史上也曾有過繩船。這裡有能工巧匠從事鑄造業。明清以來他們鑄造銅、鐵器的“拜”,就是宋時制錢的器具。當時鑄造的錢幣,上至臨潭冶力關,下至岷州城,皆有實物出土可證。清光緒十六年(西元1890年),有茍姓在岷州城北挖地窖得熙寧鐵錢數十萬,粘連成塊,後被地方官員熔鑄為鐘,懸于神仙洞。建國後1989年4月,臨潭縣冶力關出土的一萬餘斤“至和重寶”,背面鑄“滔”字,就是明鮮的例證。 

山那樹扎遺址  

位於岷縣縣城北10公里茶埠鎮洮河西岸的一級臺地上。東臨洮河,南為將臺小學、西為樹扎村,北為山那村。遺址東西長1000米,南北寬500米,文化層距地表0.5—3米,地表有豐富的彩陶片,黑色彩繪,並有少數的變體鳥紋和寫實蛙紋圖案。還有較多的石器、骨器和陶器出土。據暴露的器物分析,有廟底溝、石嶺下、馬家窯三種類型。1982年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崖遺址  

位於岷縣中寨鎮紅石崖村。東依紅崖村,南臨洮河,西為馬崖溝,北為太平山。地表有豐富的彩陶片、紅陶片及漢代神紋瓦片,有完整的陶器出土。1982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壩遺址  

位於岷縣梅川鎮下西壩村。東靠學校南臨洮河。有齊家類型的洮片暴露。1982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塔山遺址  

位於岷縣中寨鎮下白塔村。東依白塔村,南臨馬崖溝,北為水溝。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100米,有齊家、寺洼類型出土。1982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姚莊遺址位於岷縣茶埠鎮姚莊西南100米處,為一齊家文化墓葬區。黃土斷層中可見灘村咀咀坡下的臺地上。東臨洮河,南為草灘溝。斷面有灰層及人骨架暴露,出土有寺洼文化的馬鞍形口沿陶罐,也有較多的齊家文化陶片。1982年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岷州鐵城----

一座走入蘇軾筆下的洮河古城。

這是一座地處深山峽谷中的古城,夕陽西下,余暉照在殘垣斷壁上,一股蒼涼撲面而來……

這是一座引起蘇軾關注的古城,洮河滾滾,濤聲隱約,這座地處西北的古城,為何會走入蘇軾的筆下呢?

鐵城遺址在岷縣維新鄉境內,距離岷縣縣城大約50公里。鐵城,這個並不常見的名字,乍一聽有點城堅似鐵的感覺。

出岷縣向北而行,走上20多公里,經過茶埠等幾個小村鎮,就是梅川鎮,鎮子中間有一個三岔路口,我們向西洮河而行。這條路是通往鐵城最近的,也是最好的路。維新鄉在岷縣縣城的西北方向,卻在洮河南面。

穿過維新鄉,不遠處就是坪上村。從村子中間一條極其狹窄的衚同中拐進去,穿過村子就是後山了。沿山路而上,這是一段十分陡峭的路,可以通到鐵城。

鐵城其實是半山腰處的一個臺地。我們所走的小路,就是當年守軍曾經無數次往來的小道。城修建在臺地中一塊相對高的臺子上,從一處緩坡上去,眼前是一處極其廣闊的平地,有數千平方米之廣,儘管已經變成了農田,但我們依舊能感受出古城當年的情形。

古城大部分毀於幾十年前,僅僅保存下來了兩段城墻殘跡。沿著田埂,我們走向了古城最後的殘跡處。田埂邊散落的礌石,半截磚瓦,隨處可見。越接近城墻殘跡的地方,殘片越多,甚至出現了各種陶片。

撿起了幾塊瓷片,有遊牧民族用過的高腳器皿,也有來自關中耀州窯的殘片,還有明清民間用青花瓷碎片,古城就在這些碎片中和我們無限地接近了。

自秦代以來,鐵城曾經發生過許多著名戰役,至今在山野田地裏還有斧鉞矛盾殘留,隨近村民在耕作田間時或撿到戈、劍、刀等古代兵器。鐵城,因宋代置鐵城堡而得名,早在宋代以前漫長的歷史時期中,鐵城一帶戰火頻仍,浪煙遍野,尚武氣息濃烈。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有詩云:“大漠凡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渡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輝。”描寫了這塊土地上戰爭的悲壯與慘烈。

第二節人文岷州,詩詞之鄉

岷縣自古就是羌、藏、回、蒙、漢等多民族雜居區,源遠流長的歷史和多民族長期共存的現實孕育了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洮岷花兒異彩紛呈,洮硯工藝巧奪天工,湫神祭祀神秘古雅,民間傳説底蘊深厚。無論是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美術、民間舞蹈還是民間工藝都特色鮮明,獨樹一幟,璀璨奪目。

人文歷史----

岷縣史稱岷州,居山川之險,捍衛中原,自古就有“西控青海,南通巴蜀,東去三秦”之説。岷縣與武山接壤,是三國古戰場之地。後來陜西、河南、四川、青海、西藏等地客商往來頻繁,一度成為“茶馬古道”和隴上商貿流通重鎮,由此聚集了天南地北的人,政要、客商、文人、俠客、僧侶,各色人等,無所不有,曾有“宮廷菜”在這裡落地生根,他們共同創造了這方地域獨特的文化氛圍,他們的後代至今留在這裡。“署茶總人諸蕃市,胡馬常從萬里來”,是對那時商貿活躍的真實寫照。今天,岷縣被譽為“西北小香港”,或許是商埠重地的歷史延續。

種誼之戰。這裡地處臨潭、卓尼、岷縣三縣交界處,按照鄉親們的説法“雞叫一聲三縣鳴”。沿著洮河而下,往前走不了多遠就是臨潭陳旗磨溝遺址了。這裡是近年發現的一處很大的齊家文化遺址,曾經還被評為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可見這塊地方,人類至少已經生活了四千多年了。

據《宋史·地理志》記載,鐵城始建於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不久就被吐蕃將領鬼章所佔據。據説城內有座龍興寺,寺院的規模很大,有兩根鐵制旗桿,遠近聞名,故而人們把古城叫做鐵城。

走到古城的東北角上,最後的兩處殘垣斷壁前,三塊巨大青色石條依次擺開,上面堆放著村民們耕地時翻出來的殘損建築材料,看得出來村民對這座千年古城有著很深的情感。

這裡地處洮河南岸的第一級臺地上,居高臨下,俯視著整個洮河川,滾滾而來的洮河水,穿過兩山之間的峽谷,碧綠的河水,淡黃色的沙灘,構成了一幅幅絕美的圖案。山佔據了最為險要的地勢,城控山扼河,的確有著不同一般的氣象。和鐵城緊緊相連的是,發生在元祐二年的那場突襲之戰。就在這場突襲戰中,鬼章倉皇而逃,最後在距離鐵城不遠的寨子中被宋軍生擒。民間傳説,當時鬼章率殘兵敗將,煮了一隻羊,準備休息,結果羊肉未熟,宋軍已至。

鬼章是青唐角廝羅政權的一個地方首領,也叫青宜結鬼章,史書中也寫作果莊。北宋熙寧元年,王韶上《平戎策》,建議朝廷欲取西夏,當先復河、湟,則夏人有腹背受敵之憂。這就是史書上説的熙寧開邊。

鬼章是青唐吐蕃首領角廝羅政權瞎氈的一名大將。熙寧七年(1074年)二月,王韶收復河州(今甘肅東鄉西南)、岷州(今甘肅岷縣)後,鬼章屢次侵擾河州,還給河州知州景思立寫了一封信挑釁。景思立忍無可忍率六千人進攻鬼章,鬼章率二萬餘人包圍了宋軍,景思立、王寧、走馬承受趙元凱等人戰死。鬼章聲勢大增,引起朝廷的重視,成為重點打擊的對象。

熙寧九年,鬼章進犯五牟谷被當時的岷州知州種諤所擊敗,至此,鬼章的勢頭才被遏制。種諤人稱洛陽名將,曾以計迫降西夏將領嵬名山,克米脂城,又敗西夏援軍八萬于無定川等等。鬼章自然不是他的對手。

元祐二年(1087年)四月,鬼章再次挑起戰爭,遊牧在河湟地區的吐蕃部搖擺不定,十之七八已同意作為鬼章的內應。岷州知州種誼獲知消息後,將這一情報上報朝廷,宋軍才下決心反擊。八月,宋軍岷州行營大將種誼和姚兕兩路出擊,圍攻鬼章。宋軍在歸順的吐蕃部族的引導下,趁著大霧接近鐵城。面對突然而至的宋軍,鬼章部眾大為驚恐,宋軍不僅拿下了鐵城,而且斬首數千,洮水為之不流。

在河湟即將糜爛的情形下,宋軍突然反敗為勝,擒獲了鬼章和其他9位吐蕃首領,不能不説是喜從天降,消息傳到汴京,驚動京城,一片歡騰。

蘇軾之詩。撿到一塊黑釉高腳器皿殘片,很是高興,準備帶回去作為標本。高腳器皿顯然是遊牧民族使用的器物,底部高而厚,是為了便於放在草地上,盛放食物不倒。這塊殘片和鬼章究竟有沒有關係我們就不知道了。

無疑,這場大戰宋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而且擒獲了敵軍眾多首領,但要説洮水不流則是人們的誇大之詞。鬼章被擒獲後,這年九月就被解送到了京師。

鬼章前後盤踞鐵城一帶達十一年之久,四處征戰,烽火遍佈,人們不堪其苦,宋軍能輕鬆攻佔鐵城和鬼章部眾的厭戰情緒也有關係。鬼章被送到京師後,北宋朝廷舉行了規模盛大的活動慶祝勝利。蘇軾、黃庭堅等人都寫了詩詞歌賦,記述這件事情。蘇軾還專門寫了一篇《論鬼章疏》,提出安邊息民,解仇結好。鬼章後被安置在汴京,于元祐六年病逝。

蘇軾的《獲鬼章二十韻》中寫道:“青唐有逋寇,白首已窮妖。竊據臨洮郡,潛通講渚橋……慎重關西將,奇功勿再要。”顯然蘇軾也擔心,奇兵不可久,提出“奇功勿再要”的忠告。黃庭堅也為此寫了一首詩:“千仞溪中石轉雷,漢家萬騎搗虛回;定知獻馬胡雛入,看即稱觴都護來。”

一座西北大地上的城池,就此和大文豪有了些許關係,這讓岷縣人榮耀千年之久。明代,岷州進士劉綸曾動員鄉民們建了一座亭子。亭子在岷州城外的東山下,亭子周圍修建了土墻,引入了流水,春夏時,花盛開,很多文人墨客在此遊覽,人們觀魚賞花,彈琴讀書,是很愜意的。人們把這裡名為“東崖草堂”,也是從蘇東坡的東坡草堂而會意為東崖草堂。時間越久,蘇東坡給岷縣的印痕越深。

明代於敖是岷州城南中堡村人,明代正德十一年(西元1516年)丙子科進士,曾寫了一首《鐵城》詩,中有這樣的詩句:“無人肯説平戒事,禾黎夕陽鳥數聲。”道出了對往事的感懷。

千年歲月早已將鐵城的棱角抹去了,只有控山扼河的形勝不變,後人的追思傷感依舊。

洮硯軼事

文人愛硯,自古皆然。史載蘇東坡、王安石、柳公權、黃庭堅、米芾、元好問、趙孟頫、李日華等政客文人皆嗜硯為寶如命,演繹了洮硯史上的風流佳話。

金•元好問在《賦澤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硯》一詩小序中説:“王將軍為國開臨洮,有司歲饋可會者六百鉅萬,其中于中國得此硯臺也。”這裡所謂的“六百萬”涉及到一段歷史故事。説的是宋神宗啟用王安石變法,推行青苗、募役、保甲等新法,以增強國庫資財。王安石派遠在熙河的心腹大將軍王韶開發洮河鴨頭綠洮硯。在王韶的幕僚中,不乏舞文弄墨的“才士”和精鑒博古的“雅人”,他們為了對上爭寵取悅,窮攝奇珍異寶為朝廷進貢,以求進階,洮河綠石硯就在這時盛行起來,進而成為中國四大名硯之一了。洮硯開發的歷史,是與王韶開發熙河路聯繫在一起的,與王安石和蘇軾黨閥之爭休戚相關的,也與蘇、黃爭硯有關。

史傳,王韶將親信趙懷玉精製的一方洮硯呈送王安石,王安石因其不肖之子王雱與媳婦長期不和離婚,王安石隨將此硯送與王雱媳婦龐氏,龐氏在離開王家的路上一怒之下把綠石硯扔到了河裏,恰被王安石的好友劉昱打撈出來,如獲至寶,但又碰到了黃庭堅,黃庭堅要開眼界,劉昱忍痛割愛,奉送黃庭堅,黃庭堅大聲疾呼:“此無價之寶也,蓋世無雙!”黃庭堅因深知柳公權《論硯》之説:“蓄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後始重端、歙、臨洮。”隨即説“物以稀為貴,貴在傳人,方能流芳百世。如此無價之寶,早已彪炳史冊,且放我處,讓它名揚天下!”劉昱無奈,隨向黃庭堅索要字畫,黃庭堅即寫詩一首:“久聞岷石鴨頭綠,可磨桂溪龍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試飽霜秋兔毫。”此後,黃庭堅日夜玩味,鑒賞不已。

後來,黃庭堅因知蘇東坡鍾情洮硯,又欽佩蘇東坡才學,有將洮硯贈與蘇東坡,蘇東坡慷慨陳詞:“洗之礪,發金鐵。琢而泓,堅密澤。郡洮岷,至中國。棄矛劍,參筆墨。歲丙寅,鬥南北。歸予者,黃魯直。”黃庭堅欣然答曰:“寶劍贈烈士,名硯送文豪,乃人生之大快事也!”

又到後來,王安石聽説蘇東坡得一寶“洮河鴨頭綠石硯”,因黃庭堅作詩,蘇東坡題銘,禮部郎中晁補之、太常少卿張文潛等捧場,一大幫文人學士去慶賀,洮硯身價倍增,上升為國寶,王安石如夢初醒,恍然大悟。又因覓材制硯,為國聚財,王安石與蘇東坡為硯而爭,隨後升級為政見之爭。

今天,我們要説洮硯,就不能忘記蘇、王硯之爭,有王安石,才有熙河的開發,洮硯藝術的興起;有蘇東坡,才能使洮硯製品走向繁榮,為國人所共識,從而名垂千古,成為無價之寶。

神話傳説

歷史上,岷州人崇拜水神,俗祀18位湫神,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民俗及民間信仰活動,相沿至今。每年正月十五至十七日,是祀湫神的鼎盛日期。諸“湫神”皆坐八抬大轎,鳴炮起身,鳴鑼開道,其儀仗有旗、牌、幡、傘等,類似封建官吏出衙禮儀,18位湫神各有固定的街區和路線,地方民間燈火也按湫神出巡路線開展。凡湫神所至街區,各住戶均燃鞭炮相迎,以至炮屑佈滿街道。在12個固定的街端路口,還佈置有大型的“架花”和“鬥花”(由眾多花炮編制而成的排花),供湫神出巡時同時燃放。

明代遺物據考證十八路湫神形成時間為明代早期。明史有“岷州十八族、洮州十八族”的記載,稱其為“西羌”,其中列傳二十八載:“西番,即西羌,族種最多,自陜西歷四川、雲南西徼外皆是。其散處河、湟、洮、岷間者,為中國患尤劇……”。十八湫神很大程度上是藏羌文化的遺存,同時也雜糅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徵。比如這十八路神祇大都是歷代的忠臣良將,有三國的龐統、姜維,宋代的宗澤等,這都是受漢文化影響而形成的。

每年農曆五月初分佈在境內的18位湫神(龍神)全駕出巡,全程巡域。位於其巡行路線上的村莊分會定點祭祀,祈祝豐收,這樣在祭祀地點便形成點蠟、求神、發願、唱花兒的大小會場達四十多處,其中心五月十七二郎山花兒會的規模最大。

2008年,寫有敕文的石碑十八位湫神祭典,被甘肅省列為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歷史人物

歷史上,岷州大地曾出現過許多著名的人物,他們或為民請命,或守疆拓土,或文韜武略,或建功立業,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傳説故事。

大禹據元和郡縣誌載,禹治洪水,西至洮水之上,見長人,受黑玉書于斯水上。孫星衍曰:“《尚書》禹錫玄圭是也”。守敬按:“《尚書璇璣鈐》載:禹開龍門,導積石,玄圭出,刻曰,延喜玉,受德天賜佩”。

《遁甲開山圖》載:禹遊于東海,得玉圭,碧色(引見《後漢書·張衡傳》注)。又遊龍門口,神采玉簡授之。禹執簡,平定水土(引見《路史後紀》注十三)。皆不載至洮水受黑玉書事,未詳酈氏所本。《寰宇記》載:溢樂縣,本秦之臨洮縣,岷山在縣南一里,山黑無樹木,其西有天女神,洮水經其下,即夏禹見長人受黑玉書處。

董卓董卓(?-192),字仲穎,隴西臨洮(今甘肅省岷縣)人。東漢末年少帝、獻帝時權臣,西涼軍閥。官至太師,封郿侯。原本屯兵涼州,于靈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亂時受大將軍何進之召率軍進京,旋即掌控朝中大權。其為人殘忍嗜殺,倒行逆施,招致群雄聯合討伐,但聯合軍在董卓遷都長安不久後瓦解。後被其親信呂布所殺。

於敖於敖,字伯度,號疊川,岷州城南中堡村人,明代正德十一年(西元1516年)丙子科進士。任戶部浙江主事,升山西大同府知府,直隸霸州副使。旋升山西布政使參政,調湖廣廉訪使,分察各道。尋任山西右布政使,拜僉都御史,經略易州,轉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昌平、大同等處。

於敖為人孝義,克己奉公,對下寬仁厚德,所過之處,人皆讚揚。嘉靖時,分守冀南,駐汾州。去世後,葬于現今秦許鄉上阿陽村山上。其詩作《鐵城》廣為流傳:列嶂崔擁鐵城,秋風拂馬漫傷情。無人肯説平戒事,禾黎夕陽鳥數聲。

貂蟬中國歷史上“四大美女”之一。古臨洮,今甘肅岷縣人。據清代無名氏《錦雲堂·連環計》記載,原名任紅昌,精通西涼歌舞,才藝俱佳,膽識過人。後遭戰亂奔走,經司徒王允恩養,收為義女。董卓入洛陽後,王允欲殺董卓,使貂蟬巧施智謀,深入虎穴,活動於呂布與董卓之間,借呂布之手置董卓于死地,客觀上對東漢政權的存亡起了一定的作用,人稱之“巾幗英雄”。

詩詞之鄉

甘肅岷縣地處偏僻,生活苦寒,曾被稱作“中國西部角”。曾經有一段“充軍”和“發配”的特殊歷史,把犯罪者發往岷州一帶偏僻之鄉,或戍邊,或作戰,或勞役。有一位清廷的道臺,名叫赫赫,係皇親貴族,到岷縣後,帶來了皇家宮廷菜的做法,也將一種獨特的拳令----“摶拳”,教給了當地的人們,流傳至今。同時,充軍和發配到這裡的還有軍旅、文人墨客等,他們也創作了大量的描寫邊塞風光和殘酷戰爭的詩篇,共同豐富了中國邊塞詩的寶庫。這些詩篇,為這片土地積澱了豐厚的沃土和養料,成就了今日的詩詞之鄉。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岷縣文化事業日趨繁榮,特別是傳統詩詞創作十分活躍,創作隊伍陣容強大,優秀詩詞作品不斷涌現,不論從數量還是品質、從內容到形式都有了一定質的躍遷。先後出現了鄭文藝、包容冰(舍利)、景曉鐘、包孝祖、辛忠俊(鐘兆)、潘碩珍、閆守忠(海鬱,回)、李廣平、包柱生、買自強、吳朮勤、盧兆平(盧龍)、褚居盛、李建鷹、高雲(回)、袁想珍、韓明、李玉賢(回)、陳然、王永明、車義常、孟醒、高耀庭、雷撞平、何水明、梁太平、張廣智、李強、周國棟、包瑞(包藝容)、杜振中、孫立本、魏建軍、王淑霞(女)、包文平、趙永剛、王瑩芝(女)、溫維剛、李馬文、肖含亮、張元、王小紅、楊江勇、汪前兵、石世軍(藍毒)等詩人,編輯出版了《疊藏河》、《岷陽詩詞》、《岷州文學》等詩文集30多部,出版個人詩集近60多部,創編校報校刊20多種,極大地豐富了岷縣詩詞文學寶庫,形成隴上一道亮麗的文化高地。

岷縣詩詞多有原始性、生態性、古樸性的風味,反映民生、民風、民願,體現鄉情、鄉土、鄉愁,亦如《詩經》,來自民間,腳沾泥土,接近地氣,有著賦、比、興的原生性創作手法,像風、雅、頌般的民間歌謠。近年來,岷縣詩詞創作隨著時代的變遷更具特色,充分反映了岷縣的人文、歷史和環境,提高了岷縣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了地域文化的繁榮發展,為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化岷州實至名歸。2016年8月,岷縣被甘肅省詩詞學會授予“甘肅省詩詞之鄉”稱號。2018年5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聯合國民歌考察採錄基地”。

第三節風雅洮硯,魅力千載

硯,乃文房四寶,具有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在中華文明的長河中,留下了不朽的印記。自史前時期起,硯與中國傳統文化一路相隨,走到了今天,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符號、一個意緒、一種象徵。

硯,有一個擬人化的美稱,叫“即墨侯”,寓意極高的社會地位。硯,傳萬古而不朽,歷劫難而如常,流千古而永存,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的見證者、傳播者、創造者。

洮硯,從開源到現在,至今已隨著中華文化傳承了千年之久。據地方誌記載,洮硯始刻于唐,興盛于明清兩代。在歷史的煙雲中,撥開雲霧,你總能看見它的身影。

硯史溯源

在中華文房四寶中,硯的出現很早。它的使用歷史可追溯到史前文明時期。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的各種彩陶,圖案鮮明,豐富多樣,黑、黃、綠、白、褐等色圖案表現出明顯的筆畫痕跡。彩陶顏料的使用,間接證明了硯的出現。

先為石器,後為磨刀石,而後才有洮硯。從原始石器,到磨刀石,直至制硯,歷經數千年的發展演變,洮硯及其石材確實有其輝煌的歷史,在中華文明史上,佔有獨特的席位,閃耀著歷史的光芒。

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陜西臨潼仰韶文化姜寨遺址中,發掘出一套完整的彩繪陶器的工具,其中包括石硯、石蓋、研磨棒、黑色顏料(氧化錳)以及陶質水盂等五件。姜寨石硯的發現,把硯的使用歷史定位在了距今5000多年前。姜寨石硯,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石硯,堪稱硯的鼻祖。

在河南安陽殷墟的商代婦好墓中,也發現了調色盤、磨盤和墨棒,是硯臺的前身。另外,已出土的商代甲骨文玉片朱書筆跡、陶片墨書筆跡,再次證明了殷商時期硯的使用情況。

已出土的戰國時期文物中,湖北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墨和硯石,四川青川木牘、天水放馬灘秦簡、湖北郭店楚簡分別代表的秦、楚兩國的書法墨跡,都可以説明,硯與筆一起,在戰國時期已經廣泛使用。

東漢劉熙的學術名著《釋名》中對硯的解釋是:“硯,研也,研墨使和濡也。”由此可以説明硯的功能,同時也説明硯在漢代已廣泛用於研墨、書寫活動中。大量出土的漢代簡牘書法墨跡,有力地證明硯臺在當時已經普遍被使用。

漢代,硯臺不僅得到普遍使用,製作觀念和技藝也有了飛躍性的發展,出現了具有裝飾、美化意味的圖案。

硯臺,從史前時期、商周時期具有研墨這一個功能的“研墨器”,發展成為兼有審美功能的藝術品,成為文房四寶的前奏。就其本質而言,漢代的硯,已與今天的硯沒有什麼差別。

唐宋時期,隨著文化的發展繁榮,在硯臺的製作技藝、品種開發、品鑒欣賞等方面,都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發展時期。三大名硯、四大名硯的出現,標誌著硯文化的成熟。文人墨客除用於研墨外,還將硯用於鑒賞、饋贈、收藏和研究。

明清時期,硯文化進一步發展繁榮,製作技藝也有了長足發展,硯作為藝術品的功能更加突出,成為一種重要的收藏品,文化界對硯臺的收藏、鑒賞、品評蔚然成風,硯臺的使用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

民國時期,人類發明瞭新的書寫工具--鋼筆、圓珠筆。由於其攜帶便利、書寫方便,對書寫環境條件沒有較高的要求,很快受到知識階層的歡迎,迅速、廣泛地進入了社會生活之中。而毛筆在書寫環境、攜帶條件等方面的要求較高,書寫速度不及鋼筆、圓珠筆,因而大大落後於時代要求,在日常書寫活動中逐漸被冷落。與毛筆不可分離的硯臺,也因此逐漸退出了日常書寫活動,只在文人墨客和一些特別愛好的人群中使用。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硯臺的實用功能雖然逐步減弱,它的收藏、鑒賞功能和作為高雅饋贈品的社交功能,卻隨著社會經濟在發展、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而不斷凸顯。

風華洮硯

洮硯出河底,

天精地氣億萬年。

石工歷艱險,

割雲上青天。

潤如玉,

綠如藍,

盡留風韻在人間。

硯,在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文化意義。悠悠五千年,硯幾與華夏文明同生。自硯誕生以來,人類便跨入了文明的門檻,可以説,硯就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

自此以後,在中華大地上,《詩經》、《離騷》、《春秋》、《史記》以及大量的唐詩宋詞、詞曲歌賦等千古絕唱便不絕於耳。從此,便有了顏歐柳趙,便有了《蘭亭序》、《祭侄文稿》、《肚痛帖》、《鴨頭丸帖》以及真草隸篆等書法藝術翰墨飄香;還有那《洛神賦》、《八十七神仙卷》、《五牛圖》、《溪山行旅圖》、《清明上河圖》等驚世卷軸一一向世人展開。

硯的誕生,使中華先民沐浴著文明的朝暉,逐漸步入了寬廣、宏博、繁茂的大幹世界。

四大名硯之説,始稱于唐朝,為甘肅洮硯、安徽歙硯、肇慶端硯、山東紅絲硯,並稱為中國四大名硯。洮硯從歷史走來,一步一步,步履蹣跚;一年一年,飽經風雲。走出了洮河,走出了黃河,走出了甘肅。宮廷的秘籍有它的桂名,文人的案頭有它的馨香,藏家的寶庫有它的芳容。

在1300多年的漫漫生涯中,“色香如故,墨韻流轉”的一方方洮硯見證了山川的榮枯、時代的更疊、世事的興衰。它用它高貴的品質、細密的紋理、別致的色澤,引發了人們的艷羨和垂青,堂而皇之地躋身於中國四大名硯之列。

石頭本是方外物,與紅塵的相遇,自然少不了人與自然的邂逅。而有關洮硯的由來,有這麼一個説法:曾經生活在洮河流域的人們多以農牧為生,而在這遠離中原的荒涼之地上,慢慢地也出了一個書生。那個年代,每個文人墨客都夢想能擁有上好的筆墨紙硯,尤其是一方硯,但是洮河地處偏遠,置購起來總有太多的不便。一日,書生在洮河邊上散步,無意間發現河邊的一塊石頭,石頭如玉一般墨綠,在洮河的波光凜凜中,石頭上的水紋著實讓書生心動。於是,石頭由方外來到了紅塵,借著細膩的石質,酷愛寫文作畫的書生將石頭用在了研墨上來。石壁潤滑,研出來的墨汁竟毫無雜質,這讓書生高興了很久。後來,書生遠遊,將那方陪他舞文弄墨的青石帶出了家鄉。在京城,書生巧遇了文豪蘇東坡。同為好文之人,難免少不了一番揮毫,就這樣,甘肅洮硯進入了名家的眼界。漸漸地,洮硯以色綠如藍、質潤如玉、石紋如絲、淬筆如錐而名揚天下,同廣東端硯、安徽歙硯、山西澄硯走到了一起,並稱為中國四大名硯。

洮硯自唐代成名後,成為文化名人、政要重臣、民族英雄乃至帝王將相等的“雅玩”。他們或賦詩、或題銘、或著文,留下了數不盡的詩篇佳句。

千百年流傳下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妙語,佐證著洮硯的歷史地位與評價,令我輩無不讚嘆欣賞。從唐代起,就有文人的詩詞歌賦,或記載,或讚頌洮硯,使洮硯千百年來以其優良的品質、特徵、色澤、地位,以及收藏價值,閃耀在文苑硯林,堪稱中國名硯。

這些古往今來的詩詞歌賦,既是洮硯歷史地位和價值的很好佐證,又是今人研究洮硯、傳承洮硯、弘揚洮硯,使洮硯文化發揚光大的珍貴文獻資料。 

唐•柳公權的《論硯》雲:“蓄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後始重端、歙、臨洮。”

宋•米芾《硯史》:“通遠軍覓石硯,石理澀可礪刃,綠色如朝衣,深者亦可愛。久則水波間有墨點,土人謂之‘湔墨’(湔作濺)。有紫石,甚奇妙,而考者與墨鬥,而漫其者滲墨。無光其中者甚佳,在洮河綠石上,自朝庭開熙河始為中國有。赤紫石色玫玉,為硯發墨過於綠者,而不勻凈又有墨者,戎人以礪刀,而鐵色光肥,亦可做硯而堅不發墨”。

宋•蘇東坡《魯直所惠洮河石硯銘》:“洗之礪,發金鐵。琢而泓,堅密澤。郡洮岷,至中國。棄矛劍,參筆墨。歲丙寅,鬥南北。歸予者,黃魯直。”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有詩云:“久聞岷石鴨頭綠,可磨桂溪龍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試飽霜秋兔毫。”

宋•黃庭堅《以團茶、洮河綠石硯贈無咎、文潛》:“洮河綠石含風漪,能淬筆鋒利如錐。請書元祐開皇極,第八思齊訪落詩。”

宋•黃庭堅《以古詩謝王仲至惠洮河礪石、黃玉印材》: 

洮礪發劍貫虹日,印章不琢色烝粟。(或作蒸粟) 

磨礱頑頓印此心,佳人詩贈意堅密。

佳人鬢雕文字工,藏書萬卷胸次同。 

日臨天閒豢真龍,新詩得意挾雷風。 

我貧無句當二物,看公倒海取明月。

宋•晁補之《贈戴嗣良》長詩:

東坡喜為出好礪,洮鴨綠石如堅銅。

從公請礪歸作硯,聞公嘗諫求邊功。

宋•晁説之《晁以道硯銘》:“惟矩也有隅,惟深也有潴,策勳于文書。惟重也不反側,惟溫也文明之澤,君子以媲德。西在臨洮,其所從來遠矣!毀璞而求之,成圓器者鮮矣!藏器待時,勿急勿遲,勿抵勿墜,勿盜勿誨。”

宋•晁無咎《硯林集》中有詩並銘:“洮河石貴雙趙璧,漢水鴨頭如此色。贈酬不鄙亦及我,刻畫無鹽譽頃國”。

銘曰:“洮之崖,端之谷,匪山石,唯水玉。不可得兼,一可足溫。然可愛,目鴝鵒,何以易之,鴨頭綠。”

宋•張孝祥《李周翰所藏洮石銘》:“出河西之結錄,(疑為綠),薦中洲之隱君,蓋未始用吾力也,不必發于硎,若夫抵節礪行,不見其穎,則所以表一世而無群者耶。”

宋•張耒《以黃魯直惠洮河綠石,作米壺硯詩》:

洮河之石利劍矛,磨刀日解十二牛。 

千年虎地困沙礫,一日見寶來中州。

黃子文章妙天下,獨駕八馬森幢旒。 

平生筆墨萬金值,奇謀利翰盈篋收。 

誰持此硯參幾案,風瀾近乎寒生秋。 

抱持投我棄不惜,副以請詩帛加璧。

明窗試墨吐秀潤,端溪歙州無此色! 

宋•洪咨夔《洗硯詩》:

自洗洮州綠,閒題柿葉紅。

一塵空水月,百念老霜風。

鈍菊淒猶蕾,顛桃艷己叢。

幹流千萬變,誰實主鴻濛。

宋•陸游《劍南詩稿》中有詩句雲:

玉屑名箋來濯錦,風漪奇石出臨洮。

詩後原注曰:“張季良寄洮硯,何元立寄蜀紙”。

宋•趙希鵠《洞天清祿集》:“除端、歙二石外,唯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耆舊相傳,雖知有洮硯,然目所未睹,今有綠石名為洮者,多是澧石之表,或長沙山谷石,澧石潤而光,不受墨,堪作砥礪耳。”

宋•范大成《石湖嘲峽石》詩中雲:端溪紫琳腴,洮河綠沉色。

金代•雷淵《洮石硯詩》:緹囊深復有滄州,文石春融翠欲流。退筆成邱竟何益,乘時直欲利吳鉤。 [注]作者雷淵,字希顏,金代渾源人,官至翰林修撰。緹,桔紅色。

金代•元好問《元遺山詩集箋注》卷三《賦澤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硯》:

舊聞鸚鵡曾化石,不數鸊鵜能瑩刀。 

縣官歲費六百萬,才得此硯來臨洮。

玄雲膚寸天下偏,璧水直上文星高。 

辭翰今誰江夏筆!三錢無用試雞毛。 

題下原注曰:硯有銘雲:“王將軍為國開臨洮,有司歲饋,可會者,六百鉅萬,其于中國得用者,此硯材也。”硯作璧水樣。

金代•馮延登《古今圖書整合》硯部藝文《洮石硯》:

鸚鵡洲前抱石歸,琢來猶自帶清輝。

蕓窗盡日無人到,坐看元雲吐翠微。

明•高濂《燕閒清賞箋》:“洮河綠石色綠微藍,其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出陜西(其時洮州屬陜西轄制),河深甚難得也。”

明•高濂《燕閒清賞箋》題《洮河綠石硯》:“此洮河綠石硯也,光細如玉,無少差異,唯不及玉之堅耳。色如新綠,芴翠可愛。以之方碧,碧沉而深;以之方菜,菜淡而不艷。真研中寶也。”

明•董其昌《筠軒清密錄》:“青州紅絲石一,洮河綠石二、端溪石三。歙州石四、鹱屯石五,皆石也。”

明•董其昌《筠軒清密錄》:端石之亞,又洮河綠石。     

明•李日華讚洮硯詩:

于闐之詩,洮去不遠。

玉之支庶,散佈流衍。

千波所淘,萬沙作輾。

霜斫無聲,與雲有渰。

每一啟奩,白虹在檻。

明•吳景旭《宮辭——西溪叢語》《辨硯詩》:“青州石一、洮河石二、端溪石三、歙洲石四。”

有詩讚道:

延英引對綠衣郎,紅硯宣毫各好床,

天子下簾親自問,宮人手裏過茶湯。

明•吳景旭《宮辭》:

洮水來西傾,鐘靈産綠沉。

肌如蕉葉嫩,色比栗亭深。

從今懷寸璧,助我老來吟。

明•曹昭《格古要論》:“嘗聞洮河綠石,色綠如蘭,其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岩。出陜西臨洮府大河深水中,甚難得也。”

清《四庫全書》:“洮石硯,出洮州衛,通志宋蘇軾為之銘。洮河之珍,硯中神品。”

清•沈青崖:

吾家詩祖黃魯直,好奇亟稱洮河石;

吾友臨洮舊使君,贈我一片寒山雲;

金星雪浪魂暗驚,恍惚噴沫聲相聞;

欲書元佑開皇極,愧我健筆非蘇門。

清•沈青崖《洮硯詩》:

洮水來西嵹,鐘靈産綠沉。

孰雲用武國,偏有右文心。

湍瀨疑浮磬,菜光類耀金。

肌如蕉葉嫩,色比栗亭深。

鱗跡傳驪窟,波紋寶墨林。

從今懷寸璧,助我老來吟。

清•朱彝尊咏洮硯詩:

東北之美珦玗琪,綠如隴右鸚鵡衣。

琢為平田水注茲,三直六草無不宜。

清•吳士玉咏洮硯詩《漪綺含風洮州珉》:

松花江水鴨頭綠,寶氣熊熊學綠玉。

翠蛟飛涎噴津足,誰探珠宮斫鱗室。

片璧截來光眩目,元公長嘯詩興新。

寶物落手如有神,漪漪含風洮州珉。

玉堂洗出蠻溪春,書房驚起歙州龍。

拂拭試近親玉案,青青圓荷跳珠亂。

易水松肪剡溪蔓,擘破碧煙初染翰。

波濤驚翻掃電光,欻穿溟澤接混茫。

清•吳鎮《馬銜山玉篇》載:“初見洮水之洮石,鴝鵒斑點鸚鵡綠。”

清•黃宗羲咏洮硯詩:

古來硯材取不一,海外羌中姿求索。

今人唯知端歙耳,聞見無奈太近窄。

水岩火眼既難逢,龍尾羅紋亦閒出。

遂使頑石堆幾案,僅以階礎相甲乙。

猶之取士止科舉,號嘎雷同染萬筆。

雞舞甕中九萬里,鼠穴乘車誇逐日!

吾家詩祖黃魯直,好奇亟稱洮河石。

既以上之蘇子瞻,復與晃張同拂拭。

欲使蘇門之文章,大聲挾洮爭之力。

吾友臨洮舊使君,贈我一片寒山雲。

金星雪浪魂暗驚,恍惚噴沬聲相聞。

欲書元祐開皇極,愧我健筆非蘇門。 

清•錢謙益《洮河石硯歌》:

君不見——      

本朝輿圖軼秦漢,洮河今為圖西岸。

肅慎苦矢恒來庭,丁零牛羊可並案。

洮河之研玉比堅,逾羌絕寒來幽燕。

廣廈細旃曾貯此,抱罕西傾在眼前。

白山小奴遊魂久,傳烽漸近登津口。

高麗繭紙但職責,鼉肌島石煩戍守。

老夫捧硯自躊躇,拂拭還君三嘆余。

豈知飛檄磨崖手,牘背相隨獄史書。

清•乾隆御筆欽題《西清硯譜•佛手柑形洮硯銘》:“臨洮綠石,有黃其標。似松花玉,珍以年逢。比之舊端,郊寒島瘦。聊備一品,圖左史右。”

清•張鑒則以詩讚洮硯為舉國之首:

我聞德壽日寫經,一百九硯同繁星。

採來寧向洮河綠,琢出渾似端溪青。

清•汪元綗《題梨雲書屋》:

何事朝來早放衙,文窗昨已護輕紗。

琢成綠石閒臨帖,賦就貪泉靜煮茶。

雨後看山添翠黛,夜深留月伴梨花。

縱教身是邊城客,但得鍵關似到家。

注:汪元綗,江蘇常州人,康熙二十八年任岷州撫民廳主薄。

清《四庫全書》載:“洮石硯,出洮州衛,通志宋蘇軾為之銘。洮河之珍,硯中神品”。

民國韓軍一《甘肅洮硯志》雲:“洮石品上者,扣之有清越鏗亮,玉振之聲。著水磨墨,相戀不捨,但覺細膩,不聞磨聲”。又雲:“崖石之文理佳者,如薄雲散開,縹緲天際。或花紋微細,隱約浮出。或有水波瑩回,似川流一脈。或色沉綠,通體純潔無痕,瑩潤可觀。或水氣浮津,金星點綴,石嫩如膏,按之溫軟而不滑者。凡此數類,皆津潤涓潔。綠顏如茵,雖暑之盛至,貯水猶不耗,發墨庶乎有光”。

民國《西北論衡》載:“臨潭城北喇嘛崖,屬楊復興土司之拉卜什旗(老噢什旗)管轄,産有水成岩之洮硯石,為國內文房鑒賞玩品。石帶綠色,質含水分,注墨于內,經久不涸。”邑人有詩云:

鸚鵡佳色自洮來,壓倒端溪生面開,

取出綠波猶帶水,女媧留得補天材。

又詩:

洮硯質如何?黃膘帶綠波,

終日水還在,隔宿墨猶活。

近代詩人劉光裕文:“洮石品上者,扣之有清越鏗亮、玉振之聲。著水磨墨,相戀不捨,但覺細膩,不聞磨聲。上品石硯,亦可從其音聲中辯其異同而判別其出産于何處。顧非久驗,益莫能辯。須用上等精製香墨,注入清澈之洮河水研磨。不可恣用惡墨,亦不可在硯池內久留集墨,而應像呵護有生命的鮮花、名卉及樹木一樣精心保養”。

郭培元《論洮硯》:“世人知洮硯之妙,至有勝端歙之處。自宋以後名隱而不顯者,因地處邊陲,得之不易,兼無專書著錄之故,非才不良也,誠為憾事”。

趙樸初詩曰:

風漪分得洮州綠,堅似青銅潤如玉。

故人萬里意殷勤,勝我荒齋九年蓄。

西北東南辟硯田,精工方欲奪前賢。

看教墨海翻瀾處,噴薄風雷震大千。

又詩云:

何年生成石一方,近似生寒須映窗。

一潭凈水碧如玉,借得春風寫春風。

國畫大師黃胄:

萬古硯石,磨硯為寶,

昔日珍品,今日更好。

書畫家胡絜青(老舍夫人):洮硯瑰寶

軍旅書法家孫毅:古樸典雅,洮硯生輝。

書法家沈鵬:

岷山千里雪,洮水萬縷情。

花兒歌盛世,洮硯傳美名。

書法家陳元凱:華夏瑰寶,古硯重輝。

廣西黃龍言詩:

洮硯由來名顯赫,騷人墨客讚聲頻。

玲瓏剔透潤如玉,典雅豪華姿動人。

九九青龍迎慶典,方方民族凝愛心。

堪稱世上奇珍寶,實用美觀永保存。

甘肅隴南高國榮詩:      

山山蘊石石無名,綠玉潛洮水有靈。

細琢精雕成至寶,豪江一曲隴原情。

甘肅平涼戴笠人詩:

隴原洮硯工藝精,千古絕技久傳聞。

中華民族大團結,九九歸一獻奇珍。

浙江周明道詩:

洮石材成追琢餘,規模雅合伴琴書。

波涵鴝鵒雙晴合,水注蟾蜍一滴蘇。

墨海傳名揮寶篆,良田得歲勝經畬。

甘肅馬樂庸詩:

九龍洮硯九龍飛,萬里相迎港九歸。

去汲香江芳清水,好研朱墨寫春暉。

甘肅高國榮《洮硯銘》:

洮州之硯,自古一雄。精雕細琢,巧奪天工。

玉口呈祥,金珠巨龍。鳳鳴九州,國運昌通。

孝感天地,浮雕鏤空。花容富貴,嬌艷彩虹。

亭臺樓謝,鳥語花紅。山光水色,褶褶其中。

洪波涌起,且看刀工。悠哉遊哉。歌心咏志。

河北陳白丁《洮河綠石硯歌》:“少時,業師贈端溪硯曰:‘天下佳石頗多。江西婺源之歙,青州之紅絲,肇慶之端,皆文房妙品。余最相戀者,洮河之硯也。其綠如蘭,潤如玉,呵之凝水,握之即濕未嘗見得,恨恨之!’戊子春客居安次,右文堂主人于臨洮得佳石頗多,贈洮河綠石硯。攜歸試墨遠在端溪坑仔之上,始信古人之語實不欺我。遂作洮河石硯歌以迎之”。

古今端歙説不休,天青唐眉實難求。

李賀初識端州色,露骨堅來玉自愁。

西江春漲桃花水,浸入石中胭脂流。

坡公最喜歙龍尾,色淡青黑湛如水。

眉尚甲痕彎似月,石質溫潤泛青灰。

才子盡道江南好,西北愁苦人煙少。

北方天生綠漪石,耆舊相傳無價寶。

綠如蘭,潤如玉,紋理如雲卷飄渺。

兵士取來礪矛劍,文吏要試秋兔毫。

龍華殿上墨初成,不數鸊鷉可瑩刀。

石蒼湔墨見文心,春風不解雪山春。

海岳狂筆掃翰墨,朝夕不棄硯相親。

誰持此硯參書案,西羌雪水暗驚魂。

風瀾直起洮河底,恍惚滾滾聲相聞。

而今沉綠常在手,筆落素娟龍蛇走。

文種不絕留石中,銅釘巧布如星斗。

平生唯求書與畫,塵俗萬事不出頭。

誰信石中有真樂,墨海直做逍遙遊。

君不見,

昔日鸚鵡曾化石,白骨無跡石不朽。

甘肅李德全《洮硯銘》   

洮河綠石,中華名硯。藝齋瑰寶,歷久源遠。

儲墨不耗,淩冬不寒。色香如故,墨韻流轉。

綠如洮水,潤似和田。波痕漣漪,黃標金燦。

俏色天成,銅釘墨點。流光溢彩,柔嫩可鏨。

鏤空懸雕,氣勢壯觀。精刻細鏤,神靈活現。

騰龍舞鳳,修竹幽蘭。八仙慶壽,松鶴延年。

風華雪月,神州江山。巧奪天工,古樸雅典。

翰墨書香,文脈流傳。家藏洮硯,陋室洞天。

甘肅李德全《洮硯賦》     

洮河綠石硯,誕于喇嘛崖。甘肅之南部,卓尼之洮硯。溯西傾余脈以迂廻兮,陟石門金鎖之峻峭。援喇嘛懸崖之嵯峨兮,涉洮水長河之激流。千錘萬鑿以斧斤之考,辟阻探險以冥幽之危。然石沉大河之底,隱現罅隙之間。惟茲石之珍瑋,藏之愈艱。蓋世之奇偉瑰怪者,或隱于林,藏于山;或沉于水,混于沙,世人莫之知也。洮河綠石,開鑿漢唐,享譽海內外,稀世之奇石哉!

洮硯貴如何,黃膘帶綠波。厥名鴨頭綠,色潤如碧玉。硯質最堅膴,紋理舒璘光。摛洮水之雕飾以涌波痕,流黃膘之輝採以曜光華。如匯百溪之涓流,似繞千山之雲霞。厚蘊神山之氣脈,深浸岩泉之柔漣。採陰納陽,咀華含英。色清朗以光輝,澤溫潤以生津。貯墨不耗而歷寒不冰,澀不留筆且滑不拒墨。撫之滲水,呵之凝珠。同皖山之歙,並靈岩之辟。古往今來,得之無價。或列案牘墨軒,或藏曹倉杜庫。此乃國之精粹,文房瑰寶。

自宋至今,歷久彌珍。靜觀紋理,自然天成。猶似涓涓清泉,飛花濺玉,心曠神怡;忽如大河奔流,驚濤拍岸,激情澎湃。更有能工巧匠,摭穎圖新,鏤空懸雕,弘博精微,精美絕倫。或是龍飛鳳舞,嫦娥奔月,黛玉葬花,踏雪尋梅;或為梅蘭竹菊,琴棋書畫,神州江山,華夏河岳。出神入化,不拘一格。洮河綠硯,如詩如畫。靜若青竹凝露兮,空谷幽泉以泠泠;動若長風破浪兮,波瀾洶湧以浩浩。千姿百態,萬種風情。神形兼備,楚楚動人。碧荷含露兮青翠欲滴;翠柳輕飏兮清涼習習;竹影搖風兮月華似水;蒼松遒勁兮頂天立地。妙筆生花,畫龍點睛。神龍昂首以騰衝霄漢,鴻鵠振翮以翱翔九天;長城萬里兮錦繡中華,日月同輝兮江山如畫。思邈邈以抒懷,情融融以疏曠。

智而臨硯,仁以賞墨。揮毫書赤壁,潑墨繪八駿。文房抒胸臆,墨軒著春秋。華夏文明五千年,洮硯翰墨留青史。

“蓄硯以青州為第一,降洲次之,後始重端、歙、臨洮。”大書法家柳公權的《觀硯》為迄今所見對洮硯最早的評價,那個“寫盡八缸水,硯染澇池黑”的書法名家,自然能將硯臺的好壞看個通透,以柳公權所述四硯為中國四大名硯,古今向來沒有異論。蘇軾,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書畫家,一個詩、文、書、畫無所不精的奇才,評洮硯曰:“洗之礪,發金鐵。琢而泓,堅密澤。郡洮岷,至中國。棄矛劍,參筆墨。歲丙寅,鬥南北。歸予者,黃魯直。”

北宋另一著名詩人、書法四大家之一的黃庭堅,賦詩:“久聞岷石(或作岷右)鴨頭綠,可磨桂溪龍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試飽霜秋兔毫”。

北宋著名鑒賞家趙希鵠《洞天青祿集》雲:“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綠石,北方最貴重,綠如藍,潤如玉,發墨不減端溪下硯,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為無價之寶。”

金代元好問《賦澤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硯》曰:“舊聞鸚鵡曾化石,不數?鵜能瑩刀。縣官歲費六百萬,才得此硯來臨洮。”

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有詩云:“久聞岷石(或作岷右)鴨頭綠,可磨桂溪龍文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試飽霜秋兔毫”。這是最早概括、定位洮硯特徵的詩論。

陸游《劍南詩稿》中有詩句雲:“玉屑名箋來濯錦,風漪奇石出臨洮。”

張耒《以黃魯直惠洮河綠石,作米壺硯詩》:“洮河之石利劍矛,磨刀日解十二牛。千年虎地困沙礫,一日見寶來中州。黃子文章妙天下,獨駕八馬森幢旒。平生筆墨萬金值,奇謀利翰盈篋收。誰持此硯參幾案,風瀾近乎寒生秋。抱持投我棄不惜,副以請詩帛加璧。明窗試墨吐秀潤,端溪歙州無此色!”

雷淵《洮石硯詩》:“緹囊深復有滄州,文石春融翠欲流。退筆成邱竟何益,乘時直欲利吳鉤。”

馮延登作詩《洮石硯》:鸚鵡洲前抱石歸,琢來猶自帶清輝。蕓窗盡日無人到,坐看元雲吐翠微。可見當時雖行業斷續不整,但文人藏家對洮硯的追捧、渴望更加迫切。

經此,宋朝蘇軾、黃庭堅、陸游、張耒等人都對洮硯推崇備至,歷代詩家的歌咏不止,洮硯身價一哄而起。

試想,世間還有那個物件,讓詩家文人寫下如此繁若浩瀚星辰的詩詞文賦。在那個“風流”著稱的時代,用洮硯淬筆,這是一件很有格調的風雅趣事。

洮硯開發

洮硯已走過了千年歲月,在歷史的定格裏,石頭記的結尾還是“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嗎?從出産洮河硯的甘肅岷縣出土的大量五、六千年前的彩陶來看,當地人使用毛筆的歷史是與彩陶彩繪同期的,因此洮硯的産生有可能比唐代還要早。

2010年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洮硯文化》一書,刊載民俗專家李璘所撰《洮硯文化及其形成》一文,所記:“從考古資料可知,石質硯始見於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先民們在陶器上繪製圖案時,要使用顏料研磨器,從而出現了原始硯。在西安半坡和臨潼姜寨等遺址發現的原始硯為凹形石盤,並有研磨杵。此類硯,在甘肅境內也有發現。”

洮硯開發較早,在宋初就聞名於世,歷朝歷代作為貢品而顯赫于當時宮庭或權貴之書房中。金朝詩人元好問就曾有詩曰:“縣官歲費六百萬,才得此硯來臨洮”,繼之宋時大書法家黃山谷又對洮碩有“洮州綠石含風漪,能澤筆鋒利如錐”的評價,益發驗證了洮硯的優異。蘇軾的《洮硯銘》:“洗之礪,發金鐵。琢而泓,堅密澤,郡洮岷,至中國”的題記,更加讚譽洮硯的膚理縝潤,色澤雅麗。元明的以後的讚譽更是連聲不輟,而且日本昭科14年出版的《書苑》封面上就連刊有“宋洮河綠石大硯”的原物照片,又説明洮硯在國外的影響之深之遠,至今仍在我國、日本、東南亞及世界各國作為珍品收藏使用或饋贈。

縱覽洮硯的開發歷史,跌宕起伏,波瀾壯闊。

唐代成名。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論硯》記道:“蓄硯以青州為第一,絳州次之,後始端、歙、臨洮。”這是對洮硯最早的記載。唐代石制名硯的發展迎來了成熟期,端硯、歙硯、洮硯與澄泥硯並稱中國四大名硯也開源於此時,使得大唐成為石質制硯開始一統天下的標誌性時代,洮硯、端硯、歙硯逐漸取代各類材質的名硯,至今不可撼動。

宋代盛名。宋神宗熙寧四年〔西元一0七一年〕王昭于征戰中在洮河邊,被宋神宗任以秦風路經略使司,收復河隴,築古渭堡為通遠軍。王昭于應朝中恩旨,選用當地特産洮硯作為皇宮貢品,並贈予各大文豪,立即被蘇軾、黃庭堅、陸游、張耒一般文士所賞識,倍受寵愛。洮硯身價一哄而起,珍貴無比。

元代斷續。金大定十四年起(南宋淳熙二二年、西夏乾硝五年、西元1175年),洮州地盤分別為金、西夏及洮州番部十八族所有。部落間輪番作戰,早復晚失。老噢什地區(今洮硯)名義上同時受趙土司(當時已降金)、金熙河路、西夏國河湟諸路管轄,但因地處偏隅,誰也不管。洮硯礦區的真正主宰、所有者仍是當地部落的小首領。此階段戰事紛遝,交易經營渠道又梗塞不通,洮硯石料礦的開採、制硯業幾乎陷於中斷、停頓的狀態。

明清盛況。明洪武二十一年(西元1378年),洮州資堡部落首領昝南秀節投誠內附,總兵李文忠申報朝庭,賜昝南秀節洮州千戶所世襲百戶。于原番部十八族中實授百戶轄民統之,老噢什附近居民中也有部分屬民,洮硯石料礦也即為其開採、製造貢品而效力了。明正德初年,土司旺秀調京晉見,被賜姓楊名洪,自此稱卓尼土司為楊土司、亦稱卓尼所有轄區的所有百姓為楊家百姓、洮硯石料自此即為“楊家洮硯”了。

歷代楊土司深知洮硯的珍貴,對礦區開始嚴加管理,規定:凡採石者必須以土司衙門的尕書(相當於今之介紹信)為執照,知會駐納兒村的老噢什旗總管,再由總管通知達窩村的採石工去採石。絕不允許其他人無照採石。達窩村民除擔負採石任務外,同時負有監視、保護石窟的職責,經常派出專人守護,“但聞竊石之聲,即糾合村民,前往制止,絲毫不予通融”。

為了加強對礦區的管理和保護,防止當地村民和外來人等的非法採石,土司和當地的頭目除採取嚴厲的行政手段外,還通過寺院等宗教機構,傳播封建迷信思想來束縛人們。他們在洞窟門邊的石岩上鑿一塊極大的喇嘛爺神碑。購石者必須在採石前向“喇嘛爺”獻上一隻綿羊,並在碑前祈禱祭祀後,才能進洞採石。否則,據説不僅採不出好石,而且還要遭到不幸,當地還要遭受冰雹之災。對這些迷信觀念,誰也不敢貿然去作試驗,民工們深信不疑,不僅自身不敢絲毫觸犯,並且嚴格制外人,不得擅自行事,有違神明。土司的這一措施,適應當時、當地政教合一的社會制度,雖帶有一定的欺騙色彩,但不失為一種可行的管理方式。在此階段內,洮硯石料的濫採亂掘現象得到了控制。石料得到規範管理的同時,洮硯製作、貿易也迎來空前盛況,洮州、卓尼、岷州(今岷縣)、狄道(今臨洮)、鞏昌(今隴西)、河州(今臨夏)、蘭州分佈著繁多的雕刻工人和貿易往來。

民國衰落。民國後期,朝政腐敗,橫徵暴斂,更加戰事不斷,烽煙四起。土司為了八面應付,誰也不敢得罪,只有加重對其屬民的盤剝和榨取。作為貢物的洮硯,年貢數猛增。石料需求、開採量也相應增大,對礦區的管理逐漸趨於混亂,採掘全以眼前利益為準,殺雞取蛋,資源浪費嚴重。很多中、下品石料得不到綜合利用,全被棄擲、風化。數眼優質礦石洞窟被毀壞、坍塌而不能採石。洞窟、岩坑無長遠規劃,僅容單人爬出爬進,更談不上什麼安全保護設施了。整個礦帶,在十數年間被鑿剝得坑坑洼洼、瘡痍滿目。

解放後興起。建國初期,岷州大地普遍成立了農業合作社,洮硯礦區隨著生産資料所有制的變化而歸農業社集體所有。石料亦由集體採取,作為集體的一項副業收入而出售經營,礦區管理又逐漸趨於穩定,混亂局面也予以扭轉。一九五八年初,“引洮上山”工程動工,整天炮火連天,土石飛揚。沿工程渠線的山坡村寨多被土石掩埋,無人再顧及洮硯石料的存亡了。喇嘛崖也被當時“讓高山低頭、河水讓路”的氣勢所攝服,乖乖讓人腰斬了自己,就連歷來讓人頂禮膜拜的“喇嘛爺”神碑也被炸得不知去向。原有的採石洞窟被碎石流砂淹埋。在近乎兩年半的日月裏,人們一方面被當時的狂熱氣氛所陶醉,忘乎了洮硯;另一方而被引洮工程的炮火所阻隔,斷了流通渠道。致使洮硯石料的開掘和雕琢幾乎中斷。

1960年初,引洮工程在嚴酷的自然災害面前被迫半途下馬。當人們從狂熱中醒來後,面臨的是生存的威脅和挑戰。生存慾望驅使硯鄉的人們在令人頭暈目眩的喇嘛崖畔,重新踩出了一條比以往更危險、更崎嶇的小路。在半崖的流砂、滾石中,又鑿出了幾個僅容人身軀爬行的縫,在這些毫不惹人注目的洞穴中,重新採取出了稀世珍寶——洮硯石料。

洮硯石料採集的艱難迫使洮硯事業的發展在往後的幾十年中風雨飄搖。期間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熱愛洮硯的雕刻師,為洮硯的傳承與發展做出卓越貢獻。但由於喇嘛崖、水泉灣一帶石材已無法人力獲取,致使很多喇嘛崖、水泉灣一帶之外劣質石材涌出市場,對洮硯的發展造成巨大的衝擊。

2010年,國家正式收回洮硯劣質石材的礦産--岷縣禾馱鄉、西江一帶,以及唯一一處洮硯頂級石材的礦産--卓尼縣喇嘛崖、水泉灣一帶,並通過國家招拍挂公開招拍,停止開採岷縣石材,讓洮硯劣質石材得到流通的遏制,並科學開採卓尼縣喇嘛崖、水泉灣一帶頂級石材。現在,“老坑洮硯”項目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化發展項目,進入科學開發軌道。

洮硯和敦煌是甘肅兩張最具代表的名片,由老坑洮硯品牌雕刻大師創作的“洮硯上的敦煌”系列作品敦煌菩薩硯贈與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反彈琵琶硯贈與日本前首相竹下登。

洮硯行銷

明洪武二十一年(西元1378年),洮州部落首領昝南秀節投誠,洮硯重新回到了貢品的行列,比及清朝,洮硯的貿易與製作得到了一個空前的發展,洮州、卓尼、岷州(今岷縣)、狄道(今臨洮)、鞏昌(今隴西)、河州(今臨夏)、蘭州等地的洮硯雕刻與貿易也進入了一個盛況空前的時代。

解放前,洮硯石料和刻製的硯臺銷售渠道主要是洮州、岷州、河州設立的茶馬交易場所進行,再有各地商販往外界輸送,流向全國各地,增加了洮硯的銷量,提高了洮硯的知名度。每逢一些大的集市和物資交流場所,也有一些硯工攜帶自己加工好的硯臺自行出售,亦有一些商販收購轉賣,亦有途經該地的遊客購買了,帶往他處或者當禮品饋贈親友。

抗日戰爭前,洮硯逐步外銷,河北、江蘇、廣東、四川、陜西等地居多。1990年起,除個體加工外,民間自發的小型洮硯加工廠也相繼出現,洮硯銷售市場輻射蘭州、北京、杭州、敦煌等地,省內不少旅遊景點都有洮硯陳列和出售,品種繁多,備受國內外遊客朋友的喜愛。

民國後期,烽煙四起,原先作為朝廷貢品的洮硯,在軍閥橫徵暴斂面前,石料開採量猛增。而在殺雞取卵的採掘中,整個礦帶,在十多年間竟被破壞地滿目瘡痍,洮硯行銷一度衰落。建國初期,洮硯礦區在公有制改革的浪潮中成了農業社的財産,洮硯製作也得以在集體勞動中重見了天日。然而,在時代的瘋狂中,洮硯終究還是經歷了數十年的風雨飄搖、興衰沉浮,洮硯行銷國有化。

20世紀60年代初,國家在加強經濟建設的同時,文化藝術事業有了突破性發展,為洮硯業開發帶來更大的生機。這個時期,洮硯生産出現了以廠社形式集中生産資料和硯工的生産實體。各類聯合體的工廠、車間式的授徒方式打破了子承父業、祖輩沿襲的傳統。

1964年,卓尼縣曾以民辦公助的形式辦起洮硯鄉納兒洮硯生産合作社,培養了一批洮硯雕刻藝術的新人。同年春,甘肅省手工業管理局在蘭州舉辦全省工藝美術展覽,其中由臨潭縣手工業聯社送展的新制洮硯和民間收藏的舊洮硯受到省城文化藝術界極大的關注和讚賞。同時,在國營企業中,甘肅省工藝美術廠組建的洮硯雕刻車間也帶動了洮硯産業的發展。

“文革”期間,洮硯鄉地方政府將各家各戶的硯工們組織起來,集體開採硯材,加工生産和銷售洮硯。當時作為“四舊”的洮硯,在市場上的需求很有限,無論是私營還是國營的洮硯生産單位都受到了影響和衝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以來,黨和國家逐步加大了對民族文化藝術事業以及傳統工藝的重視和保護,打開了國內外市場交流的窗口,甘肅洮硯得以迅速發展,各項政策給予洮硯及其文化以充分發展、積極探索和廣泛傳播的機遇和空間。

長期以來,洮硯的生産以家庭作坊、集體辦廠和全民辦廠三種形式為主,尤其家庭作坊式的生産加工更是普遍,在各個歷史時期均表現出極強的生命力。它們多數是利用農閒季節、天陰下雨時,甚至茶余飯後的空閒時間雕刻,並製作出了一批精品硯。家庭作坊在洮硯生産實體中的産量也很可觀,産品銷售渠道靈活,銷路暢通,價格穩定、適中,隨著市場的發展,也自然形成了産、供、銷為一體的流水線。

改革開放以來的這一時期,也是歷史上洮硯石開採量最大的時期。洮硯礦石年均開採石料超過50噸,製作硯臺年上萬件,成品遠銷日本、新加坡、南韓等國家和地區,受到國內外朋友的普遍歡迎,洮硯的製作進入了歷史的鼎盛時期。這是洮硯製作史上出現的第三次高潮。

富有1300多年洮河浸養、文化濡染的洮硯藝術,在洶湧澎湃的歷史長河中,他它的原産地,伴隨著小作坊、老工匠那叮噹作響的鑿石聲,年復一年,緩慢發展。猶如雙輯漫舉的一葉扁舟,循著漫長的小溪,時疾時徐,逶迤而行,終究建造不了堅固宏偉的大船,難以形成頂風博浪的氣勢;又似竹笛一曲,雖飄來悅耳悠揚的清音,卻演奏不出雄渾高亢的樂章。冥冥之中它似乎也在等待著與時代和開拓者的呼應與契合。

1997年,為慶祝香港回歸,甘肅省人民政府贈送香港特區政府由趙成德雕刻的一方“九九歸一硯”,一舉揚名。之後,附麗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歷史潮流,國內掀起了“洮硯熱”,硯鄉人民的積極性被空前調動起來了,幾乎家家戶戶從事洮硯加工生産,形成了“全家上陣,老幼皆能,誰閒誰動手”的局面,將制硯作為一條脫貧致富的道路。硯材産地周邊的卓尼、岷縣、臨潭、臨洮四縣,有上萬人活躍在採石、制硯、運輸、銷售産業上,形成了一支洮硯産業大軍。個體硯工隊伍迅速成長,出現了不少專業村、專業戶,僅在蘭州經銷的門市部就達200多家。至今,洮硯鄉一帶,只要門口堆放有洮硯石,便知這家有刻硯人。

20世紀80年代後,洮硯的藝術風格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雕刻單硯成為一種潮流,講究線條圓潤,手法細膩,題材豐富。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硯臺産量的增加以及受利益驅動的影響,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急功近利、不求品質以及價格不穩的現象,造成硯石資源的極大浪費。

2008年6月,甘肅洮硯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成了國之瑰寶的同時,洮硯也成極盡雕鏤下的文化危機,引起了有識之士的深入反思。工藝傳承----

歷史上,洮硯雕刻工藝技術的傳承與發展,多為家庭作坊家族性傳承模式。父傳子、子傳孫,個別例外師帶徒傳向外姓。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傳統模式制約了雕刻技藝互學互鑒,互促互長,因而少有工藝大師出現,而且從未形成洮硯文化百花齊放、産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局面。

1926年,韓軍所著《甘肅洮硯志》記載:清同治年間,洮州(今臨潭縣)新城藥王廟李主持琢石制硯,富有巧思,當時尊為“能手”,被譽為制硯之宗匠。其後,光緒年間有李鬱金香、王式彥等巧匠。

近代以來,洮硯工藝傳承,以卓尼縣的喇嘛崖為中心,雕刻藝人向各地發展,呈現出兩條主線。一條以藏族為主,圖案以貢品為主要特徵,在下尕、喀日山、納兒、哈古以及石門峽外的挖兒溝、古路坪、杜家川、陳旗、維新等地發展,稱為“東路派”。東路派特別擅長雕龍,石形自然,以刀工細膩,選材嚴格見長;另一派以漢族為主,臨潭新城為中心,分佈在黨家川、劉旗、扁都、下川一帶,稱為“西路派”。圖案以花鳥蟲魚為主,刀法講究新穎,粗獷豪放。在這兩派中,岷縣的堡子、維新的工匠,師承東路派藏族雕龍的技巧,又大膽革新,熔兩派的技巧于一爐,享有一定的盛名。

1949年前後,刻硯能工稀少,僅有苗存喜、劉文林等,自幼師從祖業,自家閉門制硯,現已故去。

70多歲的包述吉老人是他家的第四代刻硯人,他習慣性地將刻硯臺稱為“鏟硯瓦”。他13歲時,父親包含文就被認定為甘南州硯臺雕刻藝人。從那時起,他便跟隨父親開始學刻硯。幾十年來“鏟”了多少塊硯,他也記不清了。

20世紀30年代,刻硯能工有新城姚萬福、黨家溝黨明正,匾都臺子汪同泰、趙新合等人,下匾都董家等。

新中國成立後,由於處在國民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洮硯雕刻及其工藝傳承有所發展,十分緩慢。“文革”十年文化斷層,洮硯雕刻人才斷檔,工藝傳承停滯。

改革開放以來,洮硯産業崛起,出現了李茂棣、張建才、包新生、李學斌、包述吉、劉然平、趙振華、劉三勝、劉明德、劉萬軍等老一代制硯名家,帶動新一代中青年制硯人才漸漸成長起來,活躍在洮硯創新發展的各個領域,並且進入了國家級、省級、市級工藝美術行列,洮硯工藝技術傳承得到了全新發展。至目前,甘肅有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3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58人。

第四節洮岷花兒,響徹洮河

至今,我還記得在岷縣維新鄉上寨村聽到的花兒:

下一場場雨水拉一道溝,

沖走了糜子種上豆。

洋芋地裏帶當歸,

黃土地開出千層層花。

歌聲悠長嘹亮,被溝溝崖崖一回應,更顯深情厚重。而無處不在的大山似要將村落淹沒,你會倏忽發出“人生之一瞬,天地之蒼茫”的無盡感慨。

洮河在岷縣境內的流程是蜿蜒曲折的,也是舒緩抒情的。洮河流經的岷州、臨洮、卓尼、臨潭沿岸等地,孕育了民間藝術的奇葩——洮岷“花兒”。

花兒由來

花兒,是一種産生在中國西北洮岷、河湟流域,流行在甘、寧、青一帶的民歌。它的起源和流傳與當地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花兒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娛樂民俗,花兒的産生滲透著地域民俗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意識,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因而千古傳唱,經久不衰,歷久彌新。

花兒並沒有固定的曲調和固定的歌詞,完全取決於歌手個人的自由創作。花兒結構分兩段,前段比興、後段是歌唱的主題內容。曲調具有濃郁的抒情性,演唱時用秦隴方言,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花兒除了在花兒會上演唱之外,還有到田間地頭演唱,這時候是最能發揮歌手創作能力的時候。在田間,可以無所顧忌,盡情發揮,這個時候歌聲的想像力是非常豐富的。   自古以來,花兒的演唱沒有任何培訓或人為教唱,會唱花兒的歌手都是因為興趣使然,從小參加花兒會,在田間地頭耳濡目染。“聽得多了,自然就會唱了”。大多數人都只知道,花兒是一種“情歌”。其實,花兒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歌唱愛情是花兒千古不變的主題,除此之外,花兒還可以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感慨,對世事滄桑的描述,對眼前發生的重大時事的即時呈現,還有對歷史、故事、傳奇的傳承等。

洮岷花兒

“洮岷花兒”是洮州(甘肅臨潭縣)、岷州(甘肅岷縣)等地區流行的一種“花兒”。

岷縣是“洮岷花兒”的發祥地,“洮岷花兒”質樸敦厚、意味雋永、明快生動、演唱豪放,是我國民間文化的一支奇葩,它不但歷史悠久,群眾基礎雄厚,而且具有多聲部、多曲調的特點,是迄今世界上保持完好的、獨特的、稀有的原生態多聲部民歌之一,受到國內外音樂界、史學界、社會學界的極大關注。

“洮岷花兒”有兩種:一種是“啊歐憐兒”,也叫南路派花兒。此派“花兒”在縣內流佈面積最大(以縣城二郎山花兒會為中心),其曲調結構簡練樸實,節奏自由舒展,以上、下兩樂句成段,屬六聲商調式,旋律的發展與當地方言語調非常相似,按字行腔,演唱時多用假嗓子,男女同腔同調,起腔突發,高亢粗獷,悠揚婉轉,迴環往復,具有原始的野性美。另一種是“兩蓮兒”,因這種曲調拖腔、起腔多用“啊”字,故又叫“啊花兒”,屬北路派花兒。此派“花兒”流佈在縣城以北的西江、中寨、維新3個鄉鎮的5個片區和縣城西北的西寨、清水等鄉鎮部分地區,其曲調結構嚴謹,節奏規整,旋律平穩,表情達意細膩而深沉,長于敘事。

“洮岷花兒”的兩種曲調唱詞通用,一般三、四句為一首,每句七字四頓,而較大的敘事花兒則以無數首三、四句組成的小花兒連綴而成。花兒的題材非常豐富,主要涉及時事政治、勞動生産、歷史傳説、生活知識等方面的內容,但其最主要、最精華的部分則是“愛情花兒”。平時以獨唱或對唱的形式歌唱,花兒會上多為歌手和腔唱答,形成典型的多聲部特色。全縣境內花兒廟會有30多處,特別以一年一度的農曆五月十七“二郎山花兒會”規模最大,期間鄰近省、市遊人、商販前來趕會,演唱花兒的歌手多達數千人,群眾達10萬多人。

從西寨至城郊龍王臺這一段的洮河兩岸,形成了西寨鎮大廟灘“花兒”會、十里鎮大溝寨“花兒”會和二郎山“花兒”會,涌現出董明巧、劉國成、劉尕文、滿樹巧等洮岷花兒南路派“花兒”歌手;從茶埠至維新鄉這一段的洮河兩岸,流行著與臨潭縣風格一樣的“兩蓮兒”,也叫“啊花兒”,形成了茶埠將臺“花兒”會、梅川高廟“花兒”會、西江古城“花兒”會、中寨牧場灘“花兒”會和維新元山高廟“花兒”會,涌現出姜照娃等洮岷“花兒”北路派代表歌手。

“花兒”聲聲唱洮硯。在洮河邊,在硯鄉,處處都有讚美洮硯、洮硯工匠、洮硯開發者趙成德的“花兒”,抒發了他們的心中之情。

青山崖上靈芝草,洮河綠石真個好;

精雕細刻手藝巧,製成洮硯是國寶。

洮河岸上趙硯瓦,身背洮硯走四方;

脫貧致富奔小康,山溝飛出金鳳凰。

蓮花山上盤盤路,起早貪黑把活幹;

製作洮硯來致富,人人爭當萬元戶。

鸚鴿嘴上燕子梁,“九九歸一”洮硯王;

幫助鄉親致富忙,製作地硯當闖將。

洮石出水綠瑩瑩,岷縣特産有美名;

一張名片走天下,山鄉遍地是黃金。

不勝枚舉。

2006年,岷縣二郎山花兒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9年,洮岷花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第五節民俗文化,風情濃郁

位於洮河之濱的岷縣,承接天地之雨露,吸納萬物之靈性。奔騰不息的洮河之水孕育了勤勞善良的岷州兒女,滋養了品種繁多的鄉土特産,也浸潤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

70多年前,中國傑出的新聞記者、著名新聞家、社會活動家范長江來到岷縣,記載“岷縣為昔之岷州,地當岷山山脈北麓,城位洮河曲折南岸,為川甘大道必經之處”。范長江對岷縣地理、民風有了詳細的論述,但並未提到“花兒”這一在岷縣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今天重走中國西北角岷洮大地,追尋著他的腳步,故地重遊,用心感悟岷縣民俗文化魅力,品味他的詩與遠方。

剪紙岷縣的剪紙藝術源遠流長,岷縣農村多是大方窗,有些殷實人家是"虎張口"的窗子,其上是正方形的窗格。貼窗花時,最上面一排空格留煙眼兒,貼"轱轆貫錢"、"對口空心花卉"、"空心花團"等。整個窗空四邊是"角雲兒",斜角配方。每個窗格子上,都要按不同的色彩,對稱配搭。窗花有各種花卉、十二生肖、人物傳奇如《白蛇傳》、《二十四孝》、《孫悟空大鬧天宮》、《黛玉葬花》、《武松打虎》等。讓巴掌大的方塊上,展現出大千世界的畫面來。其誇張、簡約的風格,讓人回味無窮,浮想聯翩。

有一首觀賞窗花中人物故事的小詩,寫的是:"三寸人馬動刀槍,晝夜不息刻刻忙,可惜先朝一員將,身落白蓮紙一張。"人們在觀賞窗花中,從各種不同形象的圖案中,領悟到現實生活的真諦,豐富多彩,涉及範圍很廣泛。窗花藝術講究明亮鮮和,與庭院建築互相輝映,融為一體。近年來,出現了"木板複印窗花"、"書畫窗花"、"玻璃空心窗花",更顯得玲瓏剔透,別具一格。

洮繡洮河兩岸婦女的刺繡,統稱"洮繡"。流行的地區包括臨潭、岷縣、卓尼等縣。婦女們喜愛的針線活,廣泛運用於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品種繁多,有花枕頭、花荷包、花針插兒、花鞋、花兜兜、花纏腰、花繫腰、花膝褲兒、花襪溜根兒等等。做針線繡花,無論藏、漢婦女都把它像做飯一樣,作為生活的基本要求。洮繡既要講究針法,又要講究繡法。針法有平針、參針、挑針、長短針、空心針等;繡法有鎖針繡、錯針繡、網地繡等。同時還要看式樣,式樣有盤花、剁花、貼花、拼花等。不同的針法、繡法,施以不同的式樣,共同在色彩搭配中,形成強烈的對比。淡雅中帶有嬌態,異彩中顯露莊重,把農家婦女獨具特色的審美意趣表露無遺。

婦女們刺繡的部位,多在裝飾品的上端。如小姑娘的花鞋尖尖,娃娃們的虎頭帽上。尤其虎頭帽最精緻。蓄意誇張,大膽想像,像兇猛的小老虎顯出憨厚天真的笑貌,寓威武于樂趣之中,伴以叮鐺作響的銀鈴,飄逸的穗穗帶帶兒,有聲有色,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

近年來,隨著農民生活水準的提高,生活環境的改善,不少人又把刺繡藝術運用到美化環境中去了。如花門簾兒,電視機上的套子,小學生的書包,幼兒園兒童穿的花圍圍兒。上面繡的除了簡易的花樣外,還襯繡著行書文字、拼音字母、英文句子,使洮繡的內容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寬和提高。

巴當舞在岷縣小寨、中寨、堡子等鄉(鎮)的部分村社,流傳著一種古老的村民集體舞蹈--巴當舞。巴當舞是漢族群眾口唱古羌語(部分衍化為藏語)、手搖巴當鼓列隊踏步而進行的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民間舞蹈。其歷史淵源,最初來自古羌族的“祭山會”,是“祭山會”中最原始、最尊貴的禮儀。魏晉南北朝以後,古羌族南遷,在藏族統治區域裏,土司衙門有所謂“苯本”者,專司跳神祭祀,就是他們的後裔,部分古羌族與藏族之間的融合,保留了原始的習俗,巴當舞就是當地民族發展、演變的活化石。   巴當舞中的“春巴”,是一種用鹿皮或羊皮加工的兩面手搖鼓。巴當每年只在春節期間(初六至初十)舞蹈時使用,其餘時間懸挂在廂房墻壁,不得隨意敲動,不然驚動山神降禍於人間。   在巴當舞中,最關鍵的人物是“春巴”。春巴就是經過專門訓練的領舞者,也是繼承者和傳承者。   每逢春節,從正月初六開始,岷縣中寨、小寨、堡子等鄉村的村民圍在打麥場上,點燃篝火,跳起歡快的巴當舞。首先進行的是安場巴當,由春巴帶領,每戶各抽出一名男子,手執巴當邊擊邊舞,隨著春巴的領唱,站在週邊的眾多村民同時拍手起舞大合唱。

巴當舞的步伐,最常見的有:直腳步、春巴洋、春巴洋撒、難直洋撒、雄巴、難個兒麻難、澳洋洋、古艾、撒艾等九種。一種步伐,一個唱腔,場面莊嚴、熱烈,充滿神秘色彩。跳時,起先是安場巴當,安場結束後,由春巴帶領進行敬山神舞。敬山神時,春巴與主持人點起大火,拜五方。接著在新立的鞦韆下進行舞蹈。其步伐和安場步伐又不同,有噢乃洋撒、洋乃洋撒、澳達、沙母洋、噢呦呦等。敬山神結束後,所有舞者吃飯、喝酒、品茶,進行藏語大合唱,美其名曰“扯節勒”。同時進行最後一次大合唱,合唱酒曲、茶曲及藏漢語混合的歌曲。

巴當舞演唱曲調漢、藏語夾雜,形成了濃郁地域風格和多民族特色。2010年,甘肅省岷縣的“巴當舞”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文化張力

岷縣,是洮岷花兒的故鄉。

岷縣,是西北詩詞之鄉。

岷縣,是有詩歌的遠方。

岷縣,似乎有一種天然的文化聚合魔力。

客觀地説,這裡並沒有多少足以讓所有人一見鍾情的無限風光,但好似人人自帶風光,一經涉足這裡,岷縣便風光無限了。於此,一種份緣便締結起來了,一種文化情結便産生了,並且隨著歲月的流逝,凝結並固化為一種帶有永遠意味的緣。

如果説,生於斯長于斯的本地人鍾愛岷縣,還帶有某種天然的鄉土情結的話。那麼,偶爾路過或流寓於此的人,同樣會愛戀著岷縣。為何如此?如果一定要給出一個站得住腳的理由,恐怕與岷縣本身的文化基因有關。這裡的文化粘度大、融合度高、創造性強,一旦遇到另一種文化,便生成一種新的文化。

在長達千年的時光中,這裡一直是內地與邊地的交匯之地,商貿往來,行旅往來,長期的文化互滲,凝聚為文化互信和情感互通。傳唱於西北大地的民歌“花兒”,甘肅古洮州地區是其重要發源地,當年明王朝為了鞏固邊防,派遣大批江淮一帶的軍人來到岷州屯墾守邊,以後,又有大量江淮移民定居於此,客籍軍民帶來了家鄉的民歌,與本地的山歌經過長期融合,形成了“花兒”。

岷州文化的溫度從哪來,從對待岷州的情感向度來。

這裡是青藏高原的邊緣地帶,境內高山嵯峨、激流飛湍、雪山隱隱、林濤陣陣,站在農牧業的立場上,這裡屬於典型的高寒陰濕地區,而生存在這裡的人們,則必須經受生存環境的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的考驗。但正如漫山遍野的草木,其飽滿堅韌的品質,正好拜寒風苦雨所賜。他們感恩一切,陽光雨露為上蒼所賜,萬物百谷是大地母親的饋贈,而自己能夠以人的姿態行走存活于天地之間,則是來自冥冥之中的特殊恩典。於是,他們以洮河為傳情達意的橋梁,膜拜天地自然的無私神性,頌揚人間煙火的人性溫暖,歌唱艱苦的邊塞軍旅生活,形成了特殊的邊塞詩。

神性與人性的無縫對接,在岷縣構成了一個顛撲不破的情感共同體:天地無私,日月有德,我在其中,與有榮焉。因此,當情感向度確立以後,文化的底色也便由此奠定了,這便是溫度,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的濃濃暖意。

第四章歷經艱難創偉業(築夢篇)

讓挫折磨礪人生,苦難的荊棘阻擋不了你邁向夢想的腳步。

讓挫折磨礪人生,現實的殘酷抵擋不了你飛向成功的翅膀。

蚌只有經歷過撕心裂肺的痛楚,才能孕育出璀璨的珍珠;

鷹只有經歷過折翅的劇痛,才能遨遊在蔚藍的蒼穹;

梅只有經歷過徹骨的寒冷,才能屹立於蒼茫的天地;

人只有經歷過暴風雨的洗禮,才能擁有完美的人生。  

第一節身背洮硯,走南闖北

岷州,茶馬古道上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自古以來這裡就有經商做買賣的傳統習俗,被譽為“隴上旱碼頭”。凡頭腦活絡的人都以經商為業,或販賣茶葉,或販賣藥材,或販賣牲畜,或販賣鹽巴,或販賣布匹,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貨郎擔”曾是這裡小商小販的代名詞,這源於“茶馬古道”的遺風。

山間鈴響馬幫來。一陣陣鈴聲,一聲聲吆喝,一段段山歌,山間的馬幫走來了,曾經馬幫留給人們這樣的記憶。在人們意識中茶馬古道似乎是雲貴川所特有的,其實西北更是茶馬古道的重要地域。

甘肅南部山區,隱藏著許多被人們忘記的茶馬記憶。綿綿不絕的漫漫古道,星羅棋佈的城堡,橫溝跨澗的橋梁,將茶馬古道寫成了一段段令人難忘的傳奇故事。

洮硯,曾經也是茶馬古道上流通的重要商品之一。

茶馬古道

“署茶總入諸番市,胡馬常從萬里來。”這是對歷史岷縣茶馬古道商貿繁華的描述。出甘肅蘭州,過臨洮,一路往東南而行就到了岷縣。岷縣,介於遊牧和農耕民族之間,也是歷史上茶馬互市的重要地域。從岷縣,向西可去甘南,向北可抵達蘭州、隴西,向南可達隴南武都、四川。從茶埠向東沿古道經馬塢、天水等地,則可達長安。這就是至今人們津津樂道的通向古長安的茶馬古道。

在岷縣縣城東120公里許的地方,有一座千年古堡,它見證了一段隱藏在隴原大地上的茶馬往事。這座古堡名叫“馬塢”。據説,自古這裡就以養馬而聞名,也是茶馬交易的集市,故而取名馬塢。

從蘭州到馬塢,有兩條道路可行。一條是翻越漳縣分水嶺,經木寨嶺,入岷縣,再轉道馬塢。另一條,則不走岷縣,直接順天蘭高速,在洛門下高速,從洛門到馬塢只有大約50公里的路程。

洛門是武山東部一個小鎮,數十年來,小鎮以盛産蔬菜而聞名。從洛門往南,就進入山區了,經武山的四門、楊河,就到了武山、岷縣交界處沿安。馬塢距離沿安只有十公里。這條路就是歷史上的茶馬古道,也是從關中過隴山,進入藏區最為便捷的通道。

如今,這裡街道狹窄,路面不平,店舖破舊,失去了往昔的喧鬧和繁華,讓人實在無法把它同千古茶馬小鎮相連。街道上沒有多少行人,安靜至極。時光似乎在這裡停滯了,古色古香老屋子,慢條斯理往來的居民,稀零不拉的外地客商和遊人,就連孩子們的腳步也輕慢了許多。

在村民的記憶中,馬塢古堡靠山而建,俯瞰著山川,分為上下兩堡,上堡名叫官堡城,下堡則為軍營,此外還有墩臺等警戒設施。上堡坐北朝南,東西長220米,南北寬120米,修築有南北二門,四週還建有角樓。下堡是一座正方形城堡,只有一道寨門,寨墻高約八米,厚兩米。尤其值得關注的寨墻頂部並沒有走道,這一點和上堡有著比較大的區別。可惜當年,雄偉城堡,如今只剩下了殘垣斷壁,讓人扼腕嘆息。

馬塢堡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唐代。當時,這裡是茶馬互市的一個市場名叫馬埠峪。從這點記述來看,馬塢堡是西北茶馬互市最早的見證之一了。宋代大中祥符六年,騏驥使張佶出知秦州後,發動了對吐蕃各部的反擊,獲勝後將戰線向西推移了200里,於是宋軍就在此地修築城堡取名叫馬塢堡。

“塢”在字典中有三種解釋,防衛用的小堡;地勢四週高中間凹的地方;水邊的建築,停船或修建船隻的地方。顯然,馬塢堡前兩者意思兼而有之。此時,馬塢堡成為防守秦州西南防線的要點。到了明代,依舊是茶馬互市之地。

如今茶馬交易的輝煌歷史已經遠離我們而去,留下的只有綿綿不絕的回憶。

從馬塢向東大約120里,便是岷縣縣城了。途中要經過岷縣梅川、茶埠。茶埠的“埠”是河邊的碼頭的意思,顯然是茶葉的集散“碼頭”。茶埠曾經是囤積茶葉的地方,在岷縣人的俗語中有“茶埠無茶”之説,流動之快不同一般。可見,昔日這裡茶馬貿易的興盛。

西北的茶馬古道和南方的茶馬古道有著很大的區別。南方的茶馬古道側重於商貿往來,將中原地區各種物資用馬幫進行販運,應該是一種馱著茶葉馬幫的販運路線;而西北的茶馬古道,則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茶葉交換馬匹的道路,以茶葉換馬匹,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茶馬古道。

安靜的小鎮,竟然隱藏著這樣一段往事,一座茶馬古道的古堡,留下了幾多繁華,也留下幾多記憶。

賣硯起家

創業從販賣洮硯開始。當改革開放潮涌岷州大地時,最顯著的標誌是放開搞活,自由買賣和自由市場的興起,好似古道茶馬又來了。

春風啊,吹綠了東方神州,

春雨啊,滋潤了華夏骨圓,

啊,中國,中國,

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

捧出萬紫千紅的春天......

小時候的趙成德看貫了貨郎擔兒,也曾見過茶馬販夫,但他沒有販賣針線、藥材,更沒有販賣茶葉、豬仔、騾馬,而從販賣洮硯起步了,這始終沒有離開他夢寐以求的夙願。

也許是為了生計,也許是萬里長征般艱難的原始資本積累,但終歸是為了夢想。從1983年開始,趙成德像貨郎擔兒一樣,身背洮硯,爬山拔屲,走村串戶,吆喝叫賣,奔波在岷縣、臨潭、卓尼、臨洮的村社山寨。盛夏溽暑,他渴得嗓子冒煙;寒冬臘月,他凍得渾身發抖。許多生産洮硯的村莊陳旗、洼兒溝、堡子溝、柏林、洮硯鄉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足跡,從這裡賒購洮硯,販賣到異地它鄉,既解決了開放之初深山僻壤洮硯“賣難”的問題,也賺取了辛苦錢。

身背著黃帆布包,包裏裝著洮硯,從硯匠家裏賒上幾方硯臺,賣到外地,然後再把錢還給硯匠,如此迴圈往復,樂此不疲。既是遭到白眼、諷刺挖苦,甚至拒之門外,也不灰心喪氣,他堅信,終有賣出去的時候,終有收穫的一天。趙成德始終認為,創業不可能一帆風順,吃不得苦就沒得甜,走出去就不能再回頭。路一旦認準了,就要堅定地走下去。

“有一次我正要出門,一位堂爺忽然找到府來,遞給我一方硯臺,讓我試著賣掉。沒想到的是,這塊石頭居然在岷縣縣城賣了十七塊錢,這在當時幾乎算得上一筆‘鉅款’啊!”趙成德回憶説。

初次嘗到甜頭後,趙成德又一次細細打量起家裏這些以前不被自己珍視的洮硯來,如獲至寶,越發愛上了它。“在走街串戶的過程中,我發現卓尼、岷縣、臨潭,這幾個地方老百姓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有雕刻洮硯的手藝,家家戶戶都有洮硯。於是我正式開始了販賣洮硯的生涯。”趙成德回憶説。

“因為家底薄,沒有本錢,我就從制硯人家賒購上幾方硯臺,拿到縣城去賣,賣掉回來再還錢。那時買硯臺的一般都是各單位的領導和幹部,偶爾還能碰到縣上的富人們,一方洮硯能賣二、三十塊錢。”趙成德回憶説。

夢想中的美境能喚起一種精神,激發人的動力。從1985年開始,趙成德逐步擴大了經營範圍,走得更遠,到隴南、定西、天水、西安去販賣硯臺。他販賣硯臺的圈子逐步擴大了,見識更多了,視野也更開闊了。

“做任何事情不可能一帆風順、一蹴而就。我經營販賣洮硯以來,真切地體會到創業的艱辛,遭遇了百般的諷刺挖苦,品嘗了酸甜苦辣般的滋味。當他賣硯敲開人家門時,一看到他身穿破衣爛衫,球鞋沾滿泥土的窘迫樣,有的翻白眼,有時遭推搡,甚至謾罵淩辱。但我始終認為,既然創業就要付出艱辛,能吃常人難以想像的苦,才能收穫到別人收穫不到的快樂,一旦認準了的事,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趙成德感慨地説。

回憶當年販賣洮硯時的情景,歷歷在目,記憶猶新,個中滋味,只有自己獨自品嘗。趙成德説:“在我剛販運洮硯的時候,千里迢迢,路途艱辛,吃不上,無處住,疲憊不堪,根本不敢奢望住賓館飯店,甚至有時連一口水都喝不上,常常嗓子眼幹得冒煙。渴了,就爬在河邊飲一口山泉水;睏了,就在山坳裏打個盹。”有一次,他推銷洮硯到蘭州大學一位副教授家,這位副教授不僅買了硯臺,還熱情地把他讓進門,端上熱騰騰的飯菜。他吃著吃著,熱淚便奪眶而出。從那之後,這位副教授和他成了知心朋友。

還有一次,定西市的兩個幹部不但買了他的幾方洮硯,給了2800元,還給他出謀劃策,建議他把洮硯産業發展起來,做出特色,創出品牌。並勉勵他建廠生産洮硯,把一部分人帶動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所有這些,都是他終生難以忘懷的,都是他銘記在心的,都是他創業起步的經驗積累。特別是一些政要、專家、教授的指點迷津般的諄諄教誨,更加堅定了他創業的志向。

寒冷的冬天疾風如刀,酷暑的夏日汗如雨下,在大山深處的羊腸小徑上,家鄉的人們,總會看到一個衣著單薄的漢子,步履艱難,踽踽獨行,卻又堅韌不拔地一年年走過。

生命之硯

夢裏的晶瑩淚光,閃耀你曾經的容顏。風雨中的思念,一路相伴著過往流年。那裏有雪野大地,

那裏有河流山川,

那裏有同伴的生死相牽,那裏有洮硯人家的期盼,那裏有父老鄉親的牽掛,

那裏有夢想中的遠方。

創業何其艱難。有一種精神叫“四千四萬”。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岷縣這塊偏僻的地域,從封閉走向開放,從沉寂走向喧囂,從落後走向繁榮,一步步走向了富裕,正是“四千四萬”精神成就的,趙成德就是“四千四萬”中的一個典型個例。

馬克思和恩格斯一百年前在《共産黨宣言》中曾經預言:“他們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春雨潤隴原,改革開放猶如一場春雨,灑在了岷州山川,頓時,古老的岷州大地變成了綠色的原野。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先富帶後富。可以説,中國最能吃苦、最能奮鬥、最能拼搏的人在農村,是農民,就像翻身求解放鬧革命的泥腿子一樣,他們首要的目的是解決溫飽。

儘管岷州不沿海,不沿江,不沿邊,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條件惡劣,且交通不便,資訊不靈,資金短缺,人才匱乏,經濟起點低,但洮河的兒女們不乏有識之士,已張開沉重的翅膀,騰起龍虎之勢,創造著驚人的業績。

無疑,夢的起步是艱難的,不安、困惑、焦灼、反思和尋覓交織在一起。創業,是一場無法預測的旅程,無論你走到怎樣不可收拾的境地,都要堅持。每一次不如意,每一個不順心,其實都會有預想不到的結局。風隨雲轉,柳暗花明,就是如此。是一塊硯,打開了趙成德創業的夢想之門。

1987年的一天,一位在隴南武都當領導幹部的岷縣籍老鄉,為趙成德提供了到武都去推銷洮硯的資訊,説這裡人們熱愛字畫,硯臺肯定能賣出去、賣個好價錢。

隨即,趙成德背了7塊硯臺,坐上由岷縣去武都的公共汽車。他憧憬、算計著這次可能得到的收益,心中充滿了急切和興奮。但是,當車行至白龍江畔的時候,忽然翻入10多米深的白龍江邊。在汽車下落翻滾碰撞中,趙成德就已經昏迷了過去。他醒來的時候,人們在車禍的現場忙於搶救傷員。車禍現場慘不忍睹,車中有17人當場死亡,還有些受了傷,不少人血肉模糊。趙成德伸伸腿,腿能動,摸摸頭,頭還在,原來他還活著。他知道自己還活著之後,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的硯臺。當他找到硯臺時,好在他的硯臺沒有破損。此刻,他懷抱洮硯,手摩挲著硯蓋,悲喜交加,似乎在撫平內心的創傷。坐在公路邊的草地上,他眉頭緊鎖,久久地凝望著滾滾東去的河水,不禁悲從中來。

趙成德險中逃生,大難不死,帶著他的硯臺來到了武都。武都聯繫他去賣硯臺的老鄉感到是自己把趙成德叫來的,現在遇到這樣的事,心中過意不去,就幫他聯繫買主。

原隴南地區行署文化處處長呂國璧聞聽此事後,出於對這個老鄉的同情,出於對創業者的關愛,也為了讓他早點回去向父母報個平安,查看硯臺後便同意4800元為隴南地區群藝館買下了他的七塊硯臺。

創業之初,4800元現金對於趙成德來説真是一筆鉅款。並且這是一筆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鉅款啊!這筆鉅款可以幫助他實現自己多年的夢想啊!

寫到此時,我想起了民族英雄文天祥,生前曾用過一袖珍洮硯,長寬各三寸,底部圓而突起,硯池淺凹,形似蟬腹,邊面刻有謝翱的題記和硯銘,曰:“洮河石,碧于血,千年不死萇弘骨。”也想起了大文學家韓愈的《瘞硯文》:“土手成質,陶手成器。復其質,非生死。類全期用,毀不忍棄;埋而識之,仁之義。硯乎,硯乎,與瓦礫異!”讓你我感受到了一塊硯的來之不易。

英國文學家哈代説:“大凡人生中有價值的事,不是人生的美麗,而是人生的酸苦。”正是這些血淚交織的苦難的淬火,才錘鍊了趙成德百折不撓的意志。

創業何其艱難,吃盡千般苦頭不説,惡運隨時降臨。他每每強咽著膽汁般的苦澀,挺起不屈的脊梁,迎著風霜雨雪,向著認準的目標毅然前行。

一種精神和一個人有關。

一個人與一項事業共生。

歷史不會遺忘一位志士,他的名字叫趙成德!

歷史同樣記住了一個地方,它的名字叫岷縣!

歷史也成就了一項産業,她的名字叫洮硯!

第二節白手起家,開創基業

創業,或以淚為水,或以風為馬,或以苦為本。開弓沒有回頭箭,趙成德背起洮硯以來,從來沒有停止過摸爬滾打、負重前行的腳步,他畢竟走過來了。

從沒有路的地方走了出來,從沒有本錢的地方站了起來,一路上留下了血印、淚痕、苦水、鹹汗,也甩掉了饑餓、貧窮、無知、落後;一路上經歷了屈辱、折磨、抗爭,也承受了打擊、心酸、無奈。他強咽下膽汁般的苦澀,挺起不屈的脊梁,迎著風霜雨雪,向著認準的目標毅然前行。

他懷抱著美好的夢想,憧憬著希望的明天,無論如何也要幹出一番事業。從現在來看,他的創業苦旅、艱苦探索,以及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極具現實意義。

白手起家

童年時代的趙成德家境困難,常常食不裹腹,衣不蔽體,在小學剛畢業就輟學了,為家庭生計十多歲便上山砍柴,牧羊放豬,下河摸魚,且跟著父輩料理難得溫飽的幾畝薄田,過著度日維艱的生活。

到十五、六歲時,迫於生計在本縣和臨近卓尼、臨潭、臨洮等地當貨郎擔,挑著針頭錢腦走村串寨,換一些油鹽為家中添補生活之用,以減輕父母肩上的擔子。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是艱難的生活養成了他吃苦耐勞的品質,從小肩負家庭重擔歷練了他頑強拼搏的勇毅,摸爬滾打的經商經歷給予了他睿智的目光。

趙成德的創業是從零起步的,他一無家庭積蓄,二無貸款門路,三無親戚朋友支援,一個地地道道的“無産者”,而他僅有的只是懷裏揣著的夢想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當然,後來我們知道,他身上還有著抓住機遇的眼光、敢為人先的闖勁和敢做大事的魄力。揭示他走向成功的秘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地特産是他的第一資源;把人緣當資本,善借他人的資源,成大財富;會賺小錢、積少成多,學會發現、遍地是金;用發展眼光,做長遠打算,乾大事業,等等。

沒有水,魚兒不能存活;沒有錢,人就寸步難行,無法生存。但沒有錢,並不等於你沒有資源。你出生在小溪裏,小溪就是你的資源;你出生在江河,江河就是你的資源。你出生在大山,大山就是你的資源,你的資源也許小得就像那若有似無的溪流,只有開掘,才能成為創富的活力源泉。趙成德始終在尋找著引“水”的那個管道。

1982年,國家實施“三西”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甘肅定西正式拉開了扶貧開發的歷史序幕,扶貧已在貧困的岷縣進行,曾經貧瘠的土地生出希望之花。

趙成德在經歷了單打獨鬥販賣洮硯的艱辛後,始終想著大幹一場,始終尋找著大發展的支點。他苦於無發展資金,資金捆綁住了他的手腳,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聽説政府有一定的扶貧資金,就一次又一次跑鄉政府,向鄉政府申請,給他扶持一部分資金,他要搞洮硯買賣,做洮硯産業,發家致富。鄉政府幹部聽説他要賣洮硯發家致富,啞然失笑,愛莫能助,對於他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並不考慮。鄉政府的扶貧重點是用扶貧資金,給貧困戶買牛買羊,讓農戶養牛養羊致富。趙成德激動地説:“你不要給我牛。你給我一輛自行車吧,我能用一輛自行車換來一輛摩托車,用一輛摩托車換來一輛汽車。”這樣與鄉幹部軟磨硬纏了多次,鄉幹部也沒有把扶貧款給他。

也許,那時洮硯在他們眼裏只是一塊石頭而已。我不妨大膽地設想一下,因為他吃著公飯,穿得體面,坐在陰涼或溫暖舒適的辦公室,他根本體會不到吃不飽、穿不暖的滋味,他可以碌碌無為,薪水照拿,因而對一個農民的,或者創業者的起碼要求視若小事,與自己無關,避之甚好。

改變一個人,一個行為,甚至一句話就夠了。我想,當年趙成德肯定沒有小覷那個幹部的一句話、一個行為,他可能是三春陽光,融化了心中的冰雪;也可能是冰冷鋒刀,一致命。他或崛起,或死亡;或一蹶不振,或絕處逢生。人生就是這樣,一個“逼”字,足以決定一生命運走向。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他的支點在哪?眾所週知,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農民的創業都是從零開始的,從沒有家底的基礎上起步的。然而,趙成德只有白手起家,獨自創業,負重拼搏。為了積累資金,為了做洮硯産業,為了圓那個夢。他的創業經歷,似乎已預示了我們要尋找的答案的真諦。

拜師學藝

趙成德從販賣洮硯走上了拜師學藝、刻製洮硯,打造精品、宣傳洮硯,弘揚文化,引領産業發展的創業道路。如今,既是洮硯工藝傳承人,又是洮硯文化領軍人,還是洮硯産業發展拓路人。

他首先是一個刻硯人,因為入行,須先懂行。

趙成德拜的第一個雕刻、制硯師傅是劉愛軍。或許就應了那句“名師出高徒”的千古名言,名師成就名人,遇到名師,是趙成德人生之大幸,讓他的制硯技藝精進,如虎添翼,得以興業。

劉愛軍是中國傳統工藝特級大師,中國著名制硯藝術家,甘肅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高級會員,甘肅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中國四大名硯之一“甘肅精品洮硯”設計製作,從事工藝美術行業研究設計雕刻專業已有32年,是甘肅省高檔精品洮硯行業的掌旗者和領軍人物,在創新洮硯雕刻上具有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特點及無人匹配的能力。

他的作品多次被國家級領導人、社會名流、收藏家及外國友人收藏或作為名貴禮物贈送拍賣,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盛譽和聲望,多次獲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特、金、銀、銅等獎項,國內外媒體及刊物多次播出刊登作品宣傳藝術特色。他是改變落後洮硯發展過程中的引導者,提高升級洮硯製作水準的開路者,開發洮硯高檔精品的領導者,至今為甘肅省工藝美術發展,培養培訓指點人員有數百人眾,獲得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有6人,是甘肅省工藝美術行業之中名副其實的佼佼者。

趙成德的學藝生涯其實就是一部洮硯製作技藝的傳承史。

1986年,隨著岷縣洮硯加工廠的成立,趙成德正式跟隨劉愛軍學習雕刻洮硯。經過三年學習乃至數年的洮硯雕刻製作實踐,特別是許多大硯、藝術硯由劉愛軍親自設計、指導、雕刻,趙成德心領神會,得心應手,領悟了師傅“每方硯石都是一條生命,看不到這一點,你就是塊石頭”的制硯精髓。

趙成德憑洮硯製作技藝被評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然而榮耀的背後,卻也鐫刻著他超乎尋常的努力與辛苦:至今,趙成德從未在淩晨兩點前睡過覺,總是一天到晚都在作坊裏埋頭苦幹。他能鑽進石頭,和石頭表達自己,講述人生。“雕完一塊硯,人世間便多了一位知己。”他説。

如今,甘肅省洮硯開發公司制硯題材博納百川,兼取各家之長聚于一身,巧融端、歙,洮之優良技藝于洮硯中,在古代人物、山水、花鳥魚蟲等,特別是龍鳳題材方面,技法獨樹一幟,為甘肅精品洮硯創制增添了亮麗的光彩。

以能者為師。趙成德曾經拜過的師傅很多,凡是洮河邊上的所有傳統刻硯工匠都是他的師傅,不論是登門學藝,還是特邀聘請來他的洮硯廠,他都拜為師傅;他還拜全國各地的刻石、雕玉工藝大師、能人,都視為自己的老師。創業起步之時,他就用盡了洮河邊上50多名制硯工匠,以至到後來又在全國各地蒐羅工匠大師,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開創他的基業。

趙成德學藝也怪,用藝人也怪,是他的特立獨行。就是這種眼界、這種魄力、這種氣度,來幹一番大事業。他的這一理念宏闊超凡,正在於其眼界乃是放眼天下,五湖四海;其魄力,體現在不論親疏貴賤長幼遠近,一切唯能是舉;其氣度,足以延攬天下英才,共襄盛舉、共圖大業。

從1983年起,趙成德拜師學藝,轉益多師,先後師承劉愛軍、李茂棣、包新民、馬萬榮、王玉明、趙振華、劉三勝、劉明德,等等,但這些師傅到後來又都成了甘肅省洮硯開發公司的工匠,乃至中堅力量,與他一起成就大業。

趙成德學藝亦誠亦精,亦深亦細,亦詳亦略,他既是徒弟又是師傅,既是經理又是工匠,既是企業家又是行銷人,很難給他一個準確的定論。這就是我面對的“洮硯大王”。

鴻猷大展

人生就是如此,《聖經》説:當上帝關了這扇窗,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

很多時候,可能一個小點子,一個妙主意,就能讓一個人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光蛋,搖身一變成為鉅額財富的主人。有人對古今中外的超級巨富們做過研究,他們都曾身無分文,他們都曾名不見經傳,他們都曾飽受貧困的折磨,但他們不甘平庸,赤手空拳與命運搏鬥,歷經磨礪與滄桑,最終,從昔日的窮小子一躍成為億萬富翁,成為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也許是因為財運來了,抑或是苦盡甘來。自從遭遇那次車禍後,趙成德的生意一次比一次好,收入一年比一年多,發展一年比一年快,好似“芝麻開花節節高”。

每種逆境都含有等量成功的種子。小硯臺可以做成大産業,窮小子可以幹成大事業。

1986年,已是改革開放八週年的日子裏,憑藉那筆用鮮血換來的錢,在各方麵條件尚未具備的情況下,趙成德騰出自家的6間屋子當廠房,招聘來幾個當地的制硯師,組織當地50多名硯工,在家鄉率先辦起了第一家個體洮硯廠,挂出了“岷縣維新工藝美術洮硯廠”的牌子,從事洮硯加工行銷,邁開了最為關鍵性的一步,為日後事業發展奠定了一個基礎。

1990年5月,是趙成德創業史上值得記住的一個日子。

這一天,“八仙慶壽”洮硯問世,這是他精心設計、精緻雕制、精準打磨的第一件長7.5米、寬6.1米、厚1.1米,重達50公斤,歷時197天製成的巨型藝術硯臺。硯蓋上一位老壽星一手握蟠桃,一手持龍杖,神態安詳;硯體上八仙騰雲駕霧,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左邊為松鶴鹿,右邊為山水魚,整個浮雕渾為一體,巧奪天工,其圖案翹楚,工藝精美,突破了傳統格局,吸收了端硯、歙硯的蒼勁刀法,工藝細膩酣暢流利,熔浮雕、透雕、鏤空等技法于一體,從文化內蘊、藝術構思到雕刻技藝均達到了一定的水準,令觀賞者驚嘆不已。當時,《甘肅日報》頭版以《精心雕琢巨型硯巧奪天工放異彩》為題整版進行了報道,甘肅電視臺作了全方位視頻報道,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這是甘肅洮硯近代史上的首創,具有里程碑意義,對趙成德以後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對公司的壯大奠定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從此,趙成德和他的洮硯、他的公司名聲大振,訂貨函件如雪花般飄來,岷縣洮硯加工廠生産與效益實現雙飚升,進入了一個繁榮發展的大好時期。

從開始寫洮硯,寫趙成德,寫他的創業人生,我多次到洮河沿岸的卓尼、臨潭、臨洮、岷縣走訪、採錄有關他的一切,有一位與他同甘共苦三十年的夥伴説了一句“奇”話:奇石遇到了奇人。這句話,讓我不盡地穿越時空,總想找到那塊原石,抑或奇石;總想蒐集趙成德“奇”在哪?何謂奇人?

這種膽量,或是手筆,抑或是氣魄,不是什麼人都有的。

壯哉!洮硯人。厲害!洮河人。

這樣,在十年的時間裏,他經歷了從“小貨郎”到“洮硯王”、莊稼漢到企業家的華麗轉身。這是趙成德創業的第一個十年期,儘管步履蹣跚,但還是起步了。

第三節歷經坎坷,踏成大道

走過的路,趟過的河;

留下甘甜,帶走苦澀。

昨天的你,今天的我,

都曾在這裡苦過累過。

如果給我一片藍天,

我要把真情寫在上空。

如果給我一片土地,

我要把那癡情播種。

説過的話,唱過的歌,

留給晨曦,帶給日落,

都曾在這裡哭過笑過。

創業唯艱----

成大德者備艱辛,篳路藍縷啟山林。對於在堅硬的岩石下孤立無援,欲要抗爭求生、渴望陽光雨露眷顧的幼苗來説,要衝破岩層,必然要經歷痛苦的磨難。

夢想是浪漫的,現實是骨感的。苦難的過去和現實的殘酷時時提醒著趙成德,他猶如臥薪嘗膽的勾踐,無一日不睜大眼睛,無一日不從早忙到黑,生怕有一點閃失。發展條件的簡陋和資金捉襟見肘的窘迫,常常使他明白,黃土地上,人和地、山和地、天和地都是相互聯繫在一起的,只有面朝黃土背朝天,躬身苦幹,別無他路。

從成立“岷縣維新工藝美術洮硯廠”之日起,他不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是累,起早睡晚,摸爬滾打,是他的家常便飯、每日功課。他選擇了洮硯,領起了一幫泥腿子,就必須一個勁往前走。

趙成德骨子裏有著洮河激流滌蕩的性格,有著大海波瀾壯闊的胸懷,也有著龍的傳人的非凡力量。有一段硯鄉群眾人人傳誦的故事。他為了製作“圓夢中華”巨硯,從開始到完工歷時四年,自始至終堅守在洮硯製作現場,與設計師、雕刻師一起研習洮硯設計方案,爬冰臥雪、櫛風沐雨,吃著冷米飯,睡著大通鋪,靠爐子上煮沸的罐罐茶取暖……

“圓夢中華硯”的硯雕技師們都來自全國各地,一位河北籍的叫崔雲強的師傅説,有一天技師們聽説要吃“魚”,都非常興奮,好久沒有吃過肉食,這回可以打打“牙祭”了。誰知道吃完一盆烤洋芋,又端上一盆烤洋芋,竟然連“魚”的影子都沒有見到。原來他們把洋芋的“芋”,誤以為是“魚”了!

從上述小幽默故事裏,可以大略窺見洮硯工匠們生活的艱苦,而趙成德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更是讓常人難以想像。為了一塊大硯,為了某項特殊任務,為了預定工期,在無數個日日夜夜裏,常常通宵夜戰。他和技師們同住一個帳篷,同睡一個被窩,啃冷饅頭,吃烤洋芋,同甘共苦。技師們私下裏嘀咕:這趙總還是個老闆嘛,哪有老闆和員工們一起苦成這樣的?

多年來,趙成德把全部心思放在了洮硯的雕刻上,有時難得洗一次澡,理一次發。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曾經的趙成德,個子高挑,經常西裝革履,風度翩翩,有著西北漢子特有的魅力。

但是,這幾年來,他經常留著的小平頭由於長期不理,變成長髮了。褲腳上沾滿了洮硯石的泥灰,皮鞋也變成了灰色的“泥鞋”……隱姓埋名,臥薪嘗膽,這是幾年來趙成德在雕刻巨型洮硯過程中的生活寫照。

為了避免打擾,他把蘭州的手機號暫時停機了。蘭州的朋友們找不到他,就紛紛猜測,這傢夥又在搞什麼名堂,説不定過一段時間,又要放一顆“原子彈”呢?而有的不明真相的人,還以為趙成德“爛包”了、趴下了,等等,等等。總之,流言蜚語滿天飛,唯有他不以為然,我行我素,依然故我。

我曾不止一次地問過,你創業吃了哪些苦?受了什麼罪?你最心痛的是什麼?你最開心的是什麼?趙成德總是無語哽咽,淚如雨下。他説:“一言難盡,怎一個'苦'字了得!”

如果用“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來形容趙成德的創業之初,那只是一個“窮”字。但他在創業的過程中,確經歷了難以想像的艱難。在資金上,銀行乃至親戚怕擔風險不予支援,曾逼迫他于困境之中;在社會上,有人造謠陷害,暗中使拌,他為此還被公安機關拘查,蒙受了極大的冤屈;在同行間,因他做大硯、藝術硯、政治硯,諷刺挖苦,阻撓破壞。他遇到了重重艱難,經歷了百般坎坷,償遍了酸甜苦辣,難以用一個字、一句話來概括和形容。

關於他創業的故事,在岷州大地有許多,一座縣城、一處小鎮、一個村莊,甚至你腳下的一寸土地,都可能有他的故事。你分不清哪是他的足跡,哪又是他的腳印。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他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只有一路陪伴他的創業者、弟兄們知道。的確,今天,我們很難悉數任何一個在中國改革開放年代創業者的苦累冷暖、興衰沉浮。

一條洮河,牽係著一顆熱切的心!

一塊洮硯,寄託著一個無盡的夢!

拼搏者都是含著淚奔跑的人,創業者都是流著血爬起來的,血與淚和唱著奮進的歌。聽著趙成德娓娓述説的艱難創業故事,心裏有説不出的萬千滋味。

行文至此,我不由地想起了柳青的《創業史》,想起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人生》,那裏面的主人公梁生寶、潤生、高加林,他們都是歷經苦難而不被苦難壓倒的人,他們都是能夠主宰自己命運的人,他們都是人生的教科書。

我難以用大師般的筆觸描摹他的創業故事,我只有彎下腰去,一次又一次的問湍急的洮河水,你流淌的是歡笑的淚水,還是痛苦的淚水?洮河亦無語,我只有向這綠色與藍色共融、痛苦與歡樂交織的洮河深深三鞠躬。

洮河,你在歡騰的時候,是否含著幽怨與哀嘆?一個農民企業家的幽怨何其之深,哀嘆又何其之重!血與淚的愛恨交織,痛苦往往涵蓋了一切。一條河流的去向,就是幾代人的命運。你聽,那曾經響徹了多少年的憂傷蒼涼的古老歌聲又響起了。

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泥腿子、莊稼漢、赤貧者創業何其艱難,一無資本二無背景三無社會關係,似乎別無選擇,唯有拼搏、拼搏、再拼搏。

千回百折

著名作家周國平説過:“經歷過巨大苦難的人有權利證明,創造幸福和承受苦難屬於同一種能力。沒有被困難壓倒,這不是恥辱,而是光榮。”

智者總是把苦難當成財富,將逆境化為動力。儘管每前進一步都會遇到磨難和挫折,但從小心中的夢想、貧窮磨礪的意志、艱苦創業的精神支撐著他,沒有被困難和挫折壓倒,讓他無所畏懼地往前走。

1992年7月,隨著制硯生産的逐步擴大,效益的快速提升,硯工的不斷增加,趙成德不失時機地移師岷縣縣城,成立了岷縣洮硯廠,邁出了開發洮硯産業,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的第二一步。

岷縣洮硯廠剛辦起時,一沒場地,二沒資金,像“馬雞轉蛋”似的,三年換了十幾個地方,東借兩間,西租三間,這個月搬進,那個月搬出,一堆堆的洮硯料石幾經折騰磨損,損壞了一半,趙成德看在眼裏,疼在心上。從1992年到1993年兩年間就搬了七、八次廠址,先從一傢俬人旅館搬到岷縣電影公司,從電影公司搬到鄉鎮企業局院子,又搬到清聯公司,再搬到棉麻廠……折騰來折騰去,直到1997年,在岷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武文斌、趙新文的關懷支援下,最後才在岷縣鄉鎮企業開發區劃撥了十幾畝河灘地,蓋起了兩幢樓房,才算真正有了自己的“洮硯工廠”。

1990年,國務院扶貧辦領導在省上領導李子奇、賈志傑、閻海旺、張吾樂、韓正卿的陪同下考察引洮工程期間,因為“洮硯”,特地參觀了他的廠子和他製作的洮硯,為他立志開發洮硯産業的精神所感動,勉勵他把洮硯産業做大做強。時任省委書記的李子奇還親筆題詞:“開發洮硯,脫貧致富”,並鼓勵他把洮硯企業辦到省城去。

1992年12月31日,在甘肅省扶貧辦和省農委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趙成德在省城蘭州創辦了甘肅省洮硯開發公司,從次跨出了關鍵性的第三步。

初來乍到省城蘭州,人生地不熟,當時洮硯不為大眾所了解和認可。沒有鋪面,他就租房子,在幾年內先後搬遷了6次。一間小平房白天做鋪面,晚上做臥室,有時為了趕活計,一家人連夜糊包裝盒,他的妻子李玉萍為了丈夫的事業,辭去公職來蘭州與他一起創業,給了他莫大的溫暖和幫助。

2000年,甘肅洮硯開發公司創作的“神筆馬良”等8方藝文結合的硯臺,以其創意新穎,構思奇妙,雕刻獨特,在上海舉辦的全國文房四寶博覽會上一舉獲得金獎、銀獎,並榮膺“國之寶”證書。

不久,甘肅省洮硯開發公司的産業鏈輻射到甘南、定西、河西以及杭州、北京等地,企業越做越大,成為國內洮硯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全國著名文化企業。

2001年,趙成德積累了一定資金,在蘭州繁華地段置購買了兩層鋪面,800多平方米,一樓作為展示大廳,二樓作為加工和辦公場所。至此,他才有了一個像樣的、所謂的“公司”。

還説趙成德帶領工匠開採硯石的千方百計、千辛萬苦和千難萬險的採料艱難歷程。洮硯的石材或曰原料,大多處在水低岩穴或洮河邊懸崖礦洞,因而是從洮河裏挖出來的,是從洮河邊的山崖上採下來的。這些石材,是趙成德領著技師敲打選擇,帶著民工挖掘,並一塊一塊從山上背下來的。洮硯石料比一般的同樣大小的石頭更沉、更重,從洮河裏撈出來,從山上背下來,硯工的手、足、脊背,不是被磨破,就是血肉模糊了。

在洮河深潭中尋找石料,一年之中要等到枯水期或洮河封凍期,硯工們常常爬冰臥雪,刨開冰層,鑽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圍堰之後,打開一個洞穴,然後採掘出硯石,運到岸上。

而更多的硯石則在洮河邊上懸崖與水面的連接處,開採時,須登上萬仞懸崖,下崖的人腰繫上繩索,挂在半山腰,在閃晃搖擺中尋找硯石,稍有不慎,就會跌落山崖,葬身魚腹。尤其是採掘所謂的“窩子石”,在高出水面數尺左右的洞穴之中,更加難採。需要用鐵錘、鋼釬,一塊一塊地掘取。時有坍塌陷落,石塊飛迸,打死、打傷者時有發生。

三十多年過去了,那些曾經背過硯石的工匠們,看慣了洮河浪遏飛舟的蔚為壯觀,送走了日月更替斜挂在天際的一抹余暉,還有習慣了披星戴月的勞作,更經歷了頻臨萬丈深淵的失足之險,他們或許為了一塊洮硯而不惜跌落深淵,喪失性命,被同伴一抷黃土掩埋而至今還獨懷感傷?

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安得猛士兮志四方!臨深淵而不懼,生死笑談中。這是洮硯工匠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寫照。他們站著是一條漢子,倒下是一座豐碑。

今天,當所有的榮耀和輝煌都零落成泥碾作塵埃,凝固成風霜雪雨四季輪迴中的一堆淺丘;當他們用血肉之軀拓開生存發展的空間,兀立在一片殘陽夕照之中;當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被歲月長河退化成海棠血痕,遺留一座斷碣殘碑時,我們的內心會不會因為某種惆悵與不解而隱隱作疼?

還説工匠們的艱辛雕刻。為了符合設計乃至創意藍圖,對硯工的起碼要求是精確、精準、精細,達到盡意、盡善、盡美。洮硯雕刻的工序極為複雜,從選材開始,中經出坯、下堂、合口、落圖、透空、精雕、打磨等八個環節。其中透空、精雕是最難的技巧,是整個工序重要的一環。製成一方洮硯要經過鑽、鑿、鏟三個步驟。鑽,就是在硯坯經過落圖後,用各種不同直徑的鑽頭,將應雕空的部分用鑽鑽通;鑿,就是透空部分打開後,將孔周的殘余部分用小鑿刀鑿去。鑿刀用力要輕巧,得一點一點衝擊;鏟,就是把鑿空的毛坯鏟光,鏟去平孔和斜孔的殘留部分。與此同時,還得清理透空圖案下的凹池,將各處所有的平孔修通。透空是洮硯雕刻最細微、最容易損壞硯坯的一道工序,透空使用鑽子的勁要適度,不能左右晃動,須集中精力,穩鑿穩鏟,不能生鑽硬撬,全憑悟性和眼力。有時一塊洮硯的花樣,細若髮絲,若稍有閃失,不但前功盡棄,更浪費了原料。當然,他們無法計算這塊石頭從山上背下來的成本,只説,汗水又白流了。

近距離的觀察,更為形象的感受,可以更深入地認知硯工們的艱辛之處,喚起你的情感波瀾。此時此刻,我特別留心了硯工們的那雙堅硬、粗壯而又靈巧的手。

這是怎樣的一雙手啊!骨瘦嶙峋,青筋凸起,一旦握住斧鑿,十指就很難再伸直。這是怎樣的一雙手啊!千回百轉,去粗取精;千刀萬刮,賦形出像;千鑿萬磨,硯石生輝。望著他們的手,它乾癟得如同冬天遺棄在田野裏的果子,粗糙得像風乾了水分的山薯,透出幾絲堅硬和冰冷。

那是觸摸過硯石觸摸過歷史的雙手,傳遞了悲壯傳遞了疼痛的雙手,闡述著人生闡述著生命的雙手。此刻,你鼻子發酸扭頭想哭,你難過傷心直咽淚水,你能不生出幾許感動幾分敬意?

握住這樣的一雙手,你便感到多年壓在他們身上硯石的重量,你會體會到什麼是毅力什麼又叫堅韌,你能不由衷地讚美和歌唱嗎?苦了,累了;流汗了,流血了,他們又放開嗓子吼起來了: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

大風從門前刮過,

不管是東南風還是西北風,

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第四節洮河之濱,創立偉業

你可以忘記一個多麼勤勞多麼樸實多麼善良的農民,你可以忘記一個如此偏僻如此落後如此破敗的村莊,你也可以忘記許多不該忘記的東西,但你不能忘記那些無比堅強無比勞苦無比奉獻的洮硯工匠們!在洮河邊上開創偉業的志士們!這發生在中國最貧困的地方在最艱苦的條件下創大業的人們!

他們不是英雄,也不是勞模,但他們被稱之為“工匠”確是當之無愧的。這些灑下汗水甚至血淚雕刻洮硯的人們,感動了土地也主宰著土地的人們。他們是我們必須記住而不能忘卻的人們。

趙成德就是這千千萬萬中的一個,一個勞苦功高的典型代表!

雕大洮硯----

采寫趙成德,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壯舉,名不見經傳的小廠子,大字不識一斗的莊稼漢,他後來是怎樣獨步走向輝煌,創制出了中國洮硯的“巨無霸”的?

在趙成德創業的第三個十年期,他的洮硯廠進入發展的坦途,工藝漸入佳境,不論從技術的角度還是從文化的角度而言,不論從行銷的方面還是從産業的方面來説,都達到了一個歷史的最好時期。

雕刻大硯,在洮硯雕刻史上是沒有過的,在其他石質硯中至今也沒有出現過。趙成德做了,可以説,他開了一個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先河。人們常常讚美這種人為“吃螃蟹的人”,但我不知道該怎樣形容他。另類乎!超人乎!奇人乎!

趙成德是在洮河流域創制大硯的第一人,洮硯産業開發第一人。他創造了多個洮硯之最,打破了多項洮硯歷史記錄,獲得了多項殊榮,引領了洮硯産業的轉型跨越發展。

1990年起,從第一件洮硯藝術品“八仙慶壽”巨型洮硯聞世以來,趙成德和他的設計師、工匠們,林林總總、大大小小設計雕刻出了上萬件形形色色、多種多樣、別具特色的洮硯製品,其圖案設計之新穎,雕刻工藝之精美,藝術手法之巧妙,令觀賞者嘆讚不已,深受社會各界高度評價,從而使洮硯名聲大振,走出了洮岷大地,走出了甘肅,走向了海外。

他為我們這個社會構建起了蘊含著政治、經濟、文化、哲學、史學、美學、藝術學等多門學問的洮硯藝術大廈,巍巍然矗立在洮岷大地,引領著洮硯藝術創造和文化傳承的時代風向。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趙成德不但潛心研究洮硯雕刻藝術,致力開發洮硯産業,而且還深懷家國情懷。每當黨和國家重大政治、文化、外交等慶典活動,他都帶領其團隊精心設計雕刻出一批具有歷史、現代以及政治意義的洮硯,作為感恩禮物,以報答黨、國家和人民,以感恩黨、國家和人民,兌現他致富不忘初心的夙願。

堅持文化引領,打造文化名片。趙成德始終把洮硯雕刻技術與時代發展、祖國富強、人民福祉緊密結合起來,旨在打出品牌,樹立形象,弘揚文化,傳承精神,為洮硯産業創新發展、洮硯文化傳承弘揚鋪路奠基,他讓一塊塊洮河綠石重新賦予時代氣息,産生了奪人魂魄、震撼人心的力量。

“八仙慶壽”硯,長75釐米,寬61釐米,厚11釐米,重49公斤。專業雕刻大師、工藝美術大師、專業創意設計人員歷經197天,于1990年10月研製而成。硯蓋上一位壽星老人一手握蟠桃,一手持龍杖,體態輕盈;八仙騰雲駕霧,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左邊為松鶴鹿,右邊為山水畫,整個浮雕融為一體,巧奪天工。

“龍祥龜壽”巨硯,99條龍由口含金珠的七宿蒼龍統領,硯蓋一大神龜頭部有一個天然白玉環,寓意龍抬頭,國運昌盛,神龜千年,地久天長。

“鳳鳴九州”巨硯,整體造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上雕象徵56個民族的56條龍和代表華夏九州的9條巨龍。硯蓋為統領群龍的一隻鳳凰。整個硯臺有綠、紫、紅三種天然色,形象地勾勒出國土地形地貌。更為奇特的是東南沿海有兩條天然白玉弧線,顯示出我國經濟特區的地理位置,堪稱稀世國寶。

“至聖先神”硯,刻有孔子給72年弟子授課傳道的情景,每個弟子神志各異,個性分明,栩栩如生。

“孝感動天”硯,刻有24孝圖,圖案逼真精美,一幅圖案為一個感人的故事。

“百子圖”硯,刻有9組百名兒童在園林中嬉耍玩鬧,各個活靈活現,童心、童趣越然硯臺。

“九龍捧壽”硯、“富貴牡丹”硯、“龍塔組合”硯……可謂千姿百志,氣象萬千,雕刻工藝、重量和文化蘊含均達到了新高度、新水準、新境界。

“千佛硯”,長166釐米,寬142釐米,高36釐米,重3噸,歷時5年製作完成,該硯以高度濃縮概括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刻畫了佛祖釋迦牟尼和諸佛的多姿風采,佛教聖地的神聖莊嚴,昭示了佛教的起源和在我國的傳播發展,折射出了佛學思想和高深境界。

“九九歸一”巨硯,硯臺上雕刻有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99條巨龍,寓意被租賃百年的香港終究回到了祖國懷抱;底座為香柏木的盤龍根雕,寓意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香港回歸是葉落歸根。該硯的硯名由著名書法家應中逸先生題寫刻石,蘭州大學教授、著名詩詞家林英作,《九九歸一洮硯頌》,著名書法家徐祖蕃書寫,著名篆刻家劉大奇刻石。這塊重214公斤,長1.22米、高0.13米、寬0.9米的洮硯,作為甘肅省人民政府代表2700萬隴厚兒女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的獻禮,産生了廣泛的社會效應,贏得了國際代表的高度讚揚。

“中華民族大團結”巨硯,1999年製成,硯長160釐米。寬110釐米,高26釐米,重500公斤。硯體現狀恰似我國版圖,硯身雕刻有56朵盛開的牡丹花,寓意56個民族56多花。直徑達59釐米的硯蓋上雕刻著56個民族男女青年共112人,身著各民族盛裝,載歌載舞,歡慶50華誕,生動逼真,栩栩如生,顯示出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祥和、喜慶的節日氣氛。此硯是專門為新中國成立50週年大慶的一份厚禮,在首都北京舉辦的“新中國50週年建設成就展”上展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瑞環、胡錦濤等的高度評價。該硯現由全國政協收藏。

“大觀園”巨硯,2001年製成,“大觀園”巨硯以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為題材,硯面上採用鏤空雕和高浮雕技法製作的殿閣樓宇、亭臺水榭、雕梁畫棟、回廊玉欄等石雕景觀建築群,造型逼真,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生動地再現了東方藝術園林的美景,彰顯了洮硯山水、人物雕刻的新技藝、新水準、新境界。

“東方醒獅”巨硯,長2.43米,寬1.56米,厚0.39米,重2200公斤,于2002年雕成。“東方醒獅”巨硯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80週年特別製作,並獻禮黨的十九大。該硯硯池周圍以我國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軍事及人民生活等為內容,具有國際、國內領先地位和重大影響的56幅實景圖案組成,分佈在雕刻有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為代表的萬花叢中,展示了中國共産黨的光輝歷程和取得的偉大成就,象徵偉大祖國江山多嬌,美麗富饒。此硯獲得中國文房四寶協會頒發的《國之寶》證書。

“人民必勝”硯,2015年製成,2015年國慶節來臨前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特製了“人民必勝”硯,以此慶賀。“人民必勝”硯,原石重達3噸,長206釐米,寬169釐米,平均厚36釐米,選用質地精良的洮河鴨頭綠硯材。硯身正上方刻有一條口含金珠、光芒四射、指點江山、俯瞰乾坤的中華龍,龍身下威武雄壯的天安門四週錯落有致地分佈著五嶽名山、四大佛教聖地、三大名樓及桂林山水、雲南石林、九寨溝、張家界、珠穆朗瑪峰等自然景觀,是中華民族錦繡山河的寫照;硯臺左下身,大地灣彩陶人頭瓶、孔廟杏壇、指南針、活字印刷、兵馬俑、趙州橋、馬踏飛燕、長城、莫高窟、布達拉宮等昭示了古老中國悠久燦爛的歷史;硯臺右下身,工業現代化的高大廠房、農業現代化的聯合收割機、神舟飛船、青藏鐵路、東方明珠塔、遠望號科考船、奧運健兒、會寧會師樓、三峽大壩等標誌性雕刻,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硯蓋中央是全國56個民族代表圍繞在習近平總書記周圍歡歌載舞,總書記手握高拳向全世界宣告“人民必勝”的歷史性照片定格其中,顯示出無與倫比的勇氣和信心,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最好詮釋和演繹!

“一帶一路”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實施“一帶一路”建設,感應著時代的脈搏,雕成了“一帶一路”硯。“一帶一路”硯長5.9米,寬3.5米,高1.50米,重達19噸,其上雕刻有19條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巨龍”,以及穿行在歐亞大陸的“復興號”高鐵、翱翔藍天的飛機、作為“絲綢之路”起點標誌的西安大雁塔、被譽為“東方雕塑館”的天水麥積山和“絲綢之路”上聞名遐邇的重要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産敦煌莫高窟,還有大漠駝隊。“一帶一路”硯更凸顯了“海上絲綢之路”的主題,預示著當今中國的復興眾望所歸。響應國策雕巨硯,重現絲路報國恩。體現著民族自尊和民族自豪感,“一帶一路”硯在甘肅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上展出後,每天有幾萬人慕名而來,産生了轟動效應。目前“一帶一路”硯放在敦煌月牙泉邊,繼續讓世界各地的遊人參觀。

“中華騰龍”巨型硯,2017年製成,“中華騰龍”巨型洮硯,雕刻著56條昂首翹望、勢欲騰空巨龍,象徵著中華民族由56個民族構成,意味著中華民族在新時代的偉大復興。圍繞著巨龍的是巍然聳立的山嶺和逶迤起伏的長城,象徵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猶如巍峨的高山,其意志如同鋼鐵般的長城一樣堅不可摧。巨龍的左方,雕刻著太陽,右方雕刻著月亮,象徵著中華民族的歷史綿延數千年,對人類做出的貢獻,可與日月同輝。巨龍的正前方,雕刻著一幅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其中,黃河、長江,猶如兩條長龍,在母親懷抱中自然流淌,滋潤著錦繡般的中華大地。整個“中華騰龍”巨型洮硯的底座,雕刻了一朵朵祥雲和一波波的海濤,象徵著中國龍將駕長風,破巨浪,騰空而起,翱翔神州……

“中華復興硯”超大型巨硯,2018年製成,2019年5月,“中華復興硯”亮相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茶馬古市,震撼隴原大地,它不僅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更彰顯了一顆強烈的愛國心。他用自己的方式,一片家國情懷,為祖國獻禮!“中華復興硯”的設計製作過程中,趙成德帶領 50名能工巧匠歷時 4年時間精心製作完成,這塊硯長 18.9米,寬 3.29米,高 1.69米,重達 129噸的洮硯,整塊硯臺將中華龍文化與洮硯工藝完美結合,以中華龍、長江、黃河、日月、海濤、祥雲、長城、關隘等為主題元素,融合了歷代中華龍的圖案特色,設計構思奇偉,雕刻層次分明,凝結了華夏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集歷史、藝術、文學、欣賞、研究、收藏于一身,為再次刷新了該公司規劃設計製作巨型文化藝術洮硯的歷史,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獻上一份厚禮。硯台中間雕刻著穿行在歐亞大陸的復興號高鐵,翱翔藍天的大飛機,一艘航母航行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劈波斬浪,勢不可擋,周邊雕刻著絲綢之路起點的西安大雁塔,被譽為“東方雕塑館”的天水麥積山和世界文化遺址敦煌莫高窟……

趙成德創制了多個巨型洮硯,自2011年製作的“中華龍”巨型硯獲得世界紀錄協會頒發的“世界最大洮硯”證書後,他有創制了多個巨型洮硯,一次又一次超越了自己的紀錄,邁上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

2019年9月5日,又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這一天,“中華復興硯”在甘肅臨夏茶馬古市再獲世界最大洮硯認證,這是巨型洮硯第四次獲得世界紀錄協會認證,而每一次都是趙成德自己否定自己,自己超越自己,他讓甘肅洮硯永遠領先於中國三大石質硯前列,也讓千古洮硯永遠成為甘肅炫目的一張文化名片。

從這一點來看,趙成德確有“奇”處。

趙成德創制巨型洮硯,特別是政治題材的巨型洮硯,有“三絕”、“五最”。“三絕”,其一,它首次以古老的硯臺為載體,以宏大的陣容和驚人的概括力與包容性,全方位、多角度、多層面生動形象地表現了中國革命史、中共黨史、社會主義建設史和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首開了用硯臺這一高品位的物質文化載體來表現重大歷史和時代主題之先河。其二,它同樣是第一次將影響歷史進程的共和國三代傳人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的形象藝術地鐫刻于硯臺,令人耳目一新,崇敬之情、神往之心油然而生,其劃時代的意義還在於不僅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而且還在人類制硯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珍貴傑作。其三,它第一次巧妙地將中華民族五千年古老文明史與現代文明史,用寫實和浪漫的藝術手法完美和諧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集觀賞性、教育性、收藏性為一爐。“五最”,即五項世界之最,一是體積最大,堪稱硯中冠軍;二是重量最重,難以起運;三是內涵最豐,文化、藝術、人文、歷史、哲學、宗教、建築,等等,囊括其中;四是製作最精,鬼斧神工,運用了高超的傳統雕刻、琢鏤、透雕、微雕等技藝和現代多維雕刻造型及西洋技法,且各種技藝含量和知識含量較高;五是投資最巨,人數眾多,其投資數百萬甚至上千萬,參與製作人數愈千人。

多次探究趙成德製作大硯的心路歷程,是他的家國情懷,一顆愛黨、愛國、愛人民的赤子之心,用大硯臺歌頌黨,歌頌偉大的祖國,歌頌勤勞勇敢的人民,反映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和輝煌成就,反映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反映時代精神風貌。

歷數著這些洮硯,尤其是巨型洮硯,我在感慨萬千的同時,也百思不得其解,是什麼力量,抑或是一種什麼精神支撐著他,敢制大硯,能製成大硯?

一鳴驚人常有,三鳴、四鳴之後,那麼可能會引發人們的思考。作為文房四寶之一的洮硯,本是文具,一個勁大下去,豈不變其性質?不知有哪位書畫家敢用百公斤乃至以噸計量的巨硯揮毫一試?如此巨硯,恐怕確要有“如椽之筆”才能與之匹配了。

我由此翻閱了《四庫全書.西清硯譜》,讓中國四大名硯作一觀照,看看大硯之花落誰家?

在存錄的240硯品中,最大一硯的最大直徑也不過8.9寸,大多數都在3-5寸間。其中一長方形“舊洮石黃膘硯”,長3.2寸,寬1.7寸,厚僅1寸;更小者如“舊端石鳳池硯”,長2.7寸,寬1.3寸,厚0.5寸。硯體小,正是文具的適用性所使然。

硯品巨型化的根本原因,是當今之世用硯者日益鮮見,從而使制硯逐漸成為石雕藝術的新門類。製作巨型硯,洮硯開發者既非始作俑者,但到今天為止,確為創紀錄者。

且看下列報道:

1988年報載,廣東肇慶制一“奇觀”端石巨硯,長約3米,寬約2米,日本友人出資400萬元也未出售,要留作國寶。

1990年報載,河北易縣雕制一易水石巨硯,重1.5噸,形如中國版圖,上刻形態各異的56條龍,代表56個民族。

1993年報載,還是易縣又有驚世之舉,製成20噸重特型巨硯,狀似中國版圖,上刻56條龍,象徵中國56個民族,其中9條大龍,代表華夏九州。

1997年報載,還是易縣又有驚世之舉,用兩年時間雕成“久久龍鳳”巨硯,重量達35噸,圖案由99條龍和9隻鳳組成。始制時石料重約50噸,因其過重,運輸不便,於是就地搭篷……歷經春夏秋冬,夜以繼日趕造,力爭成為中國石硯之最。

1998年報載,河南工藝美術大師張書碧,用十年時間製成“黃河神龍”巨硯,重2.5噸,雕刻象徵中華民族大團結的56條巨龍。

在巨硯競賽中,互相參照,互相借鑒,龍鳳同為主題,難以言表,但我還是為這一藝術大手筆、巨硯大氣勢、工匠大魄力慶倖!

追尋著他們的創業經歷,探究著他們的創業初心,揣摩著他們的創業願景,我知道了,這些巨硯,最終為圓那個百年之夢!因而,他敢制大硯,也能夠製成大硯。

此刻,我再次問了趙成德敢制大硯的心之所想、所願,他傾吐肺腑之言:“磨難讓我懂得感恩,時代給我賦予使命,改革開放給了我膽魄,黨和人民給了我舞臺!我和洮硯人深受新中國,特別是改革開放春風雨露的滋潤和恩惠,做大洮硯、藝術硯、政治硯,是對黨和國家的感恩、回報,是向人民的獻禮!”多麼宏大的願望,多麼飽滿的情感,多麼真摯的初心!

至2001年,趙成德走過了第二個十年創業期。

置業百年----

硯雕龍形歌盛世,洮硯立業為民眾。

趙成德説:“洮硯製作要一如既往關心國家大事,更要關注國計民生的時代要求。”未來甘肅省洮硯開發公司的發展,將始終不渝地遵循文化洮硯的發展方向,以傳承洮硯工藝、開發洮硯産業、弘揚工匠精神為根本,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實現富民興隴的甘肅夢,更為實現全面小康岷縣夢添磚加瓦。

三十年歲月悄然流逝,在第三個十年裏,甘肅洮硯開發公司制訂了明確的“三十”規劃,即“三個傳承”“五個夢想”。“三個傳承”:傳承洮硯工藝,傳承洮硯文化,傳承工匠精神。“五個夢想”:

夢想之一,製作的“圓夢中華”硯,為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獻上一份厚禮,並將其無償捐獻給國家收藏。

夢想之二,幾十年來傾盡所有收藏了近萬幅名人字畫,捐獻給國家,作為國家和人民的財富。

夢想之三,製作的“中華騰龍”硯即將和商家達成協定,拍賣價為兩個億,拍賣後將拍賣所得五千萬捐獻給相關慈善基金會,五千萬獎給長期關心和支援洮硯事業的各界有識之士,五千萬獎勵給修建洮硯文化産業園及洮硯博物館的有社會擔當的人士,五千萬將用於償還本人的債務和上繳國家稅收。

夢想之四,將在岷縣打造一個集參觀交易、文化交流、藝術收藏于一身的洮硯文化産業園,營建一個洮硯博物館,使洮硯産業真正成為帶動本地經濟發展實現脫貧致富的文化名片。

夢想之五,他是洮硯傳承人,洮硯廠是他和幾代傳承人心血的結晶,如果因為目前的經濟困境而拍賣掉,這將是當地的一個文化之殤,竭盡全力保住“中國洮硯之鄉”這個來之不易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品牌,並使之傳承弘揚廣大。

“三五”之舉,共圓百年夢想,共鑄百年基業。

作為開發洮硯的領頭雁,他製作的洮硯美麗恢弘氣派被更多的人們欣賞頌揚,尤其是作為“國之重器”策劃的巨型洮硯隨著被世界紀錄認證,更是名聲大振,譽滿九州。

是啊!這是多麼樸實的夢想!

因為,洮硯就是他的光榮和夢想。他的人生因洮硯而璀璨,因雕刻藝術而光彩。

1999年,一位在洮河邊採訪硯工多年的資深記者,懷揣著對洮河、洮硯産業敏銳的洞察力和縝密的思考力,來到了註定將改變洮硯人一生命運的洮河流域。

一次偶遇,一次割捨,一份選擇,一份果敢,帶來的不僅在幾十年風雨飄揚中屹然不倒的洮硯老店,更是洮硯産業投資策略的一次嬗變和創新發展。

十年奮鬥,百年自強。

“用知本創造財富”、“比熱情更熱情”、“專業贏市場,親善贏客戶”、“比負責更負責,比專業更專業”、“天天檢討,及時糾錯,每人每天進步1%”…….

這是洮硯産業幾十年以來所沉澱的企業理念,也是全體洮硯人處事做人的行為準則。“大江淘去東逝流,金戈鐵馬百年存”,在洮硯産業幾十年風雨飄搖發展過程中,洮硯人一直默默無聞的奮鬥在洮河邊上,成為岷州大地洮硯産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百年置業,風雨兼程。

在百年置業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見證了大批新人成為洮硯工藝、洮硯産業資深專家的華麗蛻變,這些曾經的放羊娃、“泥腿子”、莊稼漢至今仍然活躍在岷州各大開發公司、代理公司、媒體機構,個別甚至漂洋過海遠在他鄉取經,為洮硯産業的發展不遺餘力,他們也曾是洮硯創業中的一員,他們也曾感受過“洮硯之家”的溫暖。

啟動洮硯文化傳承、産業發展百年教育基金,用於捐贈有上進心的貧困學生,培養更多洮硯文化的傳承人,繼承洮硯事業的有志者,以一份微薄的力量給不幸的家庭帶去一份溫暖,讓每一位人深切明白:人間自有真情在,以一顆感恩的心,感恩他人,感恩社會!用於扶持那些能工巧匠,那些洮硯開發的中小企業,讓他們做大做強,做深做細,做精做美洮硯,不負古人,不負今人。

三十年,是個虛數……

多年以前,沒人會在乎,曾經有一群人,胸懷大志,心存高遠,

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在洮河邊穿行……

三十年,是個承諾!

多年以後,曾經的那群人,成為引領城洮硯文化魂靈的先行者,

將所有曾經流轉的夢想,以一場洮硯傳承創新,以一顆感恩的心,凝固成一座你我共有的洮硯新輝煌!

百年置業,用知本創造財富,感恩的心感謝有你,願與各位共創洮硯産業百年華章!

第五節築夢洮河,古硯生輝

洮河,一條流淌千年的河流。

洮硯,一個風華絕代的名字。

也許,一切的輝煌都會趨於平淡,並從人們美好的記憶中徐徐退去;也許,一切偉大的建構都會趨於毀滅,並在歷史的進程中被漸漸湮滅。但是,洮硯,這個依舊輝煌而溫暖、令人浮想聯翩的名字,一直讓人為之自豪。

是趙成德和生活創業在岷州大地的無數工匠們,開創了洮硯産業發展的輝煌時代,創造了一個洮硯文化的歷史峰巔,讓這千年的石頭熠熠生輝。

風雨洮河----

沒有大海的波浪壯闊

沒有大江的氣勢磅薄

只有歲月激起的朵朵浪花

她是大漠中的一條小溪

繞過高山,穿越大漠

征途上還有無盡的跋涉

不要説道路坎坎坷坷

酸甜苦辣都是歌

沒有湖泊的平靜清澈

沒有山泉的亮麗景色

只有春風蕩起的浪花朵朵

她是大漠中的一條小溪

山川給她跳動的脈搏

陽光給她青春的光澤

她的生命奔流不息

遠方的夢想呼喚著她,呼喚著她。

千百年來,洮河淺吟低唱,到底是吟咏洮硯文化的不朽,還是為經歷千年的風雨而悲歌。無法想像,洮岷先民們如何在這片土地上勞作繁衍,奮鬥不止?他們當年採石--背石--運石、構圖--雕刻--打磨、拋光--洗硯--收藏的工序,和當今的每一件制硯工藝有何不同?但可以想像,先民們選擇這個依山傍水的地方作為自己的家園,則因了洮河從這裡靜靜地流過,正如世界上其他文明都在水邊孕育的一樣,是洮河的波光,照亮了洮岷大地文明的曙光。

在洮河邊上,有許許多多的人為洮硯而奔走,以自己柔弱之肩,擔當起了傳承洮硯文化的歷史責任,義無反顧地辦起了一個個制硯作坊、加工車間。隨著一件又一件洮硯的製成,一篇又一篇研究洮硯文化的論文,報道創業事跡的報告文學,不斷地出現在書刊報端,人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領悟、揣摩、詮釋著洮岷文明的奇跡。

也許是天性使然,也許是家庭熏陶,抑或是神喻所指。趙成德幼年就知道了洮硯,珍愛洮硯,漸漸地認識了洮硯,“筆、墨、紙、硯”被稱為文房四寶,是古代中國文人雅士的象徵,而在“四寶”中,洮硯獨為墨客所鍾愛。“文人相惜一方硯”,硯臺是文化人的愛物,是中華文明的載體。及長,當他看到那些硯工大師刀下燦然綻放的精美硯臺,一個夢想在他幼小的心靈裏萌發,長大一定要做一名雕刻大師,雕出世間最美的硯臺。

來到硯鄉,進入各等洮硯加工廠和手工作坊,零距離接觸制硯大師,與眾多企業家對話,趙成德是唯一一個能制大硯、敢制大硯、多制大硯的人。回望他的成長過程、創業經歷和人生志向,一個人、一輩子、一塊石頭,開拓了一項産業,弘揚了一種文化,他像行者,像僧人,以虔誠的心、常年的功,一步步向著他的“洮硯夢”挺進。

洮之妖妖----

這裡我不妨引用《詩經》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來借喻那儀態萬方、精美絕倫的洮硯。

細微于發稍,宏大至天地,一塊塊思維與心力的靈魂之作,一部走向極端精緻的歷史濃縮畫卷。洮硯人演繹了一部刀鋒下的藝術傳奇,總讓人投去一抹驚鴻的一瞥。

“每方硯石都是一件藝術,看不到這點,你就是塊石頭。”妙哉斯言!誠哉斯言!美哉斯言!

洮硯的製作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並具有其獨特的技藝。洮硯的雕刻皆為手工製作,以透雕和浮雕為主,輔以線雕、圓雕、凸凹雕、鐫刻等多種技法,所制之硯玲瓏剔透、巧奪天工、古樸典雅、美觀實用,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文化價值、藝術鑒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洮硯的製作過程,是傳統文化在書寫等工具中的體現,也是中國文化傳承史上較為濃郁的一筆。洮硯的歷史文化價值,主要在其製作過程中得到了完美體現,也是從設計製作層面深化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洮硯製作技藝的不斷成熟,材料選擇、雕刻技藝、紋飾和圖像、髹漆和鎏金技術等層面的廣泛應用,無一不顯示了其應用價值。

今天,洮硯在繼承傳統透雕、浮雕技法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和發展,並借鑒了其他藝術品製作技巧,匯集其精湛手法于一體,既融合玉雕、牙雕的圓雕技法,磚雕、石雕的深淺浮雕技法,木刻、石刻中的篆刻技法等,形成了一系列完整而獨特的雕刻技術,洮硯製作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其品種多樣,工藝精巧,造型獨特,具有民族風格、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

哲學家德謨赫利特曾説:“一個人有美麗的故鄉,就等於擁有整個世界,”且看今日岷州大地類別多樣、風格獨特、形制迥異的現代文化藝術洮硯,輝映在歷史的天空,照亮美麗的岷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