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的勝利,離不開數以千萬解放區民眾的擁護和支援。他們奮不顧身,竭盡全力保障人民子弟兵的後勤供應,匯聚成了淮海戰場上氣勢恢弘的支前洪流。在1948年冬天那場事關中國前途和命運的大決戰中,民心所向,清晰可見。

紀錄片《淮海戰役啟示錄》第五集宣傳視頻https://v.qq.com/x/page/l3004jtttpi.html

1947年春,鄒健東在新華社華東野戰軍前線分社擔任攝影記者,曾深入山東解放區進行採訪報道。當地“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軍民關係讓他終生難忘。

鄒健東記錄下的瞬間,很多都發生在沂蒙老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沂蒙革命老區先後有120萬人支援前線,21萬人參軍參戰,涌現出沂蒙六姐妹、沂蒙母親、沂蒙紅嫂等可歌可泣的擁軍支前模範。

“耕者有其田”的真正實現,是由中國共産黨人在解放區率先完成的。這是中國共産黨的政治主張,反映和代表的是最廣大人民的意願。

1948年底,曾任美國《紐約時報》總編輯的西默·托平作為戰地記者,隨國民黨軍隊深入淮海戰地。西默·托平在隨後所著的《在新舊中國間穿行》書中寫道:“我無論如何也不明白,為什麼一路所見的老百姓都站在了共産黨一方。”但他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國民黨只注重城市,忙於打內戰,毫不關心農民的疾苦。而毛澤東找到了鄉村革命的原動力。”

從這些珍貴的歷史影像中,我們能夠強烈地感受到廣大解放區民眾翻身做主的喜悅和踴躍支前的巨大熱情。一切服從前線,一切為了前線的勝利。

我們仿佛可以想像到一隊隊民工、一輛輛小車、一列列擔架隊奮力前行,一雙雙布鞋、一袋袋糧食、一箱箱彈藥被送往烽火前線的動人場景。

山東郯城,位於蘇魯交界,山丘眾多,土地貧瘠。當時,縣裏庫存糧食只有100萬斤,其餘400萬斤要全靠向老百姓籌集。老百姓知道糧食的分量,但為了保證前線的戰士吃飽飯,百姓們自己煮野菜、吃樹葉,把省下來的500萬斤糧食運往前線,比上級要求的多了足足100萬斤。

人民對子弟兵的感情是無價的,對解放全中國的支援是無私的。而中國共産黨人也在悉心關照著支前民工的切身利益——縱然是軍情連連,十萬火急。

在浩浩蕩蕩的支前運動中,地方黨政機關是有力的組織者,廣大共産黨員幹部則是數百萬支前大軍的帶頭人。共同的目標,共同的理想,讓人民解放軍與支前民工結成了牢不可破的陣線。當年那些參加過淮海戰役的每一位解放軍戰士,至今還記得在戰場上與他們形影不離的那些民工兄弟們,還能回憶起在烽煙滾滾的險惡戰場中,曾經吃過的大米、白麵,穿過的棉衣、棉鞋。

在支援淮海戰役的數百萬支前民工中,離戰場最近的,是隨軍擔架隊成員。他們沒有武器,卻在一場場激烈戰鬥中,冒著生命危險,衝進瀰漫的硝煙,把傷員搶救出來,爭分奪秒地送到後方醫院。據不完全統計,在淮海戰役進行中,共動用了約206000副擔架,轉運傷員10萬餘人。

支前民工的名字和解放軍官兵的名字被一起銘刻在了淮海戰役犧牲烈士的紀念墻上。他們共同倒在了硝煙瀰漫的戰場上,他們的鮮血為即將誕生的人民共和國流在了一起。歷史不會忘記,人民用肩膀支撐起了一條通往勝利的道路。

1949年7月,毛澤東為解放軍總部編撰的《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三年戰績》大型畫冊題字——“人民的勝利”。“人民的勝利”,這5個字,字字千鈞。它道出了中國共産黨人對戰爭規律的科學認識,更揭示了一支軍隊、一個政權存亡成敗的深刻原因。

沂水長流,蒙山巍巍的齊魯大地;枕黃襟淮,千里沃野的豫皖平原;五省通衢,四方樞紐的古城徐州……70年前的鏖戰,70年前的支前;70年來的建設,70年來的奮鬥,江山依舊在,日月換新天。

“我們緬懷革命先烈,為的是繼承他們的遺志,發揚他們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他們用生命和鮮血開闢的道路上不懈奮鬥、永遠奮鬥。”他指出:淮海戰役深刻啟示我們,決定戰爭勝負的未必一定是武器和兵力,軍隊的戰略戰術運用、將士們的信心和勇氣、人民的支援和幫助,往往是更為重要的因素。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忘回報人民,這是中國共産黨人永恒的精神境界和價值追求。正因為中國共産黨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産黨。


淮海戰役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一起,在革命戰爭年代共同寫就的一部壯麗史詩。淮海戰役精神,凝聚著中國共産黨人的信念、忠誠、擔當與血性,凝聚著人民對中國共産黨的衷心擁護和堅定支援,是中國共産黨偉大精神譜係中生動而厚重的一頁,將永遠帶給人們啟迪與思考。它時時刻刻激勵和警醒著中國共産黨人,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堅守初心,擔當使命,回報人民。

敬請收看今晚(10月9日)20:05

CCTV-9《淮海戰役啟示錄》之

《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