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長江水從丹江口水庫一路向北,滋潤著津城千家萬戶!7月16日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天津分局舉行新聞發佈會,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向天津市輸水5年來,已累計向天津安全輸水超過40億立方米,供水範圍覆蓋本市中心城區、環城四區及濱海新區等14個行政區,近千萬市民受益,成為繼引灤入津工程後第二條城市供水“生命線”。

自2014年底南水北調中線通水以來,引江中線工程已實現1600多天連續不間斷安全供水,水質穩定達標,發揮了顯著的工程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環境效益顯著,為天津市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和改善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城市未來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

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

天津市是資源型缺水的特大城市,引江通水前,城市用水主要依靠引灤水,農業和生態環境用水基本靠天吃飯,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引江中線通水5年來,工程管理部門克服汛期暴雨、冬季冰塞等困難,連續3年超配額向我市供水,在引江水的有力支撐下,全市供水總量由2014年24.1億立方米增加至2018年28.4億立方米,城鎮供水總量由2014年11.6億立方米增加至2018年17.9億立方米,其中引江水在城鎮供水總量中的比重已超過80%,成為城鎮供水的主要水源。引江通水以來,原水水質常規監測24項指標一直保持在地表水Ⅱ類標準及以上,自來水出廠水、管網水濁度明顯下降,市民飲用水口感、觀感得到顯著提升,截至目前,引江供水已覆蓋我市16個行政區中的14個,全市近1000萬市民從中受益。

重新構架城鄉供水新格局

引江通水後,天津市逐步形成引江、引灤輸水工程為骨架,于橋、爾王莊、北大港、王慶坨、北塘五座水庫互聯互通、互為補充、統籌運用的供水新格局。在引江水的支撐下,天津市中心城區、濱海新區等經濟核心區域實現了引江、引灤雙水源保障,城市供水“依賴性、單一性、脆弱性”的矛盾得到有效化解;農村地區實施了第一輪農村飲水提質增效工程,通過延伸自來水管網等措施,改善了全市2430個村、209.4萬農村居民飲水品質,2018年起天津市啟動了新一輪農村飲水提質增效工程,逐步實現農村供水城市化和城鄉供水一體化,為開展扶貧助困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提供重要基礎保障。

有力改善了城市水生態環境

天津市生態水量長期存在較大缺口,由於缺乏生態水量補給,河湖水環境問題較為突出。引江通水5年來,引江水在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前提下,累計向子牙河、海河等重點河道補水超過8億立方米,有力地改善了河道水環境品質。依託優質生態水源補給,天津市自2016年起,已逐步實現對海河等中心城區重點河道的常態化補水,對七里海、大黃堡、團泊、北大港四大濕地及獨流減河等南部地區河道定期補水,同時積極推進中心城區及環城四區水系連通、海河南北水迴圈體系、北水南調等重點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河湖水系連通迴圈能力,為全面深化河(湖)長制提供重要保障。

有效推進地下水壓採進程

受水資源短缺影響,天津市長期存在地下水超採,由此引發一系列環境問題。引江通水後,該市充分利用引江水置換地下水源,有力促進了我市地下水壓採進程,2015~2017年累計壓采地下水6400萬立方米,2018年,深層地下水開採量降至1.50億立方米,為2022年基本實現深層地下水零開採奠定基礎。同時,地下水壓採一定程度上在減緩地下水位上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2018年,38%的地下水監測井水位埋深有所上升,54%的監測井水位埋深基本保持穩定,全市整體地下水位埋深呈穩定上升趨勢。

五載春秋冬夏不捨晝夜,四十億清流進津惠民生。今後一個時期,天津市將繼續完善引江供水配套工程體系,切實保障工程運作安全,同時落實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不斷優化水資源配置,深入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用好來之不易的引江水源,充分發揮引江水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環境效益,為天津市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和“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提供可靠的水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