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南科技學院駐村幹部張銘狀:從高校到大龍,繼續在鄉村熱土上發光發熱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7-02 16:01:23 編輯:徐揚 點擊:
“鄉親們要注意腳滑,小心落石!”近日,惠水縣雅水鎮大龍村連續多日暴雨,馬路兩側雜草肆意生長,石塊散落一地,來自貴州黔南科技學院的駐村幹部張銘狀帶領著村民們,手持鐵鍬、撬棍等工具,沿著落石路段,清理路邊的雜草與石塊,為群眾出行保駕護航。
2023年9月12日,張銘狀在貴州黔南科技學院黨委副書記左章權的帶領下,到惠水縣雅水鎮大龍村報到,成為一名駐村隊員,助力大龍村鄉村振興。
“銘狀,你要懷著學習的心態,儘快進入工作角色,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以實際行動助力大龍村發展。有問題向學校反映,有困難與學校溝通,定期向學校彙報駐村工作情況,發揮好學校與大龍村之間的橋梁作用,為幫扶大龍村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振興作出應有的貢獻。”離開大龍村前,左章權對張銘狀的駐村工作提出期望。
張銘狀到大龍村報到當天
轉眼10月有餘。這期間,貴州黔南科技學院與大龍村多次聯動,書寫了一段高校與鄉村的振興故事。張銘狀迅速進入狀態,和村民們打成一片。
實際上,張銘狀的駐村決定並非臨時起意。
2022年,剛畢業的張銘狀報名參加了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的招募選拔,成為德江縣的一名西部計劃志願者。
“作為青年人,要在服務基層、服務社會的實踐中感悟思想偉力、凝聚奮進力量、展現青春作為。”張銘狀説,他希望自己能將青春與熱血揮灑在鄉村。
2023年,西部計劃志願服務滿一年後,張銘狀進入貴州黔南科技學院工作。
彼時,學校收到中共惠水縣教育局黨組關於選派幹部到挂幫村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函,請求選派1-2名教師到大龍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誰最合適?”貴州黔南科技學院的校領導們犯了難,在全校教職工基本情況表中,他們發現了張銘狀:“有基層經驗,年輕,有幹勁,有想法。”
隨後,左章權代表學校黨政領導班子了解張銘狀的想法。“我願意!”張銘狀毫不猶豫。
“基層工作更加複雜,具有挑戰性,我有經驗,工作上手相比其他人肯定更熟悉,當然這也是一次讓我繼續在鄉村振興中發光發熱的好機會。”張銘狀説,再次去往基層,希望能夠持續關注農村的發展和變化,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質,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駐村開始後,張銘狀開始思考:作為一名高校教師,要如何充分利用貴州黔南科技學院的資源和優勢,結合大龍村的實際情況,做好駐村幫扶工作。
深入群眾,傾聽民聲,為民辦實事。
到大龍村後,張銘狀主要負責核查村民收入,為群眾申請惠民利民政策。
據了解,大龍村常住人口三千余人,大多數勞動力都在省外務工,家裏只有老幼,平均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當地人多半以苗話或者布依話為主。
語言問題是擺在張銘狀面前最大的難題。“聽不懂苗話、布依話,工作開展簡直是‘抓瞎’。”因此,張銘狀開展工作時隨身還帶一名“翻譯”,經過一遍遍觀察村民的口型、神態,在“翻譯”的帶領下不斷學習當地語言。
現在,張銘狀已經能聽懂村民表達的意思了,也會簡單用苗話或布衣話和村民們打招呼。
“大伯,現在社保卡跨行取錢不需要手續費了,養老金到賬後可以直接在家附近的銀行取錢。”近日,張銘狀再次進村入戶,耐心地向符合條件的村民普及養老金領取方法。
“自從小張老師來到我們村裏,感覺村裏都有活力了!他時不時就要來看一下我們,了解我們的生活情況,尤其是幫助我們解決好多需要在手機上才能操作的難題。”大龍村村民楊春紅説道。
田間地頭,也少不了張銘狀的身影。今年春耕期間,張銘狀身穿粉白相間的馬甲,穿上雨鞋,手捧秧苗,加入到插秧隊伍中去。
張銘狀(右一)與幹部們一起為村民栽秧合影
張銘狀説:“土地是農民的希望,參與到他們的農事活動中,才能真正了解到鄉村生活,真正走到農民中去,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駐村生活,張銘狀也覺得收穫更多,尤其是個人責任心得到了質的提升。
他想,還要發揮好學校與大龍村的橋梁紐帶作用。
2023年的重陽節之際,張銘狀與貴州黔南科技學院共同為大龍村策劃了一場重陽節文藝活動,為村民帶去了小品、舞蹈、歌曲,還組織了打糍粑等活動。
“看到老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自己的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滿足。”張銘狀表示,能夠為村民帶來關愛與溫暖,是他繼續工作的動力。
重陽節活動中貴州黔南科技學院師生與當地村民共同打糍粑
在張銘狀的努力下,2023年11月,貴州黔南科技學院資助大龍村三萬元資金,並贈送相關辦公設備。此外,張銘狀為村務工作人員組織電腦培訓,幫助他們學習新技能、新知識,提高工作效率。
貴州黔南科技學院捐贈辦公設備到大龍村
張銘狀思考:駐村期間,要實現資源共用。他認為,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貴州黔南科技學院豐富的教育資源優勢,向大龍村提供技術支援。另一方面,大龍村能為學校學生提供實踐的課堂,為學校相應的鄉村振興課題提供有力支援。
“未來,要從這兩方面繼續開展工作。”他説。
“在駐村期間,我見證了村莊基礎設施的改善、村民收入的增加以及文化活動的豐富。這些變化不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質,也增強了他們對未來的信心和希望。”張銘狀表示,他現在更加堅定了服務鄉村的決心,希望能夠將駐村工作做得更好,繼續在鄉村熱土上發光發熱,努力書寫一份關於貴州黔南科技學院助力大龍村鄉村振興的滿意答卷,也為自己的青春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程丹 田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