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業化媒體調研行 | 聚焦成都新興産業,探究新型工業化經驗做法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4-06-05 18:23:46 編輯:張夏桐 點擊:

近年來,成都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今年印發的《成都市産業建圈強鏈2024年工作要點》中又新增低空經濟、氫能兩條重點産業鏈,持續引發行業關注。在剛剛召開的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上,人工智慧、氫燃料電池、智慧化改造數字化轉型等領域的三年行動計劃及實施方案發佈,為接下來的成都製造業發展指明路徑。

在成都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前夕,由工業和資訊化部組織的“新型工業化媒體調研行”採訪活動在成都拉開序幕,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中心、央視財經節目中心等18家中央、省、市主流媒體齊聚成都,聚焦成都新型工業化推進的重點領域、重要任務,分兩組走進人工智慧與機器人、低空經濟、創新藥、氫能等領域的多家企業調研採訪,全方位採訪報道成都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典型做法和經驗,為進一步促進成都市新型工業化發展凝心、聚能、造勢。
探尋飛行汽車“起飛”路徑
6月4日上午8點半,調研團一行整裝完畢,前往成都機器人創新中心,對人工智慧與工業製造深度融合發展的相關産業現狀展開調研。
成都機器人創新中心是成華區聯合安川、ABB、發那科、西門子、埃斯頓、卡諾普等工業機器人鏈主企業,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深度融合,打造的産業公共服務平臺。全面構建起機器人領域“鏈主企業+公共平臺+産業基金+領軍人才+仲介機構”等5+N産業生態體系。

在創新中心內部,機械臂起承轉合,動作整齊劃一,15秒內就組裝好一支圓珠筆,還自帶良品/不良品檢測機制,靈活程度比人手有過之而無不及。調研團成員們紛紛舉起手機拍攝、錄影,記錄下眼前充滿科技感的一幕。

據成都機器人創新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創新中心搭建的機器人區域産教聯合體展開“政、企、校、行”協同合作,已吸納機器人領域龍頭企業近60家,本科、中高職等院校23所,科研機構7家,行業協會和組織8家,並在不斷遞增中。正推動設立規模5億的人工智慧與工業機器人産業基金,籌備機器人應用技術中試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飛行汽車是低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科技強國、各地區重點關注的發展方向。離開成都機器人創新中心,調研團來到四川沃飛長空科技有限公司,了解當下熱門的eVTOL設計與製造。

在四川沃飛長空科技有限公司,沃飛長空CEO兼首席科學家郭亮不僅深入為調研團講解了近年來成都eVTOL技術的發展現狀和世界排名,還邀請大家進入飛行模擬器,親身體驗了一把飛行汽車的操控。新奇的體驗激發了大家的熱情,與創始人在成都低空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難點上展開熱烈討論。

據悉,沃飛長空已形成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成都創造”飛行汽車技術,自研型號AE200産品率先取得適航審定受理批復,成為全國首個獲得民航局適航審定受理批復的有人駕駛載人eVTOL,計劃于2025至2026年完成的適航審定工作。
郭亮表示,沃飛長空飛行汽車技術名列全球前十,産品採用國際領先的“傾轉旋翼”技術路線,飛行效率與安全性更高,經濟性和舒適性更好。飛行汽車領域有約80%的供應鏈與新能源汽車趨同,我國擁有良好的航空産業技術,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的蓬勃發展也為飛行汽車的成本下降提供了強大支撐。沃飛長空也正配合成都市加快探索低空經濟領域相應的監管運作機制,相信在未來2-3年之間,低空經濟在載人領域運輸方面能夠取得成熟的推進成果。
助力氫燃料電池邁上“軌道”
當日下午,調研團又馬不停蹄地前往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新都基地),了解其在醫藥業新型技術研發上的創新産品。
據悉科倫是高度專業化創新型醫藥集團,在輸液領域,科倫已經實現全面的産業升級,具備高端製造和新型材料雙重特點的營利能力,佔據了技術創新和品質標桿的戰略高地。其主導産品已實現批量出口,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享有盛譽。

調研團戴上紗網帽,穿好白大褂、鞋套,參觀了高度自動化的生産車間。期間科倫藥業技術主任朱仲強展示了一款裝有液體的塑膠袋,調研團成員通過摔、砸、踩、卷等暴力測試驗證了該款創新産品的可靠性,學習了正確的使用方式。“以前將藥品混合要1800秒,現在只需幾秒鐘。”朱仲強介紹道,“在上千次建模實驗後,産品達到了兼顧腔室間絕對隔離、耐儲運衝擊、使用易開啟的要求。”

據悉,自創立以來,科倫先後將超百億元資金投入研發創新,建立了“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大容量注射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容量注射劑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截至目前,科倫已申請發明專利1500余項,獲得發明專利授權500余項,在腫瘤、細菌感染、腸外營養等多個疾病領域相繼啟動了400余項重大藥物的研製。2023年7月,科倫博泰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
調研團的最後一站來到四川榮創新能動力系統有限公司,了解新能源創新發展與技術應用並針對成都氫燃料電池的技術水準展開座談。

榮創新能是依託西南交通大學及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中心新能源研究所的混合所有制校産企業,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四川省專精特新企業,也是國內最早從事大功率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研究的團隊。現在還保持國內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最大功率記錄,整體能力居國際領先水準,引領著中國大功率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技術發展。

在座談會上,調研團拋出一個個與當今國內新能源發展緊密結合的問題,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南交通大學氫能及儲能技術研究院院長、榮創新能董事長陳維榮都從專業的角度一一展開作答,為調研團隊解惑。
陳維榮介紹道,氫能軌道交通的核心點就在於動力系統,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清潔高效,建設成本比傳統鐵路、內燃機車、儲能式機車更低,有很好的競爭優勢。公司研發的動力系統在多堆燃料電池關鍵技術比如多堆協調控制、能量提升、故障診斷、壽命預測方面在國際上都非常領先。

據悉,榮創新能擁有西南地區功率最大的氫燃料電池綜合實驗室,已建成年産5000套燃料電池系統的生産線;産品功率覆蓋80kW至2MW;已在中國中車、國家能源集團、中國中鐵、京車集團等企業應用;我國70%的氫能軌道交通車型的動力系統均出自榮創新能。隨後,調研團參觀了榮創新能自主研發的氫燃料電池列車。
“新型工業化媒體調研行”成都站活動結束後,調研團成員們紛紛表示:本次調研活動令人印象頗深,四川成都這兩年在發展新興産業、新質生産力方面行動迅速。許多新能源、生物醫藥、低空經濟領域的實踐做法加速落地,打破了四川工業的傳統印象。在機器人、氫燃料電池、低空經濟等前沿領域成都已成功孕育出了一批行業領先企業。這個過程離不開四川的高校資源為當地科技成果轉化提供的強大助力。四川還擁有深厚的工業基礎,在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上潛力巨大,希望未來能涌現出更多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讓大家感受到成都先進製造業發展的創新與活力。(張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