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不久前召開的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構建“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肩負省委重托和群眾期盼,我省各地正陸續召開市州委全會,學習貫徹省委全會精神,並圍繞省委部署,謀篇佈局新發展、新跨越,力爭在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征程中有新作為。
新格局、新發展、新跨越,我省各市州將如何展開新謀劃?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今日起,本報將陸續推出“市州委全會觀察”系列報道,擬從布新局、強産業、暢交通、大開放、惠民生等方面解讀市州委全會傳遞的新資訊,觸摸市州未來發展新脈動。
成都
讀數
上半年,成都市完成地區生産總值6870.68億元,增長8.2%。三次産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4%、7.0%、9.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
目標
成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提出,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設“五中心一樞紐”(全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國際性綜合交通通信樞紐),進一步增強對全省其他區域的引領輻射帶動能力,高水準打造引領四川發展的“主幹”。力爭通過3—5年努力,形成2個萬億産業集群、2個五千億産業集群、6個雙千億産業集群和一批成長性好的新經濟産業集群。
做強“主幹”服務全省高品質發展
走現場
□本報記者羅向明
中歐班列(成都)開行數量累計突破兩千列
8月8日,伴著長長的汽笛聲,一列滿載廣元産品的中歐班列(成都),緩緩駛出成都國際鐵路港,駛向德國紐倫堡。這是廣元産品首次通過中歐班列(成都)專列發往歐洲。
首發歐洲的産品主要為廣元市四川艾力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的2000套電籬網激發器,總價值約142.8萬元人民幣。
“這對企業發展幫助很大。”四川艾力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向君德算了一筆賬:以前,公司出口歐洲的産品主要選擇江海聯運和鐵海聯運兩種方式。江海聯運從出廠到德國紐倫堡大約要45到60天;鐵海聯運大約需要30到35天。而選擇中歐班列(成都),僅需 15天,費用雖然貴一點,但運作時間大大節省。
以成都為中心,中歐班列(成都)延伸到了越來越多市州,為“四川造”走向全球提供更多的選擇。成都國際鐵路港投資發展公司副總經理張倞介紹,目前,以成都為戰略支點的四向鐵路大通道正在逐步架構成型,基本形成以7條國際鐵路貨運通道、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為支撐“縱貫南北、橫貫東西、通邊達海”的陸上物流體。
今年,中歐班列(成都)開行數量累計突破2000列,連接泛歐泛亞16個海外城市、國內14個城市。此外,“蓉歐+”也已延伸至我省瀘州、宜賓、內江、攀枝花,給這些地方的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深觀察
全面建設提升國家中心城市輻射引領能力
擴大對外開放是“主幹”成都對“五區協同”發展的積極回應。
四川要縮小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必須有一個綜合實力較強、産業和人才集聚度較高、創新力競爭力優勢明顯的經濟中心城市吸納優質資源要素,輻射帶動全省經濟發展。為此,在全省發展新格局中,成都擔負著雙重重任:做強“主幹”,奮力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發揮“主幹”責任,提升區域引領輻射帶動能力,推動全省高品質發展。
“全省9000萬人口是成都發展的最大腹地、最大優勢。”成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謝瑞武介紹,做強“主幹”,成都將聚焦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新經濟,構建現代化開放型産業體系。力爭通過3到5年的努力,形成2個萬億産業集群、2個五千億産業集群、6個雙千億産業集群和一批成長性好的新經濟産業集群。
而在推動區域協同發展方面,謝瑞武介紹,成都將推動與環成都經濟圈協同發展,共同打造成德綿、成德資、成眉樂三大産業聯動區,深化天府科學城與綿陽科技城互動合作,加快建設成德綿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攜手打造大成都、大峨眉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等。成都還創新模式,如建立“研發設計在成都、轉化生産在市州”的産業互動模式,形成“水漲船高”發展態勢。
此外,成都市已與16個市(州)建立政府層面合作關係,達成並組織實施合作項目上千個。據悉,目前,成都市在徵求市(州)意見基礎上,正抓緊研究制定與市(州)産業協同發展政策和五大經濟區協同發展五個實施方案,初步梳理了120余個合作事項,並積極籌辦成都市與市(州)協同發展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