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7】脫下防護服後,你還會認識TA嗎?

進入輪崗隔離觀察,與一同奮戰了14天的戰友道別。他們期待下次相遇是在孝感、或者是重慶的大街上,最好是在火鍋店裏。但是人海茫茫,除了TA的聲音,護目鏡下確認過的眼神外,在TA脫下防護服後,你還會認識TA嗎?記住哦,TA就是這個春天最靚的仔!

【NO.136】我的“抗疫”日記:致敬“逆行”的身邊人

大年初二,領導問,是否可以參加抗擊疫情的新聞發佈會直播報道,我欣然應允。病毒肆虐,相比在武漢一線採訪報道的同行,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我身處後方,更不敢懈怠。

【NO.135】封城前父親連夜趕回武漢 重病女兒看到爸爸哭了

​【NO.134】防疫“雙城記”:冬天再漫長也終會過去

2020年春節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席捲全國,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卻充滿著挑戰。春節前夕,懷著激動心情踏上返鄉路途回到山東老家,與家人團聚的我在那時並未意識到,包括我在內的全國人民將度過一個可能是畢生難忘的春節。

【NO.133】新冠肺炎期間那些輪崗復工的日子 開始懷念“平淡”的生活

2020年春節,基本上舉家定居北京的我“幸運”地沒有任何出行計劃,本打算今年終於不用值班,踏踏實實過個闔家團圓的節日,因為新冠肺炎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節奏。隨後,陸續接到疫情傳播越來越嚴重的消息,原本的外出消遣計劃全部取消。

【NO.132】疫情之下的“隔離”生活 幸福背後是無數的無名英雄

我知道社會正常運作的背後,有著無數的人,如那些戰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一樣,他們明知有感染的風險,卻沒有退縮一步,堅守在崗位上。我明白,那些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組成了我的小“幸福”。

【NO.131】鏡頭記錄的“寂寞”生活 新冠肺炎隔離防護的那些日子

庚子年初,一種未知的新型病毒讓每個人的生活都因它而改變,即便是在往常闔家團圓的新春佳節,也改變了它的打開模式。各家各戶從團團圍坐變成了分別在家“隔離”,為的就是防止這種新的冠狀病毒感染更多的人。

【NO.130】葉輝——比精密機器精準十倍的航太研磨師

研磨,這種利用金屬間摩擦作用進行的手工加工方法,被稱之為鉗工中的最高精度的加工技術,靠的就是研磨師的一雙手。目前,最先進的機器加工精度只能到0.5微米,而靠著兩塊鐵板和少許研磨砂,葉輝能將精度提高到0.05微米(即50奈米)這已是現在的檢測手段所能測出的最高精度。

【NO.129】三峽工程獲2019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記一生紮根三峽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守仁

【NO.128】進擊的“糖友”在尋找快樂的路上認真生活

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可能是我們身邊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幾乎每個人週遭都有糖尿病患者。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公佈的數據,全球每8秒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截肢。而在中國,2017年有1.21億糖尿病患者,3410萬患者年齡超過65歲,患者總數和老齡患者總數都是世界第一。

【NO.127】“輪椅叔”曾付學:爬坡造地7年 荒山變梯田

今年54歲的曾付學,家住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大柳鄉黃龍廟村,2006年外出務工意外受傷,導致高位截癱,從此以輪椅為伴。近年來,在精準扶貧工作推進中,身患殘疾的曾付學被納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他也享受了扶貧搬遷、低保補助等各項惠民政策,但他並沒有因為殘疾而産生等、靠、要思想,依然自力更生、自立自強,特別是他七年來堅持“爬坡造地”,讓荒山變梯田的事跡在當地傳為佳話。

【NO.126】入伍一整年 10位邊防女兵的成長感悟

【NO.124】海拔3300米兵站承父遺志 一家兩代三人守衛川藏線

新都橋兵站站長馬智輝不曾想到,軍校畢業後,他會分配到西藏軍區川藏兵站部甘孜大站工作,這是他父親20年前服役的單位,這條川藏線,也是他父親犧牲前多次往返和守護的地方。為繼承父親遺志,馬智輝和哥哥馬敏雙雙順利考入軍校,並都分配到川藏線沿線工作。

【NO.123】涼山故事:大病之後的脫貧路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改變了四川省涼山州這個彝族貧困家庭的生活,“治療“還是“放棄”是他們曾經面臨的艱難抉擇……如今,病人逐漸痊癒,這家人的脫貧之路將繼續前行。

【NO.125】貴州80後侗族夫妻返鄉創業 將侗族傳統手工土布遠銷海外

1986年出生的侗族女青年楊成蘭,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栽麻鎮豐登侗寨走出去的第一個大學生,也是村裏首個返鄉創業、傳承侗族傳統織布、染布技藝的大學生。2016年3月,楊成蘭和丈夫吳方俊放棄城裏的工作,回鄉創業,不僅帶動當地200多名農家婦女走上致富路,還通過網路平臺,將製作的侗族土布遠銷海外。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