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 2019-08-27 11:05:12 |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 董寧 | 責任編輯: 李佳
新都橋兵站站長馬智輝不曾想到,軍校畢業後,他會分配到西藏軍區川藏兵站部甘孜大站工作,這是他父親20年前服役的單位,這條川藏線,也是他父親犧牲前多次往返和守護的地方。為繼承父親遺志,馬智輝和哥哥馬敏雙雙順利考入軍校,並都分配到川藏線沿線工作。“除了參軍,我沒想過幹別的。” 馬智輝説。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影
這張照片是馬智輝父親馬柯長生前拍攝的全家福,1987年3月12日,馬柯長在執行任務途經飛仙關的時候,天黑雪大,馬柯長駕駛的車輛墜入山谷,英勇犧牲。當時馬智輝才5歲,哥哥馬敏只有8歲。(馬智輝供圖)
在部隊的幫助下,馬智輝母親陳格蘭艱苦地將兩個孩子養大,並雙雙送入了軍營。馬智輝所駐守的新都橋兵站作為川藏線上的一個重鎮,是由川入藏的必經之地,也是川藏公路南線和北線的分道口。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影
兵站的職責主要是為入藏出藏部隊提供食宿、油料等後勤保障。作為只有十幾個人的營級單位,兵站的地位既特別又重要。兵站官兵的武器不是槍械,而是手裏的菜刀和炒勺,他們的戰場,就是廚房和灶臺。馬智輝的主要任務,就是帶領大家堅守兵站,保證過往的官兵吃得香,睡得好。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影
新都橋兵站廚房,老兵楊維在對新兵鐘傑和周星進行烹飪指導,馬智輝告訴記者,一些新兵剛來到兵站,會有一些失落,“他們以前對軍人有誤區,以為全部是操槍弄炮,過來一看鍋碗瓢盆,覺得差距很大。覺得不應該是當兵的人幹的事,不服從管理。就要通過我們言傳身教,主要講清楚兵站幹什麼、意義在什麼地方,不能小看這三尺灶臺。這三尺灶臺要保障幾百乃至上千人的餐食。”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影
老兵楊維説,經歷過幾次重要的部隊保障任務,才能更加深刻的體會到自身崗位的重要,“崗位不分高低貴賤,部隊不分輕鬆困難。不是每一個軍人都能去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但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莊嚴地接受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讓上戰場的戰士們吃得香睡得好,也非常重要。”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影
如何在規定時間內,做出供應幾百上千人的可口飯菜,是兵站官兵必須完成的基本任務。馬智輝介紹,“在一次接待保障任務過程中,保障人員達到近2000人,我們需要製作近2000人的主食和菜品,兵站僅以1:100的比例進行保障,由於兵站人員較少,幹部、戰士全部參與,我們從上午10點一直開始做主食到下午4點,6個小時才做出近2000人的主食。配菜要從早上8點開始一直配到下午4點。緊跟著保障完之後,還要接著8點開始製作近2000人第二天的早餐,按照我們的定量標準,每人以3個饅頭計算,製作5000多個饅頭,也就是説我們的戰士們要連軸轉,沒有休息時間。從晚上8點堅持到第二天早上8點,保障完過往部隊以後才能進行休息。”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影
如何在保障過往官兵吃得飽的基礎上,在有限的伙食標準上,讓官兵吃的香,吃的好,是川藏線上各兵站官兵鑽研的重點。據了解,甘孜大站下屬十幾個兵站,每一個兵站都有自己拿手的特色菜。新都橋的特色菜叫“沸騰元寶”,是在水煮肉片的基礎上加入抄手,即豐富了菜品的原料和色彩,還讓口感有進一步的提升,抄手緩解了水煮肉片的麻辣和油膩,還能更好的保溫,受到了過往官兵的歡迎。馬智輝回憶,這個菜品的發明來源於一次機緣巧合,在一次接待任務中,鎮上的菜不夠,無奈下只好找了冰箱裏剩餘的一些抄手墊底,沒想到歪打正著,成就了一道新都橋兵站的名菜。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影
除了在廚房做飯,野外生存訓練也必不可少,在野外炊事灶構築是兵站官兵訓練的基本科目,和普通野外炊事灶構築不同,軍事野外炊事灶構築不僅要保證燒火做飯,還要注意隱蔽,構築好煙道走向和偽裝。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影
雖然新都橋因為風光秀麗擁有“攝影師天堂”的美譽,但是海拔3300米,早晚溫差大,氣候多變,條件艱苦。馬智輝説,“年頭長的老兵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病,除此之外,孤獨是我們最大的敵人,駐守兵站,每天除了戰友,就剩下遠處山坡上吃草的牦牛。”四級士官張元力在此駐守多年,患有嚴重的痛風,一次探親回家,他帶來了家裏的信鴿飼養。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影
每天晚上,馬智輝都會和家人視頻聊天一陣子,馬智輝的妻子在康定工作,曾經也是一名解放軍,馬智輝的兒子跟著奶奶在雅安讀書,一家三口三地分居,雖然都在川藏線上,卻終究是見少離多。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影
如果説繼承父志,保家衛國讓馬智輝問心無愧,那對於妻兒,馬智輝終究是心懷歉意。2011年12月,馬智輝的妻子身懷六甲,臨盆在即,馬智輝休假回家陪産。可是就在預産期的前兩天,他接到了返回部隊執行緊急任務的命令,為了讓馬智輝臨走前看到寶寶出生,妻子做出了剖腹産的決定。最終,馬智輝第二天看了一眼剛出生的寶寶,就匆忙的和妻兒告別,趕回部隊。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影
新都橋兵站的前後,都是連綿的青山,和新都橋小鎮有兩公里的距離。今年新都橋兵站接到了搬遷的命令,“兵站從來都是從艱苦的地方搬到更艱苦的地方,如果一個地方交通便利了,條件改善了,也就不需要兵站了。” 馬智輝告訴記者,“新都橋兵站從無到有,我們全體官兵一點一點把這裡建立起來,逐步整改,剛有點樣子了,卻又到了離開的時候。”這是兵站人的無奈,也是兵站人的驕傲。 “艱險多嚇不倒、條件差難不倒、任務重壓不倒”是他們信奉的川藏線精神。中國網記者 董寧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