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浭陽街道華府社區開設“非遺”小課堂,邀請民間藝人為轄區中小學生傳授剪紙、皮影等技藝,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
位於太行山東麓的河北井陘縣,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其民間戲劇流派繁多,被稱之為“戲窩子”。19世紀中葉,晉劇由山西傳入與其接壤的井陘縣,這門中國傳統戲劇藝術在此枝繁葉茂,經數十年融合,形成獨特的風格,井陘晉劇由此誕生。
《蘆蕩火種》1960年上海首演,從北京載譽歸來後在美琪大戲院向上海觀眾作彙報演出。一開始只是打算作短期公演,誰知欲罷不能,一演就是9個月,總共演了310場,觀眾達51萬多人次。
“粽情音粵”唱演會選取了《順流逆流》《彎彎的月亮》等經典粵曲名段及懷舊金曲,通過重新編曲配器,並與西洋歌劇和音樂劇選段跨界融合,帶領觀眾“雲”賞粵韻。
實景園林中還原杜麗娘遊園驚夢場景,羅漢堂前身著傳統服飾的年輕人坐在蒲團上行飛花令,曼妙身姿在假山上演繹《採薇》獨舞……這是專屬於浙江省博物館的“奇妙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