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華風國韻

華風國韻

春秋亭風雨中,薛湘靈的青春期被唱衰了

京劇“邂逅”連環畫,不只是一種“混搭”

大世界演藝夜市來了!創新實驗劇目紛紛登場爭艷

河北唐山:暑假裏的“非遺”小課堂

暑假期間,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浭陽街道華府社區開設“非遺”小課堂,邀請民間藝人為轄區中小學生傳授剪紙、皮影等技藝,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

讓梨園春色在年輕人心中流淌

山東柳子戲推出“週末戲苑”

崑曲:“百戲之祖”的“網紅”基因

打破次元壁 唱響京劇美

山西鄉村大戲回歸: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民生期盼

上海京劇院與美食手遊聯動 打破次元壁唱響京劇美

老舍經典《西望長安》“雲”中樂享

惠民縣孫武街道:戲曲進小區 居民笑開顏

戲曲進鄉村 展現“非遺”傳統文化魅力

戲曲藝術與年輕觀眾

北京京劇院全力打造“京戲雲劇場”

非遺晉劇太行山下異地“生花”

位於太行山東麓的河北井陘縣,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其民間戲劇流派繁多,被稱之為“戲窩子”。19世紀中葉,晉劇由山西傳入與其接壤的井陘縣,這門中國傳統戲劇藝術在此枝繁葉茂,經數十年融合,形成獨特的風格,井陘晉劇由此誕生。

線上K崑曲 拓展朋友圈

第十五屆“和平杯”京劇票友邀請賽啟動

《五醜四美圖》創新不忘留著京劇的核

探訪“東方芭蕾”潁上花鼓燈:“老帶新”接力傳承

一扇一椅,時而唱念透千鈞,時而鑼鼓起風雲

7月1日 沙家浜響起上海滬劇院紅色經典之聲

《蘆蕩火種》1960年上海首演,從北京載譽歸來後在美琪大戲院向上海觀眾作彙報演出。一開始只是打算作短期公演,誰知欲罷不能,一演就是9個月,總共演了310場,觀眾達51萬多人次。

展現中華戲曲的深邃精美

用國風音樂喚醒古典記憶

長三角五大戲曲劇種端午合演《雷峰塔》

京西皮影戲《端午節傳説》火爆網路

“斜杠青年”演繹粵曲新韻

“粽情音粵”唱演會選取了《順流逆流》《彎彎的月亮》等經典粵曲名段及懷舊金曲,通過重新編曲配器,並與西洋歌劇和音樂劇選段跨界融合,帶領觀眾“雲”賞粵韻。

廣西藤縣:追夢年輕人傳習舞獅非遺技藝

酷狗“留聲機”留住非遺音樂的原汁原味

恭王府非遺演出季線上再現崑曲、古琴“良辰美景”

浙江上演“博物館奇妙夜” 沉浸式體驗傳統文化

實景園林中還原杜麗娘遊園驚夢場景,羅漢堂前身著傳統服飾的年輕人坐在蒲團上行飛花令,曼妙身姿在假山上演繹《採薇》獨舞……這是專屬於浙江省博物館的“奇妙夜”。

做直播上綜藝 上海京劇院開拓新舞臺傳播國粹之美

梅派青衣助陣,上海京劇院牽手“二次元”

非遺進景區 粵劇文化與城市公園首次深度合作

防疫短劇熱播 “90後”提線木偶演員盼與時俱“新”

讓傳統戲曲搭上新媒體高速列車

網路神曲、美劇配樂融入滬音滬韻

虛擬主播唱起“林妹妹”,傳統戲曲不斷打破“次元壁”

融媒體戲曲節目《周迪有戲》全新上線

紀念崑曲申遺十九年 柯軍卸粧唱戲分享《素昆》

1  2  3  4  5  6  7  8  9  10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