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三味書屋主人説魯迅與“三味”

關捷

    今年9月25日,是魯迅先生誕辰120週年紀念日。一個與魯迅密切相關的地方再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就是為魯迅先生啟蒙的三味書屋。這究竟是一什麼樣的所在?它的主人是什麼樣的人?它又有著怎樣傳奇而波折的經歷?它是怎樣為成就偉大的魯迅進行啟蒙教育的?除了魯迅之外,它為什麼還接著培養了周作人、周建人兩位名人?近日,書屋的第五代主人壽宇娓娓道來——

    關於三味書屋,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道:“出門向東,不上半裏,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挂著一塊扁道:三味書屋;扁下面是一幅畫,畫著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

    三味書屋,好一個鐘靈毓秀的所在,好一個讀書人的天地

    我從百草園出來,徑直向三味書屋走去。1926年《莽原》第一卷第十九期那段優美而抒情的文字又浮現于腦際——“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裏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裏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墻罷,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梁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罷……”1893年的一個早晨,12歲的魯迅被母親牽著走進書屋,他那扭扭捏捏一百個不情願的小模樣,一定特別有趣。他是這樣,他身後的兩個弟弟大約也是這樣吧在孩子們心中,當然“百草園”總是好的,但不進“書屋”又怎麼行呢何況這是怎樣了不起的一個書屋呀!

    現在,那扇“黑油的竹門”“吱”的一聲開了。所謂三味書屋,原是魯迅啟蒙老師壽鏡吾的祖傳私第東面的一排磚木結構的平房。它們坐東朝西,北臨一條小河,清風將小河裏書屋的倒影吹皺的時候,白墻烏瓦就在粼粼水波中微微顫動了,那景致真是美得悠然。這是典型的江南古民宅風貌。它始建於1830年,即使魯迅沒有在這裡讀書,而今它也應是一個頗有價值的文物了。三味書屋書香濃郁逼人。正書房上方懸挂著清末著名書法家梁同書所寫的匾額“三味書屋”,字寫得凝重內斂,很符合書屋主人的精神。魯迅先生看到的那只肥大的梅花鹿,如今還伏在匾額下方的古畫裏面。三味書屋左右兩側的圓柱上挂有一副木質對聯,紹興人把這種對聯叫作“抱對”,上聯是“至樂無聲唯孝悌”,下聯是“太羹有味是詩書”,意思是最好的音樂是無聲的“孝”“悌”兩種道德,而最美味的菜肴就是詩書了。也是梁同書所寫:書屋的後面,有一個小巧的亭子,亭子上也懸有一匾,上書“自怡”二字,是標準的趙體(趙孟兆旁加頁),這就是自怡亭。亭壁上有壽鏡吾的父親壽韻樵題的四言詩一首“栽花一年,看花十日。珠壁春光,豈容輕失。彼伯與師,煞景太烈。願上綠章,飆霖屏絕”。亭子外面是桂花園,園內有兩棵大桂花樹,一棵臘梅,一棵天竹。自怡亭的對面有一道高墻,墻上有一塊匾,上寫“寄傲”二字,用的是鄭板橋的字體,取的是陶淵明“倚南窗兮寄傲”的思想。天井臨河的一面,有座小樓房,房門上有塊匾,上面是“仿佛陶廬”四個字。在這匾的旁邊有副鐵線篆體的木質對聯,上聯是“四壁雲煙張旭草”,下聯是“一庭風露趙昌花”。下課了,魯迅和他的同窗們到桂花園裏“折臘梅花”“尋蟬蛻”,壽鏡吾則要到小樓上小憩一會兒。

    這些匾額和對聯,鮮明地折射出了幾代書屋主人樂得像陶淵明那樣逍遙自在享受詩書之樂的心態。“三味書屋”實在是讀書人的天地。周氏兄弟最後能走向中國新文學的頂峰,是與三味書屋濃烈的中國古典文化熏陶有著直接關係的。説到這裡,就涉及到“三味”精神了。

    此時,一個高而瘦的八旬老人筆直地站在書屋裏。他的精神面貌,讓人很容易聯想起100多年前那個“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一問,他是壽鏡吾的孫子,名叫壽宇。

    何為“三味”?100多年來,眾説紛紜。三味書屋的第五代主人壽宇予以澄清,“三味”終於有了公認的定論

    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篇文章裏,並沒有介紹三味書屋的“三味”是什麼意思,而且,各種版本《魯迅全集》注解裏對此的解釋也不一樣。因此,即使讀了這篇散文,一般讀者也難解“三味”的真正含義。

    壽宇老先生,5歲時就進入三味書屋和他的祖父壽鏡吾學習,直到14歲時去上海。關於三味書屋,他無疑是一個很權威的專家。

    他説:“我們家本是河南中州人,家譜中記載,當日堯的一個兒子封在一個叫鑄的地方。後來,人們將‘鑄’字的金字邊去掉作為姓,於是,就有了我們壽家。不知過了多少年,我們家的一支人遷到紹興,定居在偏門外的鏡湖之畔,一直到我的高曾祖壽峰嵐。”

    清朝道光年間,為了子孫的出路,原想做大老闆的壽峰嵐決定進城辦學。起初,他給自己的私塾館取名為“三余書屋”。“三余”出自三國時董遇所説的“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意思是人們應當利用一切空余時間,努力學習。“三余書屋”開業,壽峰嵐特意請大書法家梁同書題寫了牌匾。

    有一天,他的兒子壽韻樵揮筆將匾上的“余”改為“味”。壽韻樵的書法造詣高深,改過後的匾額上的字竟也渾然一體,如同梁同書本人改的一樣,據説一些書法家也沒看出破綻。但是,為什麼要這樣改呢?對此,歷來説法不一。

    有人説,這是從蘇東坡那裏化來的。蘇東坡對董遇的“三余”之説頗為讚賞,曾做詩曰:“此生有味在三余”,壽宇對此不認同。

    有人説,“三味”源自《李淑書目》。李淑説:“詩書為太羹,史為雜俎,子為醯醢,是為書三味”,對此,壽宇也不認同。

    壽宇的叔父壽洙鄰解釋説:“三味是以三種味道來形象地比喻讀詩書、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幼時聽父兄言,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但此典出於何處,已難搜尋。”此説影響甚大,魯迅的三弟周建人也傾向之。然而,壽宇還是不認同。他説:“這樣的解釋淡化了祖先對清王朝的反叛精神。我小的時候,我祖父壽鏡吾親口對我説,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布衣指的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做老爺;‘菜根香’就是滿足於粗茶淡飯,不嚮往于山珍海味的享受;‘詩書滋味長’就是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滋味。這第一點‘布衣暖’非常重要,這是我祖先峰嵐公、韻樵公的思想核心,産業的失敗,使他們看清了清王朝的腐朽本質,他們認為在禍國殃民的清王朝當官就是為虎作倀,是害人害己。於是,把三味書屋的辦學方向也作為子孫的人生指南,不許自己的子孫去應考做官,要甘於布衣暖,菜根香,品嘗詩書的滋味。”壽宇説,壽鏡吾生前曾對他説:“這三味的含義不能對外人説,也不能見諸文字,這是祖先韻樵公定的一個家規,因為‘三味’精神有明顯的反清傾向,一旦傳出去可能要招來殺身之禍。”這也是後來人們主觀臆測出來眾多説法的主要原因。

    壽宇對“三味”的解釋曾發表在《魯迅研究資料選刊》上,並且很快得到學術界許多人的認可。

    光大“三味”精神的書屋主人,是為中國新文學立下大功的壽鏡吾,獨特的教育方針和方法是打造文學大師的秘密武器

    壽鏡吾,是三味書屋的第三代主人,也是最有作為的主人。他從先人手裏接過教鞭,一揮就是60年。僅僅從啟蒙了周氏一門的魯迅、周作人這一點來看,壽鏡吾就為中國新文學創下了殊勳偉業。其實,他自己的子孫們也幾乎個個是鴻儒,只是因為遵守祖訓,一心在三味書屋教書,所以才默默無聞。20世紀30年代,壽鏡吾的一個名叫壽孝天的侄子偶然走出書屋,一下子就轟動了中國文化界,他與人合作編寫了《辭源》。

    1893年,少年魯迅看見壽鏡吾的時候,是這個樣子——“高而瘦的老人,鬚髮都花白了,還戴著大眼鏡”。其實,那年,他不過是44歲而已。

    壽鏡吾的性格特點是正直、倔強、嫉惡如仇。他所處的時代是喪權辱國的清末,因此,罵世成了老先生的一大快事。當時,外國人在紹興城建了真神堂,他們所豢養的教徒中的敗類,經常霸佔百姓的土地、房産,紹興城被洋鬼子及其走狗鬧得雞犬不寧。壽鏡吾救國無門,教書之餘,每日在家裏咒罵洋鬼子。為了拒絕洋人來三味書屋“拜訪”,他特意在院裏修了一個空墳,以示誓死不合作的態度。他生活並不富裕,但他從無怨言,他甘於“菜根香”。他只罵洋鬼子,罵仗勢欺人的假洋鬼子。有時他會衝出書屋,去為那些被假洋鬼子欺侮的長工鳴不平。魯迅後來“橫眉冷對千夫指”的精神,或許可以在這位啟蒙先生身上找到源頭。

    壽鏡吾的辦學方針之一就是傳授知識,培養有文化的國民,堅決不講八股文和試帖詩,不為封建王朝培養鷹犬和奴才。甚至,他還公開講,我的學生會寫信就行,去商店當夥計就行。因此,他對“學苗”十分挑剔,他只收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和書香子弟,魯迅三兄弟是他親自到周家選的,在反覆端詳了3個孩子之後,他才慢慢地説了句“行”。至於豪門子弟,給多少錢他也不收。這樣做,在19世紀末紹興的私塾館當中,三味書屋是惟一的一家,這需要思想,更需要膽氣。在課程安排上,他雖然還是以《三字經》、《千字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主,但他講授這些典籍的時候,只是為了錘鍊學生們的古文功底。魯迅後來之所以能在與國學大家諸如章士釗們的論戰中屢屢獲勝,而周作人的散文之所以會那麼博大精深古色古香,這和壽鏡吾當年的精心打造是分不開的。他對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喪權辱國十分痛恨,切盼能有人站出來推翻它。因此,他更多的是給學生們講除暴安良的俠客,他充滿豪情地講荊柯、聶政、虬髯客等人的傳記和演義。課堂上,他那雙近視的眼睛時不時向下搜尋著,看看學生當中哪個像荊柯、聶政。他討厭劉邦,卻非常熱愛項羽,興之所至,他要高誦“力拔山兮氣蓋世”,那情形和魯迅描寫的“將頭仰起,搖著,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應該是一樣的。

    書房的東北角上,有一張硬木書桌,魯迅當年背著小手坐在那裏,全神貫注地聽壽先生講書。桌面上右邊有一個刀刻的“早”字,這是他自己刻的,因為有一天遲到,他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從那天以後,他終於發現了“三味書屋”不同於百草園的另一番魅力。從12歲到17歲,魯迅在這裡學習了5年。這期間,他學習成績優異,經常得到壽鏡吾表揚,他學習了許多富有反抗精神和愛國思想的野史筆記以及古典文學作品,這為他後來從事革命文學活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少年魯迅和壽鏡吾的思想是相通的,至少在反對科舉制度上是一致的。魯迅受“三味”精神的影響很大,他的身上也不時晃動著壽鏡吾的影子。遺憾的是,紹興城在20世紀20年代比較封閉,壽鏡吾直到1929年逝世,也不知道周樹人“變成”了魯迅,他只知道這個學生在外做事。他曾對壽宇講,他的學生當中周樹人是最聰明的,不是一般的聰明,他讀書讀得深刻,作文更深刻,他可能要成就一番大事業。

    魯迅非常敬重他的這位啟蒙老師,每次回老家都要到三味書屋,看望他的啟蒙老師。如果回不來,他一定要在春節前,用大紅八行箋給壽鏡吾寫拜年信,用的是恭恭敬敬的小楷,以“鏡吾夫子大人函丈,敬稟者”為開頭,以“敬請福安”為結尾,下具“受業周樹人頓首百拜”,態度十分恭敬。然而,他卻從來不説自己在文學上的成就,只是説自己在外面教書。或許,這是他對啟蒙老師表現的一種謙卑吧。

    《中華文化報》2001年9月28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