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喜不喜歡魯迅

孫玉祥

    《羊城晚報》曾報道現在的學生對魯迅的作品不是很喜歡,他們覺得魯迅的那些文章寫得晦澀難懂,讀去讀來不知所云,有的句子出自魯迅筆下就是名句;可要自己也這麼寫,那可就要被老師判為病句啦。魯迅到底高明在什麼地方?看了這樣的報道,我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看魯迅作品的感受來。

    我念小學、中學那會兒,文學藝術界的荒蕪,簡直是現在的中小學生難以想像的:電視沒有,電影只有八個樣板戲和朝鮮越南等國家比樣板戲好不了哪兒去的一些戰爭片;小説只有浩然的《艷陽天》與《金光大道》,再就是魯迅的《吶喊》與《徬徨》了——當時就有人諷刺那時的文壇是“魯迅走在金光大道上”。《金光大道》我看過:厚厚的一大本,還只是第一部,也不知道寫了些什麼,就記住裏邊的正面人物叫“高大泉(全)”,裏邊的反面人物説了一句意在“復辟資本主義”的“名言”:“誰發財誰光榮,誰受窮誰狗熊”——總之,不好看。而不幸那時我已迷上了讀書,尤其是讀小説——也許,這就是人生悲劇:我們總是缺什麼要什麼!怎麼辦呢?於是瞄上了魯迅。

    一天,連求帶騙,我終於從同學那兒借來了一本《徬徨》,熱血沸騰中——我從老師那兒知道魯迅是偉大的作家,而《徬徨》是偉大的作品——我打開書,卻大失所望,那是一本用繁體字印刷的書,這樣的書對我這簡體字尚認不全的小學三年級學生而言,真不啻是無字天書。可我不氣餒,更不放棄,仍把這書帶回了家。晚飯後,我就纏著已上了中學的二姐要她念給我聽。二姐顯然也想看這小説,就同意了,於是開始念《祝福》,我認真聽了一半,覺得不好:寫一個叫祥林嫂的女人這樣那樣,一點都不刺激,倒叫人感到壓抑——簡直連《金光大道》都不如:《金光大道》起碼不會叫人感到壓抑。於是叫姐另外挑一篇來念。“挑什麼?”姐也有些無精打采———顯然,這樣陰陽怪氣的小説,她也不喜歡。“打仗的。”我熱情建議——那時的小孩,最感興趣的就是“打仗”:用毛主席的話來説,這叫“戰爭教育了人民”、“全民皆兵”!姐翻了一下書,道:“沒有打仗的……”“那——”我有些失望了:不寫打仗的作家能叫“偉大的作家”?“那有什麼?”“有……《在酒樓上》。”姐翻一陣,翻出一個她認為有戲的小説來。“唸唸吧。”——我也希望在酒樓上發生武松醉打蔣門神的故事,便同意道。可聽來聽去,上了酒樓的那兩個傢夥不僅沒有動手打架,沒有吵架,甚至連酒都沒有喝醉,只是在那裏嘮嘮叨叨地講呀講些怪怪的事情——一點也不好聽……

    第二天上學,我將《徬徨》扔垃圾一樣扔給那個同學,“給你。你這魯迅的小説寫得一點也不好。我一點也不喜歡——哼!昨兒你還那麼一付小氣樣兒:你以為它是寶貝?!”

    我想,今天的學生不喜歡魯迅,大概也與當年我認為魯迅的小説“一點也不好看”一樣吧?我不知道我們這代人中有多少就是因為少年時代與魯迅作品這麼一段“不愉快”的合作而終生不堪魯迅作品的——我自己真正喜歡魯迅,那是在念了大學之後的事。記得蕭伯納説過:許多英國人終身不看莎士比亞,就是因為幼年塾師強迫背誦莎劇的結果。林語堂也曾講:“讀書不可勉強,因為學問思想是慢慢胚胎滋養出來的。其滋長自有滋養的道理,如草木之榮枯,河流之轉向,各有其自然之勢,逆勢必無成就。樹木南枝遮蔭,自會向北枝發展,否則,枯槁以斃。河流過了磯谷懸崖,也會轉向,不是硬衝,而是順流而下,總有流入東海之一日(見其《論讀書》)。”如果我們在中學甚至小學時代就能讀懂魯迅喜歡魯迅,那我們長大後,還有什麼樣的書可以供我們閱讀供我們喜歡呢?

    所以,現在的中小學生不喜歡魯迅,這不奇怪:因為他們還沒有到喜歡魯迅的年齡。只要他們喜歡讀書,以後一定會喜歡魯迅的。

    《中華讀書報》2001年9月26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