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當代魯迅批評中的幾個問題

劉少勤

     “吃魯迅飯”

    討論這樣的問題,叫人感到有些沮喪。恐怕只有我們的文壇,才會有這種不是問題的問題。

    西方有許多研究莎士比亞的專家,他們不會被人指責“吃莎士比亞飯”。西方還有許多研究中國的漢學家,他們也不會被人罵為“吃中國飯”。只要是學者,就得研究一點什麼,説得雅一點,需要有一個研究對象。如果研究什麼,就要被罵為“吃飯”,那只好把所有的學術研究都取消了。但我發現,嘲笑別人“吃魯迅飯”的作家,看到有學者研究他本人的作品,卻是異常興奮,異常高興的,還寫文章誇獎某某人對他的作品理解得很到位。看來他反對學者“吃魯迅飯”,但並不反對學者吃“他”的飯。是他慷慨無私,想把“飯”奉獻給人吃嗎?未必。這位作家心裏很清楚,再好的作品,想要廣為人知,想要擴大影響,學者的研究和評介還是少不了的。

    國內研究魯迅的人士有許多,研究者的素質參差不齊,的確有一些濫竽充數之徒。如果是説一些人悟性差,水準低,不適合研究魯迅,那我沒什麼可説的。但籠統地用一句“吃魯迅飯”,把研究者一網打盡,或者把研究者都塗抹得漆黑,就未免偏狹得近乎不可理喻了。

    有文化的創造者,也需要文化的傳播者。事情就是這樣。先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再來罵“吃魯迅飯”不遲。

    “神化魯迅”

    幾位學者給了魯迅很高的評價,有人就説這是“神化魯迅”。在一些人看來,讚揚魯迅,就是神化魯迅。只有像他們那樣,一會兒扯著假嗓喊“斷裂”,一會兒故作悲傷寫“二十世紀文學的悼詞”,才能逃脫“神化”的嫌疑。

    按照他們的邏輯,對歷史上的傑出人物,只能罵,不能讚了。很顯然,他們並不懂得什麼是“神化”,也不願意費一點心力去思考。

    在中國,確曾有過“神化魯迅”的時期。然而,是誰在神化魯迅呢?是誰有足夠的威力神化魯迅呢?是哪一個學者嗎?不需要給出問題的答案,當我們這樣追問時,事情就很明瞭。不論從中國的歷史看,還是從外國的歷史看,對歷史人物的神化,從來都不是個人的行為,更不是某個學者的行為,只有強大的宗教集團和政治集團才有可能做到這一點。

    對歷史人物的“神化”,有其可以辨認的特徵。一是“添加”,把原本沒有的優點和豐功偉績加到某個人物身上。二是“消抹”,把他的缺陷和污點強行抹去,不讓人知曉。三是“大而化之”,只談他做了什麼樣的大事,不談他個人的喜怒哀樂,不談他有血有肉的個人生活,叫人感到神秘莫測。循著這樣的思路,是不是“神化”,就很容易判別了。

    説到底,“神化”是資訊壟斷和資訊封閉的産物。如今,資訊開放,至少就文學界來看可以這麼説,有關名作家的生平資料,不論正面反面,都能見得到,透明度很大,“神化”已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我們不必神經過敏,看到人家讚美魯迅,就説是“神化”,更不應把“神化”當作咒語,當作棍棒,打擊乃至阻擋別人對魯迅的讚美。

    一個學者對傑出人物發自內心的讚美,哪怕是過度的讚美,都構不成“神化”,至多只是偏愛,只是“美化”。用“神化”來扣,這頂帽子就太大了,相應地,學者的頭顱卻又太小了。

    “挨罵”與“倒楣”

    因果關係是一個複雜的問題,西方的哲學家爭論了幾個世紀仍沒有爭清楚,但是,到了我們一些人士的筆下,這個問題卻變得異常的簡單。幾個挨過魯迅罵的人物在“文革”中受了迫害。他們便由此得出結論:因為挨了魯迅的罵,這些人物才倒了霉。憑想當然,就可在“挨罵”和“倒楣”之間建立因果關係。如果哲人亞裏士多德再世,肯定會驚得目瞪口呆。

    事情果真像他們説的那樣嗎?在這裡,我們無須講太多的道理,只須擺明幾個事實。

    挨過魯迅罵的人不少,其中在“文革期間”炙手可熱的人物張春橋,是魯迅在《三月的租界》一文裏嘲諷的對象,但他並沒有因此而損及一根毫毛,“文革”中一直是權力集團最核心的人物。相反,深得魯迅厚愛,與魯迅關係最為密切的胡風、馮雪峰等人被整得落花流水。可見,挨魯迅的罵,還是得魯迅的讚,與後來是否受迫害沒有任何因果關係。

    “四人幫”並非因為一個人有了罪名,才要迫害他,而是要迫害他,才去蒐羅他的罪名。罪名當然多多益善,有現成的“文字”可以利用,就更為方便。在此情形下,魯迅的片言只語被他們用作整人的工具,一點不奇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們可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他們想要的罪名,實在不行,還可以憑空捏造。有沒有魯迅的文字,並不重要。只要想一想共和國主席可以在一夜之間成為“叛徒、工賊、內奸”,還有什麼罪名怕找不到呢?我們可以把話説得更明白一點:因為他們要害人,才去利用魯迅的文字,而不是因為他們有了魯迅的文字,才去害人。把魯迅的文字視為一些人物受迫害的原因,于情不符,于理也不合,我很懷疑某些人士是否具備正常的思維能力。

    死後文字被利用,這是賢哲文士都難逃脫的命運。古今如此,中外皆然。除非一個人不要寫作,除非一個人只寫一些很快就被遺忘的破爛文字,要不然,任何人都無法保證死後文字不被利用。魯迅生前曾多次表達過這樣的憂慮。但死者終究左右不了活人,我們也沒有理由把活人的罪責算到死者的頭上。

    《中華讀書報》2001年9月26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