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教育廣場
科技長廊
軍事縱橫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魯迅精神 燭照韆鞦

林非

    在紀念魯迅誕辰120週年的日子裏,我們更為深切地懷念著這位在整部中國歷史中間都顯得異常傑出的人物,對於他旨在不斷提升整個民族精神文化素質的深刻思想哲理和高尚審美情操,更是充滿了一種崇敬和感激的心情。魯迅全部作品的思想和藝術成就,在20世紀的中國文學史上無疑是達到了最高的水準,它所蘊涵著的許多極端深刻的思想,往往伴隨著一種強烈地關懷整個民族和人類命運的熾熱情懷,輻射出了震撼著後代讀者心靈的巨大光芒,類似這樣的現象就是在幾千年以來的整部世界文化史中間,無疑也可以説是相當罕見的。

    古代希臘的哲人蘇格拉底曾經聲稱,“認識自己”是世人最為重要的事情。這確實是一個極有意義的命題,因為它意味著要在充分地理解自己分外豐盈的內在素質之後,再來確定自己在整個生存空間裏面所處的位置,以及如何去掌握改變與發展自己的關鍵和規律。魯迅從自己的青年時代就開始了對於此種命題的思索,説是“意者欲揚宗邦之真大,首在審己,亦必知人,比較既周,爰生自覺”(《摩羅詩力説》)。先是“審己”,也得“知人”,像這樣進行週密的比較,才有可能促使每個社會成員都去很好地思索,如何確立自己的自覺意識,如何改變和推動整個社會更為合理與健康地邁進,只有這樣也才可能促使整個國家真正地強盛起來。從“審己”達到“知人”,進而再達到“揚宗邦之真大”,魯迅畢生都堅持和揮發著這個順暢的思維邏輯,進行著孜孜不倦的探索。

    魯迅確實是燃燒著自己整個的生命,集中精力地思索著中華民族的命運與前途,迫切和無畏地呼籲著要改變長期以來專制王朝的那種統治方式,闡述和控訴著以血緣關係為紐帶、以等級特權為基石的社會體制,及其所造成的民族精神的禁錮與衰退,整個人生的停滯與倒退;於是他針對這樣始終束縛、蹂躪和麻醉著廣大民眾的痼弊,提出了人性解放的主張,認為“根柢在人”,“首在立人”(《文化偏至論》)。因為如果人人都在此種陋劣的體制底下,“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嘆,撫摩,陶醉,那可簡直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魯迅畢生所從事的思想建設的關鍵和重點,正是在於大聲疾呼地反對奴性主義,和致力於鍛造在平等意識之基礎上的個性。“立人”的關鍵,“尊個性而張精神”的關鍵,都是在於要求人人都能夠無一例外地,去做到具有獨創個性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像這樣的話自然也肯定就可以“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覺近矣”(《破惡聲論》)。每一個社會成員都獲得了合理、健康、幸福與美好的發揚,那麼整個社會群體思想文化素質的提高與昇華,自然就是順理成章和輕而易舉的事情了。魯迅概括出來和畢生都進行闡述的這個深刻的命題,無疑是包涵了西歐文藝復興以及思想啟蒙運動中間最具有根本意義的內容,也完全契合於《共産黨宣言》裏面所總結的“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像這樣從“人各有己”開始,而有條不紊地做到實現“群之大覺”,就必然會引導自己的祖國和人民,通過不斷努力的奮鬥向著輝煌燦爛的明天邁進。

    面對著像魯迅這樣闡述的最為重要的社會命題,面對著像魯迅這樣異常巨大的精神現象,確實是應該抱著一種十分嚴肅認真的心態,有理有據地去闡述他所作出的此種足以推動整個民族進行精神飛躍的貢獻,同時也詳盡而又謹嚴地剖析他的思想主張中間,還可能存在著的某些局限和缺陷,並且再從這兒出發更深入一步地去分析它得以産生的原因。如果能夠像這樣憑著科學的學理精神去進行探討的話,當然就既不會盲目和淺陋地崇拜,也不會無知與狂妄地叱罵。前者的精神狀態是可憐的,後者的精神狀態則是可恥的。

    由於魯迅思想所具有的那種十分深刻的性質,真正要去做到很好地理解與掌握它的精神實質,確實是一樁相當困難和艱巨的工程,這樣當然就容易産生出服從於人云亦云的盲目的狀態。而惡俗粗野和唾沫橫飛地謾罵與詆毀魯迅的人們,對於他充滿奉獻精神的思想追求,肯定也是並不真正知悉的,最多是一種以訛傳訛的了解而已。因此認真地研究魯迅,並且將從中得出的許多真知灼見,努力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傳遞給更多的讀者朋友們,以便引起廣泛地探討,那將是一種多麼美好的前景啊!

    這樣就涉及到了學習和研究魯迅的終極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在60多年前的紀念魯迅逝世兩週年之際,曾有一位作家認為這正是為了要超越魯迅,説是“總有一日,以我們自己的力量,繼之以我們的子孫的力量,而超越魯迅”(巴人:《超越魯迅》),真是説得太發人深省和令人振奮了。魯迅作為一個思想如此深刻而又時刻關愛著整個民族和人類的作家,肯定是異常難以超越的,然而在整部世界的文明史向前發展的滾滾長河中間,總是在不斷地開闢著永遠不會終結的新穎的前程,像這樣的話後人當然就一定會在種種有關的層面,廣泛地存在著超越前人的可能。

    我們確實都應該以極大的努力去從事于提高自己民族的精神境界,而千萬不應該沉溺在一種平庸、瑣屑和無聊的氛圍裏面。曾經出現過的某些文章執拗地吹捧著玩弄和炫耀知識碎片的輇才小慧之徒,卻又輕浮地詆毀與謾罵著偉大的思想家魯迅,這不就像屈原在《卜居》中所描摹的,成為“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那樣十分可悲的狀況了嗎?還有的文章熱中於謳歌貪婪與殘暴的帝王,和放蕩地渲染著性愛氾濫和不堪入目的床第之私,卻對廣大民眾的悲歡與命運漠不關心。像這樣沉淪于一片灰暗和低窪的沼澤中間,離開魯迅那種高曠的境界實在是太遙遠了,真是不能不令人喟然長嘆的。在已經跨入了21世紀的當今歲月中間,我們如果不能像魯迅那樣向著深刻的思想哲理和高尚的審美情操挺進,向著關懷和昇華整個民族的道德境界攀登,又怎麼可能實現超越他而在長空更高地翱翔的目標呢?這也正是讓我們深深地懷念著魯迅的最為重要的原因。

    《光明日報》2001年9月26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